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幼科》~ 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 (36)
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 (36)
1. 耳聾
巢氏云,手太陽之經入於耳內,頭腦有風,入乘其脈,與氣相搏,故令耳聾。
《聖惠》治小兒風熱兩耳聾鳴方
白話文:
將以下的中醫古代文字,以繁體中文翻譯成現代白話文,直接給我內容,不需要解釋,不需要原文,也不需要提示,文字內容:[巢氏云,手太陽之經入於耳內,頭腦有風,入乘其脈,與氣相搏,故令耳聾。
《聖惠》治小兒風熱兩耳聾鳴方]
遠志(去心),甘草(炙微赤,銼),柴胡(去苗),菖蒲(各一分),磁石(三分,搗碎,水淘去赤汁),麥門冬(去心,焙半兩)
白話文:
遠志(去掉果核),甘草(烤至微紅,切碎),柴胡(去除地上部分),菖蒲(各取一份),磁石(取三分,搗碎,用水洗去紅色汁液),麥門冬(去掉果核,烘焙半兩)
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以蔥白湯調下半錢,日二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張渙〕,通鳴散,治耳聾。
白話文:
上端搗碎,細細地羅過成散劑。每次服半錢,用蔥白湯送服,一天服用兩次,根據兒童的大小適當增減。
菖蒲(一寸九節者),遠志(去心。各一兩),柴胡(去苗),麥門冬(去心),防風(各半兩),細辛,甜葶藶(各一分),以上搗羅,併為細末,次入磁石(一分,搗碎,水淘去赤汁),杏仁(二七個,湯浸,去皮尖,研)
上件,都研勻。每服半錢,煎蔥白湯調下,日二,乳後。
白話文:
-
菖蒲(一寸九節的)
-
遠志(去心。各一兩)
-
柴胡(去苗)
-
麥門冬(去心)
-
防風(各半兩)
-
細辛
-
甜葶藶(各一分)
將上述材料研磨成細末,然後加入磁石(一分,研碎,用清水洗去赤汁),杏仁(二十七個,用熱水浸泡,去皮尖,研磨)。
《聖惠》,細辛膏,治小兒耳聾,或因腦熱,或因水入,或因吹著,並宜用此。
白話文:
《聖惠方》中記載的細辛膏,是治療小兒耳聾的良藥。小兒耳聾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腦熱、水入耳或吹著風,都可以用此藥膏來治療。
細辛,防風(去蘆頭),川大黃(銼,微炒),黃芩(各一分),川椒(去目,十粒),蠟(半兩)
白話文:
細辛、防風(去除蘆頭)、川大黃(銼碎,微炒)、黃芩(各取一份的量)、川椒(去除辣椒蒂,十粒)、蠟(半兩)
上件藥,細銼,用清麻油三合,煎藥紫色,濾過,下蠟候消為膏。每日三度,用一大豆大,點於耳中。
白話文:
上述藥品,要研磨得非常細,加入三合清麻油,用小火煎藥至藥物變成紫色,過濾後,加入蠟,等到蠟溶化後成為膏狀。每天三次,每次用一粒大豆大小的劑量,滴入耳中。
《聖惠》治小兒耳聾不瘥方
甜葶藶,杏仁(湯浸,去皮),鹽(各等分)
上件藥搗,研如膏,以少許豬脂和合,煎令稠,以綿裹如蕤核大,塞耳中,日一易之。
又方
松脂,菖蒲(末),烏油麻(各半兩)
上件藥相和搗熟,綿裹如一紅豆大,塞耳,日一易。
又方
菖蒲(末一分),杏仁(湯浸,去皮尖,研如泥,半兩)
上相和研令乳入,每用少許,綿裹內耳中,日一易。
又方
上取蔥白於煻灰中煨令熟,以蔥白頭納耳中,日三易。
又方
白話文:
將以下的中醫古代文字,以繁體中文翻譯成現代白話文,直接給我內容,不需要解釋,不需要原文,也不需要提示,文字內容:[《聖惠》治小兒耳聾不瘥方
甜葶藶,杏仁(湯浸,去皮),鹽(各等分)
上件藥搗,研如膏,以少許豬脂和合,煎令稠,以綿裹如蕤核大,塞耳中,日一易之。
又方
松脂,菖蒲(末),烏油麻(各半兩)
上件藥相和搗熟,綿裹如一紅豆大,塞耳,日一易。
又方
菖蒲(末一分),杏仁(湯浸,去皮尖,研如泥,半兩)
上相和研令乳入,每用少許,綿裹內耳中,日一易。
又方
上取蔥白於煻灰中煨令熟,以蔥白頭納耳中,日三易。
又方]
蓖麻子(去皮十枚),棗肉(七枚)同搗如膏。每取蕤核大,綿裹少許,塞耳中,日一易。
白話文:
蓖麻子(去除外皮十枚),大棗的果肉(七枚)一起搗成糊狀。每次取黃豆大小,用棉花包好少量,塞入耳朵中,每天更換一次。
又方
上,搗芥子令爛,以人乳和。綿裹少許,塞耳中,日一易之。
麝香散,治沉耳。
白話文:
麝香(少許),白礬(一錢,火煅),五倍子(二錢)
上件,為末。紙捻子點入耳中少許。
白話文:
麝香(少許),白礬(一錢,以火鍛燒),五倍子(二錢)
2. 耳鳴
巢氏云,邪氣與正氣相搏,故令耳鳴,久即邪氣停滯,遂成聾也。
菖烏散,治小兒耳自鳴,日夜不止。
菖蒲,烏頭(炒。各四分)
上為末。綿裹內耳中,日再。
白話文:
將以下的中醫古代文字,以繁體中文翻譯成現代白話文,直接給我內容,不需要解釋,不需要原文,也不需要提示,文字內容:[巢氏云,邪氣與正氣相搏,故令耳鳴,久即邪氣停滯,遂成聾也。
菖烏散,治小兒耳自鳴,日夜不止。
菖蒲,烏頭(炒。各四分)
上為末。綿裹內耳中,日再。]
3. 耳中痛
《千金翼》治耳疼痛方
附子(炮,去皮),菖蒲,
上二味,等分,裹塞之。
白話文:
4. 耳瘡
證治見心部瘡瘍條
5. 聤耳
巢氏云,耳宗脈之所聚,腎氣之所通,小兒腎臟盛而有熱者,熱氣上衝於耳,津液壅結,即生膿汁,亦有因沐浴水入耳內,而不傾瀝令盡,水濕停積,搏於血氣,蘊結成熱,亦令膿汁出,皆為之聤耳,久不瘥即變成聾也。
〔張渙〕,紅藍花散,治聤耳久不瘥。
白話文:
巢元方說,耳朵是宗脈相聚的地方,也與腎臟相通。小兒腎臟發育強盛,又帶有熱症,熱氣上衝到耳朵,津液停滯凝結,於是就形成了膿液。另外,也可能因為洗澡時水流進耳朵,沒有將水傾斜流出,使水分停留在耳朵內,與血氣搏動,蘊結成熱,也會導致膿液流出,這些都叫做膿耳朵,時間久了不治療就會變成失聰。
紅藍花(洗,焙乾),黃柏(銼。各一兩),烏魚骨,黃芩(各半兩),以上搗羅為細末,吹用
白話文:
紅藍花(清洗乾淨,烘焙乾燥);黃柏(切碎,各一兩);烏魚骨;黃芩(各半兩)。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備用。
雄黃(水磨,細研,半兩),麝香(一分,研細)
白話文:
雄黃(用水磨成細粉,半兩),麝香(一錢,研碎)
上件,都研勻細。以綿纏搵藥,塞耳中,日再換。
〔田氏〕,紅玉散,治小兒膿耳。
枯白礬,干胭脂,麝香(各一錢)
上同研勻。先以綿裹杖子捻淨,摻之。
〔湯氏〕,龍黃散,治小兒停耳,汁出不止。
枯白礬,龍骨末,黃丹(炒。各半兩),麝香(一錢)
上同研細。先以綿杖子搌膿水盡,用散一字半分,為兩處吹入耳內,日二次。
〔丹〕停耳,硫黃末敷之,日一夜一,妙。
《秘要》用蛐蟮灰末吹入立效,有瘡者敷之。(孫真人方同)
白話文:
薛氏云:諸外治方,但可治腑證之輕者,若系肝經風熱血燥等證,必依前方論內服合宜之藥,外用此以收膿濕,亦無不可,若專泥攻而失內治,誤矣。
白話文:
薛氏說:所有的外治方法,只能治療輕微的表證,如果肝經有風熱血燥等症狀,一定要依照前面的分析,內服合適的藥物,再配合外用藥物,一起排除膿液濕氣,這樣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只專注於攻治外證,而忽略了內在病根的治療,那就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