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幼科》~ 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 (44)
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 (44)
1. 鬼瘧
鬼哭散,止瘧疾。
常山,大腹皮,白茯苓,鱉甲(醋炙),甘草(炙。各等分)
白話文:
常山: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利尿、消炎的功效。
大腹皮:一種中藥材,具有健胃、消食、止瀉的功效。
白茯苓:一種中藥材,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的功效。
鱉甲(醋炙):一種中藥材,具有補腎、益精、滋陰的功效。
甘草(炙):一種中藥材,具有補氣、益中、調和藥性的功效。
上,除甘草、鱉甲炙外,三味不得見火。用桃柳枝各七寸同煎。臨發略吐涎不妨,只用常山、白茯苓、甘草亦效。
白話文:
先以桃柳枝各七寸與甘草、鱉甲炙一同煎煮,藥煎好後,將病人口中的涎液稍微吐出即可,單用常山、白茯苓、甘草亦有效。
2. 瘴瘧
《千金》,大五補湯,治大人小兒時行後、變成瘴瘧。
白話文:
《千金》大五補湯,用於治療大人和小孩在流行病後轉變為瘴瘧的病症。
桂心(一兩二錢半),遠志,桔梗,川芎(各二兩),茯苓,芍藥,人參,白朮,熟地黃,當歸,黃耆,甘草(各三兩),竹葉(五兩),半夏,麥門冬(去心,各一斤),生枸杞根,生薑(各一斤),大棗(二十枚)
白話文:
桂心(50克),遠志、桔梗、川芎(各75克),茯苓、芍藥、人參、白朮、熟地黃、當歸、黃耆、甘草(各100克),竹葉(125克),半夏、麥門冬(去心,各250克),生枸杞根、生薑(各250克),大棗(20枚)
上十八味,以水三斗煮竹葉、枸杞、取二斗,內諸藥,煮取六升,分六服,一日一夜令盡之,小兒量大小加減,以一合至二合,漸服至一升止。
《聖惠》,犀角散,治小兒熱瘴氣為瘧。
白話文:
把以上這十八種藥材,用三鬥水煮竹葉和枸杞,取兩鬥藥液,再加入其他藥物,共煮至六升,分成六次服用,一天一夜內服完。小孩子的劑量要根據年齡大小增減,從一小杯到兩小杯不等,逐漸增加至一大杯為止。
犀角屑,甘草(炙微赤,銼),川大黃(銼碎,微炒),知母(各半兩),鱉甲(一兩,塗醋,炙黃,去裙襴),柴胡,常山(各七錢半)
上搗,羅為粗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犀牛角屑,甘草(用火烤至微赤,切碎),川大黃(切碎,稍微炒一下),知母(各半兩),鱉甲(一兩,塗上醋,烤至黃色,去除裙襴),柴胡,常山(各七錢半)
3. 截瘧
三聖丸,治諸瘧,不拘遠近。
白話文:
"三聖丸",用於治療各種瘧疾,無論遠近皆可適用。
穿山甲(湯浸透,取甲,碎銼,同熱灰鐺內慢火焙令焦黃色),雞骨常山,雞心檳榔(二味各一兩,薄銼,曬乾)
白話文:
穿山甲(在湯中浸泡軟化,取出甲殼,搗碎成碎末,與熱灰一起放入鍋中,用慢火焙烤至焦黃色),雞骨常山,雞心檳榔(這兩種藥材各一兩,切成薄片,曬乾)
上件,再曬,為末,水煮糯米粉,為糊丸綠豆大,就帶潤以紅丹為衣,陰乾。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未發前隔晚用酒空心投一服,重者二服。經久不瘥,下祛瘧丹。
二仙飲,治同前。
白話文:
將上一個處方再曬乾,研成粉末。用糯米粉煮水成糊,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在藥丸表面塗上一層紅丹,陰乾。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丸。在瘧疾發作前一天晚上,空腹用酒送服一劑,病情嚴重的服用兩劑。如果長時間沒有治癒,服用祛瘧丹。
青蒿(去梗,五月五日採,曬乾,用二兩),桂枝(去粗皮,半兩,二味俱銼,焙,為細末)
白話文:
青蒿(去除莖梗,於五月五日採摘,曬乾,用二兩),桂枝(去除粗糙的外皮,半兩,這兩種藥材都切碎,烘烤製成細末)。
上每服一錢,寒熱未發前用涼酒調服,或先隔晚以酒調下。加香薷葉(二兩)、好茶芽(半兩),合研成末,又名斬邪飲,治證同法,療暑瘧尤勝,服法同前服。
白話文:
每次服用一錢藥粉,在寒熱瘧疾發作前,用涼酒調服,也可以在前一晚用酒調服。另外加入香薷葉(二兩)、上等茶芽(半兩),研磨成粉末,又稱為「斬邪飲」,治療方法與前述相同,治療暑熱瘧疾尤其有效,服用方法與前述相同。
祛瘧丹,治瘧經久不瘥。
常山(細銼二兩),烏梅(和核一兩,薄銼),紅丹(好者,半兩)
白話文:
【祛瘧丹】,用於治療長時間未能痊癒的瘧疾。
- 常山(細銼二兩):常山草,經過細銼後的量為二兩。
- 紅丹(好者,半兩):品質良好的紅丹,量為半兩。
- 烏梅(和核一兩,薄銼):烏梅連同果核一起,經過薄銼後的量為一兩。
上,除烏梅屋瓦別焙,常山或曬或焙,仍同烏梅、紅丹研為細末,糯米粉煮糊丸麻仁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未發前涼酒空心送下,或隔晚酒下。重者二服,輕則一服。忌雞、面、羊、生冷飲食、毒物。
白話文:
首先,除了將烏梅、屋瓦個別焙乾之外,常山可以曬乾或焙乾,與烏梅、紅丹研磨成細末,再以糯米粉煮成糊狀,丸成麻仁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丸,在症狀發作前空腹以涼酒送服,或者隔天以酒送服。症狀較重者服用兩次,症狀較輕者服用一次即可。服用期間忌食雞肉、麵粉、羊肉,以及生冷食物、有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