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六·心臟部四 (36)
集之六·心臟部四 (36)
1. 痘後餘毒證治
神效太乙膏,治一切瘡疽潰爛。
玄參,白芷,當歸,肉桂,赤芍藥,大黃,生地黃(各一兩)
上㕮咀。用麻油四十兩,入銅鍋內煎至藥黑,濾去滓,徐入淨黃丹一斤,再煎,滴水成珠,捏軟硬得中,即成膏矣。
神效當歸膏,治痘毒浸淫,或湯火等證,及瘡腐不能生肌收斂者。
當歸,黃蠟,生地黃(各一兩),麻油(六兩)
先將當歸、地黃入油煎,去滓,入蠟熔化,候溫,攪勻,即成膏矣。
豆豉餅,治瘡瘍腫痛,或硬而不潰,及潰而不斂,並一切頑瘡毒癤。用江西豆豉為末,唾津和成餅,大如銅錢,厚如三四錢,置患處,以艾鋪餅上灸之。未成即消,已成者祛逐餘毒,間有不效者,乃氣血虛敗之證,參疔瘡論灸法用之。
如聖餅,治一切瘡瘍硬腫,不能消散,或毒不能解散。
乳香,沒藥,木香,血竭,當歸(等分),麝香(少許)
上,各另為末。酒糊和為餅。炙熱,頻熨患處。惡瘡,加蟾酥等分。
神功散,治瘡瘍初起腫痛者,用之可消。加血竭更效。
黃柏(炒為末,二錢),草烏(生為末,二錢)
上,用漱口水調敷,常以漱水潤之。
三豆散,痘後,癰毒初起紅腫。
黑豆,赤豆,綠豆
用醋浸,研漿,時時以鵝翎刷上,隨手可消。
鐵箍散,治痘後癰毒。
鳳凰退燒灰,醋調圍四畔,留頭出毒氣,甚佳。
【瘡疥】痘後遍身瘡癬如疥如癩,膿血浸淫,皮膚潰爛,日夕不愈,此毒氣瀰漫,散於皮膚,宜升麻葛根湯(初熱)、防風解毒湯(大法)、苦參丸(痘癩)主之,若因撏掏成瘡者,只以百花膏(收靨)塗之。
連翹散,治小兒瘡疹癤痘疹餘毒作楚,或生於頭面,耳疼頰赤生瘡。
連翹,黃芩,瞿麥,木通,滑石,柴胡,荊芥,牛蒡子,防風,羌活,赤芍藥,甘草(各等分)
每服三錢,水一盞,煎半盞。又,入生薄荷尤好。
金花散(見潰爛)
【疳蝕】痘後疳蝕瘡者,毒壅肌肉,內透筋骨,外連皮膚,時痛出血,日久不痊,亦惡候也。內服十全大補湯(汗)外以綿繭散貼之(收靨)。更與收靨門疳蝕條參看。
三黃散,治疳熱生瘡,膿水浸淫,膿流處,便濕爛。
松香,五倍子,黃連,黃丹,海螵蛸(各一錢),輕粉,雄黃(各半錢)
上為末。用瑩肌散煎洗,滲之。乾者,香油敷。
【癮疹】癮者,皮膚間隱隱成疙瘩,瘙癢爬搔更多,內服解毒防風湯(大法),外以篳衣湯洗之。疹者,皮間點點,狀如蚊蚤所咬之跡,或如小芥子,即麻子也,升麻葛根湯(初熱)加防風、荊芥穗主之,熱甚渴者,與人參白虎湯相合服之。
篳衣湯
炊飯篳衣煮水,洗癮起疙瘩者神效。如無,以炊篳煮湯亦好。
蜆子水,治痘後發癮。
白話文:
痘後餘毒證治
神效太乙膏,可以治療各種瘡、腫瘡、潰爛的傷口。
配方:玄參、白芷、當歸、肉桂、赤芍藥、大黃、生地黃(各一兩)。
做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放入麻油四十兩,在銅鍋中煎煮至藥材變黑,濾掉藥渣,慢慢加入淨黃丹一斤,繼續煎煮,直到滴入水中能凝結成珠狀,用手捏起來軟硬適中,就製成膏藥了。
神效當歸膏,可以治療痘毒蔓延、燙傷、火傷等,以及瘡瘍腐爛不能長出新肉、無法收斂的狀況。
配方:當歸、黃蠟、生地黃(各一兩),麻油(六兩)。
做法:先將當歸、生地黃放入麻油中煎煮,濾掉藥渣,加入黃蠟融化,待稍微冷卻後攪拌均勻,就製成膏藥了。
豆豉餅,可以治療瘡瘍腫痛、硬而不破、破而不收口,以及各種頑固難癒的瘡和毒癤。將江西豆豉磨成粉末,用口水調和成餅狀,大小如銅錢,厚度約三四個銅錢的厚度,貼在患處,再用艾草鋪在餅上進行艾灸。未成形的腫塊可消散,已成形的則可以驅除餘毒。如果效果不佳,表示是氣血虛弱的體質,可以參考疔瘡的艾灸方法來治療。
如聖餅,可以治療各種瘡瘍硬腫、無法消散,或毒素無法排除的狀況。
配方:乳香、沒藥、木香、血竭、當歸(等量),麝香(少量)。
做法:將以上藥材分別磨成粉末,用酒調成糊狀,製成餅。加熱後,頻繁地熨敷在患處。如果治療惡性瘡瘍,可以加入等量的蟾酥。
神功散,可以治療瘡瘍初起腫痛的狀況,使用後可以消腫。加入血竭效果更佳。
配方:黃柏(炒過磨成粉,二錢),草烏(生磨成粉,二錢)。
做法:用漱口水調和後塗抹在患處,並經常以漱口水保持濕潤。
三豆散,可以治療痘後癰瘡剛開始出現紅腫的狀況。
配方:黑豆、赤豆、綠豆。
做法:用醋浸泡後磨成漿,用鵝毛筆時時刷在患處,可以很快消腫。
鐵箍散,可以治療痘後癰瘡。
做法:用鳳凰退燒灰,用醋調成糊狀塗抹在患處周圍,留出瘡口讓毒氣排出,效果很好。
**【瘡疥】**痘後全身出現像疥瘡、癩瘡一樣的瘡癬,膿血滲出、皮膚潰爛、久治不癒,這是毒氣瀰漫在皮膚的表現。適合使用升麻葛根湯(初期發熱)、防風解毒湯(主要方法)、苦參丸(治療痘癩)來治療。如果是因為抓撓而造成的瘡,只要塗上百花膏(收斂傷口)即可。
連翹散,可以治療小兒瘡疹、癤痘疹後餘毒引起的疼痛,或者長在頭面部、耳朵疼痛、臉頰發紅生瘡等狀況。
配方:連翹、黃芩、瞿麥、木通、滑石、柴胡、荊芥、牛蒡子、防風、羌活、赤芍藥、甘草(等量)。
用法: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煎煮至半碗。加入少量生薄荷效果更好。
金花散(請參考潰爛的相關說明)。
**【疳蝕】**痘後出現疳瘡,毒素阻塞肌肉,深入筋骨,外連皮膚,時常疼痛出血,久治不癒,也是不好的徵兆。內服十全大補湯(補汗),外用綿繭散貼在患處(收斂傷口)。請參看收斂傷口部分的疳蝕條目。
三黃散,可以治療疳熱引起的瘡,膿水滲出,膿水流過的地方就會濕爛。
配方:松香、五倍子、黃連、黃丹、海螵蛸(各一錢),輕粉、雄黃(各半錢)。
做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瑩肌散煎水清洗,然後塗敷。如果傷口乾燥,就用香油塗抹。
**【癮疹】**癮,是指皮膚間隱隱出現疙瘩,搔癢,越抓越癢。內服解毒防風湯(主要方法),外用篳衣湯清洗。疹,是指皮膚間出現點點,像蚊子或跳蚤叮咬的痕跡,或者像小芥子,也就是麻子。適合使用升麻葛根湯(初期發熱),加上防風、荊芥穗來治療。如果發熱嚴重,口渴,可以和人參白虎湯一起服用。
篳衣湯
做法:用炊飯的篳衣煮水,清洗隱疹、起疙瘩的狀況,效果很好。如果沒有篳衣,用炊篳煮水也可以。
蜆子水,可以治療痘後發癮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