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二·肝臟部 (2)
集之二·肝臟部 (2)
1. 腹痛
如瘡乍出乍隱,此伏也,七物升麻丸。瘡出盡者,再以紫草飲(出不快)大發之。瘡不出者,勿治。〔張〕痘未出,有先作腹疼或腹中有塊者,乃腹中先出也,不可投疏利之藥,以戕賊胃氣,但與和平勻氣兼發散藥,如升麻湯、參蘇飲之類。
蟬蛻一物湯
用蟬蛻二十一個,洗去泥,為末,水一盞,慢火煎至半盞,去滓,量兒大小溫服之。如覺瘡疹已出,便依前服三五次,不是瘡疹,亦無害。小兒瘡疹欲發出,加甘草一錢五分,煎一盞,旋旋與服,累效。小兒伏所蘊積熱毒,蟬蛻味鹹寒可以制,況有暴感風作熱,客於表者,蟬蛻亦治,風毒充於皮膚,瘙癢不止,驚癇夜啼,癲疾,寒熱驚悸,皆宜服之。
桂枝大黃湯
桂枝,白芍藥(各二錢半),甘草(五分),大黃(一錢半)
上銼碎。加生薑一片,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食前。
桂枝芍藥湯
桂枝,白芍藥,防風,黃耆(炙),甘草(各等分)
上銼細。加棗子二枚,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
黃耆建中湯
黃耆,人參,桂枝,白芍藥,甘草(各等分)
上銼細。加生薑三片,棗二枚,水一盞,煎五分,去滓溫服。
化毒湯
肉桂(五分),白芍藥,甘草(各一錢),青皮,木香,枳殼(各七分),山楂肉,連翹(各五分)
上銼細。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汪)一女傷寒,但腹痛甚,日夜啼哭,手足厥冷,漸至危殆。此時天時痘災,吾疑或是痘症,遂取生豬血,急用腦麝和灌,一服得睡,須臾痘出而安,若非此方,則夭橫矣。
〔萬〕痘已出而腹痛,亦是毒在裡未曾出透,亦宜桂枝大黃湯。起發不透腹痛者,陷伏也,亦宜三乙承氣湯(便秘)及宣風散(痘發熱)。〔薛〕痘已出,而不熱躁,不飲冷,大便不實,此元氣虛弱也,用白朮散之類補之。
〔張〕出不快而腹痛者,活血散(即一味白芍藥,見出不快)以薑湯調下。若毒氣彌蔓,陽毒入胃,便血日夜無度,腹痛啼哭者,牛黃散主之。又有一等將成內潰之證而腹痛者,當預防之,七日前內潰,蓋因風寒所中,腠理固密,陰陽二分,壅塞不通,其毒內攻,臟腑之間毒火炮熾,以致胃爛潰而成膿,口舌皆白,是其驗也。
此證極為慘毒,識者知痘毒未出之時,或有風寒阻隔,氣粗熱甚,身必戰動,腹吐急疼者,是欲成內潰也,急以和解湯、升麻湯(初熱)逐散寒邪,開泄腠理,縱毒而出,庶無此證,若證已成,而治之亦無及矣。
牛黃散,治瘡疹陽毒入胃,便血日夜無度,腹痛啼哭。
牛黃(一分),鬱金(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以漿水半盞,煎至三分,和滓溫服。量兒大小以此增減,日二服。
和解湯,三日前後用。
白話文:
腹痛:
如果瘡像剛冒出又馬上消失,這是毒邪潛伏的現象,要用七物升麻丸來治療。如果瘡已經完全冒出來,再用紫草飲(如果出得不順暢)幫助它完全發出來。如果瘡沒有要出來的跡象,就不要治療。
[張氏] 痘疹還沒出來之前,如果先出現腹痛或腹中有硬塊,這是毒邪先在腹部發作的現象。這時不可使用疏通或利下的藥物,以免傷害胃氣,只能使用性質平和、能調和氣機並兼具發散作用的藥,例如升麻湯、參蘇飲之類的藥方。
蟬蛻一物湯
用蟬蛻二十一個,洗去泥土,磨成粉末,加水一杯,用小火煎到剩半杯,去除藥渣,依據小孩的體型大小,溫服。如果覺得疹子已經冒出,就照之前的方法再服三到五次。如果不是疹子,也沒有害處。小孩疹子要發出來時,可以加入甘草一錢五分,煎一杯,慢慢餵服,效果很好。小孩體內潛藏的熱毒,蟬蛻味鹹性寒可以抑制;況且,如果突然感受風邪而發熱,邪氣停留在表面,蟬蛻也能治療。風毒充斥皮膚,導致搔癢不止、驚風、夜間哭鬧、癲癇、發冷發熱、驚悸等症狀,都適合服用此藥。
桂枝大黃湯
桂枝、白芍藥(各二錢半),甘草(五分),大黃(一錢半)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生薑一片,水一杯半,煎到剩一杯,去除藥渣,飯前溫服。
桂枝芍藥湯
桂枝、白芍藥、防風、黃耆(炙)、甘草(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切細。加入紅棗二枚,水一杯,煎到剩七分,去除藥渣,溫服。
黃耆建中湯
黃耆、人參、桂枝、白芍藥、甘草(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切細。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二枚,水一杯,煎到剩五分,去除藥渣,溫服。
化毒湯
肉桂(五分),白芍藥、甘草(各一錢),青皮、木香、枳殼(各七分),山楂肉、連翹(各五分)
將以上藥材切細。加水一杯,煎到剩七分,去除藥渣,不拘時溫服。
[汪氏] 一位女子得了傷寒,但腹痛非常嚴重,日夜啼哭,手腳冰冷,情況危急。當時正流行痘疹,我懷疑可能是痘疹,於是取來生豬血,趕緊加入麝香和腦髓灌服,服用一次後就能睡著,不久後痘疹就發出來而平安。如果不是這個方法,恐怕就夭折了。
[萬氏] 痘疹已經發出但腹痛,也是毒邪在體內還沒完全透出的緣故,也適合用桂枝大黃湯。如果痘疹發不出來而引起腹痛,這是毒邪潛伏的現象,也適合使用三乙承氣湯(如果便秘)或宣風散(如果發熱)。 [薛氏] 痘疹已經發出,但沒有發熱煩躁、不喝冷水、大便稀溏,這是元氣虛弱的表現,要用白朮散之類的藥方來補益。
[張氏] 如果痘疹發得不順暢而引起腹痛,可以用活血散(也就是單味白芍藥,見於痘疹發得不順暢的狀況),用薑湯調服。如果毒氣擴散,陽毒侵入胃部,導致便血日夜不停、腹痛啼哭,可以用牛黃散來治療。還有一種情況是即將形成體內潰爛的症狀,而導致腹痛,應該預防,這種內潰通常發生在七天之內,原因可能是受到風寒侵襲,導致皮膚腠理緊密閉合,陰陽二氣受阻不通,毒邪向內攻擊,使得臟腑之間毒火旺盛,導致胃潰爛形成膿瘍,口舌呈現白色,這就是驗證。
這種情況非常嚴重,有經驗的醫生應該知道,在痘毒還沒發出來的時候,如果有風寒阻礙、氣粗熱盛、身體顫抖、腹痛急促的症狀,這是即將形成內潰的徵兆,要趕緊使用和解湯、升麻湯(用於初期發熱)來驅散寒邪,疏通皮膚,讓毒邪透發出來,才不會產生這種症狀。如果症狀已經形成,再治療也來不及了。
牛黃散,治療瘡疹陽毒侵入胃部,導致便血日夜不停、腹痛啼哭。
牛黃(一分),鬱金(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用漿水半杯,煎到剩三分,連同藥渣溫服。根據小孩體型大小來增減用量,一天服用兩次。
和解湯,在發病三天前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