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八·脾臟部(下) (6)

回本書目錄

集之八·脾臟部(下) (6)

1.

滑石,輕粉,半夏(湯洗,焙乾),南星(各一錢,為末),巴豆(二十四粒,去皮膜,水一升煮,水盡為度)

上研勻,巴豆後入,眾藥以糯米飯為丸,如小綠豆大,捏作餅子。兒三歲以上三五餅,三歲以下一二餅,蔥白湯下,臨臥服。

〔張渙〕,萬靈丹,治小兒脾胃久不和,挾積,服溫熱藥皆不效,此藥神妙。

肉桂,川黃連,蓬莪朮(各一兩),肉豆蔻仁,檳榔,陳橘皮(去白,焙乾),木香,丁香(各半兩。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巴豆(去皮心膜),杏仁(麩炒,去皮尖。二件並燈上燒灰存性。各二七個)

上件同再搗拌勻,滴水丸黍米大。每服,未周晬一粒,二三歲二粒,三四歲三粒,五七歲五粒,十歲以上七粒,用生薑湯放冷下,乳食後。久積或乳癖,並宜常服。

剪紅丸,磨癖積,殺諸蟲,進飲食,神效。男女老幼皆可服。孕婦勿服。

乾漆(炒煙盡),紫芫花(醋拌,炒。各一錢),巴豆(七粒,去皮膜心,不去油),斑蝥(七枚,去頭足翅,炒,研時、塞兩鼻孔)

上為丸,醋糊丸梧桐子大。用紅砂包,紅線縛定,剪下來每服一丸,同後藥服之。

南木香,雷丸,三稜(生),莪朮(生),百部(微炒。各半兩),貝母,檳榔,大黃(生。各一兩),使君子肉(四十九枚,半生半炒),牽牛(生半斤,取頭末三兩半)

為細末用,皂角十錠捶碎,山茵陳(一兩),苦楝根皮(二兩),水四五碗,砂鍋內慢火煎至一小碗,將前末搜為丸梧子大,日乾。小兒粟米大。每服二錢半重。各隨後證,改湯使引下,五更初服。忌葷腥生硬油膩物,此方與諸方甚異,毋忽。小兒齁䶎喘急咳嗽,桑白皮湯下。

取寸白蟲,煎石榴根湯下。腳氣腫不可行,木瓜湯或蜜水下。取蛔蟲苗蟲,沙糖水下。小兒一切諸證,蜜水或沙糖水下。酒痢酒積,百藥煎湯下。婦人血脈不行,淡醋紅花湯送下。婦人血蠱,蔥白湯下。腸風下血,煎山梔子湯下。大小便不通,淡醋湯下。食積氣塊諸證,用溫蜜水、溫茶湯下。

真方五色丸子,治小兒一切所傷,痰涎壅塞,胸膈不利,乳食不消,變生癖積,脅肋片硬,按之疼痛,及治一切急慢驚風發搐,痰涎壅塞。

青丸子:青黛(別研),南星(薑製。各半兩),巴霜(半錢)

紅丸子:硃砂(水飛),半夏(薑製。各半兩),巴霜(半錢)

黃丸子:大黃(煨),鬱金(各半兩),巴霜(半錢)

白丸子:白附子(生),寒水石(煅。各半兩),巴霜(半錢)

黑丸子:五靈脂(炒),全蠍(炒。各半兩),巴霜(半錢)

上前五色藥,各另研為細末,入巴霜半錢同勻,麵糊丸粟米大。一歲服五丸,乳汁送下,量大小加減。或薑湯下。急驚,金銀薄荷湯。慢驚,生薑全蠍湯。

白話文:

[積]

滑石、輕粉、半夏(用湯洗過,烘乾)、南星(各一錢,磨成粉),巴豆(二十四粒,去掉外皮和薄膜,用水一升煮,煮到水乾為止)。

將以上藥材研磨均勻,最後加入巴豆,再將所有藥粉和糯米飯混合搓成丸子,像小綠豆一樣大,再捏成小餅狀。三歲以上的兒童每次吃三到五個餅,三歲以下的吃一到兩個餅,用蔥白湯送服,睡前服用。

【張渙】的萬靈丹,治療小兒脾胃長期不和,有積食問題,服用溫熱藥都沒效果,這個藥很神奇。

肉桂、川黃連、蓬莪朮(各一兩),肉豆蔻仁、檳榔、陳橘皮(去掉白色部分,烘乾)、木香、丁香(各半兩)。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細末,接著用:巴豆(去掉外皮和心膜),杏仁(用麩皮炒過,去皮尖。這兩樣都用燈火燒成灰,保留藥性,各二十七個)。

將以上藥材混合再搗勻,滴水搓成黍米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未滿周歲的吃一粒,二三歲的吃二粒,三四歲的吃三粒,五到七歲的吃五粒,十歲以上的吃七粒,用放冷的生薑湯送服,在吃完奶或飯後服用。對於長期積食或乳癖(乳房腫塊)都適合經常服用。

【剪紅丸】,可以磨消積塊,殺死各種寄生蟲,增進食慾,效果神奇。男女老少都可以服用,孕婦不可以服用。

乾漆(炒至冒煙),紫芫花(用醋拌過,炒。各一錢),巴豆(七粒,去皮膜心,保留油脂),斑蝥(七枚,去掉頭、腳和翅膀,炒過,研磨時要塞住兩個鼻孔)。

將以上藥材做成丸子,用醋調成糊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用紅砂包裹,用紅線綁好,剪下一丸服用,同時服用下面的藥引。

南木香、雷丸、三稜(生的)、莪朮(生的)、百部(稍微炒過。各半兩),貝母、檳榔、大黃(生的。各一兩),使君子肉(四十九枚,一半生的,一半炒過的),牽牛(生的半斤,取頭部的末端三兩半)。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皂角十錠搗碎,山茵陳(一兩),苦楝根皮(二兩),加水四五碗,用砂鍋慢火煎到剩一小碗,將之前的藥末混入,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放在太陽下曬乾。小孩子用粟米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錢半重。根據不同病症,用不同的湯藥引導服用,在五更天服用。忌吃葷腥、生冷、油膩的食物,這個方子和一般的方子很不一樣,不要忽略。小孩子如果氣喘咳嗽,用桑白皮湯送服。

服用寸白蟲(寄生蟲)的,用石榴根湯送服。腳氣腫脹不能走路的,用木瓜湯或蜜水送服。服用蛔蟲或苗蟲的,用砂糖水送服。小孩子的所有病症,用蜜水或砂糖水送服。酒痢或酒積的,用百藥煎湯送服。婦女血脈不通的,用淡醋紅花湯送服。婦女血蠱(腹腔腫塊)的,用蔥白湯送服。腸風下血的,用煎過的梔子湯送服。大小便不通的,用淡醋湯送服。食積氣塊的各種病症,用溫蜜水或溫茶水送服。

【真方五色丸子】,治療小孩子的一切損傷,痰液阻塞,胸膈不暢,消化不良,轉變為積食,肋骨兩側僵硬,按壓會疼痛,以及治療各種急慢驚風抽搐,痰液阻塞。

青丸子:青黛(另外研磨),南星(用薑製過。各半兩),巴霜(半錢)

紅丸子:朱砂(用水淘洗),半夏(用薑製過。各半兩),巴霜(半錢)

黃丸子:大黃(煨過),鬱金(各半兩),巴霜(半錢)

白丸子:白附子(生的),寒水石(煅燒過。各半兩),巴霜(半錢)

黑丸子:五靈脂(炒過),全蠍(炒過。各半兩),巴霜(半錢)

以上五種顏色的藥,各自研磨成細末,加入巴霜半錢混合均勻,用麵糊做成粟米大小的丸子。一歲的小孩吃五丸,用奶送服,根據年紀大小增減用量。也可以用薑湯送服。急驚風用金銀花薄荷湯送服,慢驚風用生薑全蠍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