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幼科》~ 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 (9)

1. 齁䶎

〔曾〕郭氏曰:小兒此疾,本因暑濕所侵,未經發散,邪傳心肺,變而為熱,有熱生風,有風生痰,痰實不化,因循日久,結為頑塊,丸如豆粒,遂成痰母。推本其原,或啼哭未休,遽與乳食;或飼以酸鹹,氣鬱不利,致令生痰;或節令變遷,風寒暑濕侵襲;或墮水中,水入口鼻,傳之於肺;故痰母發動而風隨之,風痰潮緊,氣促而喘,乃成痼疾。

白話文:

(古代名醫)郭氏說:小兒這種疾病,原本是由暑濕之氣侵犯,沒有及時發散,邪氣傳到心肺,變成熱症,熱能生風,風能生痰,痰積結不化,時間一長,結成了頑固的塊狀物,像豆粒一樣大小,於是形成了痰核。追究其根源,可能是因為小兒哭鬧不止,就馬上餵奶或餵食;或者餵食了酸鹹的食物,導致氣機鬱結不通暢,從而生痰;或者氣候變化,風寒暑濕侵襲;或者掉進水中,水進入口鼻,傳染到肺部;所以痰核發作時,風邪也會隨之而來,風痰交加,氣促喘息,於是就成了頑固的疾病。

急宜去風化痰,先以五苓散同寬氣飲(俱驚)寬熱飲(裡熱)用少薑汁和勻,沸湯調服,次進知母湯、雄黃散、如意膏、半夏丸(痰涎)。

知母湯,治齁䶎氣喘,痰鳴發熱,咳嗽惡風。

白話文:

應該及時去除風邪化痰,優先服用五苓散加上寬氣飲(有驚嚇)、寬熱飲(體內有熱)、少量生薑汁調勻,用沸水服用,之後服用知母湯、雄黃散、如意膏、半夏丸(痰多涎多)。

知母,甘草(各半兩),貝母,羌活,滑石(別研),大黃,小麥(各三錢),麻黃(去根節,湯泡,去沫,焙),苦葶藶,訶子肉(各一錢半),薄荷(去梗,二錢)

上件㕮咀。每服二錢,水一盞,薑二片,煎七分,無時溫服。

白話文:

知母、甘草(各半兩),貝母、羌活、滑石(另磨成粉末)、大黃、小麥(各三錢),麻黃(去掉根莖、用湯浸泡、去除泡沫、烘焙),苦葶藶、訶子肉(各一錢半),薄荷(去掉莖梗、二錢)

雄黃散,主暴中急慢驚風,齁䶎痰涎滿口,及雨侵閉汗不通,或涼或熱,坐臥生煩。

白話文:

雄黃散,主要用於治療暴發性中暑、慢性驚風、齁䶎、口中有痰涎滿溢,以及由於被雨淋後身體閉合汗水無法排出,導致出現寒熱交替、坐臥不安等症狀。

雄黃(紅亮者,二錢半),白藥(去黑皮),川烏(炮裂,去皮臍),草烏(炮裂,去皮),天麻(明亮者),川芎(五味各半兩)

白話文:

雄黃(紅亮者,二錢半):雄黃,選擇紅亮色的,重量為二錢半。

白藥(去黑皮):白藥,去除黑皮。

川烏(炮裂,去皮臍):川烏,經過炮製裂開,去除皮臍。

草烏(炮裂,去皮):草烏,經過炮製裂開,去除皮。

天麻(明亮者):天麻,選擇明亮的。

川芎(五味各半兩):川芎,五味各半兩。

上除雄黃外,餘五味銼焙,同雄黃為末。驚風痰壅,每服半錢或一錢,用薑汁、茶清調下。發汗,水薑蔥薄荷同煎,並投三服,取效。

白話文:

除了雄黃之外,其餘五種藥材磨成粉末,與雄黃一起研磨成細末。嬰兒驚風痰壅,每次服用半錢或一錢,用薑汁或茶汁調和後服用。如果想要發汗,則將水、薑、蔥、薄荷一起煎煮,連續服用三劑,以達到效果。

如意膏,治痰喘氣促,咳嗽連聲不已,冷熱二證皆可投。

半夏(炮裂),南星(炮裂。二味各一兩半)

白話文:

【如意膏】,用於治療痰喘、呼吸急促、咳嗽不斷的情況,無論是寒熱兩種不同的病症,都可以使用此方。

半夏(經過火烤切割),南星(經過火烤切割)。這兩味藥材各需一兩半。

上二味為末,以生薑汁和勻,捻作小餅如錢樣,用慢火炙乾,再為末,復取薑汁如前,經兩次炙乾,仍焙為末,煉蜜丸芡實大。每服一丸至二丸,仍用薑蜜湯無時化服,有熱,以薄荷湯下。

雄黃丹,治小兒齁䶎,喘滿咳嗽,心胸煩悶,傷熱蠲毒。

白話文:

將前面兩種藥材磨成粉末,用生薑汁和勻,捏成小餅,狀如銅錢,用慢火烘乾,再磨成粉末,又取生薑汁方法同前,經過兩次烘乾,還是烘焙成粉末,煉蜜製成芡實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丸或二丸,仍然用生薑蜜湯隨時化服,有熱氣時,用薄荷湯送服。

雄黃,硃砂(各一錢,另研),杏仁(十四粒,炒),巴豆(七粒),豆豉(淡者,二十一粒)

白話文:

  1. 雄黃、硃砂(各一錢,另外研磨成粉)。

  2. 杏仁(十四粒,炒熟)。

  3. 巴豆(七粒)。

  4. 豆豉(淡味的,二十一粒)。

上杏、巴、豉三味,用米醋半盞,乾薑一片指大,煮令乾,研成膏,皂角一寸蜜炙焦,先去子與皮,法制牛膽一分,同雄朱與杏膏研細和勻,麵糊為丸,如麻子大。每一歲兒五丸,壯者七丸,二歲十丸,淡生薑湯下。

《玉訣》,貝母丸,治小兒齁䶎。

白話文:

杏仁、巴豆、大豆三味,用半碗米醋、一片手指大的乾薑,煮至乾透,研磨成膏。一個一寸長的皁角,用蜂蜜炙烤至焦黑,先除去籽和皮,按照牛膽一分,雄黃與杏仁膏研磨細膩,均勻混合。用麵糊做成丸子,如芝麻大小。每個一歲的兒童服用五丸,成年人服用七丸,二歲兒童服用十丸,用淡生薑湯送服。

貝母,天南星(薑汁製),人參,茯苓,甘草(炙),白附子(各等分),皂角子(七枚,炮)

末之,煉蜜丸小豆大。每服五七丸,薄荷湯吞下。

油袞丸,治小兒齁䶎及蟲積。

白話文:

  • 貝母:一種中藥,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 天南星(薑汁製):一種中藥,具有消腫止痛、化痰散結的功效。

  • 人參:一種中藥,具有補氣養血、生津止渴的功效。

  • 茯苓:一種中藥,具有利尿消腫、健脾益氣的功效。

  • 甘草(炙):一種中藥,具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

  • 白附子(各等分):一種中藥,具有溫腎壯陽、補氣回陽的功效。

  • 皁角子(七枚,炮):一種中藥,具有破血逐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雷丸,五靈脂(各一分),巴豆(十五粒,取霜)

白話文:

雷丸成分:五靈脂(每種各一分),巴豆(取十五粒,只用巴豆殼上的白霜)

上末之,滴水丸。每三五丸麻油滾過,井水吞下。

《惠眼》,內金丸,治小兒齁䶎咳嗽。

白話文:

服完中藥之後,吃「滴水丸」。每次吃三到五粒,用麻油滾過之後,用井水吞下。

雞內金,雌黃(細研,水飛過,去水,露三日方使),半夏(生),延胡索(各等分)

白話文:

雞內金、雌黃(研磨細膩,水飛過濾,去除水分,放置三天後使用)、半夏(生)、延胡索(各等分)

上為末,棗肉為丸,如小豆大。周歲三丸至四丸,燈心湯下。

《吉氏家傳》治奶齁方

天竺黃,蚌粉(炒)

上件等分,研勻。蜜調塗奶頭上,與吃。

腦子散,治小兒傷風,咳嗽不住,兼治瘕呷。

大黃(一分),鬱金(二錢)

白話文:

【上藥末製,以棗肉做成藥丸,大小如小豆。一歲的嬰兒服用三到四顆,用燈心草煎湯送服。】

《吉氏家傳》治療奶齁(一種呼吸困難的症狀)的方子

天竺黃,蚌粉(需先炒過)

以上兩種藥物等量,研磨均勻。用蜂蜜調和後塗抹在乳頭上,讓嬰兒食用。

「腦子散」,用於治療小兒傷風引起的咳嗽不止,同時也能治療嘔吐聲。

大黃(一份),鬱金(兩錢)

上件二味,先以豬牙皂角煮一復時,取切片子,焙乾為末,次入粉霜、腦子各少許,再同研令勻。每服一字,沙糖水調下,量兒肥瘦,加減用之。

白話文:

以上的藥材,先用豬牙皁角煮一劑時間,取出切片,焙乾成粉末,然後放入少量粉霜和腦子,再次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一茶匙,用沙糖水混合服用,根據孩子的體重調整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