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幼科》~ 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 (4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 (46)

1. 鬾病

鬾(音奇),小鬼也,乳下嬰兒未能行,而母更有娠,其兒病微微下利,寒熱去來,毛髮鬇鬡,以為有惡鬼神導其腹中胎,妒嫉而為此,故名曰鬾病也。以他人相近,亦能相繼,亦曰繼病。妊娠婦人不必悉能致鬾,亦時有此爾。女子氣血上為乳汁,下為經水,小兒飲交乳且病,況其大分已榮於胎,而乳汁之漓可知,能無使兒病乎,則又何鬼神之咎為也。《千金》炙伏翼熟嚼哺兒,而懷妊者帶伯勞鳥毛、白馬眼,不能滋榮氣血,乃徒剝裂禽獸。

白話文:

鬾(唸作奇),是一種小鬼,乳房下方的嬰兒還不能走路,而母親又懷有身孕,他的孩子就會生病,並出現輕微的腹瀉,忽冷忽熱,毛髮稀疏雜亂,人們認為是惡鬼神靈作祟,在胎兒的腹中引起了嫉妒,因此才導致了這種疾病,故名為鬾病。通他人接觸接近,也能夠互相傳染,也叫做繼病。懷孕的婦女不一定都會導致鬾病,也有時候會出現。女子的氣血向上轉化為乳汁,向下轉化為經水,嬰兒喝混合了乳汁的奶水而生病,況且胎兒的形體已經具備了,乳汁的流失是可以知道的,怎麼能不讓嬰兒生病呢,那麼又何必歸咎於鬼神呢。《千金》一書中記載,將烤熟的伏翼嚼碎餵養嬰兒,而懷孕的人佩戴伯勞鳥的羽毛和白馬的眼珠,這並不能滋補氣血,反而只是徒勞地傷害禽獸。

海藏云:生者為相繼,死者為傳屍,有脈而無氣、謂之屍厥,有氣而無脈,謂之行屍。丁奚、露哺、客忤、無辜四異病也。陽易、陰易、百合、狐惑、四奇病也。

白話文:

海藏說:活著的人氣血相通,死後的人則氣血斷絕,脈搏有而呼吸沒有,這種情況稱為「屍厥」;呼吸有脈搏沒有,則叫做「行屍」。丁奚、露哺、客忤、無辜是四種不同的疾病。陽易、陰易、百合、狐惑是四種奇異的疾病。

龍膽湯,治嬰兒出腹,血脈盛實,寒熱溫壯,四肢驚掣。吐哯者若已能進哺,中滿食不消。壯熱及變蒸不解。中客人鬼氣,並諸驚癇。方悉主之。

白話文:

「龍膽湯」適用於嬰兒出生後,血脈充盈,體質強健,寒熱交替,四肢抽搐。如果嬰兒能進食,但中滿食積不消,或壯熱不退且伴有蒸熱不解的症狀。另外,此方也適用於因客入的鬼氣,或因各種原因引起的癲癇。這個藥方都能有效治療這些疾病。

龍膽草柴胡黃芩桔梗,釣藤皮,甘草(炙),茯苓,芍藥(各二錢半),蜣螂(二枚),大黃(一兩)

白話文:

  • 龍膽草: 0.75兩

  • 柴胡: 0.75兩

  • 黃芩: 0.75兩

  • 桔梗: 0.75兩

  • 釣藤皮: 0.75兩

  • 甘草(炙): 0.75兩

  • 茯苓: 0.75兩

  • 芍藥: 0.75兩

  • 蜣螂: 2 隻

  • 大黃: 3 兩

上為銼散。以水一升,煮取五合為一劑,十歲以下小兒皆可服,若兒生一日至七日,分一合為三服,八日至十五日,分一合半為三服,十六日至二十日,分二合為三服,二十日至三十日,分三合為三服,皆以得下為止。此劑為出腹嬰兒所作,若日月長大者,亦依此為例,必知客忤及有鬾氣者,可加人參當歸各二錢半,一百日兒加一錢一字,二百日兒加二錢半,一歲加半兩,余藥皆仿此。《聖惠》,甘草散

白話文:

上面的藥方是碎散,用水一升,煮沸後取五合為一劑,十歲以下的小孩都可以服用。如果小孩是出生一天到七天,就將一合分成三劑服用;八天到十五天,將一合半分成三劑服用;十六天到二十天,將二合分成三劑服用;二十天到三十天,將三合分成三劑服用。都服用到拉肚子的時候為止。

這個藥方是為剛出生的嬰兒所製定的,如果小孩有段時間沒有生病,就依照這個例子。如果知道有受到風邪或寒氣的侵擾,就可以加上人參、當歸各二錢半。一百天大的小孩加一錢一字,二百天大的小孩加二錢半,一歲的小孩加半兩。其餘的藥物都以此為例。在《聖惠》方中,甘草散

治小兒中鬾,面色白赤,而復變青者如醉色,故復發作面赤,若青黑色繞口,不治。覺病候晚者死,覺之早者,所中邪氣未入臟腑,又微引乳者可服此。

白話文:

治療小兒驚風症,面色蒼白或面色發紅,而且又變青像醉酒一樣,病情發作時面呈紅色,若口周出現青黑色,這種情況無法治療。發現症狀晚的死亡,發現症狀早的,邪氣沒有侵入臟腑,還可以服用以下藥方。

甘草(炙微赤,銼),龍骨赤茯苓牡蠣(燒為粉),生乾地黃,黃芩,桂心(各一分),當歸(半兩,銼,微炒)

白話文:

‧ 甘草:取甘草,經炙熱至微赤,然後銼碎。

‧ 龍骨:取龍骨,研磨成粉末。

‧ 赤茯苓:取赤茯苓,研磨成粉末。

‧ 牡蠣:將牡蠣燒成粉末。

‧ 生乾地黃:取生曬乾的熟地黃。

‧ 黃芩:取黃芩。

‧ 桂心:取桂樹的心材。

‧ 當歸:取半兩當歸,切碎,微炒一下。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淡竹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入白蜜一錢,更煎一兩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溫服,日三四服。

白話文:

把上面的藥搗碎,用粗羅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加一小杯水,加入淡竹葉七片,煎至五分之一,去除渣滓,加入一錢白蜜,再煎一兩沸,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酌情加減,溫熱服用,每天服用三四次。

大黃丸,治小兒中鬾挾實。

川大黃(銼碎,微炒),白蘚皮,甘草(炙,微赤。各半兩),犀角屑,黃芩,赤茯苓,赤芍藥(各一分)

白話文:

川大黃(弄碎,稍微炒一下),白蘚皮,甘草(烤至微紅,各半兩),犀角屑,黃芩,赤茯苓,赤芍藥(各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加減,日三四服。

〔張渙〕,虎骨丹,治被鬾病。

虎頭骨(微炙),鬼臼(去毛),草龍膽,鬼箭(各一兩),琥珀白膠香(各半兩)

白話文:

虎頭骨(略微烤一下),鬼臼(去除毛),草龍膽,鬼箭(各一兩),琥珀,白膠香(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煉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乳香湯下,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將上等的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用蜂蜜和成丸藥,大小如黍米。每次服用十粒,用乳香湯送服,根據兒童的大小增減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