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幼科》~ 集之二·肝臟部 (32)

回本書目錄

集之二·肝臟部 (32)

1. 外障

小兒病目生翳,不可輕用點藥,只以服藥內消為主,看赤脈上下內外,分經處治,已見雜病第七卷及前薛氏總論,茲不贅錄。〔薛〕一女子年十四,因恚怒,先月經不行,寒熱脅痛,後兩目生翳青綠色,從外至內。余謂寒熱脅痛,足厥陰之證也,翳從外眥起,足少陽之證也,左關脈弦數按之而澀,肝經風熱兼血滯也。遂以加味逍遙散防風龍膽草、四服,而寒熱脅痛頓減,用六味丸月餘而翳消。

白話文:

孩童眼睛生翳膜,不可輕易滴藥,只要服藥內服消解為主,觀察赤脈上下內外,分經治療,詳見雜病第七卷及薛氏總論,在此不贅述。

一位十四歲的女子,因生氣而月經不調,出現寒熱、脅痛的症狀,後來兩隻眼睛長了青綠色的翳膜,從外眼角開始。

我認為寒熱脅痛是足厥陰經的證狀,翳膜從外眼角開始,是足少陽經的證狀,左關脈弦數而按之而澀,是肝經風熱兼血滯的證狀。

於是用加味逍遙散加上防風、龍膽草,四劑,寒熱脅痛頓減,服用六味丸一個月後,翳膜消除了。

一小兒十五歲,兩目白翳,腹膈遍身似疥非疥,晡熱口乾,形體骨立。此肝疳之證也。用六味肥兒丸而痊。後陰莖作癢,小便澄白,瘡疥益焮,狀如大風。用大蘆薈四味肥兒丸,諸證漸愈,又用大蕪荑湯而痊。一小兒九歲,素有肝火,兩目生翳,服蘆薈、肥兒、等丸隨愈。

白話文:

有一個十五歲的小孩,雙眼有白翳,身上到處都是類似疥瘡的疹子,傍晚身體發熱、口乾,身體瘦弱。這是肝疳的症狀。我們使用了六味肥兒丸,症狀痊癒。後來陰莖發癢,小便混濁,瘡疥更加嚴重,像是大風一樣。我們使用了大蘆薈四味肥兒丸,所有症狀逐漸好轉,又使用了大蕪荑湯,症狀才完全痊癒。

另一個九歲的小孩,原本就有肝火旺盛的症狀,雙眼也有白翳,服用蘆薈、肥兒等藥丸後,症狀逐漸好轉。

至十四歲後,遇用心過度,飲食不節,即夜視不明,用補中益氣湯人參補胃湯、四味肥兒丸、而愈。一小兒,眼每生翳。皆因乳母恚怒而作。用九味蘆薈丸柴胡梔子散、母子並服而愈。一小兒,乳哺失節,服藥過劑,腹脹少食,大便不調,兩眼生花,服治眼之藥,漸生浮翳。

白話文:

到了十四歲以後,因為用心過度,飲食不節制,晚上看不清楚東西,服用補中益氣湯、人參補胃湯、四味肥兒丸,然後就治好了。一個小孩子的眼睛經常生翳。都是因為乳母生氣發怒而造成的。服用了九味蘆薈丸、柴胡梔子散,母子同時服用而治好了。一個小孩子的乳汁餵養不規律,服藥過量,肚子脹、食量少、大便不通暢,兩眼生花,服用治療眼睛的藥物,逐漸生了浮翳。

余用異功散當歸、柴胡,飲食漸進,便利漸調,少佐以九味蘆薈丸,其眼漸明,乃用人參補胃湯、肥兒丸、而痊。一小兒十二歲,傷寒咳嗽發熱,服發散之藥,目漸不明,服降火等藥,飲食日少,目漸生翳。余謂中氣虛。用人參補胃湯,飲食漸進,又用千金補肝丸,及熏眼之法而痊。

白話文:

我用異功散加上當歸、柴胡,病人的飲食逐漸恢復正常,大便也逐漸調和,稍佐以九味蘆薈丸,病人的眼睛逐漸明亮,於是用人參補胃湯、肥兒丸,病人就痊癒了。

有個十二歲的小孩,得傷寒後咳嗽發燒,服散藥後,眼睛逐漸看不清楚,又服降火等藥物後,食慾日漸減少,眼睛逐漸長翳。我認為是中氣虛造成的,用人參補胃湯,病人的飲食逐漸恢復正常,又用千金補肝丸,加上燻眼的療法,病人就痊癒了。

一女子十二歲,目生白翳,面黃浮腫,口乾便泄。用四味肥兒丸而痊。

《本事方》治太陽寒水陷,翳膜遮睛。

防風,白蒺藜(各一兩),羌活(一兩半),甘菊花(三兩)

白話文:

  • 防風: 一兩

  • 白蒺藜: 一兩

  • 羌活: 一兩半

  • 甘菊花: 三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入鹽少許,百沸湯點服。

《保命》羚羊角散,治冰翳,久不去。

羚羊角(屑),升麻細辛(各等分),甘草(減半)

白話文:

羚羊角 (磨成粉末) 、升麻、細辛 (各等份) 、甘草 (減半)

上為末,一半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一半泔水煎,吞送丸子。焮發陷翳,亦羚羊角散之類,用之在人消息,若陰虛有熱者,兼服神仙退云丸。

白話文:

將上藥都研成細末。一半做成蜂蜜藥丸,比桐子大一點,每次服用五、六十丸。另一半用泔水煎服,用來吞服藥丸。治療脫發、翳障,也屬於羚羊角散一類的藥方,使用時要根據個人的體質狀況,如果體質偏陰虛有熱,可以同時服用神仙退雲丸。

〔東垣〕補陽湯,治陽不勝其陰乃陰盛陽虛,則九竅不通,令青白翳見於大眥,乃足太陽、少陰、經中郁遏厥陰肝經之陽氣,不得上通於目,故青翳內阻也,當於太陽、少陰經中是九泉之下以益肝中陽氣,沖天上行,此乃先補其陽,後於足太陰標中瀉足厥陰之火下伏於陽中,《內經》曰:陰盛陽虛則當先補其陽,後瀉其陰。每日空心服升陽湯,臨臥服瀉陰丸。須預期調養體氣和平,天氣晴明服之,補其陽,使上升通於肝經之末,利空竅於目矣。

白話文:

「〔東垣〕補陽湯」是一種治療陽氣不勝陰氣,導致陰盛陽虛,九竅不通,青白翳見於大眥的湯劑。這是因為足太陽、少陰經中鬱遏了厥陰肝經的陽氣,陽氣不能上升通於目,所以青翳內阻。治療時,應該從太陽、少陰經入手,以益肝中陽氣,沖天上行,先補其陽,後瀉足太陰標中,再瀉足厥陰之火下伏於陽中。《內經》說:陰盛陽虛,則當先補其陽,後瀉其陰。每天空腹服用補陽湯,睡前服用瀉陰丸。在服用補陽湯之前,需要先調養體氣,使之和平,天氣晴朗時服用,使陽氣上升,通於肝經之末,利於空竅於目。

羌活,獨活,當歸身(酒洗,焙乾),甘草稍,熟地黃,人參,黃耆白朮(各一兩),澤瀉橘紅(各半兩),生地黃(炒),白茯苓知母(炒黃色。各三錢),柴胡(二兩),防風,白芍藥(各五錢),肉桂(一錢)

白話文:

羌活、獨活、當歸身(用酒洗滌,炒乾)、甘草(少許)、熟地黃、人參、黃耆、白朮(各一兩)、澤瀉、橘紅(各半兩)、生地黃(炒過)、白茯苓、知母(炒至黃色。各三錢)、柴胡(二兩)、防風、白芍藥(各五錢)、肉桂(一錢)

上,每服五錢,水煎,空心服。候藥力行盡,方可飲食。

〔東垣〕,羌活退翳湯

柴胡,甘草,黃耆(各三錢),羌活,黃連五味子,升麻,當歸身(各二錢),防風(一錢五分),黃芩黃柏(酒浸),芍藥,草龍膽(酒洗。各五錢),石膏(二錢五分)

白話文:

柴胡三錢、甘草三錢、黃耆三錢、羌活二錢、黃連二錢、五味子二錢、升麻二錢、當歸身二錢、防風一錢五分、黃芩五錢、黃柏(酒浸)五錢、芍藥五錢、草龍膽(酒洗)五錢、石膏二錢五分

上,分二服,水煎,入酒少許,臨臥熱服。忌言語。

〔謙甫〕,五秀重明丸,治眼翳膜遮睛,隱澀昏花,常服清利頭目。

菊花(五百朵),荊芥(五百穗),木賊(去節,五百根),楮實(五百枚)

白話文:

  • 甘菊花(五百朵):可以清熱解毒、明目退翳,對於治療感冒、發燒、咽喉腫痛、頭痛、眩暈、視物模糊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 荊芥(五百穗):可以疏風解表、散寒祛濕,對於治療感冒、發燒、頭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 木賊(去節,五百根):可以清熱利尿、化痰止咳,對於治療肺熱咳嗽、痰多、水腫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 楮實(五百枚):可以補腎固精、澀腸止瀉,對於治療腎虛腰痛、遺精、早泄、滑精、大便失禁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送下。

鎮肝散,去痰熱,退翳。

胡黃連梔子仁(各一兩),甘草(微炙),馬牙硝,青葙子(各半兩,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真珠末(研),牛黃(研。各二錢半)

白話文:

胡黃連、梔子仁(各一兩)、甘草(稍微焙過)、馬牙硝、青葙子(各半兩,以上藥材搗碎成細末,備用)、真珠末(研碎)、牛黃(研碎。各二錢半)

上件,都拌勻,細研。每服一錢,水八分,入荊芥、薄荷各少許,煎四分,去滓,溫服,食後。

白話文:

將以上這些藥材都混合均勻,細細研磨成粉。每次取一錢藥粉,加入八分水,再加入少量的荊芥和薄荷同煎,煎至藥液剩四分之一後,去掉渣子,溫熱服下,飯後服用。

井泉石散,治眼疳,邪熱攻於眼目,漸生障翳,致損睛瞳。

井泉石(一兩),石決明,甘菊花,夜明砂(微炒),黃連(去須),晚蠶砂(微炒。各半兩)

白話文:

井泉石(60克),石決明、甘菊花、夜明砂(微炒)、黃連(去須)、晚蠶砂(微炒,各30克)。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用米泔一盞,入生豬肝少許,煎五分,肝爛為度。放溫,時時服,乳食後。

白話文:

將上等羅布麻搗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一盞,加入少許生的豬肝一起煎熬到五分熟,豬肝爛熟為止,待藥湯放溫之後,不定時服用,飯後服藥。

〔羅氏〕煮肝散,治小兒疳眼翳膜,羞明不見,服十日,必退,如大人雀目者,一服效。

白話文:

〔羅氏〕煮肝散,用於治療小兒疳眼翳膜,患者畏光不敢見光,連續服用十天,必定消退;如果成年人患有雀目,服用一次即可見效。

夜明砂,青蛤粉,穀精草(各一兩)

上件,為細末。每服一錢,五七歲以上二錢。㹠豬肝一大片,批開,糝藥在內,攤勻,麻線纏定,以米泔半碗,煮肝熟,取出,肝湯傾碗內熏眼,分肝作三服,嚼訖,卻用肝湯下,一日三服,不拘時候。大人雀目,空心服,至夜便見物,如患多時,日二服。

白話文:

上件藥,為細末。每次服用一錢,五七歲以上的人服用二錢。將豬肝一大片劈開,將藥末填入其中,攤平,用麻線纏好,以半碗米泔水煮熟豬肝,取出豬肝,將肝湯倒入碗中燻眼睛,將豬肝分成三份服用,嚼完後,再用肝湯送服,一天服用三次,不拘時間。成年人患雀目,空腹服用,直到晚上就能看見東西,如果患病時間較長,則可以一天服用兩次。

龍臘飲子,治疳眼流膿生疳翳,濕熱為病,神效。不治寒濕為病者。

青蛤粉,蛇蛻皮,穀精草(各半兩),羌活,草龍膽(各三錢),麻黃(二錢半),黃芩(炒),升麻(各二錢),鬱金,甘草(炙。各半錢)

白話文:

青蛤粉、蛇蛻皮、穀精草(各半兩),羌活、草龍膽(各三錢),麻黃(二錢半),炒黃芩、升麻(各二錢),鬱金、炙甘草(各半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茶清調下。

灸雀目疳眼法,小兒雀目,夜不見物。灸手大指甲後一寸內廉橫紋頭白肉際,各一壯,炷如小麥大。小兒疳眼。灸合谷二穴,各一壯,炷如小麥大,在手大指次指兩骨間陷中。

白話文:

雀目疳眼艾灸方法:小兒雀目,晚上看不見東西。灸手拇指指甲後一寸內的橫紋頭部白肉際,各灸一壯,艾炷像小麥粒大小。小兒疳眼。灸合谷穴二穴,各灸一壯,艾炷像小麥粒大小,位於手拇指與食指兩骨之間的凹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