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八·脾臟部(下) (4)

回本書目錄

集之八·脾臟部(下) (4)

1.

第十二候,齒斷臭爛,面無顏色,心不思食,是脾疳,又名口疳。第十三候,愛合面臥,多睡如醉,腹脹氣急,蓋是因曾吃生肉如此,腹內有蟲,是心脾疳。第十四候,鼻內干痛,口中臭氣,齒根有鮮血,是肝肺疳。第十五候,腳細肚高,並肚上有青脈,是脾疳。第十六候,非時生瘡,愛吃冷水,是熱疳。

第十七候,皮膚上生粟子,糞中米出,是脾冷疳。第十八候,氣滿腹脹及口乾,是心胃疳。第十九候,愛餐生米麵炭磚瓦,是脾胃疳。第二十候,揉鼻揩眼,及咬指甲,愛飲水,是肝渴疳。第二十一候,多寒熱,愛臥不起,是骨熱疳。第二十二候,愛飲水,眼目不開,是肝疳。

第二十三候,肌體或熱或涼,發渴無時,是急疳。第二十四候,齒齦黑,唇懶開,開則赤,是心疳積熱。

《聖惠》凡小兒疳在內,眼澀腹脹,痢色無常,或如泔澱,日漸羸瘦,此候可療。若鼻下赤爛自揉,鼻頭上有瘡生痂痛癢,漸漸流引,繞於兩耳,時時目赤,頭髮稀疏,腦皮光緊,頭大項細,肌體羸瘦,亦可治也。若唇口被蝕,齒齦作五色,或盡峭黑,舌下有白瘡,上齶有竅子,口中時有臭氣,齒齦漸染欲爛,亦可治也。若下部開張,有時赤爛,癢不可忍,下痢無常,亦可治也。

若疳蝕脊膂,十指皆癢,自咬指甲,頭髮作穗,脊骨如鋸,有時腹脹,有時下痢,若急治之,無不瘥也。

《聖惠》凡小兒肝藏疳,若目睛帶青脈,左脅下硬,多吐涎沫,眼角左右有黑氣所沖,不可治也。心藏疳,若愛驚啼,常好飲水,便食辛味,耳邊有脈,舌上有黑靨者,不可治也。脾藏疳,若肚大唇無血色,人中平滿,下痢無度,水穀不消,好吃泥土,皮枯骨露,不可治也。肺藏疳,若咳逆氣促,多瀉白沫,身上有斑生如粟米大,色若黑者,不可治也。

腎藏疳,若愛食酸鹹,飲水無度,小便如乳,牙齒青黑,耳腦幹燥,肩竦骨枯,不可治也。又五疳有五絕候,一,襯著腳中指底,不覺疼。二,抱著,手足垂軃無力。三,病未退,遍身不暖。四,臟腑瀉青涎,及沫不止。五,項筋舒展無力。如此之候,皆不可治也,凡醫用藥,切在審詳也。

〔潔〕疳者,小兒病癖或久吐瀉,醫者妄投轉過之藥,小兒易為虛實,致令胃虛而亡津液,內發虛熱,外消肌肉,一臟虛則諸臟皆弱,其病目胞腫,腹脹,痢色無常,漸加瘦瘠,久不痊可,是腸胃有風積,法當宣風散(痘發熱)導之,後各依本臟,補其母。

〔錢〕諸疳,皆依本臟補其母,及與治疳藥,冷則木香丸,熱則胡黃連丸主之。疳在內,目腫,腹脹,利色無常,或沫青白,漸瘦弱,此冷證也,使君子丸主之。疳在外,鼻下臭爛自揉、鼻頭上有瘡不著痂,漸繞耳生瘡,治鼻瘡爛蘭香散,諸瘡白粉散主之。肝疳,當補肝,地黃丸主之。

白話文:

第十二種情況,牙齒腐爛有臭味,臉色不好,不想吃東西,這是脾臟的疳病,又叫做口疳。第十三種情況,喜歡趴著睡,常常睡得像喝醉一樣,肚子脹氣呼吸急促,這可能是因為之前吃了生肉導致的,肚子裡有蟲,這是心脾的疳病。第十四種情況,鼻孔裡面乾燥疼痛,嘴巴有臭味,牙齦有鮮血,這是肝肺的疳病。第十五種情況,腳很細,肚子卻很大,而且肚子上有青筋,這是脾臟的疳病。第十六種情況,不是長瘡的時候卻長瘡,而且喜歡喝冷水,這是熱性的疳病。

第十七種情況,皮膚上長像粟米一樣的疹子,大便裡面有米粒,這是脾臟寒冷的疳病。第十八種情況,感覺氣滿肚子脹,而且口渴,這是心胃的疳病。第十九種情況,喜歡吃生米、麵粉、木炭、磚瓦等奇怪的東西,這是脾胃的疳病。第二十種情況,喜歡揉鼻子、揉眼睛,而且咬指甲,喜歡喝水,這是肝臟口渴的疳病。第二十一種情況,常常忽冷忽熱,喜歡躺著不起來,這是骨頭發熱的疳病。第二十二種情況,喜歡喝水,眼睛睜不開,這是肝臟的疳病。

第二十三種情況,身體忽冷忽熱,隨時都覺得口渴,這是急性的疳病。第二十四種情況,牙齦發黑,嘴唇無力張開,張開時是紅色的,這是心臟的疳病積熱。

《聖惠方》說,小孩疳病在體內,會眼睛澀、肚子脹、拉肚子顏色不固定,有時像米湯一樣,而且會逐漸消瘦,這種情況還可以治療。如果鼻孔下面紅腫潰爛自己會揉,鼻頭上有瘡而且不結痂、疼痛發癢,逐漸蔓延到耳朵周圍,常常眼睛發紅,頭髮稀疏,頭皮光滑緊繃,頭大脖子細,身體消瘦,也是可以治療的。如果嘴唇被侵蝕,牙齦出現各種顏色,或者全變黑,舌頭下面有白色瘡,上顎有小孔,嘴裡常常有臭味,牙齦漸漸要爛掉,也是可以治療的。如果下體潰爛,有時紅腫,癢得難以忍受,拉肚子沒有規律,也是可以治療的。

如果疳病侵蝕到脊椎,十個手指都發癢,會自己咬指甲,頭髮像穗子一樣,脊椎骨像鋸齒一樣,有時肚子脹,有時拉肚子,如果趕快治療,沒有治不好的。

《聖惠方》說,小孩肝臟有疳病,如果眼珠有青筋,左邊肋骨下方硬硬的,常常吐口水,眼角兩邊有黑氣侵襲,就沒辦法治療了。心臟有疳病,如果容易受驚哭鬧,常常喜歡喝水,喜歡吃辛辣的食物,耳朵旁邊有血管浮現,舌頭上有黑點,就沒辦法治療了。脾臟有疳病,如果肚子很大,嘴唇沒有血色,人中平平的,拉肚子沒有節制,食物不能消化,喜歡吃泥土,皮包骨頭,就沒辦法治療了。肺臟有疳病,如果咳嗽氣喘,常常拉出白色泡沫,身上長出像粟米大小的斑點,顏色像黑色,就沒辦法治療了。

腎臟有疳病,如果喜歡吃酸鹹的東西,喝水沒有節制,小便像牛奶一樣,牙齒青黑色,耳朵和腦袋乾燥,肩膀聳起骨頭枯瘦,就沒辦法治療了。另外,五臟疳病有五種絕症徵兆:第一,按壓腳中趾的底部,沒有疼痛感。第二,抱著的時候,手腳軟弱無力。第三,病沒有好轉,全身都感覺不到溫暖。第四,內臟拉出青色的粘液和泡沫不止。第五,脖子的筋脈鬆弛無力。出現這些情況,都是無法治療的,醫生用藥時,一定要仔細診斷。

〔潔〕說,疳病是小孩生病的時間長了,或是長期吐瀉,醫生亂用藥,小孩容易虛實轉換,導致胃虛沒有津液,體內產生虛熱,體外肌肉消瘦,一個臟器虛弱,其他臟器也跟著虛弱,症狀是眼皮腫、肚子脹、拉肚子顏色不固定,逐漸消瘦,很久都好不了,這是腸胃有風邪積聚,應該用宣散風邪的方法疏導,之後根據各臟器的情況,補養其母臟。

〔錢〕說,各種疳病,都要根據所屬的臟器,補養其母臟,並且用治療疳病的藥物,寒性的用木香丸,熱性的用胡黃連丸來治療。疳病在體內,會眼睛腫、肚子脹、拉肚子顏色不固定,或是拉出白色泡沫,逐漸消瘦虛弱,這是寒性的,用使君子丸治療。疳病在體外,會鼻孔下面潰爛自己揉,鼻頭上有瘡卻不結痂,逐漸蔓延到耳朵周圍生瘡,治療鼻瘡潰爛用蘭香散,治療其他瘡用白粉散。肝臟疳病,要補養肝臟,用地黃丸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