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四·心臟部二 (18)
集之四·心臟部二 (18)
1. 初熱證治
桂府滑石(飛過,六兩),石膏(飛過,一兩),粉草,寒水石(各五錢),鬱金(蟬肚、小者,甘草湯煮乾,為末,七錢)
上,俱制淨末,和勻。每五歲者服二錢,大人再加。冬月,燈心湯下。夏月,井水調下。熱甚不解者,井水磨犀角汁調下。若紅紫頂陷不起,加穿山甲末一分、麝香半分、紫草煎湯加酒一二匙,調下,即起。
大無比散,治熱毒太甚,驚狂譫語引飲,痘瘡紅紫黑陷。
桂麻滑石(飛過,六兩),粉草(一兩),辰砂(飛,三錢),雄黃(飛,一錢)
上為末。每三五歲服一錢,十歲服二錢。發熱之初,用敗毒散調下,亦能稀痘。若報痘後,用燈心湯下。
〔涼血解毒〕
犀角地黃湯(失血),消毒飲(咽喉)
玳瑁湯,治時行豌豆瘡及赤瘡疹子,未發者令內消,已發者解利毒氣,令不太盛。
生玳瑁,生犀(各以冷水濃磨汁二合)
上同攪令勻。每服半合,微溫服,一日四五服為佳。
又治出而未快者,宜服之。又云:毒氣內攻,紫黑色,出不快,用玳瑁水磨濃汁一合,入豶豬心血一皂子大,以紫草濃煎湯,都作一服服之。玳瑁、犀角,其性微寒,以治熱毒,則知其無失也,二藥皆治瘟疫蠱瘴,解百毒,通血脈,消癰腫,故用之以解蘊毒,可宜服也。
犀角飲子,解熱毒,去風疹。
犀角,甘草(炙。各半兩),防風(二兩),黃芩(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用水一小盞,煎至半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犀角湯,治小兒疹痘瘡及赤瘡子。
犀角(屑),大黃(炒),桑白皮(蜜炙),釣藤,甘草(炙),麻黃(去節。各一兩),龍膽草(半錢),石膏,栝蔞,黃耆(炙,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至四分,去滓溫服,量兒大小加減服。瘡子退後,濃磨犀角水塗之,更良,錢氏亦附方同以此藥治療瘡疹太盛,令不入眼,則名調肝散。此藥治風盛氣實,心肝血熱,津液內燥,大便不通,毒氣上盛,表熱未散之藥也,且大黃、栝蔞、治內燥,釣藤、龍膽、治風血熱,桑白皮、石膏、治上焦熱,麻黃、黃耆、散肌熱,犀角、甘草、解毒,大抵用藥貴於與病相主,則病去而正氣自復,苟為不然,則反為大害,如犀角散,自非大便數日不通、喘急悶亂、煩躁譫語者豈可服之,恐病藥不相主治也。
奪命散,治瘡疹已發未發,並宜服之。
升麻,糯米,紫草,甘草(各半兩),木通(二錢半)
上,銼為散。每服一大錢,水七分,煎四分,去滓,溫服。出瘡疹熱毒勢甚者可服,解蘊熱,利小便。瘡痘初發氣盛,亦宜服。
牛蒡散,涼血解毒。
上,用牛蒡子炒為末,水煎一盞服之,小兒,冬月有非節之暖,及春月天氣暄暖,或甘肥之過,或重衣溫厚,幃帳周密,傷皮膚,害血脈,瘡瘍發黃,是生多疾,宜預常服之也。
白話文:
初熱證治
將飛過的滑石六兩、飛過的石膏一兩、粉草、寒水石各五錢,以及用甘草湯煮乾後磨成粉的鬱金七錢(要用小而像蟬肚子的),全部混合均勻。五歲的小孩服用二錢,大人可以再增加劑量。冬天用燈心草煮的水送服,夏天用井水調服。如果高燒不退,用井水磨犀角汁調服。如果出現紅紫色的疹子,而且頂部凹陷不起,就加入穿山甲末一分、麝香半分,用紫草煎湯加上一兩匙酒調服,疹子就會出來。
大無比散,治療熱毒太過,引起驚狂、胡言亂語、口渴想喝水,以及痘瘡呈現紅紫色或黑色,而且凹陷不起的情況。
將飛過的滑石六兩、粉草一兩、飛過辰砂三錢、飛過雄黃一錢磨成粉。三到五歲的小孩服用一錢,十歲的服用二錢。發燒初期,用敗毒散調服,也可以讓痘疹稀少。如果已經出現痘疹,用燈心草煮的水送服。
涼血解毒
- 犀角地黃湯:用於失血的情況。
- 消毒飲:用於咽喉腫痛。
玳瑁湯,治療流行性的豌豆瘡以及紅疹子,還沒發出來的可以讓它消退,已經發出來的可以解毒,讓病情不會太嚴重。
用生玳瑁和生犀角,各自用冷水濃磨取汁二合,混合均勻。每次服用半合,微微溫熱後服用,一天服用四到五次效果最好。
也治療已經發出來,但是出不順暢的情況,適合服用此方。還有一種說法是:毒氣內攻,疹子呈現紫黑色,出不順暢,用玳瑁水磨濃汁一合,加入豬心血像皂子那麼大一塊,用濃煎紫草湯一起調服。玳瑁、犀角,藥性微寒,用來治療熱毒,可見其功效沒有錯誤。這兩種藥都治療瘟疫、蠱毒,可以解百毒,通血脈,消除癰腫,因此用來解內蘊的毒,是可以服用的。
犀角飲子,可以解熱毒,去除風疹。
用犀角和炙甘草各半兩,防風二兩,黃芩一兩,都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小碗煎到剩一半,去渣後溫服,不拘時間。
犀角湯,治療小兒的麻疹、痘瘡以及紅疹子。
用犀角屑、炒大黃、蜜炙桑白皮、釣藤、炙甘草、去節麻黃各一兩,龍膽草半錢,石膏、栝蔞、炙黃耆各半兩,都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碗煎到剩四分之一,去渣後溫服,根據小孩的大小調整劑量。疹子消退後,用濃磨的犀角水塗抹患處,效果更好。錢乙的方子也附帶記載了用這個藥治療瘡疹太嚴重,為了避免侵犯眼睛,所以命名為調肝散。這個藥是治療風邪盛、氣血實、心肝血熱、體內津液乾燥、大便不通、毒氣上湧、表熱未散的藥。其中,大黃、栝蔞治療體內乾燥,釣藤、龍膽治療風邪血熱,桑白皮、石膏治療上焦熱,麻黃、黃耆發散肌肉熱,犀角、甘草解毒。總之,用藥的重點是要與病情相符,這樣病才會好,正氣才能恢復。如果不是這樣,反而會造成很大的傷害。例如犀角散,如果不是大便數日不通、呼吸急促、胸悶煩躁、胡言亂語的人,怎麼可以服用呢?恐怕藥不對症啊。
奪命散,治療已經發出來和還沒發出來的瘡疹,都適合服用。
用升麻、糯米、紫草、甘草各半兩,木通二錢半,都切成散劑。每次服用一大錢,用水七分煎到剩四分,去渣後溫服。疹子熱毒很嚴重的人可以服用,可以解除內熱,利小便。瘡痘剛開始發出來,氣血旺盛的人也適合服用。
牛蒡散,可以涼血解毒。
用炒過的牛蒡子磨成粉末,用水煎服一碗。小兒在冬天出現不合時節的溫暖天氣,或是春天天氣溫暖,或是因為吃了太多肥甘厚膩的食物,或是穿太厚的衣服,或是房間太悶熱,導致皮膚受損、血脈受損,長出黃色的瘡,這樣很容易生病,所以平常就應該服用這個藥來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