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五·心臟部三 (2)
集之五·心臟部三 (2)
1. 失血
上銼細。加炒蒲黃半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
斬關散,痘紫發熱,鼻紅不止。
生地黃,牡丹皮,黃芩(各五分),升麻(三分),藕節,茅根(各一錢),綠豆(四十九粒)
上,水煎服。
【便血】凡痘子大便出血者,看其血來何如,又看是何時,如瘡子正壯,大便數日未行,血從糞出者,此肛門傷血出也。如瘡已收,大便膿血者,此倒靨之血也。非此二類,但溺血便血者,乃臟腑敗壞,陰血妄行,必死之候。〔薛〕聞人氏云:痘疹大便下血或黑糞,若睡而不醒,是為惡候,乃內熱盛也,用犀角地黃湯、抱龍丸、小柴胡湯加生地黃主之。竊謂前證若寒熱作渴,小柴胡加生地黃。
發熱體倦,用五味異功散加當歸。口乾作渴,用人參白朮散。大凡作渴引飲發熱者屬實熱,作渴飲湯手足不熱者屬虛熱,手足逆冷者屬虛寒,治者審之。一小兒痘瘡下血,且不起發。先君謂氣血不足。用紫草快癍湯加參、耆、歸、術,血頓止,瘡頓起,用八珍湯而愈。一小兒痘瘡下血,小便赤色,瘡色如赭,發熱飲冷,二便不利。
先君謂心小腸實熱。用八正散,後用解毒防風湯(痘證治大法)及飲芹菜汁、而痊。一小兒痘將愈而便血,面白惡寒,大便欲去而不去。余謂此元氣虛而下陷也。用益氣湯。不信,服涼血之劑,致吐瀉腹痛而歿。一小兒痘將愈,患便血,面白惡寒,手足並冷,脈沉細如無。余謂陽氣虛寒,欲用人參、薑、桂。
不從,翌日而死,手足青黑,惜哉。一小兒出痘三四日,大便下血,日有數滴,至八日不能起。御醫錢春林謂其脾氣虛寒。用木香散二劑,加丁香十一粒、人參五錢,次日痘起有膿,由是血止,二十餘日而愈。
【溺血】〔袁〕痘兩三日而小便溺血者,名為沁砂紅,蓋因梟毒輳於心,心失其主,而血隨毒激,故奔散而妄馳,心通小腸,注於膀胱而溺血也,或如黑豆汁,或如蘇木水,痛者易治,不痛者難治。
主方
木通,生地黃,黃耆,赤芍藥,犀角,地榆,升麻,紫草,車前葉(多用),燈草
水煎服。痛,加甘草稍、滑石、山梔。
余治此痘,要在於清心解毒,使陰血總歸於榮,升麻黃耆,貴宜詳察而投,不可執方以害人也。若便如黑豆汁者,毒已衝心而榮元已離,十亡八九,致有小便澀,留結血條如綿線寸長,欲尿則號哭,痛不可忍者,急用炒山梔末、青龍鬚草汁調服,再以木通湯飲之,可也。
【焮裂出血】〔薛〕聞人氏云:痘瘡大便不通,小便如血,或結癰毒,身痘破裂,乃內火熾盛,失於解利,急用犀角地黃湯、小柴胡湯加生地黃、四順飲之類治之。竊謂前證若心脾熱盛,用犀角地黃湯。心肝熱盛,用小柴胡湯加生地黃。若大便不通,先用四順飲,次用犀角湯。
白話文:
失血
將藥材磨成細末。加入炒過的蒲黃半錢,用水一碗煎煮至七分,去除藥渣後,溫熱服用。
斬關散:用於痘疹發紫、發熱,鼻血不止的情況。
藥方:生地黃、牡丹皮、黃芩(各五分),升麻(三分),藕節、茅根(各一錢),綠豆(四十九粒),用水煎煮後服用。
【便血】 凡是長痘子導致大便出血的情況,要觀察出血的狀態,以及發生的時間。如果痘瘡正處於旺盛期,大便數日未解,出血是從糞便中排出,這是因為肛門損傷導致出血。如果痘瘡已經收口,大便排出膿血,這是痘瘡毒素倒流引起的出血。如果不是以上兩種情況,只是單純的小便或大便出血,那就是臟腑敗壞,陰血胡亂流竄,是必死的徵兆。[薛氏]說,聞人氏認為,痘疹導致大便出血或排出黑色糞便,如果睡著了叫不醒,這是病情惡化的徵兆,是內熱過盛所致,應該用犀角地黃湯、抱龍丸、小柴胡湯加生地黃來治療。我認為,如果上述情況伴隨發冷發熱、口渴,應該用小柴胡湯加生地黃來治療。
如果發熱、身體疲倦,可以用五味異功散加當歸來治療。如果口乾口渴,可以用人參白朮散來治療。一般來說,口渴引發飲水、發熱,屬於實熱;口渴喝湯,手腳卻不熱,屬於虛熱;手腳冰冷,屬於虛寒,治療時需要仔細分辨。有一個小孩長痘子,出現下血,痘子也發不起來。我父親認為是氣血不足,用紫草快斑湯加人參、黃耆、當歸、白朮,血立刻止住,痘子也發出來了,再用八珍湯就治好了。另一個小孩長痘子,出現下血,小便赤紅,痘子顏色像赭石,發熱想喝冷飲,大小便都不順暢。
我父親認為是心和小腸有實熱,用八正散治療,後來用解毒防風湯(痘症治療大法)以及喝芹菜汁,就痊癒了。還有一個小孩痘子快好了卻便血,面色蒼白,怕冷,大便想解卻解不出來。我認為這是元氣虛弱下陷,用益氣湯。他不相信,吃了涼血的藥,導致吐瀉腹痛而死。還有一個小孩痘子快好了,出現便血,面色蒼白,怕冷,手腳冰冷,脈象微弱難以察覺。我認為這是陽氣虛寒,想用人參、薑、桂,但他不聽,隔天就死了,手腳發青發黑,太可惜了。另一個小孩長痘子三四天,大便下血,每天有數滴,到第八天就無法起身。御醫錢春林認為是脾氣虛寒,用了木香散兩劑,加丁香十一粒、人參五錢,第二天痘子就發出來有膿了,從此止血,二十多天就痊癒了。
【溺血】 [袁氏]說,痘子長兩三天就出現小便出血,叫做「沁砂紅」,是因為邪毒聚集在心臟,心臟失去主導功能,導致血液隨著毒素激盪而胡亂奔竄。心臟與小腸相通,小腸連著膀胱,所以會小便出血。小便顏色有時像黑豆汁,有時像蘇木水,如果伴隨疼痛容易治療,不痛則難治。
主要藥方:
木通、生地黃、黃耆、赤芍藥、犀角、地榆、升麻、紫草、車前葉(多用)、燈芯草,用水煎煮服用。如果有疼痛,可以加入甘草稍、滑石、山梔。
我治療這種痘瘡,重點在於清心解毒,使陰血歸於正軌,使用升麻、黃耆時,要仔細觀察情況,小心用藥,不能死守藥方害人。如果小便像黑豆汁,表示毒素已經侵犯心臟,元氣已經離散,十有八九會死亡,導致小便阻塞,排出像棉線一樣的血條,想尿尿時會哭叫,痛得無法忍受。這時候要趕緊用炒山梔末、青龍鬚草汁調服,再服用木通湯,或許可以救治。
【焮裂出血】 [薛氏]說,聞人氏認為,痘瘡導致大便不通、小便像血,或者結成癰毒,全身痘瘡破裂,是因為體內火熱過盛,沒有及時疏解,應該趕緊用犀角地黃湯、小柴胡湯加生地黃、四順飲之類的藥來治療。我認為,如果上述情況是心脾熱盛,應該用犀角地黃湯。如果是心肝熱盛,應該用小柴胡湯加生地黃。如果大便不通,先用四順飲,然後再用犀角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