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五·心臟部三 (14)

回本書目錄

集之五·心臟部三 (14)

1. 灌漿證治

〔睡夢呢喃〕痘內之膿,皆身中之血熏蒸而成,瘡痘稠密,膿血周遍,津液消耗,心主血,血虛則舍空,故心熱者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煩躁)主之。心虛者,喜睡夢中呢喃,如與人言者,多怪誕之事,喚之不醒,安神丸主之(譫妄)。若昏悶甚者,先以龍腦膏(黑陷)開其心竅,後以安神丸,人參、麥門冬湯下。

〔腹痛〕痘瘡初出腹痛者,毒在裡也。起發不透腹痛者,陷伏也。若作膿,則毒已出,又無陷伏,忽然腹痛,其人不大便者,必然燥屎也,當歸丸、膽導法(俱大便秘)以通之。便清者,必受冷也,急與理中湯加桂(腹痛)或黃耆建中湯(腹痛)加木香主之。痘瘡,其出已盡,其發已透,其膿已成,表無邪也。

能食小便清,大便潤,里無邪也。一向平安,忽然腹脹作痛,煩躁喘促,痘瘡色變如灰木之狀,此必傷食得之,先以丁香脾積丸(宿食)原物湯下去其宿食,後以人參白朮散(渴)去葛根、加青陳橘皮,與養脾丸(宿食)相間調之。

〔癍爛〕夫痘瘡膿熟潰爛者,常候也,若未成膿,先即潰者,此名癍爛。癍爛之由,病當發散而不發散,則毒氣閉塞,喘促悶亂。不當發散而誤發散,則熱毒隨陽氣暴出,遍身皮肉潰爛,此不善表之過。治之宜調脾進食,令大便得所,安養榮衛,生肌解毒,解之不至於冷,調養不至於熱,方為良法,宜十全大補湯(汗),去桂枝加防風、荊芥穗,多服佳。大便秘,以膽導法(便秘)潤之。

膿水不幹,以敗草散(潰爛)襯之。癍爛作膿痛甚者,以天水散(即六一散見初熱)和百花膏(收靨)塗之。又有發表過甚,外為癍爛而內虛,陽氣不守,臟腑自利,此又急當救里解表,陳氏木香散(瀉利)主之。厥逆者,異攻散(出不快)。

〔板黃〕〔袁〕痘澄膿則毒盡全美矣,何有乎板黃。豈知玉不在乎厚薄,而在乎體之純,珠不在乎大小,而在乎體之明,痘漿不在乎飽滿,而在乎黃活。夫黃者,中央土之正色,漿汲乎脾,其黃自潤正者也。彼痘,氣得其衛而不逆,血養其榮而不傷,囊窠鼎疏,膿漿澄注於中者,活動而不膩塞,明潤而不死色,烏有所謂板黃者哉。

若陰陽離其正氣,梟毒肆其殘虐,根窠薄劣,囊房夷委,膿漿之澄注於中者板膩,牢則死塞而不活動,干蠟而不明黃,以手指抵之,凝結板定,五經癉而二氣截矣,此謂之板黃。若方廣天庭板黃,而余者潤活,癰毒必結於腦項。腮臉板黃,而四體潤美,痘癰必發於肩阜。肚腹板黃者,癰起於曲池、三里。

背脊板黃者,癰結於兩軸尻骨。遍身板黃者死。項頸前後板黃者死。頭面板黃者死。眼眶唇上板黃者死。兩脅、陽球板黃者死。觀此而痘囊之膿,固欲其充黃,尤宜潤活也。

白話文:

灌漿證治

[睡夢呢喃] 痘瘡裡的膿液,都是身體裡的血被熱氣熏蒸形成的。如果痘瘡長得又多又密,膿血充滿全身,津液會被大量消耗。心主血,血虛的時候心就空虛,所以心有熱的人會虛煩而睡不著,可以用酸棗仁湯(對應煩躁)來治療。心虛的人,則會喜歡在睡夢中喃喃自語,好像在和人說話一樣,說的都是些怪異的事情,叫也叫不醒,可以用安神丸來治療(對應胡言亂語)。如果昏迷得很嚴重,要先用龍腦膏(對應昏迷)來開竅,然後再用安神丸,並用人參、麥門冬湯一起服用。

[腹痛] 痘瘡剛開始發作時就腹痛,代表毒邪在體內。如果痘瘡長不出來而腹痛,表示毒邪被困住了。如果已經開始化膿,表示毒邪已經出來,沒有被困住的問題,這時候突然腹痛,而且不大便,那一定是腸道裡有乾燥的大便堵塞了,要用當歸丸、或是用導瀉的方法(都對應大便秘結)來疏通腸道。如果大便稀清,一定是受了寒,要趕快用理中湯加桂枝(對應腹痛)或是黃耆建中湯(對應腹痛)加木香來治療。痘瘡如果已經完全發出來,也透出來了,膿也形成了,表示身體表面沒有邪氣了。

能吃東西,小便清澈,大便潤滑,表示身體內部也沒有邪氣。如果一直都平安無事,突然出現腹脹作痛、煩躁喘促,痘瘡的顏色變得像灰木一樣,這一定是吃了不消化的東西引起的,要先用丁香脾積丸(對應積食)或者把原來吃的東西吐出來,把體內的積食清除掉,然後再用人參白朮散(對應口渴)去掉葛根,加上青皮、陳皮,和養脾丸(對應積食)交替服用來調理。

[癍爛] 痘瘡化膿成熟後潰爛,這是正常的情況。如果還沒化膿就先潰爛,這叫做癍爛。發生癍爛的原因是,本來應該發散出來的毒氣,沒有發散出來,結果毒氣被堵塞在體內,導致呼吸急促、煩悶不安。或者不應該發散的時候,卻錯誤地使用了發散的方法,導致熱毒隨著陽氣一下子衝出來,造成全身皮膚潰爛,這是因為發散的方法沒用對造成的。治療的原則應該是調理脾胃,促進食慾,讓大便正常,安養身體,幫助肌肉生長,解毒。解毒的方法不能太寒涼,調養的方法也不能太溫熱,這樣才是好的治療方法,可以用十全大補湯(對應出汗),去掉桂枝,加上防風、荊芥穗,多服用比較好。如果大便秘結,要用導瀉的方法(對應便秘)來潤腸。

如果膿水流個不停,可以用敗草散(對應潰爛)墊在傷口上。如果癍爛化膿後疼痛劇烈,可以用天水散(就是六一散,對應剛發熱的時候)和百花膏(對應收斂)塗抹。還有一種情況是,因為過度使用發散的方法,導致體表發生癍爛,但體內卻虛弱,陽氣無法固守,內臟自行腹瀉,這時候要趕快治療體內的虛弱,同時也要治療體表的癍爛,可以用陳氏木香散(對應腹瀉)來治療。如果出現手腳冰涼,可以用異攻散(對應發不出痘)。

[板黃] [袁氏觀點] 痘瘡的膿液如果清澈黃潤,就代表毒邪已經完全清除了。為什麼還會有板黃的情況呢?要知道,玉的價值不在於厚薄,而在於本身的純淨;珍珠的價值不在於大小,而在於本身的明亮;痘瘡的漿液,不在於是否飽滿,而在於是否黃潤有活力。黃色是中央土的本色,痘漿從脾胃而來,自然的黃色是潤澤而純正的。如果痘瘡的氣血能夠正常運行,沒有阻滯,囊泡疏鬆,膿液澄澈,是流動而不是黏膩阻塞的,是明亮潤澤而不是死氣沉沉的,就不會有板黃的情況。

如果陰陽氣血偏離正常,導致毒邪肆虐,痘瘡的根基脆弱,囊泡稀爛,膿液就會變得板滯黏膩,堵塞而不流動,乾枯蠟黃而不潤澤。用手指觸碰,會發現膿液凝結僵硬,如同板塊一樣。這表示經絡氣血運行受阻,陰陽二氣也停止運轉,這就是所謂的板黃。如果只有額頭部位的板黃,而其他部位潤澤有活力,這代表毒瘤很可能結在腦後脖子一帶。如果只有腮部和臉頰板黃,而四肢潤澤,代表毒瘤可能結在肩部附近。如果肚子部位出現板黃,毒瘤很可能結在手肘的曲池穴和足三里穴附近。

如果背部和脊椎出現板黃,毒瘤很可能結在兩側的肩胛骨和臀部骨頭附近。如果全身都出現板黃,表示病情危急。如果頸部前後出現板黃,也表示病情危急。如果頭面部出現板黃,也表示病情危急。如果眼眶和嘴唇上方出現板黃,也表示病情危急。如果兩脅和眼球出現板黃,也表示病情危急。從以上情況來看,痘瘡的膿液,不但要充盈飽滿,更重要的是要潤澤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