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 (48)
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 (48)
1. 鬼持
巢氏云:小兒神氣軟弱,精爽微羸,而神魂被鬼所持錄,其狀,不覺有餘疾,直爾痿黃,多大啼喚,口氣常臭是也。《嬰童寶鑑》小兒鬼持歌云:小兒氣弱命中衰,魂魄多應被鬼持,其候痿黃多哭地,不須用藥可求師。鬼氣歌云:鬼氣皮膚里,相傳臟腑間,腫虛如水病,瘛瘲似驚癇,熱發渾身澀,心攣痛所攢,小兒還有此,服藥急須看。
《圖經》治鬼持方,上用虎睛爪並指骨毛以系小兒臂上,辟惡鬼。
《外臺·深師》,五邪丸,療邪狂鬼魅,妄言狂走,恍惚不識人,此為鬼忤,當得殺鬼丸方
丹砂,雄黃(各別研),龍骨,馬目毒公,鬼箭(各五兩),鬼臼(二兩),赤小豆(三兩),芫青(一枚),桃仁(百枚,去皮尖,熬,別研)
上九味,搗,下篩,細絹篩合諸藥,拌令勻調後,納蠟和之,大如彈丸,絳囊盛之,係臂,男左女右,小兒系頭。合藥勿令婦人雞犬見之。所服蜜和丸如梧子大。一服三丸,日三服,忌五辛生血物。
白話文:
巢氏說:小孩子的精神氣力虛弱,精氣神不足,魂魄被鬼怪控制,這種情況,不會覺得有其他疾病,就只是身體虛弱發黃,經常大聲啼哭,而且口氣總是發臭。《嬰童寶鑑》裡關於小兒被鬼怪控制的歌訣說:小孩子體質虛弱,命運衰弱,魂魄容易被鬼怪控制,表現就是身體虛弱發黃,經常哭鬧,這種情況不需要用藥,可以找道士或法師處理。關於鬼怪之氣的歌訣說:鬼怪之氣進入皮膚,傳到臟腑之間,腫脹虛浮像水腫病,抽搐痙攣像驚嚇發作,發熱時全身皮膚乾燥,心絞痛,如果小孩子有這些情況,服藥需要趕快。
《圖經》裡記載治療鬼怪控制的方法,用虎的眼睛、爪子和指骨上的毛,綁在小孩的手臂上,可以避開惡鬼。
《外臺·深師》裡記載,五邪丸,可以治療被邪氣、鬼魅侵擾,胡言亂語,行為瘋狂,精神恍惚不認人,這種情況是鬼怪作祟,需要用殺鬼丸的配方。
配方如下: 丹砂,雄黃(分別研磨),龍骨,馬目毒公,鬼箭(各五兩),鬼臼(二兩),赤小豆(三兩),芫青(一枚),桃仁(一百枚,去皮尖,炒過,另外研磨)。
以上九味藥,搗碎,過篩,用細絹篩將所有藥粉混合均勻,再用蠟調和,做成彈丸大小,裝入紅色袋子裡,綁在手臂上,男孩綁左邊,女孩綁右邊,小孩子綁在頭上。合藥的時候不要讓婦女和雞犬看到。服用的時候,用蜂蜜調和藥丸,做成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丸,一天三次。忌吃五辛(蔥、蒜、韭菜、洋蔥、興渠)和容易生血的食物。
2. 疰病
(屍疰,蠱疰)
巢氏云:疰之言住也,謂其風邪鬼氣留人身內也,人無問大小,若血氣虛衰,則陰陽失守,風邪鬼氣因而客之,留住肌肉之間,連滯腑臟之內,或皮膚掣動,遊易無常,或心腹刺痛,或體熱皮腫,沉滯至死,死又疰易旁人,故為疰也。小兒不能觸冒風邪,多因乳母解脫之時不避溫涼暑濕,或抱持出入早晚,其神魂軟弱,而為鬼氣所傷,故病也。
《千金》治小兒疰方
上用灶中灰、鹽等分相和,熬熨之。
《千金》,太乙備急散,主卒中惡客忤,五屍入腹,鬼刺鬼痱,及中蠱疰,吐血下血,及心腹卒痛腹滿,傷寒陰毒病六七日方
雄黃,芫花,桂心(各二兩),丹砂,蜀椒(各一兩),藜蘆,巴豆(各一分),附子(炮裂,去皮臍,五分),野葛(三分)
上九味,巴豆別治如脂,余合治下篩,以巴豆合和,更搗令勻調,以銅器中密貯之,勿泄。有急疾,水服一字匕,可加至半錢匕,老小半之。痛在頭當鼻衄,在膈上吐,在膈下利,在四肢當汗出,此之所為如湯沃雪,手下皆愈,秘之,非賢不傳。
《千金》治疰病相染易,及霍亂中惡,小兒客忤長病方
獺肝(一具),雄黃,莽草,丹砂,鬼臼,犀角,巴豆(各一兩),麝香(二分),大黃,牛黃(各一兩),蜈蚣(一條)
上十一味,末之蜜丸。空腹服如麻子大二丸,加至三丸,以知為度。
白話文:
疰病
巢氏說:「疰的意思就是停留,指風邪鬼氣停留在人體內。不論大人小孩,如果氣血虛弱,陰陽失衡,風邪鬼氣就會趁虛而入,停留在肌肉之間,甚至侵入臟腑。症狀可能表現為皮膚抽動,游走不定,或心腹刺痛,或身體發熱腫脹,嚴重時會導致死亡。死後,病氣還會傳染給其他人,所以稱為疰病。小孩容易感染風邪,大多是因為乳母不注意保暖,在溫差變化大的時候,或早晚抱著小孩外出,導致小孩神魂虛弱,被鬼氣所傷,因此生病。」
《千金方》治療小兒疰病的藥方:
將灶灰和鹽等量混合,加熱後用來熱敷。
《千金方》中的太乙備急散,主治突然發生的中邪、受到邪氣侵擾、五屍入腹(類似寄生蟲)、鬼刺鬼痱(類似精神疾病)、以及中蠱疰等,也可用於治療吐血、下血、心腹劇痛腹脹,以及傷寒陰毒病六七日。
藥方組成:雄黃、芫花、桂心(各二兩),丹砂、蜀椒(各一兩),藜蘆、巴豆(各一分),附子(炮裂去皮臍,五分),野葛(三分)
以上九味藥,先將巴豆單獨處理成油脂狀,其他藥材混合後磨成粉,再和巴豆油混合均勻,用銅器密封保存,不可洩漏。如有急病,用水沖服一字匕(古代計量單位)的藥粉,可加量至半錢匕,老人和小孩減半。如果疼痛在頭部,會從鼻子出血,在膈上,會嘔吐,在膈下會腹瀉,在四肢會出汗。這個藥方效果迅速,就像熱水澆到雪上,馬上就會見效。這是秘方,不是賢德之人不傳授。
《千金方》治療疰病互相傳染,以及霍亂、中邪、小兒受驚嚇導致的長期疾病的藥方:
獺肝(一副),雄黃、莽草、丹砂、鬼臼、犀角、巴豆(各一兩),麝香(二分),大黃、牛黃(各一兩),蜈蚣(一條)
以上十一味藥磨成粉,用蜂蜜製成藥丸。空腹服用,像麻子大小的藥丸兩顆,可加至三顆,以有效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