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二·肝臟部 (14)
集之二·肝臟部 (14)
1. 急驚
按:此三方導痰藥也,白餅子加減法。
〔演山〕青金丸,治驚風痰熱,四證壅盛。
巴霜(半錢匕),青黛(二錢半),南星(半兩,炮),輕粉(一錢),滑石,全蠍(去毒,炒。各二錢)
上為末,稀糊丸如麻子大。一歲五丸,二歲七丸,大小加減,薄荷、茶清下。
以通為度。一方,加白附子。
珍珠天麻丸,治驚風痰熱壅盛,及吊腸、鎖肚、撮口,絕效。
南星(炮),天麻,白附子(炮。各一錢),膩粉(半錢),巴霜(一字),蕪荑(炒),全蠍(麵炒),滑石(各一錢半)
上為末,糊丸粟米大。一歲五、七丸,二歲十丸,大小加減,薄荷湯點茶清,送下。
〔鄭氏〕驅風膏,肝風筋脈拘急,面紅目青,眼上驚搐,及胎風。
辰砂,蠍尾,當歸,龍膽草,川芎,山梔仁,大黃,羌活,防風,甘草(各一錢),
上為末,入麝香一字,煉沙糖,丸雞頭大。三歲三丸,薄荷、竹葉、蜜、湯化下。
睡安散,治急、慢驚風潮搐,不得安睡。
辰砂(水飛),乳香,血竭(各一錢,並細研),麝香(半錢研),人參,酸棗仁(炒),南星(炮),白附(各半兩),全蠍(二十一枚),蜈蚣(一條,酥炙黃,酒浸一宿)
上為末。一歲一字,薄荷汁、好酒煎沸調下。得睡效。
蛇頭丸,治急慢驚,風涎搐搦來去,不問陰陽二候。
蛇頭(一個,炙),赤足蜈蚣(三條),硃砂(三錢),鉛白霜,輕粉(各二錢),龍腦,麝香(各一錢),鐵液粉,百草霜(各半兩),蛇含石(一兩,醋淬),一方,加全蠍(一分)
上為末,米糊丸雞頭大。三歲半丸,薄荷湯磨下。一方,慢驚加附子半兩、去皮尖,血竭一分。
《直指》天麻丸,利驚下痰,吊腸、鎖肚、撮口、可通用。
南星(炮二錢),白附(炮),馬牙硝,天麻,川靈脂,全蠍(焙,各一錢),輕粉(半錢),巴霜(一字)
上為末,稀糊丸麻子大。每一丸,薄荷、姜錢,泡湯送下。
上,重下之劑,惟上壅下閉,血氣充實,脈沉而有力者宜之。又閻氏所謂:候搐勢定,下其痰熱之類,是已。
〔利驚後調胃助氣定志寧神防作慢驚〕
《直指》銀白散,助胃驅風,嘔吐作慢驚候者,通用。
蓮肉,扁豆(炒),白茯苓(各一分),人參,天麻,白附子(炮),全蠍(炒),木香,甘草(炙),藿香(半分),陳米(炒香,三錢),一方,加白朮(一分)
上為末。每一錢,姜錢一片,入冬瓜子仁七粒同煎或陳米。調下。
醒脾散,大醒脾散,,王氏,惺惺散,,皆和胃助氣,可通用。三方見慢驚。
定志丸,治驚風已退,神志未定,以此調之。御院有乳香。
琥珀,茯神,遠志肉(薑製,焙),人參,白附子(炮),天麻,天門冬(去心),甘草(炙),酸棗仁(炒)
白話文:
這篇講述的是治療小兒急驚風的方劑,重點在於祛痰、鎮驚。
[急驚]
**按:**這裡提到的三個方子都是導痰藥,是在白餅子方基礎上加減變化而來的。
青金丸,治療驚風痰熱,四種症狀同時出現(應該是指驚、風、痰、熱)。
- 藥材:巴豆霜(少許)、青黛(二錢半)、製南星(半兩)、輕粉(一錢)、滑石、去毒炒全蠍(各二錢)。
-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稀糊狀的物質做成如麻子般大小的藥丸。
- 用法:一歲小孩吃五顆,兩歲吃七顆,根據年齡大小增減用量,用薄荷水或茶水送服。以排泄通暢為目的。另一個方子,可以加入白附子。
珍珠天麻丸,治療驚風痰熱引起的嚴重症狀,包括抽搐、腹部僵硬、口噤,效果顯著。
- 藥材:製南星、天麻、製白附子(各一錢)、膩粉(半錢)、巴豆霜(少許)、炒蕪荑、麵炒全蠍、滑石(各一錢半)。
-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糊狀物質做成如小米般大小的藥丸。
- 用法:一歲小孩吃五到七顆,兩歲吃十顆,根據年齡大小增減用量,用薄荷湯或茶水送服。
驅風膏,治療肝風引起的筋脈拘攣,面紅目青,眼皮抽搐,以及胎風(嬰兒出生時即有的驚風)。
- 藥材:辰砂、蠍尾、當歸、龍膽草、川芎、山梔仁、大黃、羌活、防風、甘草(各一錢)。
-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少許麝香,用煉過的沙糖做成如雞頭大小的藥丸。
- 用法:三歲小孩吃三顆,用薄荷水、竹葉水或蜜水送服。
睡安散,治療急、慢驚風引起的抽搐,導致無法安睡。
- 藥材:水飛辰砂、乳香、血竭(各一錢,並研磨成細粉)、研磨後的麝香(半錢)、人參、炒酸棗仁、製南星、白附子(各半兩)、全蠍(二十一枚)、酥油炙黃的蜈蚣(一條,用酒浸泡一晚)。
-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
- 用法:一歲小孩用少許,用薄荷汁或加熱的好酒調服,能幫助入睡。
蛇頭丸,治療急慢驚風,風涎抽搐反覆發作,不論陰陽證。
- 藥材:炙蛇頭(一個)、赤足蜈蚣(三條)、硃砂(三錢)、鉛白霜、輕粉(各二錢)、龍腦、麝香(各一錢)、鐵液粉、百草霜(各半兩)、醋淬蛇含石(一兩)。
-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米糊做成如雞頭大小的藥丸。
- 用法:三歲小孩吃半顆,用薄荷水研磨後服用。另一個方子,治療慢驚風可以加入製附子半兩,去除皮尖,血竭少許。
《直指》天麻丸,可以疏通經絡,排出痰液,治療抽搐、腹部僵硬、口噤等症狀,都可以使用。
- 藥材:製南星(二錢)、製白附子、馬牙硝、天麻、川靈脂、焙炒全蠍(各一錢)、輕粉(半錢)、巴豆霜(少許)。
-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稀糊做成如麻子般大小的藥丸。
- 用法:每次一顆,用薄荷、生薑煎水送服。
以上這些藥劑都是攻下之劑,只適用於上壅下閉,血氣充實,脈象沉而有力的小孩。閻氏的說法是,等抽搐勢頭穩定後,再用藥清除痰熱。
[驚風退後調理胃氣,幫助精神穩定,預防轉成慢驚風]
《直指》銀白散,幫助消化,驅散風邪,對於嘔吐導致可能轉為慢驚風的小孩,都可以使用。
- 藥材:蓮子肉、炒扁豆、白茯苓(各一分)、人參、天麻、製白附子、炒全蠍、木香、炙甘草、藿香(各半分)、炒香的陳米(三錢)。
-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
- 用法:每次一錢,加入一片生薑,以及七粒冬瓜子一起煎煮,或者用陳米湯調服。另一個方子,可以加入白朮(一分)。
醒脾散,大醒脾散,惺惺散,都是王氏的方子,作用都是調和胃氣,可以通用。這三個方子在治療慢驚風時也會用到。
定志丸,治療驚風症狀消退後,精神還不穩定,用這個方子調理。宮廷御醫的方子會加入乳香。
- 藥材:琥珀、茯神、薑汁製焙遠志肉、人參、製白附子、天麻、去心的天門冬、炙甘草、炒酸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