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幼科》~ 集之二·肝臟部 (5)

回本書目錄

集之二·肝臟部 (5)

1. 急驚

急驚之候,亦曰真搐,牙關緊急,壯熱涎潮,竄視反張,牛蒡顫動,唇口眉眼眨引頻並,口中氣冷,臉赤唇紅,大小便黃赤,其脈浮數洪緊,此內挾實熱,外感風邪,心家受熱積驚,肝家生風發搐,肝風心火,二臟交爭,血亂氣並,痰涎壅盛,百脈凝滯,關竅不通,風氣蕃盛,無所發泄,故暴烈也。

白話文:

急性驚厥發作,又稱真搐,牙關緊閉,身體發熱,口水直流,眼球上翻、向上斜視,眼淚直流,嘴脣、眉毛和眼睛不停地抽搐,口中氣息冷涼,臉色發紅,嘴脣紅潤,大小便黃赤。脈象浮數洪緊,這是因為內有實熱,外感風邪,心臟受熱積驚,肝臟生風發搐。肝風心火,兩個臟器互相爭鬥,血氣混亂,痰涎壅盛,百脈凝滯,關竅不通,風氣盛行,無法宣洩,所以發作起來很猛烈。

又有搐搦反張、斜視、而牙關不緊,口無痰涎而氣熱,未可直指以為驚風,恐是傷風、傷寒、夾食、夾驚、疹痘等證,此即錢氏假搐之說,又各依本證施治矣。又急驚搐搦,不可把握,但扶持之,否則風癇逆入經絡,遂使手足拘攣成廢疾。〔錢〕急驚,因聞大聲或大驚,而後發搐,發過則如故,此無陰也,當下,利驚丸主之。

白話文:

另外,抽搐痙攣,反張,斜視,但牙關不緊,口中沒有痰液,呼吸熱,不可以直接診斷為驚風,可能是傷風、傷寒、飲食積滯、驚嚇、麻疹等疾病,這就是錢氏的「假搐」之說,應根據各個疾病的具體情況分別治療。同時,對於急驚抽搐,不能用力拉扯約束,只能扶持著,否則會使風邪逆入經絡,導致手腳抽搐攣縮,成為廢疾。【錢氏】急驚,是由於聽到巨大的聲音或受到大的驚嚇,才發生的抽搐,抽搐過後就恢復正常,這是不屬於陰證的病症,服用「利驚丸」主治。

急驚,本因熱生於心,身熱面赤引飲,口中氣熱,大小便黃赤,劇則發搐,蓋熱甚則風生,風屬肝,此陽盛陰虛也,故利驚丸主之,以除其痰熱,不可用巴豆及溫藥大下之,恐搐虛熱不消也,小兒熱痰客於心胃,因聞大聲非常,則動而驚搐矣,若熱極,雖不聞聲及驚,亦自發搐。

白話文:

急驚,本是由於熱產生於心中,身體發熱、臉部發紅、口渴想喝水、口中氣熱、大小便黃赤色,嚴重的會發展成抽搐。因為熱到極點就會產生風,風屬肝,這是陽盛陰虛的緣故。所以要以利驚丸為主藥,來去除痰熱。不可用巴豆和大熱的藥物,以免將熱氣逼出體外,造成熱度不消,持續抽搐。小兒熱痰堆積在心胃,由於聽到巨大的聲響或受到驚嚇,就會動而抽搐。如果熱度過高,即使沒有聽到聲響或受到驚嚇,也會自行抽搐。

〔閻〕氏云:急驚,內有熱即生風,又或因驚而發,則目上連札,潮涎搐搦,身體與口中氣皆熱,及其發定或睡起,即了了如故,此急驚證也,當其搐勢漸減時,與鎮心治熱之藥一二服,如麝香丸、鎮心丸、抱龍丸、辰砂丸、紫雪之類,候驚勢已定須臾,以藥下其痰熱,如利驚丸、軟金丹、桃枝丸之類,利下痰熱,心神安寧,即愈。潔古云:急驚者,陽證也,俱府受病,熱痰客於心肺,是少陽相火旺,經云:熱則生風。

白話文:

閻氏說:急驚,內有熱就會生風,有時候也因為受驚嚇而發作,導致眼睛上吊,口水直流,身體和口中氣都很熱,等到發作平穩或睡醒後,就會像沒事一樣,這就是急驚的症狀。在痙攣的症狀逐漸減少時,給予鎮心治熱的藥物一兩次,例如:麝香丸、鎮心丸、抱龍丸、辰砂丸、紫雪等,等到驚嚇的症狀平穩了一會兒後,給予藥物以去除痰熱,例如:利驚丸、軟金丹、桃枝丸等,去除痰熱,使心神安寧,就會痊癒。潔古說:急驚是陽性疾病,是由於府臟受到病邪,熱痰停留在心肺之間,這正是少陽相火旺盛,經典說:熱就會生風。

因聞大聲而作,蓋謂東方震卦,得火氣而發搐,火本不動,焰得風而動,當用利驚丸、導赤散、瀉青丸、地黃丸,搐止,宜服安神丸。

白話文:

因為聽到大聲而抽搐發作,蓋指東方震卦,得到火氣而發作抽搐,火本來不移動,但火焰遇到風就會移動,應該服用利驚丸、導赤散、瀉青丸、地黃丸,抽搐停止後,適宜服用安神丸。

〔垣〕治驚,大忌防風丸,防風辛溫之藥,必殺人,何也?辛散浮溫熱者,火也,能令母實助子之氣盛,皆殺人也。如因驚而瀉青色,先鎮肝以硃砂之類,勿用寒涼之藥,大禁涼驚丸,風木旺必克脾胃,當先實其土,後瀉其子。

白話文:

〔垣〕治療驚悸,最忌諱使用防風丸。防風是一味辛溫發散的藥物,服用後必定會讓人上火,這是為什麼呢?辛散浮溫熱的藥物,屬於火性,會讓母親的實熱之氣幫助兒子的邪氣變得更加旺盛,從而導致死亡。如果因為驚悸而出現瀉青色的症狀,應先使用硃砂等藥物鎮靜肝臟,不要使用寒涼的藥物。大禁涼驚丸,因為風木旺盛必定會剋制脾胃,所以應先補益脾胃之土,然後再瀉除肝木之邪。

〔丹〕急驚風發熱口噤,手足心伏熱,痰嗽痰喘並用湧法,重則用瓜蒂散,輕則用苦參、赤小豆末,以酸齏汁調服,候少定,用通聖散蜜丸服之,間以桑樹上桑牛、陰乾研末調服,以平其風,(桑牛,比楊牛則色白黃者是。)又以北薄荷葉、寒水石、各一兩,青黛、白殭蠶、辰砂各一錢,全蠍二枚,豬牙皂角、槐角各五分,併為末,燈心湯和乳汁灌之。角弓反張,目直視,因驚而致,宜南星、半夏入薑汁、竹瀝灌之,更灸印堂。

白話文:

【丹】急性驚風發熱,嘴巴緊閉,手腳心發熱,痰多咳嗽、痰喘,治療時採用吐法,嚴重時服用瓜蒂散,症狀較輕時服用苦參、赤小豆末,用酸菜湯送服,病情稍微穩定後,服用通聖散蜜丸,同時服用桑樹上的桑牛(桑牛比楊牛顏色白黃)陰乾研磨成粉,用來平息風氣。(桑牛,比楊牛則色白黃者是。)也可以用北薄荷葉、寒水石,各一兩,青黛、白殭蠶、辰砂各一錢,全蠍二枚,豬牙皁角、槐角各五分,一起研磨成粉,用燈心湯和乳汁一起灌服。角弓反張,眼睛直視,因驚嚇導致,應服用南星、半夏,浸泡在薑汁、竹瀝中,然後灌服,此外,還需要針灸印堂穴。

初驚用防風導赤散:生乾地黃、川木通、防風、甘草等分,用竹葉三錢煎服。須用寧神膏:麥門冬去心、天竹黃、茯神、硃砂各一兩,麝香一錢,各搗研極細,煉蜜和,捏作小餅子,臨臥,薄荷湯化下,一夜一餅。老醫常言、小兒驚搐多是熱證,若先便用驚風藥白附子、全蠍、殭蠶、川烏之類,便是壞證。

白話文:

初期驚嚇治療:使用防風導赤散,將生乾地黃、四川木通、防風、甘草等藥材等份研末,加入三錢的竹葉煮成藥汁服用即可。必須使用寧神膏,將麥門冬去除中心部位、天竹黃、茯苓、硃砂各取一兩、麝香一錢,各研磨至極細的粉末,加入煉製的蜂蜜將藥粉混合,捏成小型的藥餅,在睡覺前用薄荷湯送服,一晚吃一餅。老醫師經常說,小兒驚厥大部分是熱證,如果一開始就使用驚風藥物,像是白附子、全蠍、殭蠶、川烏等,就會變成危症。

後有醫幼科者,只用導赤散加地黃、防風,進三服,導去心經邪熱,其搐便止,次服寧神膏,神效。(從孫道潤,幼時患驚搐甚危,延京口諸有名幼科醫療之,益困篤,其祖易庵兄求方於余,以是授之,二服立愈,自後常以救人,無不效者,恐人忽易,故著之。)〔曾〕急驚之論,前代書所不載,惟曰陽癇。

白話文:

後世有一些中醫專治小孩疾病的醫生,只用導赤散加上生地黃、防風,連服三次,以便導去心經的邪熱,小孩子痙攣的症狀就會停止,然後服用寧神膏,療效很好。(從孫道潤,幼年時患驚悸症狀很危險,延請了南京城幾個有名的兒童專科中醫前來治療,病情反而更加嚴重。他的祖父易庵的兄長向我索取藥方,將這個藥方交給了他。小孩連服兩次後便痊癒了。以後經常以此藥方救人,沒有不奏效的。擔心人們忽視而淡忘這個藥方,所以我將它記錄下來。)〔曾〕這種突發的急性驚厥症狀,在古代的醫書上沒有記載,只稱之為陽癇。

大概失所愛護,或抱於當風,或近於熱地,晝則食多辛辣,夜則衾蓋太厚,鬱蒸邪熱,積於心,傳於肝,再受人物驚觸,或跌撲叫呼,雷聲鼓樂,雞鳴犬吠,一切所驚。未發之時,夜臥不穩,困中或笑或哭,齧齒咬乳,鼻額有汗,氣促痰喘,忽爾悶絕,目直上視,牙關緊急,口噤不開,手足搐掣,此熱甚而然,況兼面紅脈數可辨。蓋心有熱而肝有風,二臟乃陽中之陽,心火也,肝風也,風、火、陽物也。

白話文:

大約是沒有得到妥善照顧,或是在當風處抱著,或靠近熱的地方,白天吃很多辛辣的食物,晚上被子蓋得太厚,鬱積的邪熱積聚在心臟,傳遞到肝臟,再加上受到人的驚嚇,或跌倒、大聲呼叫、雷聲、鼓樂、雞鳴狗吠等的驚嚇。在發病之前,夜裡睡不安穩,睡覺時有時會笑或哭,咬牙、咬乳頭,鼻子和額頭出汗,呼吸急促、喘氣,突然昏迷不醒,眼睛直往上看,牙關緊閉,嘴巴緊閉不能張開,手腳抽搐。這是因為熱性很高而造成的,加上臉紅脈搏快就可以辨別出來。因為心臟有熱,肝臟有風,這兩個器官都是陽中的陽,心臟是火,肝臟是風,風、火都是陽物。

風主乎動,火得風則煙焰起,此五行之造化,二陽相鼓,風火相搏,肝藏魂,心藏神,因熱則神魂易動,故發驚也。心主乎神,獨不受觸,遇有驚,則發熱,熱極生風,故能成搐,名曰急驚。治之之法,先以五苓散加黃芩、甘草、水煎,或百解散發表。次通心氣木通散、三解散。

白話文:

風主導著移動,火得到風就能燃燒起來,這是五行演化的規律,陽陽相激,風火相搏,肝臟藏著魂,心臟藏著神,熱時魂神就容易受到擾動,因此就會發驚。心主導著神,是唯一不會受到觸動的,遇到驚嚇,就會發熱,熱到極致就會生風,所以就會形成痙攣,稱之為急驚。治療它的方法,先用五苓散加上黃芩、甘草,水煎服,或者用百解散發表。接下來通心氣,用木通散、三解散。

疏滌肝經,安魂退熱,牛蒡湯、防風湯主之。驚風既除之後,輕者投半夏丸,重者下水晶丹,與之去痰,免成癡疾,但不可用大寒涼藥治之,熱去則寒起,亢則害,承乃制。若倉卒之間,驚與風證俱作,只用五苓散加辰砂末,薄荷湯調服,少解其證,蓋五苓散內有澤瀉導小便,心與小腸為表裡,小腸流利,心氣得通,其驚自減,內有桂,木得桂則枯,是以能抑肝之氣,其風自停,況佐以辰砂,能安神魂,兩得其宜。大略要解熱涼心肝後,惟可用平和湯散調理,稍熱之劑則難用,醫者宜審之。

白話文:

清除肝經鬱熱,安撫精神,退燒,可用牛蒡湯或防風湯治療。驚風症狀消除後,輕者可服用半夏丸,重者可服用水晶丹,以去除痰液,防止形成呆傻疾病,但不可使用大寒涼藥治療,否則熱症祛除後寒症可能產生,過度則有害,必須適度控制。如果倉促之間,驚風和風證同時發作,只可用五苓散加入辰砂末,用薄荷湯調服,稍微緩解症狀。五苓散內含有澤瀉可以引導小便,心臟與小腸為表裡關係,小腸暢通,心氣就能暢通,驚嚇症狀自然減輕。內含桂枝,木頭得到桂枝就會枯萎,因此它能夠抑制肝氣,風邪自然停止。再輔以辰砂,可以安定神魂,兩者搭配效果良好。大體來說,解除熱氣、涼爽心肝後,只能使用平和的湯料和藥粉調理,稍有熱性的藥劑都難以使用,醫生應該仔細審視。

愚嘗感慨諸人每見驚風搐作,不明標本,混為一證,遽然全用金、石、腦、麝、蜈、蠶、蛇、蠍、大寒搜風等劑投之,耗傷真氣,其證愈甚,多致弗救!殊不知驚生於心,風生於肝,搐始於氣,是為三證,其驚與風,首已詳及,然所謂蓄氣而成搐,陳氏之論最為明理,但未著其方,余於此證,則用寬氣飲治之,只以枳殼、枳實、為主。

白話文:

我曾感嘆很多人每當看到驚嚇後產生的抽搐症狀,都不清楚病因和症狀,胡亂地將其混為一種證型,急忙地全用金、石、腦、麝、蜈蚣、蠶、蛇、蠍子、大寒搜風等藥劑來治療,耗傷了正氣,症狀反而更加嚴重,很多都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殊不知驚嚇是由於心臟導致的,抽搐是由於肝臟導致的,搐症則是因為氣導致的,這就形成了三種證型,對於驚嚇和抽搐,前面已經詳細地討論過了。然而,所謂的蓄積了氣而導致的抽搐症狀,陳氏的理論最為合情合理,但是沒有記載藥方。對於這種證型,我一般會用寬氣飲來治療,主要成分是枳殼和枳實。

蓋其氣也,四時平和則身安,一息壅滯則疾作,況小兒啼哭不常,其氣蘊蓄,內則不能升降,外則無由發泄,輾轉經時,亦能作搐,善醫者審察病源,從而療之,萬無一失。更辨陰陽虛實,不可輕忽,若陽實證,煎五和湯、調三解散主之,此急驚有搐之類。若陰虛證,煎固真湯、調寬氣飲治之,此慢驚有搐之類。

白話文:

人體的氣息,在四時平和的狀態下,身體就會安康。當氣息有一點壅塞的時候,疾病就會發生。更何況小兒啼哭不正常,他們的氣息就會蓄積,在體內不能順暢地升降,在體外也沒有辦法發泄出來,經過長時間的積累,也有可能導致抽搐。有本領的醫生,會仔細辨別病因,從而進行治療,不會有絲毫的差錯。還要辨別陰陽虛實,不能輕視。若是陽實症,煎五和湯、調三解散來治療,這屬於急驚有搐之類。若是陰虛症,煎固真湯、調寬氣飲來治療,這屬於慢驚有搐之類。

若暴感此證,未別陰陽虛實,先用五苓散、和寬氣飲,及少加寬熱飲,三藥合用,薑汁沸湯調灌即解。大抵治搐之法,貴以寬氣為妙,氣順則搐停,此自然之理。大凡幼稚欲令常時驚悸不作,在乎腎臟和平,故戴氏曰:治驚不若補腎。謂心屬火,火性燥,得肝風則煙焰起,致生驚悸,補腎則水升火降,邪熱無侵,雖有肝風,不生驚駭。其法,當於申時進補腎地黃丸一服,或琥珀抱龍丸。

白話文:

如果突然患上此症,還沒有區分是陰虛還是陽虛,先服用五苓散、和寬氣飲,以及少加寬熱飲,三種藥一起服用,用薑汁和沸水調和灌服就會痊癒。總的來說,治療抽搐的方法,以寬中理氣為妙,氣順則抽搐停止,這是自然規律。一般的幼兒想要讓他們平時不驚悸,在於腎臟平和,所以戴氏說:治療驚悸不如補腎。因為心屬火,火性燥熱,遇到肝風就會煙焰升起,導致驚悸,補腎就能使水升火降,邪熱不能侵犯,即使有肝風,也不會產生驚嚇。方法是,申時服用一服補腎地黃丸,或琥珀抱龍丸。

用申時者,蓋水生於申,佐之以藥,則腎水得平,心火不炎,自無驚矣。《鈐方》治法,大要用藥有次序,有輕重,通關以後,且與截風定搐,風搐既定,卻下痰熱,理為至當。若患在痰熱,未有驚風,只可退熱化痰,不可妄投驚風藥,蓋藥中多用寒涼,恐引痰熱入經絡。凡病在熱,不可妄治痰,止當解表。

白話文:

在申時服用藥物,因為水在申時生長,輔以藥物,則腎水得以平穩,心火不旺盛,自然沒有驚嚇了。《鈐方》的治療方法,大致上用藥要有先後次序,輕重分明,疏通經絡之後,再給予鎮風定驚的藥物,風搐定住之後,再清除痰熱,這樣纔是恰當的。如果疾病在於痰熱,還沒有驚風,只能清熱化痰,不可隨意服用驚風藥,因為藥物中多用寒涼之藥,恐怕會引發痰熱進入經絡。凡是疾病在於熱,不可隨意治療痰,只能解表。

病在驚,不可妄治風,蓋驚由痰熱得,只可退熱化痰,而驚自止。病在痰,不可便治驚,急須退熱化痰。病在風,不可便治搐,蓋風由驚作,只可利驚化痰,其風自散。若也有搐,須用截風散驚,至妙之道。若治驚而痰不化,熱亦不退,驚安得自止。化其痰,熱若不退,風亦不散,痰安得去。

白話文:

疾病的原因在於受到驚嚇,就不能盲目地治療風邪,這種驚嚇是是由於痰熱引起的,只能夠化解痰熱,那麼驚嚇自然就會停止。疾病的原因是由於痰引起的,就不能夠馬上治療驚嚇,急速地化解痰熱,那麼疾病就會停止。疾病的原因是由於風引起的,就不可以馬上治療抽搐,風是是由於驚嚇引起的,只能夠利於化解驚嚇和痰熱,那麼風自然就會散開。如果也有抽搐,就應該用藥方截住風和化解驚嚇,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如果治療驚嚇而痰不化解,熱也不降低,那麼驚嚇怎麼能夠自己停止。化解痰,熱如果不降低,風還不會散開,那麼痰怎麼能夠消除呢。

是知不治之治,所以治之之謂歟。急驚初傳,風搐得定,而痰熱一泄,又須急與和胃定心之劑,若搐定而痰熱無多,則但用輕藥消痰除熱可也。然急驚雖當下,切不可過用寒涼,及水銀、輕粉、巴豆、芒硝等盪滌太驟,或當劑之,皆不得已,但使疾去即止,或不當用而用,或可用而過焉,由此遂成慢驚矣。

白話文:

知道不治療的治療,所以稱治療之說法。急驚發作剛開始的時候,風搐症狀安定下來,而且痰熱一泄出,又必須趕快給予和胃、定心的藥劑。如果抽搐症狀安定下來,而痰熱不多,那麼只要使用較輕的藥物來消痰、去除熱即可。但急驚發作雖然當下治療,絕對不可過度使用寒涼藥物,以及水銀、輕粉、巴豆、芒硝等藥物太過猛烈地清除體內有毒物質。或者只能用一劑,都是不得已的辦法,只要使疾病消除就停止用藥,或者不該用藥卻用了,或者可用藥卻過度使用,這樣就變成了慢驚。

且如只下痰熱,不必太驟,但斟酌處用大黃一品足矣,且急驚證源在於去肝風,降心火,《幼幼書》以為至要之說也。〔薛〕急驚之候,牙關緊急,壯熱涎湧,竄視反張,搐搦顫動,口中氣熱,頰赤唇紅,脈浮洪數者,此肝經血虛,火動生風,蓋風生則陰血愈散,陰火愈熾,火動則肺金愈虧,肝木愈盛,宜滋肝血,養脾氣,若屢服祛風化痰,瀉火辛散之劑,便宜認作脾虛血損,急補脾土。

白話文:

如果只見到痰熱,不必用藥太猛,只需要選用大黃這種藥物就足夠了。並且,急驚證的病因在於去除肝風,降低心火,《幼幼書》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說法。〔薛〕急驚症發作時,牙關緊閉,發高燒,口水湧出,眼睛上吊,抽搐顫動,口中氣熱,面頰發紅,嘴脣發紅,脈搏浮快而數,這時肝經血虛,火動生風,使風動,陰血更加分散,陰火更加旺盛,火動,肺金更加虧損,肝木更加旺盛,宜滋養肝血,養脾氣,如果多次服用祛風化痰,瀉火辛散的藥物,就會誤認為脾虛血虛,急忙補脾土。

若風火相搏,抽搐目瞤,筋急痰盛者,用四物湯以生肝血,加釣藤鉤、山梔仁以清肝火,更用四君子以補脾,六味丸以滋腎。若肺金剋木而兼呵欠者,用瀉白散以泄肺邪,地黃丸以益肝血。若邪入肝,則用柴胡清肝散加龍膽草亦可。邪入心,用梔子清肝散加炒黃連亦通。邪入腎,用六味地黃丸。

白話文:

如果風火相搏,出現抽搐、眼皮跳動、筋急痰盛等症狀,可以使用四物湯來滋養肝血,再加入釣藤鉤和山梔仁來清肝火,另外再用四君子湯來補脾,六味丸來滋補腎臟。

如果肺金剋木,同時出現哈欠連連的症狀,可以使用瀉白散來瀉肺邪,地黃丸來益補肝血。

如果邪氣進入肝臟,則可以使用柴胡清肝散,再加入龍膽草也可以。

如果邪氣進入心臟,可以使用梔子清肝散,再加入炒黃連也可以。

如果邪氣進入腎臟,可以使用六味地黃丸。

邪入肺,用地骨皮散。邪入脾,用六君子加柴胡、山梔。若不養肝血,不補脾氣,純用祛風化痰之藥不已,則脾益虛,血益損,邪氣延綿,必傳慢驚矣。初有痰熱,未有驚風,先且解表,祛肝風,降心火。

白話文:

如果邪氣侵犯肺部,就使用地骨皮散來治療。如果邪氣侵犯脾臟,就使用六君子湯加柴胡、山梔子來治療。如果不滋養肝血,不補益脾氣,只用祛風化痰的藥物來治療,那麼脾氣會越來越虛,血氣會越來越不足,邪氣會纏綿不絕,必定會傳變成慢驚風。一開始有痰熱,但還沒有驚風,就應該先解表,祛除肝風,降低心火。

《和劑》,香蘇散,解肌加乾葛(見傷寒太陽症。)

參蘇飲,解驚風煩悶,痰熱作搐,咳嗽氣逆,脾胃不和。

白話文:

《和劑》中的香蘇散,用於解表,加入乾葛可以治療外感風寒的太陽症。

參蘇飲,用於治療驚風引起的煩悶,痰熱導致的抽搐,咳嗽伴隨氣逆,以及脾胃功能不調。

人參(去蘆),紫蘇(和梗),前胡(去蘆),乾葛,半夏,赤茯苓(去皮。各七錢半),枳殼,陳皮(去白),桔梗(銼,炒),甘草(各五錢),《鈐方》去人參,加川芎。

白話文:

人參(去掉根鬚),紫蘇(連梗帶葉),前胡(去掉根鬚),乾葛,半夏,赤茯苓(去皮。各七錢半),枳殼,陳皮(去掉白色海綿層),桔梗(切碎,炒熟),甘草(各五錢)。《鈐方》中去掉人參,加入川芎。

上銼。每服二錢,水一鍾,薑二片,煎七分。無時溫服。

人參羌活散,治初作急驚,散風邪,除風熱。

白話文:

每次服用兩錢,用水一碗,加薑兩片,煎至七分。不論時間,溫服。

人參羌活散,用於治療初期突發的急驚,袪風邪,清除風熱。

羌活,獨活,柴胡,川芎,人參,甘草(炙),白茯苓(各一兩),前胡,桔梗,地骨皮,天麻(酒浸,焙。各半兩),枳殼(一兩,麩炒)

白話文:

羌活、獨活、柴胡、川芎、人參、甘草(經過炙烤)、白茯苓(各一兩),前胡、桔梗、地骨皮、天麻(用酒浸泡,然後烘烤。各半兩),枳殼(一兩,用麩子炒過)。

上㕮咀。每服一錢,水半盞,薑一片,薄荷一葉,棗半個,煎服。疹痘未發,亦可服。《直指方》每服三字末,紫蘇、薄荷湯調。搐制緊急者,去節麻黃煎湯調。或惺惺散加荊芥、防風亦可,免得遽施腦、麝。

惺惺散,除風熱,及傷寒時氣,瘡疹發熱。

白話文:

治療上臂麻木的藥方。每次服用一錢藥材,加半盞水、一片生薑、一片薄荷葉、半個紅棗,煎煮後服用。即使疹痘還未發作,也可以服用此藥方。《直指方》中記載,每次服用該藥方時,加入紫蘇、薄荷湯一起服用。如果抽搐症狀緊迫危急,則去除附子、麻黃後煎煮湯藥服用。或者,也可以在惺惺散中加入荊芥、防風一起服用,這樣可以避免倉促使用腦麝藥物。

白茯苓(淨),細辛,桔梗,栝蔞根,人參,甘草(炙),白朮,川芎(各等分)

白話文:

白茯苓(清洗乾淨),細辛,桔梗,栝蔞根,人參,甘草(烤過的),白朮,川芎(每種藥材重量相同)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半盞,薑一片,薄荷三葉,同煎。湯氏,細辛減半。

獨活湯,治胎驚,發散風邪。

白話文:

上方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半杯,加入一片姜,三片薄荷,一同煎煮。如果是湯氏使用,細辛的用量要減半。

獨活湯,用於治療胎兒受驚,以及發散風邪。

羌活,獨活(各一分),檳榔,天麻,麻黃(去節),甘草(炙。各半分)

白話文:

羌活、獨活各一份,檳榔、天麻、麻黃去節、甘草炙過各半分。

上銼散,每服半錢,水煎。於內加南星末蜜調,可貼囟門。

白話文:

上銼散,每次服用半錢,用水煎煮。在內部加入南星末和蜂蜜混合,可以敷貼在囟門上。

木通散,治小兒肝心有熱驚悸,用此藥瀉肝風、降心火、利驚熱。

羌活,山梔子(各二錢),大黃(煨),木通,赤茯苓,甘草(各一錢),

上銼碎,每服二錢,入紫蘇葉些少,用水一盞,煎至五分,不拘時服。

已風丹,祛風退驚。

白話文:

木通散,治療小兒肝心有熱、驚悸,使用此藥可以瀉肝風、降心火、利驚熱。

羌活、梔子(各二錢),大黃(煨),木通,赤茯苓,甘草(各一錢),

將上述藥材搗碎,每次服用二錢,加入少許紫蘇葉,用水一碗,煎至剩五分,不拘時間服用。

已風丹,具有祛風退驚的功效。

天竹黃(細研),防風,釣藤(各一兩),白殭蠶,干全蠍,白附子(各半兩)

白話文:

天竹黃(研磨成細粉),防風,釣藤(各一兩),白殭蠶,幹全蠍,白附子(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如芡實大。每服一粒至二粒,麝香、荊芥湯化下。

加味導赤散

白話文:

將藥物研磨成細末,與蜂蜜和成芡實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一粒到兩粒,用麝香和荊芥湯送服。

生地黃(上),木通(上),防風(中),甘草(中),山梔子(中),薄荷葉(下),麥門冬(中)

白話文:

  • 生地黃(上):滋陰益精、清熱涼血。

  • 木通(上):通利小便、清熱解毒。

  • 防風(中):祛風解表、勝濕止痛。

  • 甘草(中):補中益氣、和中緩急。

  • 山梔子(中):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 薄荷葉(下):疏風清熱、利咽透疹。

  • 麥門冬(中):滋陰生津、清肺止咳。

入燈心草、竹葉,水煎。

〔仁齋〕犀角湯,治心驚熱盛。

白話文:

使用燈心草、竹葉,加水煎煮。

《仁齋直指方》中的犀角湯,用於治療心驚和高熱。

犀角,防風,木通,赤茯苓,桑白皮(炒),甘草(炙,各等分)

上銼細。每三字,水煎服。

白話文:

犀角:犀牛角,具有清熱涼血、解毒的功效。

防風:防風草,具有祛風解表、散寒止痛的功效。

木通:木通草,具有利水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

赤茯苓:赤茯苓,具有利水滲溼、健脾益氣的功效。

桑白皮(炒):桑白皮,具有清熱涼血、利尿消腫的功效。

甘草(炙,各等分):甘草,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氣的功效。

急驚初傳,且可通關、定驚搐。諸風搐搦,關竅不通,痰涎潮塞,氣實使之。先用蘇合香丸,以薑自然汁浸,薄荷湯調與服,使氣下則痰下,關竅自通。

通關散,治小兒驚風搐搦,關竅不通。

白話文:

突發緊急驚風症狀時,可以用蘇合香丸來治療,先將蘇合香丸浸泡在新鮮的生薑汁中,然後用薄荷湯調和服用,這樣能使氣往下走,痰液也能隨之排出,關竅自然就會通暢。諸如此類風症痙攣,關竅不通,痰涎潮濕阻塞,氣體充實使然。

南星(炮),殭蠶(炒。各一錢),麝香(一字),豬牙皂角(二定),赤腳蜈蚣(一條,炙)

白話文:

南星(炮製好的),殭蠶(用炒製法處理好的,各一錢),麝香(一字),豬牙皁角(二定),赤腳蜈蚣(一條,用炙烤法處理好的)。

上為末,以手點薑汁,蘸藥少許擦牙,或用物引滴入藥兩三點。涎自出,口自開。皂角,略燒存性,為末。

嚏驚散

半夏(一錢),豬牙皂角(半錢)

上為末。用一豆許,用管子吹入鼻。立醒。

茅先生奪命散

銅青,硃砂(各二錢),膩粉(半錢),麝香(少許),蠍尾(十四個,去針)

白話文:

上面的藥材磨成粉末,用手沾取少量薑汁,蘸一點藥粉擦在牙齒上,或者用工具引導滴入兩三滴藥。唾液會自動流出,嘴巴也能打開。將皂角稍微燒一下,保留其本質,然後磨成粉末。

[嚏驚散]

半夏(一錢),豬牙皂角(半錢)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使用時取如豆粒大小,用管子吹入鼻子,人會立即清醒。

[茅先生奪命散]

銅青,硃砂(各二錢),膩粉(半錢),麝香(少許),蠍尾(十四個,去除毒針)

上為末。每服半錢,薄荷、臘茶清調下。此治天釣、臍風、客忤、卒死、撮口、鵝口、木舌、喉痹、胙腮、風壅吐涎,後依證調理。

錢氏涼驚丸

白話文:

上為末。每次服用半錢,用薄荷、臘茶調和,清涼順暢地吞下。此方治療天吊、臍風、客忤、卒死、撮口、鵝口、木舌、喉痹、胙腮、風壅吐涎,之後根據症狀調理治療。

草龍膽,防風,青黛(各三錢),釣藤(二錢),黃連(五錢),牛黃,麝香,龍腦(各一字)

白話文:

草龍膽、防風、青黛(各三錢),釣藤(二錢),黃連(五錢),牛黃、麝香、龍腦(各一錢)

麵糊丸粟米大。每服三、五丸,金銀湯下。

白話文:

把麵粉糊做成粟米粒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到五顆,用金銀花湯送服。

《局方》天麻防風丸,治小兒驚風,身熱喘粗,多睡驚悸,手足搐搦,精神昏憒。

白話文:

《局方》天麻防風丸,用於治療小兒驚風,症狀包括:

  • 身體發熱,呼吸急促
  • 睡覺時容易驚醒,易受驚嚇
  • 手腳抽搐
  • 精神恍惚、意識不清

天麻,防風,人參(各一兩),甘草,硃砂,雄黃(各二錢半),蠍尾(炒),殭蠶(炒。各半兩),牛黃,麝香(各一錢)

白話文:

  • 天麻:一兩

  • 防風:一兩

  • 人參:一兩

  • 甘草:二錢半

  • 硃砂:二錢半

  • 雄黃:二錢半

  • 蠍尾(炒):半兩

  • 殭蠶(炒):半兩

  • 牛黃:一錢

  • 麝香:一錢

上為末。煉蜜丸櫻桃大,硃砂為衣。每一丸,薄荷湯化下。

《三因方》治陽癇驚風熱證,面赤、身熱、發搐、直視、牙緊。

白話文:

上方的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如櫻桃大小的丸子,外層包覆硃砂。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湯送服。

《三因方》用於治療陽癇、驚風、熱證,症狀包括臉色紅赤、身體發熱、抽搐、目光呆滯、牙關緊閉。

蘆薈,白附子,甘草(各二錢),胡黃連,硃砂(各一錢),膩粉,麝香(各半錢),蠍稍,殭蠶(炒。各七個),金箔(七片),赤腳娛蚣(一條,炙)

白話文:

  • 蘆薈:兩錢

  • 白附子:兩錢

  • 甘草:兩錢

  • 胡黃連:一錢

  • 硃砂:一錢

  • 膩粉:半錢

  • 麝香:半錢

  • 蠍稍:七個(炒過)

  • 殭蠶:七個(炒過)

  • 金箔:七片

  • 赤腳娛蚣:一條(烤過)

上為末。二歲以上服半錢,金箔、薄荷湯下。

《全嬰方》睡紅散,治小兒急、慢驚風,手足搐搦,目瞪神昏。

白話文:

上方研成細末。兩歲以上的孩童服用半錢,用金箔和薄荷湯送服。

《全嬰方》中的睡紅散,用於治療小兒急性和慢性驚風,症狀包括手足抽搐,眼睛直視,意識不清。

牛黃,硼砂,腦子,真珠,水銀(砂子。各半錢),青黛,蠍尾(炒),京墨(燒),南星,半夏(同上,薑製一宿),蛇含石(淬。各一錢),金銀箔(各十片),麝香(一字),烏蛇尾(並項下七寸,酒浸一宿,取出,去皮骨,炙,一錢)

白話文:

  • 牛黃、硼砂、腦子、珍珠、水銀 (砂子,各半錢)

  • 青黛、蠍尾 (炒)、京墨 (燒)、南星、半夏 (同上,薑製一宿)

  • 蛇含石 (淬,各一錢)

  • 金銀箔 (各十片)

  • 麝香 (一字)

  • 烏蛇尾 (並項下七寸,酒浸一宿,取出,去皮骨,炙,一錢)

上為末。三歲一字,薄荷湯下。

按:此治風熱痰藥,通關透肌骨之劑也,非風邪下陷者,不可輕用。

定搐散,治小兒急驚,定搐。

白話文:

上方磨成粉末。三歲以下每次服用一分,用薄荷湯送服。

注意:這是治療風熱痰的藥方,能疏通關節透達肌骨,如果不是風邪下陷的情況,不可隨便使用。

定搐散,用於治療小兒急性驚風,能夠安定抽搐。

赤腳蜈蚣(大者一條,酒浸,炙),麻黃(去節),南星(炮),白附子,直殭蠶(炒),羌活,代赭石(醋煆淬七次),蠍稍,川薑黃(各二錢),硃砂(一錢)

白話文:

  • 赤腳蜈蚣:一條大蜈蚣,用酒浸泡,然後烘烤。

  • 麻黃:去節。

  • 南星:炮製。

  • 白附子。

  • 直僵蠶:炒熟。

  • 羌活。

  • 代赭石:用醋煆淬七次。

  • 蠍稍。

  • 川薑黃:各二錢。

  • 硃砂:一錢。

上為末。每服一字,荊芥、紫蘇煎湯調下。如搐不止,加烏蛇肉。

順搐散,解男右女左搐不順者。

枳殼(制),釣藤(去鉤),荊芥,羌活,防風(去蘆),甘草(各半兩)

上碎。每服二錢,水一盞,順切薑二片,煎七分,無時,溫服。或入薄荷同煎。

瀉青丸,治竄視、發搐,痰熱。

龍膽草(焙),梔子仁,大黃(煨),羌活,防風(各一錢),川芎(一錢半)

上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一丸,煎竹葉泡薄荷湯調下。錢氏有當歸。

白話文:

上方的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小撮,用荊芥、紫蘇煎湯送服。如果抽搐不停止,可加入烏蛇肉。

順搐散,用於解決男性向右、女性向左的抽搐不順。

枳殼(炮製),釣藤(去除鉤狀部分),荊芥,羌活,防風(去除根部),甘草(各半兩)

將上述藥材打碎。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碗,加入兩片生薑煎煮至七分滿,隨時可以溫服。也可以加入薄荷一起煎煮。

瀉青丸,治療眼睛斜視、抽搐,由痰熱引起。

龍膽草(烘焙),梔子仁,大黃(炒),羌活,防風(各一錢),川芎(一錢半)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一丸,用煎煮的竹葉水泡薄荷湯送服。錢氏配方中還含有當歸。

〔羅氏〕鎮肝丸,治小兒急驚風,目直上視,抽搐昏亂,不省人事,是肝經風熱也。(此方,瀉青之變)

天竹黃(研),生地黃,當歸,竹葉,草龍膽,川芎,大黃(煨),羌活,防風(各二錢半)

白話文:

羅氏鎮肝丸可以用來治療小兒急驚風。症狀是眼睛直往上看,全身抽動,昏迷不省人事。這是因為肝經有風熱所引起的。這個藥方要瀉除肝經的青氣。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雞頭大。每服二丸,沙糖水化下。先服此,後服天麻散。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加煉過的蜂蜜製成如雞頭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顆藥丸,用沙糖水送服。先服用此藥丸,再服用天麻散。

凡欲下之,須當審問前人已下、未下,或曾經吐瀉否,已下及吐瀉者,不可再下,但驅風、化痰、消熱、而已,大約痰熱十分,且泄其三之二,下劑中須用枳殼、菖蒲、寬心通氣之類佐之。急驚,急在一時,治不可緩,緩則候加深,若一時體認不明,又不可妄施藥餌。

白話文:

凡是想要用藥往下瀉,須先詳問病人先前有下瀉、沒有下瀉,或曾有嘔吐、腹瀉的情況否,如果已經下瀉或嘔吐腹瀉過,就不要再用藥往下瀉了,只宜用驅風、化痰、消熱的藥即可。大約是痰熱十分,下瀉其三之二,下劑時須用枳殼、菖蒲等寬心通氣的藥材輔助之。急驚,指病情緊急,在於一時,治療不能拖延,拖延則病情會加重,若一時體察不明,又不可胡亂施用藥物。

急驚既已傳截風、定搐,次第,風驚已定,而痰熱下劑有三,初且輕下,又稍重下,又加重下之劑,下後和胃助氣,而後定志寧神,驅風鎮驚,防其再發,若下後諸證猶存,未易痊愈,更勿再下,當作慢驚推詳。

白話文:

急驚病表現為風已傳入肌體,抽搐已定,但依次、逐漸地出現了風驚已定,肺胃有痰熱的症狀,其治療方法有輕下、重下和加重下之法三種,治療後再用藥物調理胃氣並幫助升提陽氣,然後再使用安神定志、驅風鎮驚的藥物,預防其再次發病。若使用上述方法治療後,各種症狀仍然存在,不易痊癒,就不要再用下法治療了,應把它當作慢驚來治療,進行分析。

〔急驚輕下法〕

防風湯,治風熱痰壅,大便不通。

防風,羌活,枳實(各半兩),川芎,甘草(炙),大黃(煨。各二錢半)

銼末。每服三字,薑棗煎。

白話文:

〔急驚輕下法〕

防風湯,用於治療風熱痰阻,大便不通。

防風、羌活、枳實(各十五克),川芎、甘草(炒),大黃(烤過。各十二克半)

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九克,用薑和棗煎煮服用。

小柴胡湯加枳殼、防風,最利風熱,解血熱。免用銀粉、巴、硝重劑。一方,加大黃少許。

宣風散,疏導風、熱、驚風、痰熱、四證俱備者,極效。

白話文:

小柴胡湯加入枳殼和防風,最能治療風熱,解除血液中的熱氣。不需要使用銀粉、巴豆、硝石等重劑。如果病情嚴重,可以加入少量的大黃。

雞心檳榔(二個),甘草,橘紅(各半兩),黑牽牛(取末,二兩,半生半炒)

白話文:

  • 雞心檳榔(兩個):雞心檳榔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理氣化痰、溫中止瀉的功效。

  • 甘草(半兩):甘草也是一種中藥材,具有補氣健脾、益氣補血的功效。

  • 橘紅(半兩):橘紅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理氣化痰、溫止咳化痰的功效。

  • 黑牽牛(二兩,半生半炒):黑牽牛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通便的功效。

上為末。每服半錢,蜜湯調下。

定命丹,治急驚、天吊、撮口,通利痰熱。

白話文:

服用時取藥粉半錢,用蜂蜜水調服。

定命丹,用於治療急驚風、天吊症、撮口症,能通利痰熱。

全蠍(七個),天麻,南星(炮),白附子(各二錢半),硃砂,青黛(各一錢半),輕粉,麝香(各半錢),龍腦(一字)

白話文:

全蠍(七隻),天麻,炮製的南星,白附子(各二錢半),硃砂,青黛(各一錢半),輕粉,麝香(各半錢),龍腦(一字)

上為末。粟米糊、丸綠豆大。每一丸,荊芥、薄荷、湯調下。先研半丸,吹入鼻中。

白話文:

把藥材磨成末,然後用小米糊將藥末做成丸藥,丸藥要像綠豆般大小。每顆丸藥裡面都包含了荊芥和薄荷,用湯水送服。先研磨半顆藥丸,把它吹入鼻孔中。

疏風散,治驚風痰熱四證俱盛。

檳榔,陳皮(去白,各二錢),牽牛,大黃(略煨,各三錢)

上為末。每服半錢,生蜜調下。演山加朴硝一錢。

《保嬰方》大黃、黑牽牛、白牽牛、三味各半生半熟,檳榔,各半兩,細末,蜜湯調。痰多,加輕粉。

〔演山〕治四證已作,八候未具,,截風丹,。

白話文:

疏風散,用於治療驚風、痰熱四種症狀都嚴重的情況。

藥材包括:檳榔、陳皮(去掉白色部分,各兩錢)、黑牽牛、大黃(稍微炒過,各三錢)。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生蜂蜜調勻後服用。演山版本會另外加入一錢的朴硝。

《保嬰方》中的配方則是:大黃、黑牽牛、白牽牛,這三種藥材各取半生半熟,以及檳榔,各半兩,研磨成細末,用蜂蜜水調勻。若痰多,可加入輕粉。

演山版本用於治療四種症狀已經出現,但八種徵兆尚未完全呈現的情況,稱為截風丹。

全蠍(去毒,炒),殭蠶(炒),白附子(炮),南星(炮),天麻(各二錢半),硃砂(一錢),赤足蜈蚣(一條,酒炙),麝香(一字)

上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三丸,金銀薄荷湯化下。

定搐散,治急驚、四證八候並作。

白話文:

  • 全蠍(去除毒性炒過)

  • 殭蠶(炒過)

  • 白附子(烤過)

  • 南星(烤過)

  • 天麻(各兩錢半)

  • 硃砂(一錢)

  • 赤足蜈蚣(一條,用酒烤過)

  • 麝香(一錢)

天麻,白附(炮),南星(炮,各半兩),蠍稍(炒),白花蛇頭(酒炙。各二錢半),硃砂,雄黃,乳香(各一錢),代赭石(一兩,米醋淬煅七次),赤腳蜈蚣(一條,酒炙),龍腦,麝香(各一字)

白話文:

天麻、白附子(炮製)、南星(炮製,各半兩),蠍尾(炒製)、白花蛇頭(用酒炙烤,各二錢半),硃砂、雄黃、乳香(各一錢),代赭石(一兩,用米醋淬煅七次),赤腳蜈蚣(一條,用酒炙烤),龍腦、麝香(各一字)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金銀薄荷湯下。煉蜜丸,調亦佳。

牛黃清心丸,治四證八候,去風痰,散驚熱。

南星,半夏,白附,川烏(各一兩,並洗),川鬱金(半兩)

白話文:

上面的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半錢,用金銀花薄荷湯送服。也可以將藥粉與煉蜜混合製成丸狀服用。

牛黃清心丸,用於治療四種症狀八種表現,能夠袪除風痰,散解驚熱。

南星、半夏、白附子、川烏(各一兩,都需要清洗),川郁金(半兩)。

上五味,為粗末,用臘月黃牛膽兩三枚取汁和藥,入膽中札,懸當風處一月,干,取出,入添馬牙硝、硃砂、雄黃、硼砂各一錢,腦、麝少許,如膽藥一兩,硝、砂四味各一錢,稀麵糊、丸麻子大。金銀薄荷湯下。一歲十丸,二歲倍之。

白話文:

將五種味道較重的藥材搗成粗末,用臘月裡黃牛的膽汁兩三枚,取汁後與藥末混合,放入膽囊中縫合,懸掛在通風處一個月,待藥物乾燥後取出,加入添馬牙硝、硃砂、雄黃、硼砂各一錢,再加入少許牛腦和麝香,藥物總量為一兩,硝、砂四種藥材各一錢,用稀麵糊將藥物做成麻子大小的丸劑,用金銀薄荷湯送服。一歲的兒童服用十丸,二歲的兒童服用二十丸,以此類推。

〔鄭氏〕比金丸,治急驚壯熱,喘粗痰嗽,大小便不利。

輕粉,滑石(各錢半),南星(一錢一字),青黛(半錢)

白話文:

鄭氏比金丸,用於治療突然發作的高熱、呼吸急促伴有痰多咳嗽、大小便不通暢。

成分包括:輕粉、滑石(各一錢半),南星(一錢一字),青黛(半錢)。

為末。稀糊丸小豆大。一歲二丸,薄荷湯調下。急驚頭熱足冷,口噤面青痰瘈,加一丸。桃皮湯下、名桃符丸,疏流蘊積涎熱,瘡痘餘毒,宜服。又去青黛、加蠍稍半錢,名小青丸,同治。

白話文:

研磨成粉末,用稀糊做丸劑,大小如綠豆。一歲小孩服用兩粒,用薄荷湯送服。如果病情嚴重,出現驚厥、發熱、手腳冰涼、口不能張、臉色發青、痰壅氣促等症狀,可加一粒。用桃皮湯送服,叫做桃符丸,可以疏通經絡,化解蘊積在體內未排出的涎液和熱毒,對瘡痘的餘毒也有效,很適合服用。如果去掉青黛,加上半錢蠍子,叫做小青丸,療效相同。

利驚丸,急驚痰熱潮搐。

輕粉,青黛(各一錢),牽牛末(半兩),天竹黃(二錢)

上為末,糊丸或煉蜜丸小豆大。薄荷湯化下。

太白散,急驚搐搦涎盛。

粉霜(二錢),輕粉,白牽牛(炒。各一錢)

上為末。每服一字,薄荷湯調。吐痰,效。

防風丸,治驚風痰熱,神昏驚悸。

白話文:

利驚丸,用於治療急性驚風引起的痰熱和抽搐。

成分包括:輕粉、青黛(各一錢),牽牛末(半兩),天竹黃(二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糊或煉蜜製成如小豆大小的丸子。服用時,用薄荷湯送服。

太白散,用於治療急性驚風引起的抽搐和多涎。

成分包括:粉霜(二錢),輕粉、白牽牛(炒過的,各一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量為一字,用薄荷湯調和服用。可促進痰液排出,效果良好。

防風丸,用於治療驚風引起的痰熱、神志不清和心悸。

成分未完全列出,但此方旨在調理上述症狀。

天麻,防風,人參,川芎(各一兩),全蠍,甘草,殭蠶,硃砂,雄黃,牛膽星(各二錢五分)

上為末,蜜丸雞頭大。每一丸,薄荷湯下。

白話文:

天麻、防風、人參、川芎(各一兩),全蠍、甘草、殭蠶、硃砂、雄黃、牛膽星(各二錢五分)。

天麻:具有祛風止痙、平抑肝陽、熄風止痛之效。

防風: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止痙之效。

人參: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固脫、補脾益肺、生津止渴之效。

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行經通絡之效。

全蠍:具有息風止痙、解毒散結、通絡止痛之效。

甘草:具有益氣補脾、益氣和中、清熱解毒之效。

殭蠶:具有息風止痙、清熱明目、祛風止痛之效。

硃砂:具有鎮靜安神、清心除煩、涼血解毒之效。

雄黃:具有解毒殺蟲、闢穢驅邪之效。

牛膽星:具有清熱明目、祛風止痙、平抑肝陽之效。

《保嬰方》,全蠍散,治急、慢驚風發搐,服之神效。(急慢二證加減方法在內,製法更佳)

白話文:

《保嬰方》中記載的「全蠍散」,可以治療急性和慢性的驚風抽搐,服用後效果顯著。(急性和慢性的症狀和加減的方法都記載在內容中,製作方法更加完善)

全蠍(二十四個,新薄荷葉包,以竹夾住,於慢火上炙數次,或干薄荷葉酒浸開包炙亦可),殭蠶(半兩,炒去絲嘴,用薄荷依法炙),南星(一兩,取末,以生薑一兩切片,新薄荷葉二兩同搗和,捏作餅,曬乾)

白話文:

全蠍(二十四隻,用新鮮的薄荷葉包裹,用竹夾固定,在文火上炙烤數次,也可以用乾燥的薄荷葉酒浸泡後包裹炙烤)。

殭蠶(半兩,炒熟後去除絲嘴,用薄荷葉按照上述方法炙烤)。

南星(一兩,研磨成末,取生薑一兩切片,新鮮薄荷葉二兩一起搗碎混合,捏成餅狀,曬乾)。

如急驚,不用南星,加大黃一兩,煨。若慢驚,不用大黃,加制南星。

白附子(炮,三錢),防風(去蘆叉),天麻,甘草(炙),硃砂(水飛),川芎(各半兩),

白話文:

如果遇到急性驚風,不使用南星,而是加入一兩的大黃,並且燉煮。如果是慢性驚風,則不使用大黃,而是加入炮製過的南星。

使用炮製過的白附子三錢,去除頭尾的防風,天麻,炙烤過的甘草,水飛過的硃砂,以及川芎,各半兩。

上為末。一歲兒,服一字,二歲兒,服半錢,薄荷湯調下,量大小歲數加減。身熱發搐,煎後火府散調。慢驚吐瀉後發搐,生薑湯調。急驚搐,煎火府散加大黃湯調。

白話文:

上為藥粉。一歲的小孩服藥 一字,二歲的小孩服藥半錢,用薄荷湯送服,根據年齡增減劑量。發燒抽搐的,用藥煎後加火府散服用。慢驚吐瀉後發生的抽搐,用生薑湯送服。急驚抽搐,用火府散加大黃湯煎後服用。

火府散,面赤、咬牙、發熱、唇口乾燥、小便赤澀,一切虛,實邪熱並治。

生地黃,木通(各一兩),黃芩,甘草(炙。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二錢,水煎,溫服。無時。

〔湯氏〕金星丸,治急驚,壯熱痰壅,大便不通。

鬱金(末),雄黃(各二錢半),膩粉(半錢),巴豆(七個,取霜)

上為末。醋糊、丸黍米大。一歲二丸,薄荷湯下。

〔茅先生〕硃砂膏,治驚熱,驚積。

白話文:

火府散,用於治療臉紅、咬牙、發燒、嘴唇和口腔乾燥、小便顏色深且排尿不暢,以及所有因虛弱或實邪引起的熱症。

材料包括生地黃、木通(各一兩),黃芩、炙甘草(各半兩)。

將上述藥材切碎。每次使用二錢,用水煎煮後溫服。服用時間不限。

湯氏金星丸,用於治療急性驚厥,高熱痰多,大便不通。

材料包括鬱金粉末、雄黃(各二錢半),膩粉(半錢),巴豆(七顆,提取霜)。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醋糊製成黍米大小的丸子。一歲兒童每次服用兩粒,用薄荷湯送服。

茅先生硃砂膏,用於治療驚厥發熱,驚積。

硃砂(半兩),硼砂,馬牙硝(各三錢),真珠(一錢),玄明粉(二錢),龍腦,麝香(各一字)

白話文:

硃砂(半兩),硼砂、馬牙硝(各三錢),真珠(一錢),玄明粉(二錢),龍腦、麝香(各一字)。

硃砂(25克),硼砂、馬牙硝(各15克),珍珠(5克),玄明粉(10克),龍腦、麝香(各0.5克)。

白話文:

朱砂(25克),硼砂、馬牙硝(各15克),珍珠(5克),玄明粉(10克),龍腦、麝香(各0.5克)。

各研,拌久自成膏。如諸驚,黃豆大,金銀薄荷湯化。潮熱、甘草湯。狂躁惡叫、生地龍自然汁。月內兒,調塗乳頭,令吮。

大黑龍丸,治小兒急慢驚風,神效。

白話文:

將各種藥材分別研磨成粉,拌勻後自然會成為膏狀。如果出現各種驚厥症狀,可取黃豆大小的藥膏,用金銀薄荷湯化開服用。潮熱症狀,可服用甘草湯。狂躁不安、惡言叫囂的症狀,可服用生地龍的自然汁液。對於一個月以內的嬰兒,可以將藥膏塗抹在乳頭上,讓嬰兒吮吸。

膽星,礞石(硝煅。各一兩),天竺黃,青黛(各半兩),蘆薈(二錢半),辰砂,蜈蚣(燒灰,一錢半),殭蠶(五分)

白話文:

膽星,礞石(硝石煅燒,各一兩),天竺黃,青黛(各半兩),蘆薈(二錢半),辰砂,蜈蚣(燒成灰,一錢半),殭蠶(五分)

上,為末。甘草汁、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或二丸,薑蜜薄荷湯下。如慢驚,用桔梗白朮湯下,即愈。

白話文:

將以上材料磨成粉末。甘草汁,做成雞頭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粒或兩粒,用薑蜜薄荷湯送服。如果是慢性驚悸,用桔梗白朮湯送服,即可痊癒。

小黑龍丸,冶小兒急驚輕者。

青礞石(煅,一兩),青黛(一錢),蘆薈(一錢半),膽星(一兩)

上為極細末,甘草湯、為丸如雞頭大。每一丸,薑蜜薄荷湯下。

上二方,礞石、膽星治痰之劑為君,痰多者宜之。

〔急驚重下法〕

白話文:

小黑龍丸,用於治療小兒急驚症狀較輕的情況。

成分包括:煅燒過的青礞石一兩,青黛一錢,蘆薈一錢半,膽星一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非常細的粉末,用甘草湯調和,製成如雞頭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一丸,用薑蜜薄荷湯送服。

上述兩個配方中,以礞石和膽星作為主藥,主要用於治療痰多的情況,適合痰多的患者使用。

對於急驚症狀嚴重的患者,則需採用更強烈的治療方法。

〔謝氏〕奪命丹,治急驚不省人事,眼定不動,牙關不開,唇白並黑者。

白話文:

[謝氏]奪命丹,用於治療突發性驚厥,昏迷不醒,眼珠凝視不動,牙關緊閉,嘴脣又白又黑的人。

南星,半夏(各四錢,為末,並以生薑汁和作餅子,曬乾),真珠(新白者,二錢),巴豆(去油淨,一錢),硃砂(四錢),金箔,銀箔(各十片),輕粉,麝香(各半錢)

白話文:

南星、半夏(各四錢,磨成粉末,並以生薑汁和在一起,做成餅狀,曬乾),真珠(新採的白色珍珠,二錢),巴豆(去除油脂,淨重一錢),硃砂(四錢),金箔、銀箔(各十片),輕粉、麝香(各半錢)

上,各為末,和勻,飛羅面打糊為丸,如黍米大。每一歲兒一丸,燈心湯下。

比金丸,治小兒風熱丹毒,急慢啞驚。

前,奪命丹中減去金銀箔,加真鬱金末三錢,丸如上法。

利驚丸

前,比金丸中去鬱金,加腦子半錢,白頸蚯蚓一條,用刀截斷首尾兩頭齊跳者用之,去土秤二錢,丸服如上法。

按:此三方導痰藥也,白餅子加減法。

〔演山〕青金丸,治驚風痰熱,四證壅盛。

巴霜(半錢匕),青黛(二錢半),南星(半兩,炮),輕粉(一錢),滑石,全蠍(去毒,炒。各二錢)

上為末,稀糊丸如麻子大。一歲五丸,二歲七丸,大小加減,薄荷、茶清下。

以通為度。一方,加白附子。

珍珠天麻丸,治驚風痰熱壅盛,及吊腸、鎖肚、撮口,絕效。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各自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用飛羅面調成糊狀,製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歲的小孩服用一丸,用燈心草煎湯送服。

比金丸,用於治療小兒風熱引起的丹毒,以及急性和慢性的啞驚症。

根據奪命丹的配方,去掉金銀箔,加入三錢的真鬱金末,按照上述方法製成藥丸。

利驚丸

在比金丸的基礎上,去掉鬱金,加入半錢的冰片和一條白頸蚯蚓(需先用刀切斷其頭尾,選取能兩端同時跳動的使用),稱重二錢,按照上述方法製成藥丸並服用。

注意:這三個方劑都是用來袪痰的,與白餅子的加減法相同。

〔演山〕青金丸,用於治療驚風和痰熱,以及四種症狀的壅塞。

巴霜(半錢),青黛(二錢半),南星(半兩,炮製),輕粉(一錢),滑石,全蠍(去除毒性後炒製,各二錢)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稀糊調和製成如麻子大小的藥丸。一歲的小孩服用五丸,兩歲的小孩服用七丸,根據年齡大小調整用量,用薄荷或茶水送服。

以通暢為目標。另一個配方則會加入白附子。

[珍珠天麻丸],用於治療驚風和痰熱嚴重的情況,以及吊腸、鎖肚、撮口等症狀,效果非常顯著。

南星(炮),天麻,白附子(炮。各一錢),膩粉(半錢),巴霜(一字),蕪荑(炒),全蠍(麵炒),滑石(各一錢半)

白話文:

南星(炮製過),天麻,白附子(炮製過。各一錢),膩粉(半錢),巴霜(一字),蕪荑(炒過),全蠍(麵炒過),滑石(各一錢半)

上為末,糊丸粟米大。一歲五、七丸,二歲十丸,大小加減,薄荷湯點茶清,送下。

〔鄭氏〕驅風膏,肝風筋脈拘急,面紅目青,眼上驚搐,及胎風。

辰砂,蠍尾,當歸,龍膽草,川芎,山梔仁,大黃,羌活,防風,甘草(各一錢),

上為末,入麝香一字,煉沙糖,丸雞頭大。三歲三丸,薄荷、竹葉、蜜、湯化下。

睡安散,治急、慢驚風潮搐,不得安睡。

白話文:

上面的材料研磨成粉末,用糊製成如粟米大小的丸子。一歲的小孩服用五到七丸,兩歲的孩子服用十丸,根據年齡大小調整劑量,用薄荷湯或茶水送服。

鄭氏的驅風膏,適用於肝風引起的筋脈拘急,面色紅潤,眼睛發青,眼珠上翻驚搐,以及胎兒受風的情況。

朱砂,蠍尾,當歸,龍膽草,川芎,梔子仁,大黃,羌活,防風,甘草(各一錢),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少量麝香,用煉製過的砂糖製成如雞頭大小的丸子。三歲的小孩每次服用三丸,用薄荷、竹葉、蜂蜜和湯水化開後服用。

睡安散,用於治療急性和慢性驚風引起的抽搐,無法安睡。

辰砂(水飛),乳香,血竭(各一錢,並細研),麝香(半錢研),人參,酸棗仁(炒),南星(炮),白附(各半兩),全蠍(二十一枚),蜈蚣(一條,酥炙黃,酒浸一宿)

白話文:

辰砂(水飛)、乳香、血竭(各一錢,都研磨成細粉),麝香(半錢,研磨成粉),人參、酸棗仁(炒過)、南星(炮製過)、白附子(各半兩),全蠍(二十一隻),蜈蚣(一條,酥油煎炸至金黃,然後浸泡在酒中一夜)。

上為末。一歲一字,薄荷汁、好酒煎沸調下。得睡效。

蛇頭丸,治急慢驚,風涎搐搦來去,不問陰陽二候。

白話文:

上方磨成粉末。每歲用一字,以薄荷汁和好酒煮沸後服用。服後能入睡即有效。

蛇頭丸,治療急性和慢性的小兒驚風,不論是風痰引起的抽搐時發時止,不分陰證或陽證。

蛇頭(一個,炙),赤足蜈蚣(三條),硃砂(三錢),鉛白霜,輕粉(各二錢),龍腦,麝香(各一錢),鐵液粉,百草霜(各半兩),蛇含石(一兩,醋淬),一方,加全蠍(一分)

白話文:

蛇頭(一個,烤焦),活的赤足蜈蚣(三隻),硃砂(三錢),鉛粉霜,滑石粉(各二錢),龍腦,麝香(各一錢),鐵液精華粉,百草霜(各半兩),浸在醋裡的蛇含石(一兩),此外,加上全蠍(一分)

上為末,米糊丸雞頭大。三歲半丸,薄荷湯磨下。一方,慢驚加附子半兩、去皮尖,血竭一分。

《直指》天麻丸,利驚下痰,吊腸、鎖肚、撮口、可通用。

南星(炮二錢),白附(炮),馬牙硝,天麻,川靈脂,全蠍(焙,各一錢),輕粉(半錢),巴霜(一字)

上為末,稀糊丸麻子大。每一丸,薄荷、薑錢,泡湯送下。

上,重下之劑,惟上壅下閉,血氣充實,脈沉而有力者宜之。又閻氏所謂:候搐勢定,下其痰熱之類,是已。

〔利驚後調胃助氣定志寧神防作慢驚〕

《直指》銀白散,助胃驅風,嘔吐作慢驚候者,通用。

白話文:

上方藥材研成細末,用米糊做成雞頭大小的丸子。三歲半大的孩子服用,用薄荷湯磨開服下。有一個配方,在治療慢驚時,會加入半兩去皮尖的附子和一分的血竭。

《直指》中的天麻丸,可以治療驚風、化痰,以及吊腸、鎖肚、撮口等症狀,皆可使用。

使用炮製的南星二錢,炮製的白附,馬牙硝,天麻,川靈脂,焙制的全蠍,各一錢,輕粉半錢,巴霜一字。

將上述藥材研成細末,用稀糊做成芝麻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和薑片泡湯送服。

這種強效的下洩藥物,只適合於上部阻塞、下部閉塞,血氣充實,脈象沈而有力的人使用。此外,也有閻氏提到:在抽搐症狀平定後,使用這種藥物來清除痰熱。

〔在治療驚風後,調理胃氣,補助元氣,安定心神,防止轉為慢驚〕

《直指》中的銀白散,能幫助胃部功能,驅除風邪,對於因嘔吐而引發的慢驚症狀,皆可使用。

蓮肉,扁豆(炒),白茯苓(各一分),人參,天麻,白附子(炮),全蠍(炒),木香,甘草(炙),藿香(半分),陳米(炒香,三錢),一方,加白朮(一分)

上為末。每一錢,薑錢一片,入冬瓜子仁七粒同煎或陳米。調下。

白話文:

  • 蓮肉、炒扁豆、白茯苓(各一份)

  • 人參、天麻、炮白附子、炒全蠍、木香、炙甘草、藿香(各半份)

  • 炒香陳米(三錢)

  • 一種方劑,加入白朮(一份)

醒脾散,大醒脾散,,王氏,惺惺散,,皆和胃助氣,可通用。三方見慢驚。

定志丸,治驚風已退,神志未定,以此調之。御院有乳香。

白話文:

醒脾散、大醒脾散、王氏醒脾散、惺惺散,都有健脾和胃、益氣提神的功效,可以通用。三種藥方都可見於治療兒童的慢驚症狀。

琥珀,茯神,遠志肉(薑製,焙),人參,白附子(炮),天麻,天門冬(去心),甘草(炙),酸棗仁(炒)

白話文:

琥珀:具有鎮靜、安神、止痛的作用,可治療失眠、驚悸、癲癇等疾病。

茯神:具有寧心、安神、健脾益氣的作用,可治療失眠、健忘、心悸、食慾不振等疾病。

遠志肉(薑製,焙):具有寧心、安神、益智的功效,可治療失眠、健忘、心悸、胸悶等疾病。

人參:具有補氣、益血、生津、安神的功效,可治療氣虛、血虛、失眠、心悸等疾病。

白附子(炮):具有溫經、止痛、平肝的功效,可治療寒凝血瘀、經閉痛經、脅痛、四肢麻木等疾病。

天麻:具有息風、止痙、平肝的功效,可治療眩暈、頭痛、中風、肢體麻木等疾病。

天門冬(去心):具有養陰、清熱、生津的功效,可治療陰虛、發熱、口乾舌燥、咳嗽等疾病。

甘草(炙):具有補氣、益血、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治療氣虛、血虛、熱毒、瘡瘍等疾病。

酸棗仁(炒):具有寧心、安神、養血的功效,可治療失眠、健忘、心悸、盜汗等疾病。

上為末,煉蜜丸,皂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一丸,燈心、薄荷湯調下。

溫膽湯,治驚悸煩痰。

白話文:

上方製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丸,大小如皂莢籽,外包朱砂。每次服用一丸,用燈心草和薄荷煎湯送服。

溫膽湯,用於治療驚悸和痰煩。

製半夏,枳實(炒),酸棗仁(湯浸,去殼。各二錢半),白茯苓(半兩),陳皮(去白),甘草(各一錢半),

白話文:

製作半夏,炒過的枳實,湯浸過的酸棗仁(去殼,各二錢五分),白茯苓(半兩),去白的陳皮,甘草(各一錢五分),

上銼散。每服一錢,入竹茹少許、薑棗煎。

加味地黃丸

白話文:

上銼散。每次服用一錢,加入少量竹茹、薑棗煎煮。

加味地黃丸

地黃(八兩),山藥,山茱萸(各四兩),澤瀉,牡丹皮,茯苓(各三兩),羌活,防風(各二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地黃(400 公克),山藥、山茱萸(各 200 公克),澤瀉、牡丹皮、茯苓(各 150 公克),羌活、防風(各 100 公克)

〔海〕,五福丸,治急驚風。生蚯蚓一條,研爛,入五福化毒丹一丸,再研如泥。煎薄荷湯少許調化,旋灌,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五福化毒丹,治驚熱,涼心膈。

白話文:

【海】,五福丸,治療急性驚風。生蚯蚓一條,研磨成粉末,加入一丸五福化毒丹,再研磨成糊狀。用少量薄荷湯調和,迅速灌服,根據孩子的年齡調整劑量。

生地黃,熟地黃(焙。各五兩),天門冬,麥門冬(去心,焙。各三兩),甜硝,玄參,甘草(各二兩,炙),青黛(一兩半)

白話文:

・生地黃、熟地黃(用火烘焙每種5兩)

・天門冬、麥門冬(去除中間,並烘焙每種3兩)

・甜硝、玄參、甘草(每種2兩,經炙)

・青黛(1.5兩)

上,上六味為細末,後研入硝、黛,煉蜜丸,如雞頭大。每服半丸或一丸,食後,熟水化下。

安神丸,治小兒驚悸,熱渴心悶,脈實面紅,頰赤口燥。

麥門冬,馬牙硝,白茯苓,山藥,寒水石(各半兩),硃砂(一兩),甘草(半兩),龍腦(一字),

上為末,煉蜜丸,如雞頭大。每服半丸,沙糖水下。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再加入硝石、青黛,用蜂蜜煉制為丸,大小如同雞頭。每次服用半丸或一丸,飯後以溫開水送服。

安神丸,用於治療小兒受驚、焦慮不安、發熱口渴、心中煩悶、脈搏強勁、面色潮紅、臉頰發赤、口腔乾燥。

麥門冬、馬牙硝、白茯苓、山藥、寒水石(各半兩)、硃砂(一兩)、甘草(半兩)、龍腦(少量),

將上述材料混合研磨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丸,大小如同雞頭。每次服用半丸,以沙糖水送服。

上四方,甘寒瀉火之劑為君,小兒血氣虛而急驚者宜之。又,潔古、閆氏所謂:候搐止勢減,宜安神鎮心之類,是已。

〔曾氏方〕

五苓散,解傷寒、溫濕、暑毒、霍亂,分陰陽,理煩渴。

白話文:

在治療中,甘寒瀉火的中藥為君藥,適合血氣虛而易發驚厥的小孩。此外,潔古、閆氏提出:觀察到抽搐症狀減緩時,宜採用安神鎮心的藥物,即可。

澤瀉(去粗皮,二兩半),白茯苓(去皮),豬苓(去皮),白朮(各一兩半),肉桂(去粗皮,七錢半,不過火)

白話文:

澤瀉(去除粗糙的外皮,二兩半),白茯苓(去除外皮),豬苓(去除外皮),白朮(各一兩半),肉桂(去除粗糙的外皮,七錢半,不要加熱超過火)

上碎,入桂同研為末。每服一錢,溫湯調下。不拘時。若作㕮咀,用赤茯苓、分兩同前,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七分,溫服。

百解散,主和解百病。虛慢陰證不宜。

白話文:

將香附、陳皮弄成碎屑,加入肉桂一起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溫熱的水調勻服下。不受時間限制。如果製作成湯劑,則需要加入赤茯苓、肉桂、分兩以上的前述藥材,每次服用二錢,加入一杯水,煎煮至七分,溫服即可。

乾葛(二兩半),升麻,赤芍藥(各二兩),黃芩(一兩),麻黃(制,七錢半),薄桂(去粗皮,二錢半),甘草(一兩半)

白話文:

乾葛(100公克),升麻、赤芍藥(各80公克),黃芩(40公克),麻黃(炮製後,30公克),薄桂(去除粗皮後,10公克),甘草(60公克)

上碎。每服二錢,水一盞,薑二片,蔥一根,煎七分。無時溫服。有風熱盛,加薄荷同煎。

木通散,主上膈熱,小府閉,煩躁生嗔及淋證,諸瘡丹毒。

白話文:

每次服用兩錢,用水一碗,加上兩片姜和一根蔥,煎至七分。隨時溫服。如果有風熱盛,可以加入薄荷一同煎煮。

木通散,主要用於治療上膈熱、小便不通、心煩易怒以及淋病,各種瘡癤和丹毒。

木通(去皮節),地萹蓄(去老梗。各半兩),大黃,甘草,赤茯苓(去皮,各三錢),瞿麥(去幹根),滑石(末),山梔仁,車前子,黃芩(各二錢半)

白話文:

木通(去掉樹皮,並將其節莖切開),地萹蓄(去掉老莖,取根莖。各半兩),大黃,甘草,赤茯苓(去掉外皮,各三錢),瞿麥(去掉幹根),滑石(磨成粉末),山梔仁,車前子,黃芩(各二錢半)

上件,㕮咀。每服二錢,水一盞,燈心三莖,煎七分。無時、溫服。或入薄荷同煎。

三解散,主上焦蘊熱,傷風面紅目赤,狂躁氣急渴水,驚啼煩悶,丹毒口瘡,痰嗽、搐制。

白話文:

這些藥材,切碎。每次使用兩錢,加一碗水,三根燈芯,煎至七分。隨時可以服用,溫服。也可以加入薄荷一同煎煮。

三解散,用於治療上焦積熱,感冒導致臉紅眼赤,狂躁氣急渴水,驚恐哭鬧不安,丹毒口腔潰瘍,痰多咳嗽、抽搐。

人參(去蘆),防風(去蘆),天麻,茯神(去皮木根),鬱金(無,以山梔仁代),白附子,大黃(各二錢半),赤芍藥,黃芩,殭蠶(各五錢),全蠍(十五尾,去尖毒),枳殼(水浸潤,去穰,銼片,麩炒微黃,二錢),粉草(六錢)

上,碎,焙為末。每服半錢至一錢,用溫薄荷湯,無時調下。或燈心湯。

白話文:

人參(去根須),防風(去根須),天麻,茯神(去皮木根),鬱金(無,以山梔仁替代),白附子,大黃(各二錢半),赤芍藥,黃芩,殭蠶(各五錢),全蠍(十五尾,去尖毒),枳殼(水浸潤,去穰,切片,麩炒微黃,二錢),粉草(六錢)

牛蒡湯,主傷風發熱煩躁,鼻塞氣喘,痰嗽驚啼,及諸瘡、赤紫丹毒,咽喉腫痛。

白話文:

牛蒡湯,主要用來治療傷風感冒發燒煩躁、鼻塞氣喘、痰液多咳嗽,驚跳哭啼,以及各種瘡,赤紫丹毒,咽喉腫痛。

牛蒡子(三兩,略炒,研碎),大黃(一兩半),防風(去蘆),薄荷(去老梗,各一兩),荊芥(去根老梗,四兩),甘草(一兩一錢半)

白話文:

牛蒡子(150公克,稍微炒過後研磨成粉末),大黃(75公克),防風(去蘆,50公克),薄荷(去老梗,50公克),荊芥(去除根部及老梗,200公克),甘草(57.5公克)。

上件,㕮咀。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七分,無時、溫服。

防風湯,治急驚後餘熱未退,時復手足搐制,心悸不寧,及風邪中入肝經,兩目視人開眨不常。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切碎。每次使用兩錢,加水一碗,煎煮至剩下七分之量,不分時間,溫服。

防風湯,用於治療急驚風後遺留的熱症未消,時常手足抽搐,心中不安,以及風邪侵入肝經,導致雙眼睜閉不正常。

防風(去蘆),川芎,大黃,白芷,黃芩,甘草(各半兩),細辛(去葉,二錢),薄荷葉(二錢半)

白話文:

防風(去掉蘆葦),川芎,大黃,白芷,黃芩,甘草(各12克),細辛(去掉葉子,6克),薄荷葉(7.5克)

上件,銼、焙為末。每服一錢,用溫湯無時、調服。

半夏丸,治痰證神效。若驚搐後風涎潮作,服之神效。

半夏(生用,二兩),赤茯苓(去皮),枳殼(制。各一兩),風化朴硝(二錢半)

白話文:

將以上材料,磨碎、烘焙後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溫水隨時調勻服用。

半夏丸,治療痰症非常有效。如果在驚搐後出現風涎上湧的情況,服用此藥也非常有效。

使用生半夏二兩,去皮赤茯苓一兩,炮製過的枳殼一兩,風化朴硝二錢半。

上,前三味為末,入乳缽同朴硝杵勻,用生薑自然汁煮糯米粉為丸,綠豆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仍以淡薑湯、食後臨睡送下。兒小,煮,丸如粟谷大。

水晶丹(方見癖積。)

白話文:

(治療)上痢,前面三味藥研成細末,放入乳缽同朴硝攪拌均勻,用生薑自然流出的汁水煮糯米粉做成丸藥,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至五十丸,用淡薑湯送服,飯後睡覺前服用。小孩子服用,煮成丸藥,丸藥如小米那麼大。

寬氣飲,主通利關節,除胸膈痞結,消痰逐水,進美飲食,及治蓄氣而成搐,傳變急、慢驚風,氣逆不和,精神昏倦。

枳殼(水浸,去穰,麩炒微黃),枳實(制同上。各一兩),人參(去蘆),甘草(炙。各半兩)

白話文:

寬氣飲,主治調理關節通暢,去除胸膈部位的痞結,化痰逐水,增進飲食的美味,以及治療積聚的氣體而導致抽搐,急性、慢性驚風,氣機升降失調,精神昏沉疲倦。

上,銼、焙、為末。每服半錢至一錢,淨湯,無時調服。驚風發搐,薑汁蔥湯同調。熱極者,入寬熱飲、薄荷、蜜湯調下。或麥門冬湯。

五和湯,主宣利臟腑積熱,調和榮衛。

白話文:

上等藥材,研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至一錢,用清水送服,不限時間。如果出現驚風抽搐,用薑汁蔥湯一起服用。如果熱極,放入溫熱的飲料、薄荷、蜂蜜湯中服用。或者用麥門冬湯服用。

當歸(酒洗),赤茯苓(去皮。各半兩),甘草(炙),大黃,枳殼(水浸潤,去穰銼片,麩炒微黃。各七錢半)

上件,㕮咀。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七分。無時,溫服。

寬熱飲(方見發熱)

白話文:

當歸(用酒清洗乾淨),赤茯苓(去皮,各半兩),甘草(炙過),大黃,枳殼(用清水浸泡,去除穰後切成片,然後用麩皮炒至微黃。各七錢半)

茯神湯,治心氣不足,虛而驚悸,日常煩哭,及嬰孩生下羸瘦多驚,宜子母同服,自然有效。

白話文:

茯神湯,用於治療心氣不足、虛弱而導致驚悸、經常煩躁哭泣,以及嬰兒出生後體弱多驚。這種湯藥適合母子一起服用,自然能起到良好的療效。

茯神(去皮木根,一兩),人參(去蘆),當歸(去蘆尾,酒洗。各半兩),甘草(炙,二錢)

上件,㕮咀。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七分。無時,溫服。有微熱煩躁,入麥門冬去心,同煎。

白話文:

茯神(去掉外皮和木根,一兩),人參(去掉蘆頭),當歸(去掉蘆頭和尾部,用酒清洗。各半兩),甘草(炒至微黃,二錢)

以上藥材,切成小塊。每次使用二錢,加水一碗,煮至七分滿。隨時可以服用,溫熱時飲用。如果感到輕微發熱和煩躁,加入去心的麥門冬,一同煎煮。

鎮驚丸,主急、慢二驚,風痰上壅,手足抽掣,口眼喎科,煩躁生嗔,精神昏悶。常服,寧心鎮驚,疏風順氣。

白話文:

鎮驚丸,主要用於治療急、慢性驚嚇,風痰上湧,手腳抽搐,嘴角歪斜,煩躁生氣,精神昏沉。經常服用,可以安神鎮驚,疏散風邪,理順氣息。

人參(去蘆,三錢),粉草(半生半炙),茯神(去皮木根),殭蠶(去絲),枳殼(同前制,各五錢),白附子,南星(制),白茯苓(去皮),硼砂,牙硝,硃砂(水飛。各二錢半),全蠍(十尾,去尖毒),麝香(一字)

白話文:

人參(去除蘆頭,三錢),粉草(一半生曬,一半炒熟),茯神(去除皮和木心),殭蠶(去除絲),枳殼(按照相同的方法炮製,各五錢),白附子,南星(已炮製),白茯苓(去除皮),硼砂,牙硝,硃砂(用清水沖洗,各二錢半),全蠍子(十尾,去除尾尖毒刺),麝香(一錢)

上,除牙硝、硼砂、麝香、硃砂四味,用乳缽細研,餘九味,烙為末,入乳缽內和勻,前四味用糯米粉水煮,清糊為丸,梧桐子大,就帶潤,以銀硃為衣。每服三丸至五丸或七丸。急驚用溫茶清磨化服。慢驚以生薑、熟附子煎湯研化溫服,薄荷湯化下或麥門冬湯。

截驚丸,治驚風搐制,煩躁有熱,兩目上視,口噤牙關。

白話文:

上方去除牙硝、硼砂、麝香、硃砂四種藥物,用乳缽研磨成細末,其餘九味藥材,先用火燒成灰燼,然後研磨成細末,放入乳缽中與前四味混合均勻。前四味藥材使用糯米粉水煮成糊狀,捏成丸劑,大小如梧桐子,趁丸劑還濕潤時,用銀硃粉裹上一層。每次服用三丸至五丸或七丸。如果遇到緊急情況時,可以用溫茶將藥丸調勻後服用。如果遇到慢驚症狀,可以使用生薑、熟附子煎成的湯汁將藥丸調勻後溫服,也可以用薄荷湯或麥門冬湯將藥丸調勻後服用。

龍膽草(去蘆),防風(去蘆),青黛,釣藤(和鉤),黃連(淨),牛黃,甘草,硃砂(水飛,各五錢),薄荷葉(二錢半),麝香(半錢)

白話文:

龍膽草(去除蘆頭),防風(去除蘆頭),青黛,釣藤(與魚鉤一起),黃連(淨製),牛黃,甘草,硃砂(水飛,各五錢),薄荷葉(二錢半),麝香(半錢)。

上,除牛黃、麝香外,餘八味銼、炒為末,仍同前二味,乳缽內杵勻,煉蜜丸,如芡實大。每用一丸至二丸,溫湯化服。或茶清。

硃砂膏,主五心煩熱,喉痰壅盛,驚風搐搦,渴飲無時,睡中不寧,見人煩躁,口瘡糜爛。

白話文:

除了牛黃、麝香以外,其餘八味藥材切碎後炒成粉末,再和前面的兩味藥材一起,在乳缽內搗均勻,加入煉過的蜂蜜揉成丸狀,丸子的大小如同芡實一般。每次服用的劑量為一丸到兩丸,用溫水化開後服用。也可以用茶汁化開後服用。

硃砂(水飛,五錢),馬牙硝,硼砂,玄明粉(各二錢半),麝香(一字),金箔,銀箔(各十五片),白附子,枳殼(麩炒微黃。各三錢),川芎,粉草(各四錢),人參(去蘆),黃芩,薄荷葉(各二錢),

白話文:

・硃砂(先放在水裡浸泡並研磨,五錢)

・馬牙硝、硼砂和玄明粉(各二錢半。將上述藥材混合均勻)

・麝香(一字)

・金箔和銀箔(各十五片)

・白附子、枳殼(以麵粉炒至微黃的枳殼。各三錢)

・川芎、粉草(各四錢,使用粉草的根莖及其根部以上的莖)

・人參(去除蘆頭。二錢)

・黃芩、薄荷葉(各二錢)

上,前七味入乳缽細研,後七味銼焙為末,仍入缽中同前藥和勻,煉蜜丸,芡實大。每服一丸至二丸,用麥門冬熟水,無時化服。

白話文:

  1. 前七味藥材放入乳鉢中研磨成細粉。

  2. 後七味藥材切碎並焙乾,然後研磨成細粉。

  3. 將兩種藥粉混合在一起,然後加入煉過的蜜,攪拌均勻。

  4. 將藥粉做成芡實大小的藥丸。

  5. 每次服用一到兩丸藥丸,用麥門冬煮熟的水送服。

  6. 不限時間,隨時都可以服用。

不驚丹,治因驚氣而吐逆作搐,痰涎壅塞,手足掣縮,目睛斜視。常服,疏風順氣,自不作驚,和脾胃,進飲食。

白話文:

不驚丹,治療由驚嚇引起的嘔吐、抽搐、痰涎積聚,手腳抽搐,眼睛斜視的疾病。經常服用,可以疏散風邪,理順氣機,從此不再受到驚嚇,還可以調和脾胃,促進飲食。

枳殼(去穰,麩炒微黃,一兩),淡豆豉(焙乾),南星,茯神(去皮根木,各半兩),蠍稍(五十尾,去尖毒),淨蕪荑(二錢半,先入乳缽內極細研爛)

白話文:

枳殼(把瓤刮乾淨,用麩皮炒至微黃,一兩),淡豆豉(焙乾),南星,茯神(去皮根木,各半兩),蠍尾(五十尾,去除尖端的毒刺),淨蕪荑(二錢半,先放入乳缽內研磨至極細)

上,除蕪荑外,餘五味焙為末,再同蕪荑乳缽內杵勻,醋煮糯米粉糊為丸。周歲內嬰孩,粟谷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乳汁下,三歲以上者麻仁大,每服五十丸及六十丸,溫米清湯下。候一時,得吃乳食。

〔薛氏方〕

白話文:

除掉蕪荑外,其餘的五種藥材焙乾後磨成粉末,再加入蕪荑一起在乳缽內搗勻,用醋煮熟糯米粉做成藥丸。周歲內嬰兒,藥丸大小如粟米,每次服三十丸至五十丸,以乳汁送服,三歲以上的兒童,藥丸大小如麻仁,每次服五十丸至六十丸,用溫米清湯送服。服藥後等一個時辰,即可吃母乳或其他食物。

四物湯(見吐血),四君子湯六味丸(即補腎地黃丸),瀉白散(見肺臟),柴胡清脾散梔子清肝散(並見發熱)

白話文:

四物湯(參見吐血),四君子湯六味丸(即補腎地黃丸),瀉白散(參見肺臟),柴胡清脾散梔子清肝散(並參見發熱):

  1. 四物湯: 用於吐血的方劑。

  2. 四君子湯: 健脾益氣的方劑。

  3. 六味丸: 補腎固精的方劑。

  4. 瀉白散: 瀉肺止咳的方劑。

  5. 柴胡清脾散: 清熱利濕、健脾養胃的方劑。

  6. 梔子清肝散: 清熱瀉火的方劑。

參朮柴苓湯,治肝經風熱,脾土受克,其證善怒,睡中抽搐,遍身作癢,飲食少思。

白話文:

參朮柴苓湯,用於治療肝經風熱,脾土受克的證候。其證狀包括易怒、睡中抽搐、遍身瘙癢、飲食減少和思慮過多。

人參,白朮,茯苓,陳皮(各一錢),柴胡,升麻(各七分),山梔(炒,八分),釣藤鉤(一錢),甘草(炒,五分)

每服一二錢,薑棗,水煎。

和解,驚退後調理,安心神,養氣血,和平預防之劑也。

白話文:

人參、白朮、茯苓、陳皮(各一錢),柴胡、升麻(各七分),山梔(炒,八分),釣藤鉤(一錢),甘草(炒,五分)。

天竺黃(另研),人參,茯神,南星(薑製。各五錢),酸棗仁(炒),麥門冬,當歸(酒洗),生地黃(酒洗),赤芍藥(炒。各三錢),薄荷,木通,黃連(薑汁炒),山梔(炒),辰砂(另研),牛黃(另研),龍骨(煆。各二錢),青黛(一錢,另研)

上為末,蜜丸綠豆大。每服三五丸,量兒大小加減,淡薑湯送下。

白話文:

  1. 天竺黃(另行研磨):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用於治療瘀血阻絡、血熱妄行的疾病。

  2. 人參:具有大補元氣、生津止渴、益氣養陰的功效,用於治療氣虛、津液不足、脾胃虛弱等疾病。

  3. 茯神:具有安神寧心、健脾益氣的功效,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脾胃虛弱等疾病。

  4. 南星(用薑汁炮製):具有化痰止咳、燥濕化痰的功效,用於治療痰濕阻滯、咳嗽氣喘等疾病。

  5. 酸棗仁(炒):具有養心安神、寧心除煩的功效,用於治療心悸失眠、煩躁不安等疾病。

  6. 麥門冬:具有清熱生津、潤肺止咳的功效,用於治療肺熱燥咳、津液不足等疾病。

  7. 當歸(用酒洗滌):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血虛、月經不調、痛經等疾病。

  8. 生地黃(用酒洗滌):具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血的功效,用於治療血熱妄行、陰虛火旺等疾病。

  9. 赤芍藥(炒):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散瘀的功效,用於治療瘀血阻滯、血熱妄行的疾病。

  10. 薄荷:具有疏風清熱、明目醒腦的功效,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頭痛昏迷、目赤腫痛等疾病。

  11. 木通:具有利水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用於治療尿路感染、水腫、淋病等疾病。

  12. 黃連(用薑汁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用於治療濕熱痢疾、黃疸、瘡毒等疾病。

  13. 山梔(炒):具有清熱涼血、瀉火除煩的功效,用於治療熱病煩躁、黃疸、痢疾等疾病。

  14. 辰砂(另行研磨):具有安神定驚、明目退翳的功效,用於治療驚風抽搐、癲癇、目翳等疾病。

  15. 牛黃(另行研磨):具有清熱解毒、豁痰開竅的功效,用於治療熱毒瘡瘍、中風昏迷、驚厥抽搐等疾病。

  16. 龍骨(煅燒):具有鎮靜安神、清熱平肝的功效,用於治療心悸失眠、煩躁不安、肝火旺盛等疾病。

  17. 青黛(一錢,另行研磨):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用於治療熱毒瘡瘍、血熱妄行、出血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