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八·脾臟部(下) (64)
集之八·脾臟部(下) (64)
1. 虛羸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薑少許,棗一枚,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溫脾散,治小兒脾氣不和,食少無力,肌膚羸瘦。
訶梨勒皮,人參(去蘆頭。各三分),白朮,木香,黃耆(銼),白茯苓,藿香,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桔梗(去蘆頭。各半兩),甘草(炙微赤,銼,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薑少許,棗一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增減溫服。
五香煎,治小兒脾胃久虛,吃食減少,四肢羸瘦。
丁香,沉香,木香,藿香,白朮(各一兩),麝香(三錢,細研入),白茯苓,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黃耆(銼。各一兩),訶梨勒皮,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以水五升,慢火煎至一升,以布絞汁,卻入鍋內煎麝香及蜜三合、生薑汁半合、棗肉二十枚,慢火熬成煎,每服,以粥飲調下半茶匙,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上三方,挾冷者宜之。
湯氏云:小兒疳積,其狀漸黃瘦,拍背如鼓鳴,脊骨如鋸,乃積而生熱成疳也,宜服蘆薈丸、露星膏。
蘆薈丸
龍膽草,黃連,蕪荑(去皮,先炒黃色,次入前二味一處炒赤色。各一兩)
上為末,另入蘆薈一分和勻,爛飯丸,如黍米大。三歲兒服三十丸,空心米飲送下。
露星膏
黃耆(蜜水炙),胡黃連,地骨皮,柴胡(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芡實大。隔宿酒浸,露一宿,次日澄去酒,薄荷湯浸服之。
錢氏橘連丸,治疳瘦,久服消食、和氣、長肌肉。
橘皮(一兩),黃連(米泔浸一宿,一兩半)
上為細末,另研入麝香五分,用豬膽七個,分藥入膽內,漿水煮,候臨熟,以針微刺破,以熟為度,煮粟米粥和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至二三十丸,米飲下,量兒加減,無時。(海藏云:黃連苦燥,可以瀉脾火,長肌肉。)
二聖丸,治小兒臟腑或好或瀉,久不愈,羸瘦,宜常服。
黃連(去須),黃柏(去粗皮。各一兩)
上為細末,入豬膽內重湯煮熟,丸如綠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飲下,量兒加減,頻服無妨。
〔張渙〕金粟丹(方見內疳條。)
香蟾丹,治肌瘦面黃,胸高腳細。
乾蟾(五枚,水浸,去骨,用瓦藏瓶一枚,頂頭上取開,入蟾瓶內,鹽泥固濟,木炭火燒,留一竅子,以煙息為度,取出,地上放一宿出火毒),胡黃連(二兩),蛇蛻皮(一兩,燒灰),地龍(半兩,微炒),天竺黃,蟬殼(各一分。以上併為細末,次入),硃砂(半兩,細研),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都一處研勻,糯米飯和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飲下,不拘時候,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虛羸
將以上這些藥材搗碎,用粗篩子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加入少許生薑、一顆紅棗,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溫熱服用。每日服用三到四次,用量根據孩子的大小適當增減。
溫脾散,治療小兒脾胃不和,食慾不佳、身體虛弱無力、肌肉消瘦。
訶子皮、人參(去除蘆頭,各取三分),白朮、木香、黃耆(切碎)、白茯苓、藿香、陳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內膜,烘乾)、桔梗(去除蘆頭,各取半兩),甘草(烤至微紅,切碎,取一分)。
將以上這些藥材搗碎,用粗篩子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加入少許生薑、一顆紅棗,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根據孩子的大小適當增減溫熱服用。
五香煎,治療小兒脾胃長期虛弱,食慾減少,四肢消瘦。
丁香、沉香、木香、藿香、白朮(各取一兩),麝香(三錢,研磨成細末後加入),白茯苓、陳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內膜,烘乾)、黃耆(切碎,各取一兩),訶子皮、甘草(烤至微紅,切碎,各取半兩)。
將以上這些藥材搗碎,用篩子篩成散劑,加入五升水,用小火慢煎至剩下一升,用布濾去藥渣取汁,再將藥汁倒入鍋中,加入麝香和三合蜂蜜、半合生薑汁、二十顆紅棗肉,用小火熬煮成膏狀。每次服用,用粥水調和半茶匙服用,用量根據孩子的大小適當增減。
以上這三個方子,適合身體虛弱且怕冷的孩童使用。
湯氏說:小兒疳積,病症是逐漸變得面黃肌瘦,拍打背部像敲鼓一樣響,脊椎骨像鋸齒一樣突出,這是因為積滯而產生熱氣形成的疳病,適合服用蘆薈丸、露星膏。
蘆薈丸
龍膽草、黃連、蕪荑(去除外皮,先炒至黃色,再加入前兩種藥材一起炒至赤色,各取一兩)
以上研磨成粉末,另外加入一分蘆薈混合均勻,用軟爛的米飯做成丸子,像黍米那麼大。三歲的孩童服用三十丸,用米湯送服,在空腹時服用。
露星膏
黃耆(用蜂蜜水炙烤)、胡黃連、地骨皮、柴胡(各取等分)
以上研磨成粉末,用煉製好的蜂蜜做成丸子,像芡實那麼大。隔夜用酒浸泡,放在露天一晚,第二天早上將酒倒掉,用薄荷湯浸泡後服用。
錢氏橘連丸,治療疳積導致的消瘦,長期服用可以幫助消化、調和氣血、增長肌肉。
橘皮(一兩),黃連(用米泔水浸泡一晚,取一兩半)
以上研磨成細末,另外研磨五分麝香加入,用七個豬膽,將藥粉分別裝入膽中,用漿水煮,等到快熟時,用針輕輕刺破,煮到熟透為止,用煮熟的粟米粥和丸,像綠豆那麼大。每次服用十丸到二三十丸,用米湯送服,用量根據孩子的情況適當增減,不拘時間服用。(海藏說:黃連味苦性燥,可以瀉脾火,幫助肌肉生長。)
二聖丸,治療小兒腸胃功能紊亂,時好時壞,長期不癒,導致身體消瘦,適合經常服用。
黃連(去除鬚根)、黃柏(去除粗皮,各取一兩)
以上研磨成細末,裝入豬膽內隔水蒸熟,製成丸子,像綠豆那麼大。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用米湯送服,用量根據孩子的情況適當增減,頻繁服用無妨。
〔張渙〕金粟丹(藥方見內疳條。)
香蟾丹,治療肌肉消瘦、面色發黃、胸部突出而腿腳細弱的病症。
乾蟾蜍(五隻,用水浸泡,去除骨頭,用一個瓦罐,在頂部開一個口,將蟾蜍放入罐中,用鹽泥封住,用木炭火燒,留一個小孔,等到沒有煙的時候為止,取出,在地上放置一晚去除火毒),胡黃連(二兩),蛇蛻皮(一兩,燒成灰),地龍(半兩,稍微炒過),天竺黃、蟬蛻(各取一分。以上一起研磨成細末,然後加入)硃砂(半兩,研磨成細末),麝香(一分,研磨成細末)
將以上藥材全部研磨均勻,用糯米飯和成丸子,像黍米那麼大。每次服用十粒,用米湯送服,不拘時間,用量根據孩子的大小適當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