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二·肝臟部 (10)

回本書目錄

集之二·肝臟部 (10)

1. 目直視

〔薛〕小兒忽然驚搐目直者,皆肝之風熱也,若肝虛生風,則目連札而不搐,及多欠咬牙。若肝經風實,則目直大叫,呵欠項急頓悶。若肝經有熱,則目直視不搐,得心熱則搐,氣熱則外生,氣溫則內生。其證,手尋衣領及亂捻物、宜用瀉青丸。壯熱飲水喘悶,宜用瀉白散。

凡病之新久,皆能引肝風,風內動則上入於目,故目為之連札。若熱入於目,牽其筋脈,兩眥俱緊,不能轉視,故目直也。亦有飲食停滯中焦,致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肝木生髮之氣不得升,致生虛風者,須詳審之,若胸滿腹痛,嘔吐惡食,輕則消導化痰,重則探吐滯積,更須審其所傷寒物熱物。

亦有因感冒吐瀉,致使土敗木侮而生虛風者,不可遽服驚藥,宜用六君子加芍藥、木香、柴胡制肝補脾。若因脾土虛而自病者,用五味異功散。凡飲食停滯,痰涎壅滿而見驚證者,實因脾土虛弱,不能生金,金虛不能平木,故木邪妄動也,宜健脾消食,其證自愈。若輒用驚風之藥,反成其風而益其病也,況臟腑脆嫩,不可投以峻厲之劑,治者慎之。

白話文:

小孩突然抽搐、眼睛直視,大多是肝臟風熱引起的。如果是肝虛生風,眼睛會頻繁眨動但不抽搐,還會經常打哈欠、咬牙。如果是肝經風邪過盛,則眼睛直視、大聲叫喊、打哈欠、脖子僵硬、胸悶。如果肝經有熱,眼睛會直視但不抽搐,如果加上心熱就會抽搐,氣熱則會出現外在症狀,氣溫則會出現內在症狀。這種情況下,小孩會用手找衣領、亂抓東西,應該用瀉青丸治療。如果發高燒、喝水後喘氣胸悶,應該用瀉白散治療。

無論病程長短,都可能引動肝風。風邪在體內發作會向上侵襲眼睛,導致眼睛頻繁眨動。如果熱邪侵入眼睛,牽動筋脈,使得兩眼眼角都緊繃,無法轉動眼珠,所以眼睛會直視。也有一種情況是飲食停滯在中焦,導致清陽之氣不能上升,濁陰之氣不能下降,肝木升發之氣無法順暢,從而產生虛風。這種情況需要詳細診斷。如果出現胸悶腹痛、嘔吐、厭食,輕微的可以用消食導滯、化痰的藥物,嚴重的則要催吐排除積滯。更要仔細辨別是吃了寒涼還是熱性的食物導致的。

還有一種情況是因為感冒、嘔吐腹瀉,導致脾土虛弱、肝木乘虛而入,產生虛風。這種情況不能立刻服用鎮驚的藥物,應該用六君子湯加芍藥、木香、柴胡來疏肝健脾。如果是因為脾土虛弱而引起的疾病,則用五味異功散。凡是因為飲食停滯、痰涎壅盛而出現驚證的,實際上是因為脾土虛弱,不能生金,金虛則無法制約木,所以肝木邪氣妄動。應該健脾消食,病症自然會痊癒。如果隨便使用鎮驚的藥物,反而會助長風邪,加重病情。何況小孩的臟腑嬌嫩,不可以用猛烈的藥物來治療,醫生們應該謹慎。

2. 睡中驚動

〔薛〕小兒睡中驚動,由心腎不足所致,蓋心主血與神,肝藏血與魂,肺主氣與魄,腎主精與恐,小兒臟腑脆弱,易為驚恐,恐則氣下,驚則心無所依,神無所歸,且夫人之神氣,寤則行於目,寐則棲於腎,今心腎既虛,則不能寧攝精神,故睡中驚動也,治宜清心安神,用茯苓補心湯加酸棗仁、茯神、五味子。亦有驚嚇而作者,因擊動其肝,故魂不安也,治宜鎮驚定魂,用安神鎮驚丸。

若飲食間因驚而停滯者,用六君子加神麯、厚朴。食既消而驚未定,用茯苓補心湯。若木火太過而心神不寧者,用導赤散。風熱相搏者,用柴胡梔子散。食鬱生痰,驚動不安者,用四君以健脾,神麯、半夏以化痰,山梔、芍藥以清熱。

白話文:

小孩睡覺時容易驚醒,是因為心腎功能不足引起的。心主管血液和精神,肝儲藏血液和魂魄,肺主管氣和魄力,腎主管精氣和恐懼。小孩的內臟比較脆弱,容易受到驚嚇。受到驚嚇後,氣會往下沉,驚慌則會讓心沒有依靠,精神沒有歸宿。人的精神,清醒時在眼睛活動,睡覺時則回到腎臟。現在心腎功能虛弱,就無法安定精神,所以睡覺時容易驚醒。治療上要清心安神,可以用茯苓補心湯,再加入酸棗仁、茯神、五味子。

也有因為受到驚嚇而引起的,是因為驚動了肝臟,所以魂魄不安。治療上要鎮驚定魂,可以用安神鎮驚丸。

如果因為飲食時受到驚嚇,導致食物停滯消化不良,可以用六君子湯,再加入神麯、厚朴。等食物消化後,驚嚇仍未平定,可以用茯苓補心湯。如果是因為肝火太旺盛,導致心神不寧,可以用導赤散。如果是風熱侵襲,可以用柴胡梔子散。如果是因為飲食積滯產生痰,導致驚動不安,可以用四君子湯來健脾,加上神麯、半夏來化痰,再加上山梔、芍藥來清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