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二·肝臟部 (33)

回本書目錄

集之二·肝臟部 (33)

1. 內障

〔東垣〕,人參補胃湯,治勞役飲食不節,內障眼痛,神效。

黃耆根,人參(各一兩),炙甘草(八錢),蔓荊子,白芍藥(炒),黃柏(酒拌炒四次。各三錢)

上,每服二三錢,水煎,稍熱服。臨臥三五服。

沖和養胃湯,治內障初起,視覺微昏,空中有黑花,神水變淡綠色,次則視岐,睹則成二,神水變淡白色,久則不睹,神水變純白色。

柴胡(七錢),人參,當歸,炙甘草,乾生薑,升麻,葛根,白朮,羌活(各一兩),防風,(五錢),黃耆(一兩五錢),白茯苓(三錢),白芍藥(六錢),五味子(二錢)

上,每服二錢,水煎服。

滋陰腎氣丸,治神水寬大漸散,昏如霧露中行,漸睹空中有黑花,視物二體,久則光不收及內障,神水淡白色者。

熟地黃(三兩),當歸尾,牡丹皮,五味子,乾山藥,柴胡(各五錢),茯苓,澤瀉(各二錢半),生地黃(酒炒,四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辰砂為衣。每服十丸,空心滾湯化下。

瀉熱黃連湯,治內障有眵淚,眊矂。

黃芩,黃連,大黃(並酒洗),柴胡(各一兩),升麻(五錢),龍膽草(三錢)

上,每服一錢,水煎,午前服。

《千金》補肝散,治目失明。

青羊肝(一具,去膜,薄切,以火燒新瓦上炙乾),決明子(一錢半),蓼香(一合,熬令香)

上為末。每服方寸匕,日二服。久而有驗。

《局方》菊睛丸,治脾腎不足,眼花昏暗。

枸杞子,肉蓯蓉(酒浸炒),巴戟(去心。各一兩),甘菊花(四兩)

上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丸,空心、白湯送下。

真珠膏,專治眼病久不瘥,𥉂𥉂不見物。

真珠末(細研),甘菊花(為末),香豉(炒黃,為末),井泉石(細研。各二錢半)

上拌勻,用白蜜一合,鯉魚膽一枚,同藥慢火熬成膏,入好龍腦一錢同拌勻。每用少許,時時點眼中。

生熟地黃散(見前)

白話文:

內障

人參補胃湯:這個方子出自李東垣,可以用來治療因過度勞累、飲食不節制引起的內障眼痛,效果很好。

藥材包括:黃耆根、人參各一兩,炙甘草八錢,蔓荊子、炒白芍藥、用酒拌炒四次的黃柏各三錢。

用法:每次服用二到三錢,用水煎煮,稍微溫熱時服用。臨睡前服用三到五劑。

沖和養胃湯:這個方子用來治療內障初期,症狀是視力輕微模糊,眼前有黑影飄動,眼中的液體變得淡綠色。接著會出現複視,看東西會有重影,液體變成淡白色。如果病情拖久了,就會失明,液體會變成純白色。

藥材包括:柴胡七錢,人參、當歸、炙甘草、乾生薑、升麻、葛根、白朮、羌活各一兩,防風五錢,黃耆一兩五錢,白茯苓三錢,白芍藥六錢,五味子二錢。

用法:每次服用二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滋陰腎氣丸:這個方子用來治療眼內液體擴大散開,視力模糊像在霧中行走,逐漸看到眼前有黑影,看東西出現重影,時間久了會導致光線無法進入眼睛以及內障,眼內液體呈淡白色。

藥材包括:熟地黃三兩,當歸尾、牡丹皮、五味子、乾山藥、柴胡各五錢,茯苓、澤瀉各二錢半,用酒炒過的生地黃四兩。

用法:將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像桐子那麼大,外層裹上一層辰砂。每次服用十丸,空腹用溫開水吞服。

瀉熱黃連湯:這個方子用來治療內障,伴有眼屎、流淚、眼睛不舒服等症狀。

藥材包括:黃芩、黃連、用酒洗過的大黃、柴胡各一兩,升麻五錢,龍膽草三錢。

用法:每次服用一錢,用水煎煮,在上午服用。

《千金》補肝散:這個方子出自《千金方》,用來治療失明。

藥材包括:新鮮的青羊肝一副,去掉薄膜,切成薄片,在燒熱的新瓦片上烤乾,決明子一錢半,蓼香一合(熬煮到散發香味)。

用法: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小撮(約方寸匕那麼多),每天服用兩次。長期服用會有效果。

《局方》菊睛丸:這個方子出自《局方》,用來治療因脾腎不足引起的眼花、視力模糊。

藥材包括:枸杞子、用酒浸泡炒過的肉蓯蓉、去掉中心的巴戟各一兩,甘菊花四兩。

用法:將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十丸,空腹用溫開水送服。

真珠膏:這個方子專門治療眼病久治不癒,視力模糊不清。

藥材包括:細研的珍珠末、磨成粉的甘菊花、炒黃的香豉、細研的井泉石各二錢半。

用法:將藥材攪拌均勻,加入一合白蜜和一枚鯉魚膽,用小火慢慢熬成膏狀,再加入一錢好龍腦一起攪拌均勻。每次取少量,隨時點在眼睛裡。

生熟地黃散:配方在前面已經提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