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六·心臟部四 (12)

回本書目錄

集之六·心臟部四 (12)

1. 黑陷

又肺主皮毛,心主血脈,脾主肌肉,肝主筋,腎主骨髓,瘡疹之毒,由內而外為順,內者不出曰伏,已出復入曰陷,不能成漿謂之倒陷,不能結痂謂之倒靨,曰伏、曰陷、曰倒,皆由外而內,入於骨髓,故曰歸腎為逆也。

按:錢仲陽為萬世幼醫之祖,而獨以變黑歸腎,為腎實之證,其失不小,萬氏闢之,最為詳明,故備引之。蓋耳骫者,腎之部也,諸痛瘡瘍皆屬於火,腎本屬水,水不畏火,故瘡疹之初,腎獨無證,凡五臟之部、之色、之證、見者皆為惡候,故曰善則不可見,惡則可見也。

倘若小兒,腎水本虧,則火毒愈盛,水不足以制之,而火反侮其所不勝,及其既久,火熬水熱,於是腎之所部始病,而惡證見焉,錢氏以百祥丸下之者,大有至理,蓋大戟者,瀉小腸之藥也,心與小腸為表裡,不直瀉其心,而瀉其合,使心火下降而腎水上升,得陰陽交媾之道,有起骨加肉之功,然不救者,尚十有九,水火豈易抽添哉!蓋非百祥丸則無治也,毒氣去而真氣不絕者猶活,前人謂百祥丸瀉膀胱之水,令脾土復旺,是不讀《本草》而且大夫仲陽之旨也。

又,導赤散亦仲陽所制,亦瀉小腸,但與百祥丸之功效有寬猛耳,四聖散用木通亦妙,世以大戟為猛,而易以其他淡滲之藥,反瀉膀胱與腎者,是不刃而殺之矣。萬氏以百祥丸下腎中毒氣,是猶以為腎實而瀉其子也,毫釐之差,千里之謬,不可以不辨。

瘡痘黑陷,分四證,詳見起發證治陷伏條。薛云:喜熱飲食,手足並冷者,乃脾胃虧損,陽氣虛寒之證,宜用辛熱之劑補之。喜冷飲食,手足並熱,乃陽氣實熱之證,宜用苦寒之劑瀉之。外感風寒者溫散之。毒入腹者分利之。陽氣虛者溫補之。外寒觸犯者熏解之。陳宿州先生用十二味異功散,以預保脾土於未敗之先,實發前人之未發,開萬世之聾瞶也。

〔聞人〕,人牙散,治痘瘡方出,風寒外襲,或變黑,或青紫,宜溫肌發散,使熱氣復行,而癍自出。用人齒、脫落者不拘多少,瓦罐固濟,煅過出火毒,研末。出不快而黑陷者,豶豬血調下一錢,因服涼藥血澀倒陷者,入麝香溫酒服之。

初虞世名回生散,用人牙灰入麝香少許,每服半錢,黃耆、白芍藥、煎湯調下。錢氏方中用溫酒調下。云岐方中用升麻、紫草煎湯調下。海藏云:若平昔油膩腸垢者,通膈丸下之,硃砂為衣,與宣風散相表裡。一方,用雞冠血調成膏,好酒半盞,人乳半盞,入蔥白一莖,煎湯送下。

彭氏云:只用紫草湯,自好瘡痘,最怕麝香與酒氣,觸禁,不可用。凡服牙齒,不可過多,每服止三分,多則陽氣盡出於表,恐痘斑爛無血色,陰氣內盛,必裡寒而濡泄,急以四君子加芎、歸服之。

白話文:

[黑陷]

另外,肺主管皮膚毛髮,心主管血液循環,脾主管肌肉,肝主管筋,腎主管骨髓。瘡疹的毒素,由身體內部向外發散是順利的,如果毒素在內部沒有發出來就叫做「伏」,已經發出來又縮回去就叫做「陷」,如果無法形成膿液就叫做「倒陷」,如果無法結痂就叫做「倒靨」。這些「伏」、「陷」、「倒」等情況,都是毒素由外向內,侵入到骨髓,所以說病邪歸於腎,是逆向的。

按:錢仲陽是後世小兒醫學的開創者,但他卻認為皮膚變黑是病邪歸於腎,屬於腎實的證狀,這是有所錯誤的。萬氏對此進行了詳細的辨析,所以在此特別引用。耳朵的部位屬於腎,各種疼痛瘡瘍都屬於火,腎本身屬水,水不怕火,所以瘡疹剛開始的時候,腎不會有明顯的病症。凡是五臟的部位、顏色、證候出現,都是不好的徵兆,所以說好的情況是看不到的,不好的情況才會顯現出來。

如果小孩子本身腎水不足,火毒就會更加旺盛,水無法抑制火,反而被火欺侮。久而久之,火把水熬熱,於是腎的部位才開始生病,不好的症狀就出現了。錢仲陽用百祥丸來治療,非常有道理,因為大戟是瀉小腸的藥,心與小腸互為表裡,不直接瀉心火,而瀉其相關的經脈,讓心火下降而腎水上升,達到陰陽交合的目的,有促進骨頭生長肌肉的功效。但是,即使這樣,仍然有很多病人無法救治,可見水火的調和是多麼不容易!如果不是用百祥丸就沒有其他治療的方法。毒氣去除而真氣還沒有斷絕的,還有活命的機會。前人說百祥丸是瀉膀胱的水,使脾土恢復旺盛,這是不了解本草藥性,而且誤解了仲陽的本意。

另外,導赤散也是仲陽所創製的,也是瀉小腸的,只是與百祥丸相比藥性有緩急的不同而已。四聖散用木通也很巧妙。世人認為大戟藥性猛烈,改用其他淡滲的藥,反而瀉了膀胱和腎,這就好像用鈍器殺人一樣。萬氏用百祥丸來治療腎中毒的毒氣,這就好像認為腎實而瀉其子一樣,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不能不加以辨別。

瘡痘黑陷,分為四種證型,詳見「起發證治陷伏」條。薛氏說:喜歡吃熱的食物,手腳冰冷的人,是脾胃虧損,陽氣虛寒的症狀,應該用辛溫的藥物來補益;喜歡吃冷的食物,手腳發熱的人,是陽氣實熱的症狀,應該用苦寒的藥物來瀉熱。如果是外感風寒,要用溫散的方法來治療。如果毒氣進入腹部,要用分利的方法來疏導。如果是陽氣虛弱,要用溫補的方法來調理。如果是外感寒邪,要用熏解的方法來治療。陳宿州先生用十二味異功散,在脾土還沒有敗壞之前就先保護它,實在是發前人所未發,開啟了後世的盲昧。

〔聞人〕,人牙散,是治療痘瘡的方子,如果外感風寒,或者出現變黑、青紫等情況,應該用溫肌發散的方法,讓熱氣重新運行,疹子自然會出來。用人的牙齒,不論脫落的牙齒多少,用瓦罐封固好,煅燒過後去除火毒,研磨成粉末。如果疹子發不出來而出現黑陷,用豶豬血調和服用一錢。如果是因為服用寒涼藥物,導致血脈阻塞而倒陷,加入麝香用溫酒送服。

初虞世名的回生散,用人牙灰加入少許麝香,每次服用半錢,用黃耆、白芍藥煎湯送服。錢氏的方子是用溫酒調服。云岐的方子是用升麻、紫草煎湯送服。海藏說:如果平時腸胃油膩,可以用通膈丸來治療,用硃砂作為藥丸的外衣,和宣風散相輔相成。另外一個方子,用雞冠血調成膏狀,用半杯好酒,半杯人乳,加入一根蔥白,煎湯送服。

彭氏說:只需要用紫草湯就可以使瘡痘痊癒,最怕麝香和酒氣,犯了禁忌,不能使用。凡是服用牙齒粉末,不能過量,每次只能服用三分,如果服用過多,陽氣會全部散發到體表,恐怕痘斑會潰爛而沒有血色,陰氣內盛,必定會導致裡寒而腹瀉,應當馬上服用四君子湯加入川芎、當歸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