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二·肝臟部 (10)
集之二·肝臟部 (10)
1. 急驚
上㕮咀。每服一錢,水半盞,姜一片,薄荷一葉,棗半個,煎服。疹痘未發,亦可服。《直指方》每服三字末,紫蘇、薄荷湯調。搐制緊急者,去節麻黃煎湯調。或惺惺散加荊芥、防風亦可,免得遽施腦、麝。
惺惺散,除風熱,及傷寒時氣,瘡疹發熱。
白茯苓(淨),細辛,桔梗,栝蔞根,人參,甘草(炙),白朮,川芎(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半盞,姜一片,薄荷三葉,同煎。湯氏,細辛減半。
獨活湯,治胎驚,發散風邪。
羌活,獨活(各一分),檳榔,天麻,麻黃(去節),甘草(炙。各半分)
上銼散,每服半錢,水煎。於內加南星末蜜調,可貼囟門。
木通散,治小兒肝心有熱驚悸,用此藥瀉肝風、降心火、利驚熱。
羌活,山梔子(各二錢),大黃(煨),木通,赤茯苓,甘草(各一錢),
上銼碎,每服二錢,入紫蘇葉些少,用水一盞,煎至五分,不拘時服。
已風丹,祛風退驚。
天竹黃(細研),防風,釣藤(各一兩),白殭蠶,干全蠍,白附子(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如芡實大。每服一粒至二粒,麝香、荊芥湯化下。
加味導赤散
生地黃(上),木通(上),防風(中),甘草(中),山梔子(中),薄荷葉(下),麥門冬(中)
入燈心草、竹葉,水煎。
〔仁齋〕犀角湯,治心驚熱盛。
犀角,防風,木通,赤茯苓,桑白皮(炒),甘草(炙,各等分)
上銼細。每三字,水煎服。
急驚初傳,且可通關、定驚搐。諸風搐搦,關竅不通,痰涎潮塞,氣實使之。先用蘇合香丸,以姜自然汁浸,薄荷湯調與服,使氣下則痰下,關竅自通。
通關散,治小兒驚風搐搦,關竅不通。
南星(炮),殭蠶(炒。各一錢),麝香(一字),豬牙皂角(二定),赤腳蜈蚣(一條,炙)
上為末,以手點薑汁,蘸藥少許擦牙,或用物引滴入藥兩三點。涎自出,口自開。皂角,略燒存性,為末。
嚏驚散
半夏(一錢),豬牙皂角(半錢)
上為末。用一豆許,用管子吹入鼻。立醒。
茅先生奪命散
銅青,硃砂(各二錢),膩粉(半錢),麝香(少許),蠍尾(十四個,去針)
上為末。每服半錢,薄荷、臘茶清調下。此治天釣、臍風、客忤、卒死、撮口、鵝口、木舌、喉痹、胙腮、風壅吐涎,後依證調理。
錢氏涼驚丸
草龍膽,防風,青黛(各三錢),釣藤(二錢),黃連(五錢),牛黃,麝香,龍腦(各一字)
麵糊丸粟米大。每服三、五丸,金銀湯下。
《局方》天麻防風丸,治小兒驚風,身熱喘粗,多睡驚悸,手足搐搦,精神昏憒。
天麻,防風,人參(各一兩),甘草,硃砂,雄黃(各二錢半),蠍尾(炒),殭蠶(炒。各半兩),牛黃,麝香(各一錢)
白話文:
急驚
將藥材稍微嚼碎。每次服用一錢,用半小碗水,加一片生薑、一片薄荷葉、半個紅棗一起煎煮後服用。如果疹子或痘子還沒發出來,也可以服用。另一個方子是《直指方》,每次服用三字的藥末,用紫蘇或薄荷湯調服。如果抽搐得很緊急,就去掉麻黃的節,煎湯調服藥末。或者用惺惺散,加入荊芥、防風也可以,這樣可以避免直接使用腦麝等強烈藥材。
惺惺散,可以去除風熱,以及治療傷寒時疫、瘡疹發熱等症狀。
藥材成分:白茯苓(洗淨)、細辛、桔梗、栝蔞根、人參、炙甘草、白朮、川芎(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半小碗水,加一片生薑、三片薄荷葉一起煎煮。如果是湯氏的配方,細辛的量要減半。
獨活湯,用來治療胎驚,可以發散風邪。
藥材成分:羌活、獨活(各一份),檳榔、天麻、麻黃(去節)、炙甘草(各半份)。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每次服用半錢,用水煎煮。也可以加入少許南星末,用蜂蜜調勻後,塗抹在嬰兒的囟門上。
木通散,用來治療小兒肝心有熱引起的驚悸,用此藥可以瀉肝風、降心火、消除驚熱。
藥材成分:羌活、山梔子(各二錢),煨過的大黃、木通、赤茯苓、甘草(各一錢)。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二錢,加入少許紫蘇葉,用一小碗水煎煮至剩下一半,不拘時服用。
已風丹,可以祛除風邪、退驚。
藥材成分:天竹黃(細磨成粉)、防風、釣藤(各一兩),白殭蠶、乾全蠍、白附子(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製成芡實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到兩粒,用麝香或荊芥湯送服。
加味導赤散
藥材成分:生地黃(最好)、木通(最好)、防風(中等)、甘草(中等)、山梔子(中等)、薄荷葉(較次要)、麥門冬(中等)。
加入燈心草、竹葉,用水煎煮服用。
[仁齋]犀角湯,用來治療心驚熱盛。
藥材成分:犀角、防風、木通、赤茯苓、炒過的桑白皮、炙甘草(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三字(約一克)的量,用水煎煮服用。
急驚剛發作時,可以先用藥物來通暢關竅、鎮定驚嚇抽搐。各種風邪引起的抽搐,是因為關竅不通、痰液壅塞、氣機過於強盛所導致。先服用蘇合香丸,用薑汁浸泡一下,再用薄荷湯調服,使氣機下降,痰液自然也會下降,關竅也會暢通。
通關散,用來治療小兒驚風抽搐,關竅不通。
藥材成分:炮製過的南星、炒過的殭蠶(各一錢),麝香(少量),豬牙皂角(兩段),炙過的赤腳蜈蚣(一條)。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手指蘸取少許薑汁,沾一點藥粉擦在牙齦上,或者用東西引導,滴入藥汁兩三滴。口中的涎液會自然流出,嘴巴也會張開。皂角可以稍微燒一下保留藥性,再磨成粉末。
嚏驚散
藥材成分:半夏(一錢),豬牙皂角(半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取像一粒豆子大小的藥粉,用管子吹入鼻孔,可以立即甦醒。
茅先生奪命散
藥材成分:銅青、硃砂(各二錢),膩粉(半錢),麝香(少量),蠍尾(十四個,去掉尾針)。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薄荷或臘茶清調服。此藥可以用來治療天釣、臍風、客忤、猝死、撮口、鵝口瘡、木舌、喉痹、腮腺炎、風邪壅盛引起的吐涎等病症,之後再根據具體情況調理。
錢氏涼驚丸
藥材成分:草龍膽、防風、青黛(各三錢),釣藤(二錢),黃連(五錢),牛黃、麝香、龍腦(各少量)。
將以上藥材混合,用麵糊製成粟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到五丸,用金銀花湯送服。
《局方》天麻防風丸,用來治療小兒驚風,伴有身熱喘粗、嗜睡驚悸、手足抽搐、精神昏沉等症狀。
藥材成分:天麻、防風、人參(各一兩),甘草、硃砂、雄黃(各二錢半),炒過的蠍尾、炒過的殭蠶(各半兩),牛黃、麝香(各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