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六·心臟部四 (37)
集之六·心臟部四 (37)
1. 痘後餘毒證治
蜆子不拘多少,活者,以水養五七日,旋取其水,洗之。
【丹瘤】赤火丹瘤,此惡候也,流移紅腫,其痛手不可近,從頭上起者,過心即死,從足下起者,過腎即死,宜內服小柴胡加生地黃湯、玄參化毒湯,外用蜞針法吮去惡血,自消。若但紅不腫不痛者癍也,人參白虎湯加玄參、大青、生地黃主之。
玄參化毒湯
玄參,當歸尾,赤芍藥,石膏,連翹,生地黃,地骨皮,紅花(酒洗),防風,荊芥穗,淡竹葉,木通
上,水煎服。
犀角消毒散,治癍疹、丹毒,發熱痛癢,及瘡疹等證。
牛蒡子,甘草,荊芥,防風(各五分),犀角(鎊,二分),金銀花(三分)
上,水煎熟,入犀角,傾出服。
加味解毒散,治癍疹癢痛,寒熱甚者煩躁譫語,並痘毒發熱咽乾。
犀角(鎊,五錢),連翹(炒,二錢),牛蒡子(炒,三錢),薄荷(一錢),甘草(五分)
上為末。每服一二錢,滾湯調下。
小柴胡加生地黃湯(見前癰癤)
蜞針法
取水蛭大者五六條,放腫處,吮去惡血,可以消丹瘤,決癰腫。
【眼目】〔萬〕痘瘡毒氣之為目翳也,蓋自臟而達外,治之之法,但活血解毒而已,活血不至於熱,解毒不至於冷,五臟平和,則翳當自去。不可輕用點藥,反致損睛,宜蟬蛻散(痘眼目)四物湯加柴胡主之。若目閉淚出,不敢見明者,此羞明證也,惟於黑暗處則能開,才見明則陽光爍之,淚自洴出,癮澀難開,宜洗肝明目散(痘眼目),便秘者瀉青丸(肝)。或能開目,只視物昏者,此血不足也,四物湯加密蒙花。
目中赤者,洗肝明目散主之。從子懋錕,痘後兩目生翳,羞明特甚,時余與家兄從宜興試,歸視之,則窗牖帷幙,皆以衣被重重覆蔽,就明展兩脾,白膜已遍覆黑睛,淚如湧泉,嬰科、眼科,投藥不效,束手告技窮矣。余亦莫知為計,家兄曰,女弟垂死之證,弟能生之,豈遂技窮於是,試精思之。
余返書室,閉戶而思,目者,清陽之所走也,而忽焉有翳膜,是濁陰犯之也,濁陰烏敢與陽光敵,故羞明特甚爾,吾得治法矣。乃以黃耆助清陽之氣為君,生地黃、當歸、養目中真血為臣,羌活、獨活、防風、白芷、川芎、甘菊花、薄荷、荊芥、升清陽,黃芩、豬膽汁、車前子、茯苓降濁陰為佐,雄豬肝作引煎服,仍間服瀉青丸。八劑而目開,徹幃幙,翳已去矣。
時眼科所進點洗之藥,一切屏不用,止用橄欖核磨汁敷眼胞而已。蓋嬰兒柔脆,點洗之藥,必有所傷故也。治法方論,詳大科眼目門,並本門眼目條內。
涼肝明目散,痘後羞明。
當歸,龍膽草,密蒙花,川芎,柴胡,防風,酒連
各等分,雄豬肝煮湯,煎服。
望月沙散,痘後,暗室中不能開者。
白話文:
痘後餘毒的治療
【痘疤】
取活的蜆子,不論多少,用水養五到七天,然後取這些水來清洗痘疤。
【丹毒】
紅色火毒丹毒是一種嚴重的病症,會擴散紅腫,疼痛到無法靠近。如果從頭部開始蔓延,病邪侵入心臟就會死亡;如果從腳部開始蔓延,病邪侵入腎臟也會死亡。應該內服小柴胡湯加生地黃,或是玄參化毒湯,外用蜞針法吸取惡血,病症就會自行消退。如果只是發紅但不腫痛,則是斑疹,要用人參白虎湯加玄參、大青、生地黃來治療。
- 玄參化毒湯
玄參、當歸尾、赤芍藥、石膏、連翹、生地黃、地骨皮、紅花(用酒洗過)、防風、荊芥穗、淡竹葉、木通。
用水煎煮後服用。
- 犀角消毒散,用來治療斑疹、丹毒,發熱疼痛搔癢,以及瘡疹等症狀。
牛蒡子、甘草、荊芥、防風(各五分),犀角(磨粉,二分),金銀花(三分)。
用水煎熟後,加入犀角粉,倒出來服用。
- 加味解毒散,用來治療斑疹搔癢疼痛,發冷發熱嚴重,煩躁不安甚至胡言亂語,以及痘毒引起發熱、咽喉乾燥等症狀。
犀角(磨粉,五錢),連翹(炒過,二錢),牛蒡子(炒過,三錢),薄荷(一錢),甘草(五分)。
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到二錢,用滾燙的開水沖調後服用。
-
小柴胡加生地黃湯 (請參考前面癰癤的內容)
-
蜞針法
取五六條大的水蛭,放在紅腫處,讓它們吸取惡血,就可以消除丹毒和癰腫。
【眼睛】
痘瘡毒氣引起的眼翳,是從內臟傳到外面的。治療方法只能活血解毒,讓活血的藥性不至於過熱,解毒的藥性不至於過冷,使五臟平和,眼翳就會自然消退。不要隨意使用點眼的藥物,反而會損害眼睛。可以使用蟬蛻散(痘眼目)或四物湯加柴胡來治療。如果眼睛閉合、流淚,不敢見光,這是畏光症,在黑暗處眼睛才能睜開,一旦見到光線,陽光刺激眼睛,眼淚就會流出來,感到澀痛難以睜開。這種情況要使用洗肝明目散(痘眼目),如果便秘,要服用瀉青丸(肝)。如果眼睛可以睜開,只是看東西模糊,這是血虛,要用四物湯加密蒙花來治療。
如果眼睛發紅,要使用洗肝明目散治療。從前子懋錕,長痘後兩眼產生眼翳,畏光非常嚴重,當時我和哥哥到宜興參加考試,回來後看到他的情況,窗戶和帷幔都用厚重的衣被遮擋起來。稍微打開遮蔽物查看他的情況,發現眼白已經被一層白膜覆蓋,眼淚像泉水一樣湧出。嬰科和眼科醫生都束手無策。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哥哥說:「你曾經救活過瀕臨死亡的病人,難道就這樣無計可施了嗎?好好想想。」
我回到書房,關上門思考。眼睛是清陽之氣匯聚的地方,忽然出現眼翳,是濁陰侵犯了。濁陰不敢和陽光對抗,所以畏光才會這麼嚴重。我找到治療方法了。於是就用黃耆來輔助清陽之氣作為主藥,用生地黃、當歸來滋養眼睛中的真血作為輔藥,用羌活、獨活、防風、白芷、川芎、甘菊花、薄荷、荊芥來提升清陽之氣,用黃芩、豬膽汁、車前子、茯苓來降低濁陰之氣作為佐藥,用雄豬肝做藥引煎煮服用,同時間隔服用瀉青丸。服用八劑藥後,眼睛就可以睜開,撤掉遮蔽物,眼翳也消退了。
當時眼科醫生開的點眼藥和清洗藥,全部停用,只用橄欖核磨成汁塗在眼皮上。因為嬰兒的眼睛非常脆弱,點眼藥和清洗藥一定會對眼睛造成傷害。關於詳細的治療方法和藥理,請參考大科眼目門以及本門眼目條內的內容。
- 涼肝明目散,用來治療長痘後畏光。
當歸、龍膽草、密蒙花、川芎、柴胡、防風、酒連(黃連用酒製過)
各等份,用雄豬肝煮湯,煎藥服用。
- 望月沙散,用來治療長痘後,在黑暗中眼睛也無法睜開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