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四·心臟部二 (30)
集之四·心臟部二 (30)
1. 出不快
或曰痘未出之先既可服此,又奚取於保嬰丹乎,殊不知保嬰以解毒而使之稀,此則氣血弱,不能出者,服此而托之使出也。
又方,臘月梅花,將開時採,曬乾為末,煉蜜為丸,未出之先、量兒大小三四服,可令豆稀,加硃砂尤妙。
二花散,治痘疹已出未出,不發不起,隱在皮膚之間,熱證並治。
梅花(一兩,陰乾),絲瓜(五錢,陰乾),桃花(五錢,陰乾),硃砂(二錢,水飛過),甘草(一錢,去皮,火煨)
上為細末。每服五分半,未痘時,蜜水調下。
服前藥仍不快,無諸惡候者,可服八味二花散。(見大法)
〔虛寒例〕
〔丹〕女子瘧後出痘,血氣俱虛,又值冬寒,熱易退,不出。
丁香(五粒),附子,肉桂,陳皮,當歸(酒洗。各五分),人參(半兩),黃耆(一錢),甘草(炙,二分),
〔陳〕,異功散,治痘瘡已出之間,不光澤,不起發,根窠不紅,謂之表虛。
木香,當歸(各三錢),桂枝,白朮,茯苓(各二錢),陳皮(去白),厚朴(薑製),人參(去蘆),肉豆蔻(各二錢半),丁香,半夏(薑製),附子(炮,去皮。各一錢半)
上㕮咀。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五片,棗三枚,煎服。
上治虛寒。(虛而不寒者、宜用前方血氣俱虛之劑,不宜用此,必脈虛細、四肢身體冷者,方可用之)
十補散,滋養氣血,調養脾胃,能使瘡毒速出,有寒證者用之。加紫草、木香、糯米、名參耆內托散。
黃耆,人參,當歸(各二錢),厚朴,桔梗,川芎,防風,白芷,甘草(各一錢),桂心(三分),
每服四錢,水煎服,或為末,溫水調下一錢五分。
〔虛熱例〕
藍根散,治瘡疹出不快,及倒靨,一名二聖散,救小兒垂死。
板藍根(一兩),甘草(炙,七錢半)
上,末。每服半錢,取雄雞冠血三兩點,同溫酒少許,食後調下,無時。甚則三五服,立效。(丹溪云,藍,能分散敗血。)
絲瓜散,發瘡疹最妙,絲瓜連皮燒灰,存性,百沸湯調下,或以紫草、甘草煎湯調服尤佳,米湯亦可。
蘿蔔湯(見前)
〔煩不得眠例〕
痘疹煩不得眠者。甘桔加梔子湯
桔梗,甘草,梔子
上,各等分,煎服。
〔活〕治痘出不快,煩躁不得眠者,水解散、麻黃黃芩湯、升麻黃芩湯主之。(海藏云:莫若定其氣血,用石膏梔子之類,尤佳,麻黃黃芩湯、升麻黃芩湯、亦當求責的是太陽陽明,方可用之。)
水解散,治天行頭疼壯熱一二日,兼治疱瘡未出煩躁,或出尚身體發熱者。
麻黃(去節,四兩),大黃,黃芩,桂心,甘草(炙),芍藥(各二兩)
上為粗末。患者以生熟湯浴訖,以暖水調下二錢,相次二服,得汗利便瘥。強人服二方寸匕。風實之人,三伏中亦宜用之。若去大黃,春夏通用。
白話文:
有人說,既然痘疹還沒發出來時就可以服用這種藥,那又何必需要保嬰丹呢?其實不然,保嬰丹的作用是解毒,使痘疹發得稀疏;而這裡說的這種情況,是因為氣血虛弱,導致痘疹發不出來,服用這種藥是為了幫助痘疹順利發出來。
還有一個方子,在農曆十二月梅花快要開的時候採摘,曬乾磨成粉,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在痘疹還沒發出來的時候,根據小孩的體型大小服用三到四顆,可以使痘疹發得稀疏,加入硃砂效果更好。
二花散,可以治療痘疹已經發出來或還沒發出來,痘疹沒有起色、隱藏在皮膚之間,同時也可以治療熱證。
藥材包含:陰乾的梅花一兩、陰乾的絲瓜五錢、陰乾的桃花五錢、水飛過的硃砂二錢、火烤過的去皮甘草一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五分半,在痘疹還沒發出來時,用蜂蜜水調服。
如果服用之前的藥效果不佳,但沒有其他嚴重症狀,可以服用八味二花散。(詳見其他醫書)
虛寒症狀
有個案例,一位女子在瘧疾之後得了痘疹,導致氣血兩虛,又正值冬天寒冷,熱容易消退,痘疹發不出來。
可使用藥方:丁香五粒,附子、肉桂、陳皮、當歸(用酒洗過,各五分),人參(半兩),黃耆(一錢),炙甘草(二分)。
陳氏的觀點,異功散可以治療痘瘡已經發出來,但顏色不光澤,沒有突起,根部不紅潤,這是因為表虛。
藥材包含:木香、當歸(各三錢),桂枝、白朮、茯苓(各二錢),去白的陳皮、薑製的厚朴、去蘆的人參、肉豆蔻(各二錢半),丁香、薑製的半夏、炮製過去皮的附子(各一錢半)。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碗,加生薑五片、紅棗三枚,一起煎煮服用。
以上藥方治療虛寒症狀。(如果只是虛弱而不是寒冷,應該使用之前的補氣血藥方,不適合使用這個藥方。只有脈象虛弱細小、四肢冰冷的人,才可以使用這個藥方。)
十補散,可以滋養氣血,調理脾胃,能夠使瘡毒快速發出來,有寒症的人可以使用。如果加入紫草、木香、糯米,就叫做參耆內托散。
藥材包含:黃耆、人參、當歸(各二錢),厚朴、桔梗、川芎、防風、白芷、甘草(各一錢),桂心(三分)。
每次服用四錢,用水煎煮服用,或者磨成粉,用溫水調服一錢五分。
虛熱症狀
藍根散,可以治療痘疹發不出來,以及倒靨(痘疹反向生長),又名二聖散,可以救治垂危的兒童。
藥材包含:板藍根(一兩)、炙甘草(七錢半)。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每次服用半錢,取公雞的雞冠血三滴,加入少許溫酒,飯後調服,沒有時間限制。嚴重時可以服用三到五次,效果顯著。(朱丹溪說,板藍根可以分散敗血。)
絲瓜散,可以使瘡疹發出,效果最好。將連皮的絲瓜燒成灰,保留藥性,用沸水調服,或者用紫草、甘草煎湯調服,效果更好,米湯也可以。
蘿蔔湯(詳見之前的章節)
煩躁不能入睡的症狀
如果痘疹導致煩躁不能入睡,可以使用甘桔加梔子湯。
藥材包含:桔梗、甘草、梔子,等量煎服。
活法,治療痘疹發不出來,煩躁不能入睡,可以使用水解散、麻黃黃芩湯、升麻黃芩湯。(李杲說:不如先安定氣血,使用石膏梔子之類藥材,效果更好。麻黃黃芩湯、升麻黃芩湯,也要考慮病因是太陽或陽明經的問題,才可以選用。)
水解散,可以治療流行病引起的頭痛發熱一兩天,同時也可以治療疱瘡(水痘)還沒發出來的煩躁,或是已經發出來但身體仍然發熱。
藥材包含:去節的麻黃(四兩),大黃、黃芩、桂心、炙甘草、芍藥(各二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粗粉。患者用熱水洗浴後,用溫水調服二錢,接著再服用一次,如果發汗或排便,病就好了。身體強壯的人可以服用兩方寸匕。風實體質的人,即使在三伏天也可以使用這個藥方。如果去掉大黃,春夏季節也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