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 (14)
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 (14)
1. 驚啼
謂於眠睡里忽然啼而驚覺也。錢氏云:小兒驚啼,邪熱乘心也,當安心,安神丸主之。(方見心臟)
乳香丸,治驚風內釣,腹痛驚啼。
乳香(半錢),沒藥,沉香(各一錢),蠍稍(十四枚),雞心檳榔(一錢半)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丸,菖蒲、釣藤湯調下。
木香丸,治證同前。
乳香,沒藥,全蠍(各半錢),釣藤,舶上蘹香,木香(各一錢)
上,先將乳香、沒藥另研,次入諸藥末和畢,取大蒜少許研細和丸,桐子大。
每服二丸,釣藤湯下。
〔張渙〕嬰兒眠臥著,忽啼哭驚覺,面赤口舌乾,狀若神祟,即非夜啼,乃風熱邪氣乘於心臟。名曰驚啼。宜用,牛黃膏方(常服除胎熱)
牛黃,好牡蠣(煆粉。各一分),人參,甘草(炙。各半兩),以上併為細末,次入,辰砂,雄黃(各一分,並細研,水飛),龍腦(半錢)
上件諸藥,一處研細勻,煉蜜和成膏,如雞頭實大。每服半粒至一丸,薄荷湯化下,乳食後。
青雲散
石蓮心(一分),天南星(炮),殭蠶(取直者),全蠍,鬱金(皂角煮。各一錢半),雄黃(一錢),粉霜(半錢)
上件為末。每服一字半錢,看大小,蜜湯調下。
《聖惠》,犀角散,治小兒驚啼。
犀角屑,釣藤,升麻,黃芩,甘草(炙。各一分),人參(三分)
上㕮咀。每服一錢,水一盞,煎至五分,量兒服之。
羚羊角散
羚羊角屑,黃芩,犀角屑,甘草(炙),茯神(各一分),麥門冬(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龍齒散,治小兒驚啼煩熱,眠臥不安。
龍齒,麥門冬(各半兩),白芍藥,川升麻,川大黃(炒),甘草(炙。各一分)
上件藥㕮咀。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渣,溫溫服,量小兒大小,加減服之。
柏子仁散,治小兒驚啼,狀如物刺。(亦治躽啼)
柏子仁(一兩,搗,細羅為散)
上件藥,一二歲兒每服一字,用粥飲調服,三四歲兒每服半錢,一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五邪,驚啼悲傷。鯪鯉甲、燒之作灰,以酒或水和服方寸匕。(出本草)
《仙人水鑑》兒生下,多驚啼聲噎,庸醫云是氣急,此誤人命,宜使此方。
收取黃葵四月花,陰乾搗散入馬牙,黃連四分加黃柏,四味神方力莫加
上,以冷水調下一字至一錢,服之立效。
《嬰孺》治小兒夜睡,忽驚啼不識母,母喚之,搖頭方
上小兒忽驚啼不識母者,是夢中見母棄之去,謂母實,故啼去,但令人抱坐於暗中,令母從外把大火入來喚之即止,所以然者,謂母去還來也。此方天下未之知。《隱居效方》
一法,寫天心二字於囟門上,寫泥丸二字于丹田上。
白話文:
驚啼
指的是在睡夢中突然啼哭而驚醒。
錢乙認為,小孩驚啼是因為邪熱侵入心臟,應當安撫心神,可以使用安神丸。(藥方在心臟篇)
乳香丸,可以治療因驚風導致的抽搐,腹痛和驚啼。
- 藥材:乳香(半錢)、沒藥、沉香(各一錢)、蠍子尾(十四個)、雞心檳榔(一錢半)
-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
-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二丸,用菖蒲、釣藤湯送服。
木香丸,治療的症狀與乳香丸相同。
- 藥材:乳香、沒藥、全蠍(各半錢)、釣藤、舶上蘹香、木香(各一錢)
- 製法:先將乳香、沒藥單獨研磨,再加入其他藥材粉末混合均勻,取少量大蒜研磨成泥加入混合,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
-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二丸,用釣藤湯送服。
〔張渙〕認為嬰兒睡覺時突然啼哭驚醒,面色發紅、口舌乾燥,像被鬼怪纏身一樣,但這不是夜啼,而是風熱邪氣侵入心臟所致,稱之為驚啼。應該使用牛黃膏方(平時服用可以去除胎熱)。
- 藥材:牛黃、煅燒過的牡蠣粉(各一分)、人參、炙甘草(各半兩),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再加入辰砂、雄黃(各一分,研磨成細末,用水飛法處理),龍腦(半錢)。
- 製法:將所有藥材混合研磨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膏狀,大小如雞頭實。
-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半粒到一丸,用薄荷湯化開送服,在哺乳或進食後服用。
青雲散
- 藥材:石蓮心(一分)、炮製過的天南星、殭蠶(選取直的)、全蠍、用皂角煮過的鬱金(各一錢半)、雄黃(一錢)、粉霜(半錢)
-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
-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一字半錢,根據孩童大小,用蜜湯調和送服。
《聖惠》記載的犀角散,可以治療小兒驚啼。
- 藥材:犀角屑、釣藤、升麻、黃芩、炙甘草(各一分)、人參(三分)
- 製法:將以上藥材粗略搗碎。
-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盞煎至五分,根據孩童情況服用。
羚羊角散
- 藥材:羚羊角屑、黃芩、犀角屑、炙甘草、茯神(各一分)、麥門冬(半兩)
- 製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
-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除藥渣,根據孩童大小分量減少服用。
龍齒散,可以治療小兒驚啼煩躁,睡不安穩。
- 藥材:龍齒、麥門冬(各半兩)、白芍藥、川升麻、炒過的川大黃、炙甘草(各一分)
- 製法:將以上藥材粗略搗碎。
-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除藥渣,溫服,根據孩童大小調整用量。
柏子仁散,可以治療小兒驚啼,感覺像有東西刺痛(也可以治療身體彎曲啼哭)。
- 藥材:柏子仁(一兩,搗碎,過篩成散劑)
- 服用方法:一兩歲的小孩每次服用一字,用粥水調服;三四歲的小孩每次服用半錢,每天服用三四次,根據孩童大小調整用量。
可以治療小兒五種邪氣引起的驚啼悲傷。用穿山甲燒成灰,用酒或水調服,每次服用一匙。 (出自本草)
《仙人水鑑》中說,嬰兒出生後,常常驚啼、聲音嘶啞,庸醫說是氣急,這是誤診會害人性命,應該使用此方。
- 藥材:收集四月份的黃葵花,陰乾後搗成粉末,加入馬牙硝,再加入黃連四分,黃柏,這四味藥組成的神效藥方力量強大。
- 服用方法:用冷水調服一字至一錢,服用後立即見效。
《嬰孺》記載,小兒晚上睡覺時,突然驚啼不認識母親,母親呼喚他,他會搖頭。
這種情況是小孩夢見母親拋下自己離去,以為是真的,所以啼哭。只需要讓人將小孩抱坐在黑暗的地方,讓母親從外面拿著火把進來呼喚他,就會停止哭泣。這樣做的原因是,讓小孩覺得母親離去後又回來了。這個方法世人少知。《隱居效方》
另一種方法,在小孩的囟門上寫「天心」二字,在丹田上寫「泥丸」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