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幼科》~ 集之二·肝臟部 (16)

回本書目錄

集之二·肝臟部 (16)

1. 五臟癇

《三因》云:古方有五癇、五臟癇、六畜癇等,名證不同,難於備載。《別錄》有五癇之證,一曰馬癇,作馬嘶鳴,以馬屬在午,手少陰君火主之,故其病應於心。二曰羊癇,作羊叫聲,以羊屬未,足太陰濕土主之,應乎脾。三曰雞癇,作雞叫聲,以雞屬酉,足陽明燥金主之,應乎胃。

白話文:

《三因》一書中說:古代有五癇、五臟癇、六畜癇等不同的病症,名稱和症狀各不相同,難以一一枚舉。《別錄》中記載了五癇的症狀:

一、馬癇:患者會像馬一樣嘶鳴,因為馬與午火相對應,手少陰心經君火主之,因此這種病症與心臟有關。

二、羊癇:患者會像羊一樣叫,因為羊與未土相對應,足太陰脾經濕土主之,因此這種病症與脾臟有關。

三、雞癇:患者會像雞一樣叫,因為雞與酉金相對應,足陽明胃經燥金主之,因此這種病症與胃臟有關。

四曰豬癇,作豬叫聲,以豬屬亥,手厥陰心包主之,應乎右腎。五曰牛癇,作牛吼聲,以牛屬醜,手太陰濕土主之,應乎肺。此五癇應乎五畜,應乎五臟者也,發則旋暈顛倒,口眼相引,目睛上搖,手足搐搦,背脊強直,食頃乃蘇,各隨所感,施以治法。〔錢〕凡治五癇,皆隨臟治之,每臟各一獸,犬癇反折上竄,犬叫,肝也。

白話文:

第四種叫做豬癲癇,患者會發出像豬的叫聲,因為豬屬於亥,所以與手厥陰心包經相關,並且與右腎相應。第五種叫做牛癲癇,患者會發出像牛的吼叫聲,因為牛屬於醜,所以與手太陰肺經相關,並且與肺相應。這五種癲癇與五種家畜和五臟相應,一旦發作,患者會出現頭暈目眩、顛倒錯亂、口眼歪斜、眼球上翻、手足抽搐、背部僵直,在進食後一段時間才能恢復。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採用相應的治療方法。[錢]凡是治療五種癲癇,都應該根據患者所屬的臟腑來進行治療。每一個臟腑都與一種動物相應,犬癲癇患者會反折上竄,並發出像狗的叫聲,這是因為犬與肝相應。

羊癇目瞪吐舌,羊叫,心也。牛癇目直視腹滿,牛叫,脾也。雞癇驚跳反折手縱,雞叫,肺也。豬癇如屍吐沫,豬叫,腎也。五癇重者死,病後甚者亦死,輕者五色丸主之。〔薛〕面赤目瞪,吐舌齧舌,心煩氣短,其聲如羊者,曰心癇。面青唇青,兩眼上竄,手足攣掣反折,其聲如犬者,曰肝癇。

白話文:

羊癲癇時眼睛睜大、吐出舌頭,並發出羊叫,是心臟引起的。牛癲癇時眼神呆滯、腹部脹滿,並發出牛叫,是脾臟引起的。雞癲癇時突然驚跳、手腳抽搐,並發出雞叫,是肺臟引起的。豬癲癇時像死人一樣,並吐出泡沫,發出豬叫,是腎臟引起的。得了五種癲癇中的一種,病情嚴重者會死亡,病情較輕者可用五色丸來治療。[薛利]的面部發紅、眼睛睜大,吐出舌頭、咬傷舌頭、心煩氣短,發出的聲音像羊叫的,稱為心癇。面部和嘴脣發青,兩眼上翻,手腳抽搐拘攣、反折,發出的聲音像犬吠的,稱為肝癇。

面黑目振,吐涎沫,形體如屍,其聲如豬者,曰腎癇。面如枯骨,目白反視,驚跳反折,搖頭吐沫,其聲如雞者,曰肺癇。面色痿黃,目直,腹滿自利,四肢不收,其聲如牛者,曰脾癇。五癇,通用五色丸為主,仍參以各經之藥。心癇屬血虛者用養心湯。發熱飲冷為實熱,用虎睛丸,發熱飲湯為虛熱,用妙香散。

白話文:

面部發黑,眼睛震動,吐出涎沫,身體像屍體一樣,聲音像豬叫的,叫做腎癇。面部像枯骨,眼睛白色,驚恐跳動,並彎曲身體,搖頭,吐出涎沫,聲音像雞叫的,叫做肺癇。面色萎黃,眼睛直視,腹部脹滿,並自行拉肚子,四肢不能收斂,聲音像牛叫的,叫做脾癇。五種癇病,都以五色丸為主,並參照各經的藥物。心癇屬於血虛的人,用養心湯。發熱並喝冷飲的是實熱,用虎睛丸;發熱並喝湯的是虛熱,用妙香散。

肝癇者,虛證用地黃丸。抽搐有力為實邪,用柴胡清肝散。大便不通用瀉青丸。腎癇者,用地黃丸、紫河車丸之類,腎無瀉法,故徑從虛治之。肺癇者,屬氣虛,用補肺散。面色痿黃者,土不能生也,用五味異功散。面色赤者,陰火上衝於肺也,用地黃丸。脾癇者,用五味異功散。

若面青瀉利,飲食少思,用六君子加木香、柴胡。

白話文:

患有肝癇的人,虛證應用地黃丸。抽搐有力是實邪,運用柴胡清肝散。大便不通暢就使用瀉青丸。患有腎癇的人,運用地黃丸、紫河車丸之類的藥物,腎臟沒有瀉法,所以直接從虛證來治療。患有肺癇的人,屬於氣虛,使用補肺散。面色痿黃的人,是土不能生髮的緣故,使用五味異功散。面色赤紅的人,是陰火上衝於肺的緣故,使用地黃丸。患有脾癇的人,使用五味異功散。

按:《千金》敘六畜癇,無五臟之分屬,錢氏始分之,而無馬癇一證,曾氏謂初發作羊犬聲者,咽喉為風痰所梗,聲自如此,其理甚明,言六畜者,特強名耳,故丹溪謂於經既無所據,而治法亦未見有五者之分,所以不必分五也。

白話文:

根據《千金》中記載的六畜癇症,並沒有區分五臟,而錢氏は首次將其區分,但並沒有馬癇這一證候。曾氏認為,初發作時出現羊犬叫聲,是咽喉被風痰阻塞,聲音因此而變,這個道理很明顯。所謂「六畜」,只不過是強加的名稱而已。所以丹溪認為,在經書中既然沒有依據,而治療方法也沒有五者之分,所以不必區分為五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