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六·心臟部四 (40)
集之六·心臟部四 (40)
1. 痘後餘毒證治
【中風】痘後忽然口噤涎潮,角弓反張,手足瘛瘲,身青黑色,此中風也,瘡痘方愈,榮衛正弱,不知避忌,忽遇節令氣交,八方不正之氣,乘虛而入,故為此證。宜消風散二錢、入蟬蛻末一錢、分為三服,投生薑薄荷汁及酒各數點,溫湯浸之,連二三服。或作癮疹,或再出膚疹而愈。
消風散(見痘中風)
鉤藤湯,痘後口噤僵直,繞臍腹痛。
鉤藤,紅花,木香,川芎,當歸,白芍,甘草,白朮,青皮,黃連,官桂,生薑
各等分,水煎,不拘時服。
【骨節作痛】俗名痘風,丹溪分氣血虛實,以日子守之,多帶氣血不足。虛則黃耆生血之劑助之,略佐以風藥。實則白芍藥、黃芩、為君,連翹、白芷、續斷之類為佐。若屬虛寒,陳氏方可用。余詳痘中風門。
【拘攣】痘後手足拘攣,屈伸不便,起居艱苦者,乃血耗氣虛,不能榮養於筋,宜十全大補湯去地黃、白茯苓,加川續斷,多服乃佳。氣虛者少加川烏炮過、行經,不可誤作風治,妄行發散,反耗陰血也。
當歸桂枝湯,治痘後手足不能屈伸。
當歸,川芎,黃耆,甘草,薄桂,黃柏,蒼朮(炒)
各等分,水煎。如氣虛,少加川烏以行經,加人參為主。如感風寒,以致骨節疼痛,加羌活、防風。
【昏昧妄言】痘後昏昧,不解識人,口中常妄言,如邪祟狀,此移熱入心包絡,宜導赤散(心)吞安神丸(痘譫妄),待醒後以保元湯加麥門冬、生地黃,四物湯加石菖蒲、木通、山梔子仁,相間服之。若卒然昏昏喜睡,狀如眩暈,身無熱,口中無妄語,其人痘出必重,又乳食少,今毒氣已解,正氣未復,故邪退而喜睡,乃否極泰來之象,不須妄治,逡巡甦醒矣。
【厥逆】手足厥冷,蓋覆不溫,此痘疹逆候也,若在正盛之時,十無一生,今病已愈,氣血久虛,脾胃大困,其厥逆宜矣,用保元湯加當歸身、熟附子、主之。
【咳嗽】咳嗽頻頻,涕唾稠黏,此痘疹常證也,有寒有熱,有虛有實,不可拘泥一定之法。如自初出咳嗽到今未愈者,此肺中餘邪未盡也,宜甘桔湯(咽喉)合瀉白散(肺)加牛蒡子、馬兜鈴主之。如咳而熱,大便難,小便赤者,此熱毒也,宜葶藶丸主之(痘喘)。大便潤者,人參白虎湯(痘渴)合甘桔湯主之。
如咳而大便溏,小便清,無大熱渴者,此虛也,宜人參清膈散主之(痘咳嗽)。如咳而血出者,甘桔湯加牛蒡子、茅根汁、阿膠主之。如向不咳,今始咳者,此風寒外感也,麻黃湯主之(痘喘)。
燈心湯,治瘡痘出後,煩喘小便不利者,宜進之。
燈心(一把),鱉甲(醋煮黃,二兩)
上銼為散。每服一兩,用水八合,煎取四分服之,各量大小加減。
咳嗽之時脅痛者,經云:左右者,陰陽之道路,左右,兩脅之謂也,由余毒在中,陰陽之氣,不能升降,故脅為之疼也,但當解毒,毒氣去,則真氣行,所苦自平矣,小柴胡加枳桔湯主之。
白話文:
痘後餘毒的治療
【中風】 痘疹痊癒後,突然出現口不能張開、口水直流、身體向後彎曲如弓、手腳抽搐、全身發青發黑的狀況,這是中風的表現。剛出完痘疹,身體的氣血正處於虛弱狀態,如果沒有注意調養,又遇到季節交替、氣候不正的時候,邪氣就會趁虛侵入,導致這種情況。應該服用消風散二錢,加入蟬蛻末一錢,分成三次服用。每次服用時,用生薑薄荷汁和少許酒調和,用溫水浸泡後服用,連續服用兩三次。或者會出現像是癮疹或皮膚再長出疹子的情況,這樣病就好了。
消風散 (見痘中風)
鉤藤湯,用於治療痘疹後出現口不能張開、身體僵硬、肚臍周圍腹痛的情況。
藥材包含:鉤藤、紅花、木香、川芎、當歸、白芍、甘草、白朮、青皮、黃連、官桂、生薑。 每種藥材等量,用水煎煮,不拘時間服用。
【骨節作痛】 俗稱痘風。朱丹溪將其分為氣血虛和實兩種情況,根據病程時間來判斷,多數屬於氣血不足。如果是虛證,就用黃耆等補氣血的藥來幫助恢復,稍微搭配一些祛風藥。如果是實證,就用白芍、黃芩作為主要藥材,連翹、白芷、續斷等作為輔助藥材。如果是屬於虛寒,可以使用陳氏的方子。詳細情況可以參考痘中風的相關內容。
【拘攣】 痘疹後出現手腳拘攣,難以伸展彎曲,導致行動困難的情況,這是因為氣血耗損、氣虛,無法滋養筋骨,應該服用十全大補湯,去掉地黃和白茯苓,加入川續斷,多服用效果更好。如果是氣虛,可以少量加入炮製過的川烏來幫助氣血運行,不能誤認為是風邪而用發散的藥物,反而會耗損陰血。
當歸桂枝湯,用於治療痘疹後手腳不能伸展彎曲的情況。
藥材包含:當歸、川芎、黃耆、甘草、薄桂、黃柏、炒蒼朮。 每種藥材等量,用水煎煮。如果是氣虛,可以少量加入川烏來幫助氣血運行,並加入人參作為主要藥材。如果是因為感受風寒導致骨節疼痛,可以加入羌活、防風。
【昏昧妄言】 痘疹後出現意識模糊、無法辨識人、口中胡言亂語,像被邪祟纏身一樣的情況,這是熱邪侵入心包絡的表現,應該服用導赤散,並吞服安神丸(治療痘疹譫妄),等清醒後再服用保元湯,加入麥門冬、生地黃,以及四物湯,加入石菖蒲、木通、山梔子仁,交替服用。如果突然昏睡、喜歡睡覺、像暈眩一樣,身體沒有發熱、口中沒有胡言亂語,這種情況表示痘疹可能還會再發,而且可能奶水或飲食攝取較少,現在體內毒素已經解了,但是正氣還沒有恢復,所以邪氣退散後會想睡覺,這是病情好轉的徵兆,不用亂治療,過一段時間就會清醒了。
【厥逆】 手腳冰冷、蓋上被子也不暖和,這是痘疹病情逆轉的表現。如果在痘疹發作正嚴重的時候出現這種情況,幾乎沒有生還的希望。現在痘疹已經痊癒,但是氣血長期虛弱,脾胃也極度虛弱,所以出現手腳冰冷的情況是正常的,應該服用保元湯,加入當歸身和熟附子來治療。
【咳嗽】 咳嗽頻繁、鼻涕和痰液濃稠,這是痘疹常見的症狀,有寒證、熱證、虛證和實證的區別,不能拘泥於一種治療方法。如果從出痘疹開始就咳嗽到現在還沒好,這是肺中的餘邪沒有清除乾淨,應該服用甘桔湯和瀉白散,加入牛蒡子和馬兜鈴來治療。如果咳嗽並發熱、大便困難、小便赤黃,這是熱毒引起的,應該服用葶藶丸來治療。如果大便潤滑,就用人參白虎湯和甘桔湯來治療。
如果咳嗽且大便稀溏、小便清長、沒有明顯發熱口渴的情況,這是虛證,應該服用人參清膈散來治療。如果咳嗽帶血,就用甘桔湯,加入牛蒡子、茅根汁、阿膠來治療。如果之前不咳嗽,現在才開始咳嗽,這是外感風寒引起的,應該用麻黃湯來治療。
燈心湯,用於治療痘疹出完後,出現煩躁喘息、小便不通暢的情況。
藥材包含:燈心草(一把),醋煮過的鱉甲(二兩) 將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一兩,用水八合煎煮,取四分服用。根據病情輕重調整用量。
咳嗽時伴隨脅肋疼痛,中醫認為,脅肋是陰陽之氣運行的通道,疼痛是因為體內餘毒導致陰陽之氣不能正常升降,所以脅肋才會疼痛,只需要解毒,毒素清除後,真氣運行通暢,疼痛自然就會消失,可以用小柴胡湯和枳桔湯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