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五·心臟部三 (1)

回本書目錄

集之五·心臟部三 (1)

1. 咳嗽

《內經》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五臟之咳久乃移於六腑。又《病機式要》云:咳謂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不清也,嗽謂無聲而有痰,脾濕動而為痰也,咳嗽,謂有聲有痰也,因傷肺氣,動於脾濕,故咳而嗽也。又,生氣通天論云:秋傷於濕,冬必咳嗽。

大抵素秋之氣,宜清而肅,反動之,則氣上衝而為咳嗽,甚則動於脾濕而為痰也。蓋風乘肺者,日夜無度,汗出頭痛,痰涎不利。熱乘肺者,急喘而嗽,面赤潮熱,手足寒冷,小兒多有之。火乘肺者,咳嗽上壅,㖒唾出血,甚者七竅血溢。燥乘肺者,氣壅不利,百節內痛,頭面汗出,寒熱往來,皮膚乾燥,細瘡燥癢,大便秘澀,涕唾稠黏。寒乘肺者,或因形寒飲冷,冬月坐臥濕地,或受冷風。

春秋之氣,或因外感。夏是火氣炎上,最重。秋是濕熱傷肺,冬是風寒外來也,宜各隨其證而治之。

〔錢氏法〕夫嗽者,肺感微寒,八九月間,肺氣大王,病嗽者必實,非久病也。其證面赤痰盛身熱,法當以葶藶丸下之,若久者,不可下也。十一月、十二月嗽者,乃傷風嗽也,風從背脊第三椎肺俞穴入也,當以麻黃湯汗之。有熱證面赤飲水涎熱,咽喉不利者,宜兼甘桔湯治之。

若五七日間,其證身熱痰盛唾黏者,以褊銀丸下之。有肺盛者,咳而後喘,面腫欲飲水,有不飲水者,其身即熱,以瀉白散瀉之。若傷風咳嗽,五七日無熱證而但嗽者,亦葶藶丸下之,後用下痰藥。有肺虛者,咳而哽氣,時時長出氣,喉中有聲,此久病也,以阿膠散補之。痰盛者先實脾,後以褊銀丸微下之,涎退即補肺,補肺如上法。

有嗽而吐水,或青淥水者,以百祥丸下之。有嗽而吐痰涎乳食者,白餅子下之。有嗽而咯膿血者,乃肺熱,食後服甘桔湯。久嗽者,肺亡津液,阿膠散補之。咳而痰實,不甚喘,而面赤,時飲水者,可褊銀丸下之。治嗽大法,盛即下之,久即補之,更量虛實,以意增損。杜氏子五歲,自十一月病嗽,至三月未止。

始得嗽而吐痰,乃外風寒蓄入肺經,令肺病嗽而吐痰,風在肺中故也,宜以麻黃散輩發散,後用涼藥壓之即愈。時醫與珠粉丸、半夏丸、褊銀丸、諸法下之,其肺即虛而嗽甚,至春三月間尚未愈。召錢視之,其候面青而光,嗽而喘促哽氣,又時時長出氣。

錢曰病困十已八九,然所以面青而光者,肝氣旺也,春三月者,肝之位,肺衰之時也,嗽者,肺之病,肺自十一月至三月,肺即虛痿,又妄下之,脾肺子母俱虛,復為肝所勝,此為逆也,故嗽而喘促,哽氣長出氣也。錢急與瀉青丸瀉之,後與阿膠散實肺,次日面青而不光,錢又用補肺,而嗽如前,又與瀉肝,未已而又加肺虛,唇白如練。錢曰此病必見,不可治之。

白話文:

《內經》說:五臟六腑都會引起咳嗽,不單單是肺。皮膚毛髮是肺的功能連結。當外邪入侵時,會先侵犯與肺相關的皮膚毛髮,邪氣會從這些連結的部位進入。五臟引起的咳嗽如果持續很久,就會蔓延到六腑。

《病機式要》說:咳嗽指的是沒有痰但有聲音,是肺氣受損而不清澈。嗽指的是沒有聲音但有痰,是脾臟濕氣作祟形成的痰。咳嗽是指既有聲音又有痰,是因為損傷了肺氣,又牽動了脾臟濕氣,所以既咳又嗽。另外,《生氣通天論》說:秋天受到濕氣侵襲,冬天就一定會咳嗽。

大致來說,秋天的氣候應該是清爽肅靜的,如果反而擾動了它,就會導致氣往上衝,引起咳嗽,嚴重的話會牽動脾臟的濕氣形成痰。風邪侵犯肺部,會導致咳嗽不分白天黑夜,還會出汗、頭痛、痰液難以排出。熱邪侵犯肺部,會導致呼吸急促、咳嗽,臉色潮紅、發熱,手腳冰冷,這種情況在小孩身上比較常見。火邪侵犯肺部,會導致咳嗽上逆,甚至會咳血或從七竅出血。燥邪侵犯肺部,會導致氣滯不暢,全身關節疼痛,頭面部出汗,忽冷忽熱,皮膚乾燥,出現細小的瘡或乾燥搔癢,大便乾澀,鼻涕和唾液濃稠。寒邪侵犯肺部,可能是因為身體受寒、喝冷飲、冬天坐在潮濕的地方,或者受了冷風吹。

春天和秋天引起的咳嗽,可能是因為外感。夏天是火氣上炎最為嚴重。秋天是濕熱傷害肺部,冬天是風寒從外入侵,應該根據不同的病證來治療。

(錢氏的治療方法)咳嗽這種病,是因為肺部感受了輕微的寒邪,八九月的時候,肺氣正旺盛,如果這個時候咳嗽,通常是實證,不是久病。症狀表現是臉色發紅、痰多、身體發熱,應該用葶藶丸來攻下,如果是久病就不能用攻下的方法。十一月和十二月咳嗽,是感受風邪引起的咳嗽,風邪是從背部的第三椎肺俞穴進入的,應該用麻黃湯發汗。如果有發熱症狀,臉色發紅,口渴想喝水,痰液發熱,咽喉不舒服,應該同時用甘桔湯來治療。

如果咳嗽五到七天,出現發熱、痰多、唾液黏稠的症狀,應該用褊銀丸攻下。如果肺氣過盛,會先咳嗽然後喘,臉色浮腫,想喝水,也有不想喝水的,但身體會發熱,應該用瀉白散來瀉肺熱。如果是感受風邪引起的咳嗽,五到七天沒有發熱症狀,只是咳嗽,也應該用葶藶丸攻下,之後再用化痰的藥。如果肺氣虛弱,會咳嗽、氣逆,常常長嘆氣,喉嚨裡有聲音,這是久病,應該用阿膠散來補肺。痰多的應該先健脾,然後用褊銀丸稍微攻下,痰液減少後再補肺,補肺的方法和之前一樣。

如果有咳嗽並吐出水液,或是青綠色的水,應該用百祥丸來攻下。如果有咳嗽並吐出痰液和乳食,用白餅子攻下。如果有咳嗽並咯出膿血,這是肺熱,飯後服用甘桔湯。久咳的人,是肺部津液不足,用阿膠散來補肺。如果咳嗽痰多,但不嚴重喘氣,臉色發紅,時常想喝水,可以用褊銀丸來攻下。治療咳嗽的大原則是,實證就要攻下,久病就要補益,還要根據虛實的情況來增減藥量。

杜氏的兒子五歲,從十一月開始咳嗽,一直到三月都沒好。剛開始咳嗽的時候會吐痰,是因為外來的風寒之邪侵入肺經,導致肺病咳嗽並吐痰,這是風邪滯留在肺裡的原因,應該用麻黃散之類的藥來發散,之後再用涼藥來壓制就可以痊癒。當時的醫生用珠粉丸、半夏丸、褊銀丸等各種攻下的方法,結果導致他的肺更加虛弱,咳嗽也更加嚴重,直到三月都還沒好。於是請錢醫生來看,他的臉色發青而且發亮,咳嗽、喘息、氣逆,並且時常長嘆氣。

錢醫生說,這個病已經很嚴重了,但臉色發青且發亮,是因為肝氣過於旺盛,春天三月是肝氣主令的時候,也是肺氣衰弱的時候。咳嗽是肺的疾病,肺從十一月到三月就已經虛弱了,又被隨意地攻下,導致脾肺都虛弱了,又被肝氣所克制,這就是逆證,所以咳嗽、喘息、氣逆,並且時常長嘆氣。錢醫生立即用瀉青丸來瀉肝,之後用阿膠散來補肺。第二天,臉色不再發青且發亮。錢醫生又用補肺的方法,結果咳嗽依舊如前。又用瀉肝的方法,還沒好轉,反而更加肺虛,嘴唇蒼白如紙。錢醫生說,這個病必然會惡化,無法治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