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幼科》~ 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 (2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 (21)

1. 灸法

《寶鑑》灸幼宮,三壯,又灸中指甲後一分。《萬全方》灸小兒夜啼,上燈啼,雞鳴止者。灸中指甲後一分,中衝穴一壯,炷如小麥大。

白話文:

《寶鑑》記載,灸小兒足底湧泉穴,灸三壯,另外灸中指甲後一分。

《萬全方》記載,灸小兒夜啼,在上燈時哭鬧,到雞鳴時才停止的。灸中指甲後一分,灸中衝穴一壯,艾炷的大小如小麥。

2.

〔薛〕經云:舌者音聲之機也,喉者音聲之關也,小兒卒然無音者,乃寒氣客於會厭,則厭不能發,發不能下,致其門闔不制,故無音也。若咽喉音聲如故,而舌不能轉運言語,則為舌喑,此乃風冷之邪,客於脾之絡,或中於舌下廉泉穴所致也,蓋舌乃心之苗,心發聲為言,風邪阻塞經絡,故舌不能轉運也。

白話文:

薛立齋的著作《薛氏眼科》中說:舌頭是發出聲音的器官,喉嚨是發出聲音的關口。小兒突然發不出聲音,是寒氣停留在會厭,會厭不能發聲,發出的聲音也無法向下傳達,導致出口關閉無法控制,所以發不出聲音。如果咽喉發音和平常一樣,但舌頭不能轉動發出言語,就是舌頭喑啞,這是因為風寒邪氣停留在脾經絡上,或停留在舌頭下廉泉穴所導致的。舌頭是心的苗,心發出聲音就是說話,風寒邪氣阻塞經絡,所以舌頭不能轉動發聲。

若舌本不能轉運言語,而喉中聲嘶者,則為喉喑,此亦為風冷所客,使氣道不通,故聲不得發,而喉無音也。然或風痰阻塞,或因心經氣虛,或因脾之脈絡受風,或因風痰滯於脾之絡,或因脾氣不足,或胃中清氣不升,皆足以致喑。

白話文:

如果舌頭不能流暢的轉動來發出語言,而喉嚨中發出嘶啞的聲音,這就是喉喑。這是由於風寒侵襲人體,使氣道不通暢,所以聲音無法發出,喉嚨沒有聲音。然而,風痰阻塞、心經氣虛、脾絡脈受風、風痰滯於脾絡、脾氣不足、胃中清氣不升,都會導致喉啞。

大抵此證亦有稟父腎氣不足、不能言者,有乳母五志之火遺兒熏閉清道、不能言者,或兒病津液耗損、會厭乾涸、不能言者,或腎氣不充、虛火上炎傷肺、不能言者,有驚風中風不能言者,若遺熱與津液耗者,用七味白朮散。清氣不升者,用補中益氣湯。稟腎不足與虛火傷肺者,用六味地黃丸

白話文:

大致上,這種症狀也有是稟承父親腎氣不足,而無法說話的;也有是乳母的五志之火傳給嬰兒,薰閉了清道,而無法說話的;或者嬰兒生病,津液耗損,會厭乾燥,而無法說話的;或者腎氣不充,虛火上炎傷肺,而無法說話的;還有驚風中風而無法說話的。如果是遺留的熱症和津液耗損,就用七味白朮散。清氣無法上升的,就用補中益氣湯。稟承腎氣不足和虛火傷肺的,就用六味地黃丸。

若仰首咳嗽,肢體羸瘦,目白睛多,或兼解顱,呵欠咬牙等證,悉屬腎虛,非地黃丸,不能救也。

白話文:

如果頭往後仰咳嗽,身體消瘦,眼白球多,或兼有頭蓋骨疼痛,打呵欠咬牙等症狀時,全部都屬於腎虛,服用地黃丸之外不能醫治。

3. 卒失音

巢氏云,喉嚨者,氣之道路,喉厭者,聲音之門戶,有暴寒氣客於喉厭,得寒即不能發聲,故卒然失音也,不能語者,語聲不出,非牙關噤也。

白話文:

巢氏說,喉嚨是氣的通道,喉厭是聲音的門戶,如果有嚴重的寒氣侵襲喉嚨,一旦受寒就無法發出聲音,這就是突然失聲的原因。不能說話的,是說話的聲音發不出來,不是牙關緊閉。

4. 病後喑

錢氏論腎怯、失音、相似,病吐瀉及大病後,雖有聲而不能言,又能咽藥,此非失音,為腎怯不能上接於陽故也,補腎地黃丸(腎)主之。失音乃卒病耳。

白話文:

錢氏說:腎虛、失音、聲嘶,或因吐瀉、大病之後,雖然有聲音卻不能說話,還能吞嚥藥物,這並不是失音,而是腎虛,不能向上通於陽氣的緣故,用六味地黃丸(腎氣丸)來治療。失音是突然發生的疾病。

《吉氏家傳》治小兒患後聲不出。

酸棗仁(去殼,一錢),白茯苓(半錢),硃砂(二錢)

白話文:

酸棗仁(去除外殼,一錢)、茯苓(半錢)、硃砂(二錢)

上件為末,蜜丸如豆大。每服一丸,人參湯下。

《聖惠》雞頭丸(見舌)

5. 驚退而喑

漢東,王先生通關散,治小兒驚風並退,只是聲啞不能言。

上以天南星炮,為末。每服嬰孩半字或一字,三五歲半錢,八九歲一錢,豶豬膽汁調下,令孩兒吃咽入喉中,便能言語。

《集驗方》治小兒驚退而啞,不能言語。

木通(銼),防風(去蘆),川升麻羚羊角(屑),桂心(以上各半兩),甘草(炙,二錢半)

白話文:

木通(先用銼刀切片)、防風(將外皮粗糙的部分去除)、川升麻、羚羊角(先磨成粉末)、桂心(以上各半兩,約 37.5 公克)、甘草(先炙烤過,二錢半,約 10 公克)

上件藥搗為粗散。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少許,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白話文:

將上列藥物搗成粗粉狀。每次服用一錢,加入一小杯水,煎煮至水量減少五分之一,去掉渣滓,加入少量竹瀝,再煎煮一至兩次沸騰,不限時間,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酌量增減服用量。

《集驗》又方

臘月牛膽釀天南星(不拘多少)

上研細。每服半字,薄荷湯調下,臨臥服,兒大者、服一字至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