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幼科》~ 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 (1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 (16)

1. 驚啼

謂於眠睡里忽然啼而驚覺也。錢氏云:小兒驚啼,邪熱乘心也,當安心,安神丸主之。(方見心臟)

乳香丸,治驚風內釣,腹痛驚啼。

白話文:

所謂在睡覺中突然啼哭而驚醒。錢氏說:小兒驚啼,是邪熱侵犯心臟所致,應該安撫心神,安神丸可以治療。(配方請參閱心臟篇)

乳香(半錢),沒藥,沉香(各一錢),蠍稍(十四枚),雞心檳榔(一錢半)

白話文:

  • 乳香(半錢)

  • 沒藥(一錢)

  • 沉香(一錢)

  • 蠍子尾巴(十四枚)

  • 雞心檳榔(一錢半)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丸,菖蒲、釣藤湯調下。

木香丸,治證同前。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然後用蜂蜜調和,做成如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兩顆,用菖蒲與釣藤煎煮的湯水調服。

木香丸,其治療範圍與之前的病症相同。"

乳香,沒藥,全蠍(各半錢),釣藤,舶上蘹香,木香(各一錢)

白話文:

乳香、沒藥、全蠍(各半錢),釣藤、舶上蘹香、木香(各一錢)。

上,先將乳香、沒藥另研,次入諸藥末和畢,取大蒜少許研細和丸,桐子大。

每服二丸,釣藤湯下。

白話文:

在開始制藥之前,請先分別研磨乳香和沒藥,接著再把其他藥材研磨成粉末,全部混合好。接著,加入少量的大蒜並研磨至細膩,然後製成丸狀,大小如桐子般大小。

每次服用兩顆藥丸,用釣藤湯來送服。

〔張渙〕嬰兒眠臥著,忽啼哭驚覺,面赤口舌乾,狀若神祟,即非夜啼,乃風熱邪氣乘於心臟。名曰驚啼。宜用,牛黃膏方(常服除胎熱)

白話文:

(張渙)嬰兒睡覺時,突然啼哭驚醒,臉紅口舌乾燥,看起來像是被鬼神嚇到,但這不是夜啼,而是風熱邪氣侵襲心臟。叫做驚啼。建議使用牛黃膏方(常服可去除胎熱)。

牛黃,好牡蠣(煆粉。各一分),人參,甘草(炙。各半兩),以上併為細末,次入,辰砂,雄黃(各一分,並細研,水飛),龍腦(半錢)

白話文:

牛黃與品質上好的牡蠣(研為細粉,各取一錢)、人參、甘草(烘烤後,各取半兩),將以上四種中藥材混合研磨成細粉,再加入硃砂、雄黃(各取一錢,研磨成細末後,以水飛煉製),最後加入龍腦(取半錢),混合均勻即可。

上件諸藥,一處研細勻,煉蜜和成膏,如雞頭實大。每服半粒至一丸,薄荷湯化下,乳食後。

青雲散

白話文:

把上述所有藥物,在一處研磨成細粉,均勻混合,用煉過的蜂蜜和成膏狀,大小如同雞頭。每次服用半粒至一丸,用薄荷湯送服,在服用乳食之後服用。

石蓮心(一分),天南星(炮),殭蠶(取直者),全蠍,鬱金(皂角煮。各一錢半),雄黃(一錢),粉霜(半錢)

白話文:

石蓮心(一分)

天南星(炮製過)

殭蠶(取直的)

全蠍

鬱金(用皁角煮過。各一錢半)

雄黃(一錢)

粉霜(半錢)

上件為末。每服一字半錢,看大小,蜜湯調下。

《聖惠》,犀角散,治小兒驚啼。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中醫的一個藥方,名稱為「犀角散」,主要用於治療小孩的驚嚇和啼哭問題。

「上件為末」的意思是說,所有的藥材都需要研磨成粉末。「每服一字半錢,看大小,蜜湯調下」則表示,每次服用的劑量為一字半錢,需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力大小進行調整,用蜂蜜水來調和後再讓孩子吞服。這個藥方出自於《聖惠》一書,是一種針對小兒驚啼的治療方法。

犀角屑,釣藤,升麻,黃芩,甘草(炙。各一分),人參(三分)

上㕮咀。每服一錢,水一盞,煎至五分,量兒服之。

羚羊角散

白話文:

犀牛角粉末、釣藤草、升麻、黃芩、甘草(炙烤,各一分),人參(三分)

羚羊角屑,黃芩,犀角屑,甘草(炙),茯神(各一分),麥門冬(半兩)

白話文:

羚羊角屑、黃芩、犀角屑、甘草(炙)、茯神(各 5 克),麥門冬(2.5 克)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龍齒散,治小兒驚啼煩熱,眠臥不安。

白話文:

將藥材打成粉末,再混合均勻,每次服用量為一錢,用小杯水煎煮到剩下五分,濾掉渣滓後,根據兒童的年齡大小適量服用。

龍齒散,用於治療小孩因驚嚇、焦慮而引起的啼哭和煩熱,以及影響睡眠品質,造成臥牀不寧的情況。

龍齒,麥門冬(各半兩),白芍藥,川升麻,川大黃(炒),甘草(炙。各一分)

白話文:

  • 龍齒:半兩

  • 麥門冬:半兩

  • 白芍藥:一分

  • 川升麻:一分

  • 川大黃(炒):一分

  • 甘草(炙):一分

上件藥㕮咀。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渣,溫溫服,量小兒大小,加減服之。

柏子仁散,治小兒驚啼,狀如物刺。(亦治躽啼)

柏子仁(一兩,搗,細羅為散)

上件藥,一二歲兒每服一字,用粥飲調服,三四歲兒每服半錢,一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五邪,驚啼悲傷。鯪鯉甲、燒之作灰,以酒或水和服方寸匕。(出本草)

《仙人水鑑》兒生下,多驚啼聲噎,庸醫云是氣急,此誤人命,宜使此方。

白話文:

【柏子仁散】,用於治療小孩的驚嚇啼哭,類似有東西刺痛的情況(也適用於尿布引起的啼哭)。

柏子仁(一兩,搗碎,細羅成粉末)

以上所述的藥物,一歲以內的嬰兒每次服用一字,用水粥調和服用;三到四歲的小孩每次服用半錢,一天可以服用三到四次,依照孩子的大小調整份量。

用於治療小孩的五種邪氣,驚嚇啼哭、情緒低落。鯪鯉甲經過火烤後製成灰塵,用酒或水調和後服用方寸匕(約為一茶匙)。

出自《本草》。

《仙人水鑑》提到,新生兒常常因驚嚇而啼哭不止,庸醫可能會誤認為是呼吸急促,這會誤導治療。實際上,應使用這個方子來進行正確的治療。

收取黃葵四月花,陰乾搗散入馬牙,黃連四分加黃柏,四味神方力莫加

上,以冷水調下一字至一錢,服之立效。

《嬰孺》治小兒夜睡,忽驚啼不識母,母喚之,搖頭方

白話文:

在四月採收黃葵花,曬乾搗碎後加入馬牙、黃連和黃柏,這四種藥材組合而成的藥方,效果非常顯著,不需要再添加其他藥材。

上小兒忽驚啼不識母者,是夢中見母棄之去,謂母實,故啼去,但令人抱坐於暗中,令母從外把大火入來喚之即止,所以然者,謂母去還來也。此方天下未之知。《隱居效方》

一法,寫天心二字於囟門上,寫泥丸二字于丹田上。

白話文:

當孩子發病突然驚恐啼哭,竟不認識母親時,這便是由於孩子做夢看見母親拋棄自己而去,以為母親真的離開了,遂悲泣不已。此時只要讓其他人抱著孩子坐在陰暗的地方,並且讓孩子的母親從外面拿著大火進來並呼喚孩子的名字,即可止住哭聲。這是因為孩子以為母親離開了,現在又回來了。這個方法天下人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