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五·心臟部三 (13)

回本書目錄

集之五·心臟部三 (13)

1. 灌漿證治

〔癢〕凡痘瘡皮嫩色嬌者,到成膿時,多生瘙癢,先當調理,勿令有此可也。若失於早治而發癢者,內服消風化毒湯(癢𤹀),外用茵陳熏法(起發)。破者以白龍散(癢𤹀)敷之。

大抵痘瘡作癢,乃是惡候,吉少凶多,如其人能食,或大便堅,抓破之處,復灌成膿,原無痘處續出,大小不等,雖盡癢破,可治,內服十全大補湯(汗)、苦參丸(痘癩)間而與之,外以滅瘢救苦散(痘癩)合百花膏(收靨)塗之。

若瘙癢之時,其人顛倒悶亂,抓破之處,不復腫灌,或成坑窟,或即乾黑,或皮自脫,又加以嗆水嘔食,水漿不入,或泄瀉,或寒戰咬牙,或失聲,或手足厥逆,或狂叫,皆死證也。

〔頭面〕凡視痘瘡,以正面為主,五臟精華,皆萃於面故也。身上瘡有癢者,或至抓破,不能為害,惟正面瘡,不可犯動一處,苟於眉目鼻面之間抓破一處,此肺有熱也,急用甘桔湯(咽喉)加牛蒡子以解之,其癢即止,乃佳兆也。若癢不止,浸淫漸開,氣愈泄而癢愈急,必至滿面抓破而死。

凡痘瘡起發養漿之時,額上瘡如火燒湯澆之狀,潰爛破壞,無復完膚。或兩頰之傍亦如是樣,不待爬搔而自破爛者,以漸而開,沙崩之勢,莫之能御,殼焦水去,似靨非靨,陽氣脫而死。痘瘡作漿之初,面上諸瘡未盡成膿。或鼻準頭瘡先干如橘子色者。或眉心瘡自乾黑者。或唇上瘡焦黑者。

或兩耳上瘡自收者。或兩頰瘡如餅中間干陷者。此名倒陷,乃死之候,不可認作正收,對人妄言。

〔手足〕手足痘瘡最要膿漿飽滿,乃脾胃強,氣血足也。若灰白色,或清淡水,或虛餒鱉塌,此脾胃弱,快癍越婢湯主之。如此者縱得收靨,之後必手足腕膝及關節之處,發癰毒也。

快癍越婢湯(起發)

〔肩背臀〕痘瘡初出起發,邪氣雖旺,正氣亦強,足以任之,至於成漿,則氣血漸耗,精神漸弱,有不勝之狀,起止艱難,多喜仰臥,惟肩膊背臀之瘡,展轉摩擦,最受虧苦,若痘子好者,自然堅厚,耐久不破。其次則收靨稍遲,膿熟自潰。最可惡者,如湯火之疱,水去皮脫。又瘡自破,清水非膿,黑䵟乾焦,是皆不治之證。

〔漏漿〕歌曰:才試漿時未飽囊,瘡頭有孔漏膿漿,依然團聚封瘡孔,泄去真津毒氣藏。蓋痘瘡作膿窠之時,最要皮厚,包裹完固,若膿未成,忽然瘡頭有孔,其水漏出,或結聚成團,堆於孔外者,或水去窠空,自乾黑者,俗名漏瘡,必死。若膿熟之後,窠皮亦熟,漿水沸出,因而結靨,此頭額正面之間多有之,俗謂之堆屎收,不可以漏瘡例論,蓋漏瘡膿未成,堆屎收膿過熟也。

〔咽喉不利涕唾稠黏〕瘡痘者,每至作膿窠之時,咯唾痰涎,稠黏膿結,或有膿血夾雜者,咽喉不利,飲食亦少,此肺受火邪,津液不足,故多黏痰,喉舌牙齒之間,瘡潰血出,惟用甘桔湯(咽喉)加牛蒡子、天花粉清肺化痰,利咽膈,直待收靨之後,自然平和,不可妄用大涼之劑。

白話文:

灌漿證治

搔癢: 凡是痘瘡皮膚細嫩、顏色嬌嫩的人,在痘瘡化膿時,大多會感到搔癢,應當及早調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如果沒有及早治療而導致搔癢,可以內服消風化毒湯(止癢),外用茵陳薰法(幫助發疹)。如果痘瘡破了,可以用白龍散(止癢)敷在上面。

一般來說,痘瘡發癢是病情惡化的徵兆,吉利的可能性少,凶險的可能性多。如果病人還能吃東西,或者大便乾結,抓破的地方又會化膿,原本沒有痘瘡的地方又會長出新的,大小不一,即使把癢處都抓破了,還能治療。可以內服十全大補湯(補汗)、苦參丸(治皮膚病),交替服用,外用滅瘢救苦散(治皮膚病)混合百花膏(幫助收痂)塗抹。

如果搔癢時,病人出現精神錯亂、煩悶不安,抓破的地方不再腫脹化膿,反而變成坑洞,或是乾枯變黑,或是皮膚自行脫落,再加上嗆到水、嘔吐、無法進食水漿、腹瀉、寒顫咬牙、失聲、手腳冰冷,甚至狂叫,這些都是死亡的徵兆。

頭面: 觀察痘瘡,應以臉部為主,因為五臟的精華都集中在臉部。身體上的痘瘡就算癢,甚至抓破了,也不會造成太大危害,只有臉上的痘瘡絕對不能碰。如果在眉毛、眼睛、鼻子、臉頰等部位抓破一處,代表肺部有熱,應立即用甘桔湯(治咽喉痛)加上牛蒡子來解熱,這樣搔癢就會停止,這是好兆頭。如果搔癢不止,逐漸蔓延開來,氣血消耗越多,癢感就越強烈,最終會滿臉抓破而死。

凡是痘瘡剛開始發作,準備化膿漿的時候,額頭上的痘瘡看起來像被火燒或熱水燙過一樣,潰爛破損,完全沒有完好的皮膚。或是兩頰旁邊也像這樣,還沒抓就自行破爛,而且逐漸擴散,像沙土崩塌一樣無法控制。皮膚焦枯,水分流失,看起來不像痘瘡也不像疤痕,這是陽氣脫失而死的徵兆。在痘瘡剛開始化膿時,臉上的痘瘡還沒完全化膿。如果鼻尖的痘瘡先乾枯變成橘色,或是眉心的痘瘡自行乾黑,或是嘴唇上的痘瘡焦黑,或是兩耳上的痘瘡自行收縮,或是兩頰上的痘瘡像餅一樣中間凹陷,這都叫做「倒陷」,是死亡的徵兆,不能當作正常收縮看待,更不能對別人胡說。

手足: 手腳的痘瘡最重要的是膿漿飽滿,代表脾胃強健,氣血充足。如果呈現灰白色,或是清淡的水狀,或是虛弱萎縮的樣子,代表脾胃虛弱,要用快癍越婢湯治療。像這樣的人,即使痘瘡最後收縮結痂了,之後也一定會在手腕、腳腕、膝蓋等關節處長出癰毒。

快癍越婢湯(幫助發疹)

肩背臀: 痘瘡剛開始發作時,雖然邪氣旺盛,但正氣也強,足以抵抗。等到化膿時,氣血逐漸耗損,精神也變弱,身體呈現不支的狀態,行動困難,大多喜歡仰臥。只有肩膀、背部、臀部的痘瘡,因為翻身摩擦,最容易受到損害。如果痘瘡長得好,自然會堅實厚重,不容易破裂。其次則是收痂的時間稍晚,膿成熟後會自行潰破。最糟糕的是,像被熱水燙傷一樣起水泡,水流出後皮膚脫落。或是痘瘡自行破裂,流出的不是膿而是清水,變成黑色的乾焦狀,這些都是無法治癒的徵兆。

漏漿: 歌訣說:「才剛開始化膿還沒飽滿,瘡頭就有孔洞漏出膿漿,膿液依然聚集在瘡孔旁,洩漏的是真津液,藏的是毒氣。」痘瘡化膿時,最重要的是皮膚厚實,包裹完整。如果膿還沒形成,瘡頭突然出現孔洞,膿水漏出,或是膿液結成團塊,堆在孔洞外,或是水流出後,瘡口空洞,自行乾黑,俗稱「漏瘡」,是必死的徵兆。如果膿熟透了,瘡皮也熟透了,漿水噴出,因而結痂,這種情況在頭額臉部較常見,俗稱「堆屎收」,不能用漏瘡的例子來論斷,因為漏瘡是膿還沒成熟,而堆屎收是膿過於成熟。

咽喉不利、鼻涕唾液黏稠: 長痘瘡的人,每到化膿時,咯出的痰涎會變得黏稠,甚至出現膿血,咽喉不舒服,食慾也變差。這是因為肺部受到火邪侵擾,津液不足,所以痰液才會變得黏稠,喉嚨、舌頭、牙齒之間,可能會因為瘡瘍潰爛而出血。可以用甘桔湯(治咽喉痛)加上牛蒡子、天花粉來清肺化痰,舒緩咽喉不適。等到結痂後,自然就會恢復正常,千萬不能亂用寒涼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