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八·脾臟部(下) (21)

回本書目錄

集之八·脾臟部(下) (21)

1. 冷熱疳

疳之新者為熱疳,面黃臉赤,骨熱盜汗,鼻乾口臭,唇焦煩渴,心躁驚悸,情意不樂,若疳之久者為冷疳,目腫腹脹,便利不定,瀉糞肥膩,或似油珠,煩渴黃瘦。熱疳病多在外,冷疳病多在內。又有冷熱二證交互,非新非久,不內外因者。

木香丸,治冷疳

木香,青黛(另研),檳榔,肉豆蔻(去皮。各一分),麝香(另研,一錢半),續隨子(一兩半,炒),蝦蟆(三個,先用繩系、曬乾,燒、存性)

上末,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五丸至一二十丸,薄荷湯下,食前。

湯氏云:小兒冷疳,多渴,好臥冷地,煩躁啼叫,飲食不進,漸成羸瘦,其候難明,有若熱證,但大便滑泄,百藥不效是也。因女子,百藥俱試而無偶中者,竟與錢氏木香丸,不數服而愈。自後凡有此證,無不獲驗。

胡黃連丸,治熱疳

胡黃連,黃連(各半兩),硃砂(一分)

上,上二物為細末,研入硃砂末,都填入豬膽內,用淡漿於砂銚子內懸胎煮一飯時久取出,研入蘆薈、麝香各一分,飯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七丸至一二十丸,米飲下,食後。一方,加蝦蟆半兩,不燒。

如聖丸,治冷熱疳(方見疳瀉)

白話文:

剛發生的疳病是熱疳,症狀是臉色發黃發紅,骨頭發熱、盜汗,鼻子乾燥、口臭,嘴唇乾裂、煩躁口渴,內心焦躁不安、容易受驚,情緒低落。如果是發病比較久的疳病則是冷疳,症狀是眼睛浮腫、肚子脹氣,排便不規律,拉出的糞便黏膩,甚至像浮著油珠,煩躁口渴、身體黃瘦。熱疳的病症大多表現在外,冷疳的病症大多在體內。還有一種情況是冷熱兩種症狀交替出現,並非剛發病也不是很久,病因也不在內外之間。

木香丸,用來治療冷疳。

藥材有:木香、青黛(另外研磨)、檳榔、肉豆蔻(去皮,各一份),麝香(另外研磨,一錢半),續隨子(一兩半,炒過),蛤蟆(三個,先用繩子綁住曬乾,然後燒成灰)。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到五丸,多至一二十丸,用薄荷湯送服,在飯前服用。

湯氏說:小兒冷疳,通常會口渴,喜歡躺在冰冷的地方,煩躁哭鬧,不肯吃飯,逐漸變得瘦弱,病症很難分辨,有時會像熱證一樣,但是大便會滑瀉,用各種藥物都沒效果。以前有個女孩子,試過各種藥都沒用,後來用了錢氏的木香丸,吃沒幾次就好了。從那之後,凡是有這種病症的,用這個方子都能見效。

胡黃連丸,用來治療熱疳。

藥材有:胡黃連、黃連(各半兩),硃砂(一分)。

將胡黃連、黃連磨成細末,加入硃砂末,全部填入豬膽裡面,放在淡漿中,用砂鍋隔水蒸煮約一頓飯的時間,取出後,加入蘆薈、麝香各一分,研磨均勻,做成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到七丸,多至一二十丸,用米湯送服,在飯後服用。另一種配方,可以加入半兩蛤蟆,但不用燒。

如聖丸,用來治療冷熱疳(配方在治療疳瀉的章節)。

2. 無辜疳

巢氏:兒面黃髮直,時壯熱,飲食不生肌膚,積經日月,遂致死者,謂之無辜。言天上有鳥名無辜,晝伏夜游,洗濯小兒衣席,露之經宿,此鳥即飛從上過,而取此衣與小兒著,並席與小兒臥,便令兒生此病。《聖惠》小兒無辜,腦後有核如彈丸,捏之反下轉是也,凡小兒有此物,如禽獸舌下有禁蟲,若不速去,當損其命。

此核初生軟而不痛,中有蟲如米粉,得熱氣漸長大,大則筋結定,定即蟲隨血氣流散,所有停留,子母相生,侵蝕臟腑,肌肉作瘡,或大便泄膿血,致使小兒漸漸黃瘦,頭大發立,手足細弱,從茲夭折也。夫小兒無辜疳痢者,大腹,泄痢膿血,毛髮皮膚枯槁,肌體日漸瘦羸,腸胃既虛,痢無時節,故名無辜疳痢也。

漢東王先生云:小兒無辜疾者,古云天上有一鳥,名無辜,因曬小兒衣物失取過夜,遇此鳥過、尿之,令兒啼叫,諸病所生,日漸黃瘦者非也。此蓋是八邪所傷得之,其八邪者,飢、飽、勞、役、風、驚、暑、積,謂之八邪,久則令人日漸黃瘦,吃食不長肌肉,夜間多哭,身上或發微微壯熱,多渴,吃食不知飢飽,或生瘡癬是也。

朱氏八片錦歌:孩子無辜氣,多因母作為,若人能慎護,安得見尫羸,驚薄成風疾,暄寒作氣痿,須交除病乳,莫更著重衣,吃食無令早,能言不怕遲,論中八不許,胸起力頻微,頭皮光哲哲,毛髮薄離離,肝壅侵雙眼,脾黃入四肢,渾身生癮疹,遍體是瘡痍,瀉痢無休歇,憎寒少定時,繡球全不顧,竹馬豈能騎,白暈眸中現,清涎口畔垂,鬥牙須咬甲,舉手要撏眉,夜夜餐瓜果,朝朝食土泥,胃傷腸肚脹,肺盛喘何疑,飲食無休歇,耽眠似醉迷。

肥兒丸,治小兒腦後項邊,有物如彈子,按之轉動,軟而不痛,名無辜疳。久服神效。

胡黃連,神麯(炒),麥糵(各五錢),檳榔(三錢),木香(二錢),肉豆蔻(麵裹煨),使君子肉(各二錢半)

上為細末,蒸餅丸如,黍米大。用米飲,食遠服。

《聖惠》,鱉甲散,治小兒無辜疳,項細肚大,毛髮乾立作穗。

鱉甲(三分,塗醋炙黃,去裙襴),檳榔(三顆),沉香,漏蘆,牛蒡子(微炒),使君子,赤芍藥,訶梨勒皮,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渣,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張渙〕,蠍虎丹,截疳祛毒。

乾蠍虎(雄者,微炙,一枚),蝸牛殼,蘭香根,澱花(各一分。以上搗羅為細末,次入),雄黃(水磨者細研),麝香(細研。各一分),龍腦(半分,細研)

上件通拌勻,煎米醋打白麵糊、和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煎脂麻湯下,乳食後。

香甲湯,截疳辟邪。

白話文:

無辜疳

巢氏說:小孩子面色發黃、頭髮豎直,時常發高燒,吃東西卻不能長肉,這樣持續很久,甚至導致死亡,這種情況就叫做「無辜」。傳說天上有一種叫做「無辜」的鳥,牠白天躲起來,晚上出來活動,會把小孩的衣服和睡蓆弄髒,如果把這些東西放在外面過夜,這隻鳥就會飛來,把這些衣服和睡蓆拿走,給小孩子穿或用,這樣就會讓小孩子生這種病。《聖惠方》記載,小兒患上無辜病,後腦會有像彈丸一樣的腫塊,按壓它還會轉動,這就是無辜病的特徵。凡是小兒有這種東西,就像禽獸舌下有寄生蟲一樣,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危害生命。

這個腫塊剛開始摸起來軟軟的、不痛,裡面有像米粉一樣的蟲子,遇到熱氣就會漸漸長大,長大之後就會固定在筋脈上,蟲子會隨著血氣流動散布,停留在各處就會子母相生,侵蝕內臟,導致肌肉長瘡,或是大便拉出膿血,使得小孩子慢慢變得黃瘦,頭大頭髮豎立,手腳細弱,最後因此夭折。所謂小兒無辜疳痢,就是指肚子很大,拉膿血痢疾,毛髮皮膚乾枯,身體一天比一天消瘦,腸胃虛弱,腹瀉沒有規律,所以稱之為無辜疳痢。

漢東王先生說:小兒患上無辜這種病,古人說是因為天上有一種叫做「無辜」的鳥,因為把小孩的衣服放在外面曬,忘記收回來過夜,遇到這隻鳥經過,在上面撒尿,導致小孩哭鬧,產生各種疾病,日漸黃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其實這是因為受到「八邪」的傷害所導致的,所謂的「八邪」指的是飢餓、吃太飽、勞累、過度勞役、風、驚嚇、暑熱、積食。這些因素累積久了,就會讓人日漸黃瘦,吃東西卻不長肉,晚上經常哭鬧,身上有時會微微發燒,經常口渴,吃東西不知道飢飽,或是長瘡癬。

朱氏的《八片錦歌》說:小孩子得無辜病,大多是因為母親沒有好好照顧。如果大人能小心呵護,怎麼會看到孩子瘦弱呢?受到驚嚇會變成風疾,忽冷忽熱會導致氣虛,必須要換掉有問題的乳汁,不要讓孩子穿太多衣服,吃東西不要太早,會說話不用擔心太晚。中醫認為有八種情況不允許出現:胸部用力頻繁、頭皮光滑發亮、頭髮稀疏、肝臟壅塞影響眼睛、脾臟發黃影響四肢、全身長滿疹子、全身都是瘡痍、腹瀉不止、怕冷不定時、不想玩繡球、沒力氣騎竹馬、眼睛出現白圈、嘴邊流口水、啃咬指甲、想要抓眉毛、晚上吃瓜果、早上吃泥土、胃受傷肚子脹、肺氣太盛引起喘息、吃東西不停、貪睡像喝醉了一樣。

肥兒丸,可以治療小兒後腦和脖子邊有像彈珠一樣的東西,按壓會轉動,軟軟的但不痛,這種情況叫做無辜疳。長期服用效果很好。

成分:胡黃連、炒過的麥芽、炒過的焦麥芽(各五錢),檳榔(三錢),木香(二錢),肉豆蔻(麵粉包裹煨過)、使君子肉(各二錢半)

做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蒸熟的餅做成丸子,像黍米一樣大小。用米湯送服,在吃飯前服用。

《聖惠方》記載,鱉甲散可以治療小兒無辜疳,脖子細、肚子大、頭髮乾枯豎立像穗子一樣。

成分:鱉甲(三分,塗醋烤黃,去掉邊緣)、檳榔(三顆)、沉香、漏蘆、微炒的牛蒡子、使君子、赤芍藥、訶梨勒皮、炙甘草(各半兩)

做法: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煎到剩五分,去渣,不論什麼時候服用,根據小孩子的大小酌量減量溫服。

〔張渙〕的蠍虎丹,可以截斷疳病、去除毒素。

成分:乾的蠍虎(雄性,稍微烤過,一枚),蝸牛殼、蘭香根、澱花(各一分,以上搗碎磨成細粉,再加入),雄黃(水磨細粉),麝香(細磨粉)(各一分),龍腦(半分,細磨粉)

做法:將以上藥材混合均勻,用煎過的米醋調白麵糊做成丸子,像黍米一樣大小。每次服用十粒,用煎過的芝麻湯送服,在吃奶或飯後服用。

香甲湯,可以截斷疳病、辟除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