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三·心臟部一 (1)
集之三·心臟部一 (1)
1. 實熱
白虎湯(發熱)
三黃湯
黃芩,黃連,黃柏(各等分)
上,水煎服。
《聖惠》,黃連散,治小兒心肺積熱,渴不止,咽喉干痛。
黃連(去須),射干,川升麻,白茯苓,麥門冬(去心,焙),玄參,甘草(炙微赤,銼),桑根白皮,黃芩(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青竹葉七片,煎五分,去渣,入蜜半合,更煎一兩沸,放溫,時時與兒呷之。
麥門冬散,治小兒心肺熱壅,口渴不止。
麥門冬(去心),梔子仁,犀角(屑),知母,甘草(炙),黃芩(各半兩)
上為散。每服一錢,水一盞,入竹葉七片,煎五分,不計時候服,亦可量兒大小、分減服。
《聖惠》,銀飲子,治小兒熱渴不止。
銀(五兩),石膏,寒水石,蠶蛹繭(各二兩)
上件藥,以水三升,入銀石三味、煎至一升,去銀石,次下蛹繭,煎至七合,去渣,每服半合,不計時候,溫溫服之,量兒大小加減。
栝蔞根散,治小兒熱渴不止,煩悶。
栝蔞根(三分),黃芩,知母(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小麥、粟米一百粒,煎至五分,去渣,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又方
栝蔞根(三分),黃芩(半兩),小麥(半合)
上件,以水三盞,煎取一盞,去渣,不計時服,量兒大小加減。
又方
生葛汁,竹瀝(各二合)
上件汁相和令勻,不拘時,服半合,量兒大小加減。
〔茅先生〕,胡黃連散,治小兒諸渴,及疳渴,解諸般熱。
胡黃連,麥門冬,乾葛,玄參,甘草(炙),枇杷葉(炙,去毛)
上各等分,為末。每服一錢,水七分一盞。生薑一片,同煎五分,後放蜜三五滴同煎,至四分、溫服。
白話文:
實熱
白虎湯(用於發燒)
三黃湯 黃芩、黃連、黃柏(各等分) 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聖惠》記載的黃連散,治療小兒心肺積熱,引起的口渴不止、咽喉乾燥疼痛。 黃連(去除鬚根)、射干、川升麻、白茯苓、麥門冬(去除中心,烘烤)、玄參、甘草(略微炙烤後切碎)、桑樹根白皮、黃芩(各半兩)。 以上藥材搗碎,粗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加入七片青竹葉,煎煮五分鐘,去除藥渣,加入半合蜂蜜,再煎煮一兩沸騰,放溫後,讓小孩慢慢喝。
麥門冬散,治療小兒心肺熱氣壅塞,引起的口渴不止。 麥門冬(去除中心)、梔子仁、犀角(磨成粉)、知母、甘草(炙烤)、黃芩(各半兩)。 以上藥材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杯水,加入七片竹葉,煎煮五分鐘,不計時間服用,也可根據兒童大小酌量減少劑量服用。
《聖惠》記載的銀飲子,治療小兒因熱引起的口渴不止。 銀(五兩)、石膏、寒水石、蠶蛹繭(各二兩)。 以上藥材,用水三升,先加入銀、石膏、寒水石三味藥材煎煮至一升,去除銀、石膏、寒水石,再加入蛹繭,煎煮至七合,去除藥渣,每次服用半合,不計時間,溫熱服用,可根據兒童大小酌情增減劑量。
栝蔞根散,治療小兒因熱引起的口渴不止,煩躁不安。 栝蔞根(三分)、黃芩、知母(各半兩)。 以上藥材搗碎,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加入一百粒小麥、粟米,煎煮至五分鐘,去除藥渣,不計時間溫服,可根據兒童大小,自行酌情增減劑量。
又一方: 栝蔞根(三分)、黃芩(半兩)、小麥(半合)。 以上藥材,用水三杯,煎煮至一杯,去除藥渣,不計時間服用,可根據兒童大小酌情增減劑量。
又一方: 生葛汁、竹瀝(各二合)。 以上汁液混合均勻,不拘時間,服用半合,可根據兒童大小酌情增減劑量。
茅先生的胡黃連散,治療小兒各種口渴,以及因疳積引起的口渴,並能解除各種熱症。 胡黃連、麥門冬、乾葛、玄參、甘草(炙烤)、枇杷葉(炙烤,去除毛)。 以上藥材各等分,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七分滿的一小杯。加入一片生薑,一同煎煮五分鐘,後放入三五滴蜂蜜一起煎煮,至四分滿時,溫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