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幼科》~ 集之八·脾臟部(下) (27)

回本書目錄

集之八·脾臟部(下) (27)

1. 虛羸

母氣不足,則羸瘦肉極。巢氏論小兒羸瘦,不生肌膚,皆為脾胃不和,不能飲食,故血氣衰弱,不能榮於肌膚也。挾熱者,即溫壯,身熱,肌肉微黃。其挾冷者,即時時下利,唇口青白。小兒經諸大病,或驚癇,或傷寒,或溫壯,而服藥或吐利發汗,病瘥之後,氣血尚虛,脾胃猶弱,不能傳化穀氣,以榮身體,故虛羸也。錢氏,虛羸冷者,木香丸主之,夏月不可服,如有證,則少服之。

白話文:

如果身體元氣不足,就會面黃肌瘦、肌肉萎縮。巢氏討論小兒發育遲緩、肌肉不生長的原因,認為都是脾胃不合,不能進食,導致血氣衰弱,無法流佈到皮膚。夾雜寒氣、熱氣的情況:寒氣的症狀包括時常腹瀉、嘴脣青白。若夾雜熱氣,則表現為溫熱壯實、身體燥熱、肌肉微黃。小兒經過大病一場,可能是痙攣、傷寒或發熱,又服藥引起了嘔吐、腹瀉或發汗,疾病好了之後,氣血仍然不足,脾胃還很虛弱,不能將穀物化為精華,以滋潤身體,所以會發育遲緩。錢氏認為:若是虛羸挾寒的,就服用木香丸治療,但夏季不能服用。若有症狀,應少服。

熱者,胡黃連丸主之,冬月不可服,如有證,則少服之(虛羸與疳,同治也。木香丸、胡黃連丸見疳條。)薛氏云:更當審其形色,察其見證,如面赤多啼,心之虛羸也。面青目札,肝之虛羸也。耳前後或耳下結核,肝經虛火也。頸間肉裡結核,食積虛熱也。面黃痞滿,脾之虛羸也。

白話文:

熱證,由胡黃連丸治療,冬天的時候不能服用,如果確實有症狀,就要少服用。(虛弱和疳病,治療方法相同。木香丸和胡黃連丸見疳病條。)薛氏說:更應該仔細觀察病人的形色,察看他們的表現,比如臉紅多啼哭,是心臟虛弱的表現。臉色青暗,眼睛發直,是肝臟虛弱的表現。耳朵前後或耳下長結核,是肝經虛火引起的。頸部肉裡長結核,是食物積滯引起的虛熱。臉色發黃,腹部脹滿,是脾臟虛弱的表現。

面白氣喘,肺之虛羸也。目睛多白,腎之虛羸也。仍審相勝而藥之。又,寒熱二證,不可不辨,若腹痛瀉利清白,不渴喜熱,此屬寒證,雖在夏月,宜木香丸。身熱煩躁,瀉利焦黃,作渴喜冷,此屬熱證,雖在冬月,宜胡黃連丸。皆舍時從證之治法也。錢氏,論用藥識證云:鄭人齊郎中者,家好收藥散施人,其子忽臟熱,齊自取青金膏,三服並一服而餌之,服畢,至三更瀉五行。其子因睡,齊言子睡多亦驚,又與青金膏一服,又瀉二行。

白話文:

面部發白、氣喘,是肺氣虛弱的表現。眼睛多白色,是腎氣虛弱的表現。要根據病情,選擇相應的藥物治療。另外,寒熱兩證,一定要辨別清楚。腹痛瀉利,大便清白,不渴而喜熱,這是寒證的表現,即使在夏天,也要服用木香丸。身熱煩躁,瀉利焦黃,口渴而喜冷,這是熱證的表現,即使在冬天,也要服用胡黃連丸。這都是根據病情,而捨去季節的治療方法。錢氏在《論用藥識證》中說:有一個鄭國人到齊國行醫,他的家裡喜歡收藏藥物並且散發給別人,他的兒子忽然得了痢疾,齊國人自己取來青金膏,三服並一服給兒子服用,服完後,到了三更時分,兒子瀉了五次。兒子睡了,齊國人說兒子睡得多也會驚醒,於是又給兒子服用了一服青金膏,兒子又瀉了兩次。

加口乾而身熱,齊言尚有微熱未盡,又與青金膏。其妻曰用藥十餘行未安,莫生病否?召錢氏,曰已成虛羸,先多煎白朮散時時服之,後用香瓜丸,十三日愈(白朮散見渴,木瓜丸見汗。)薛氏治一小兒十三歲,面赤驚悸發熱,形體羸瘦,不時面白,噯氣下氣,時常停食,服保和丸及清熱等藥。余曰面赤驚悸,心神怯也。

白話文:

加上口乾和身體燥熱,齊醫師說還是有些許熱還沒退,又開了青金膏。他的妻子說用了十幾帖藥身體仍然不舒服,是不是生病了?找來錢醫師,他說已經變成虛弱的體質,先多喝白朮散,之後服用香瓜丸,十三天後痊癒。(白朮散的作法:見口乾,香瓜丸的作法:見多汗。)薛醫師治一個十三歲的小孩,臉紅、驚悸、發熱,身體瘦弱,有時臉色蒼白,噯氣不順,時常停食,吃了保和丸和清熱等藥。我說臉紅、驚悸,是心神怯弱的表現。

面白噯氣,心火虛也。大便下氣,脾氣虛也。此皆稟心火虛,不能生脾土之危證,前藥在所當禁者。不信,又服枳朮丸、鎮驚等藥,而諸證益甚,大便頻數,小腹重墜脫肛,痰涎飲食日少。余先用六君子湯為主,佐以補心丸,月餘,飲食少進,痰涎少止,又用補中益氣湯送四神而愈。

白話文:

臉色蒼白且經常打嗝,這是心火虛造成的。大便經常放屁,這是脾氣虛造成的。這些都是心火不足,不能產生脾土的危險徵兆,前述的藥物都應該禁止服用。不相信的人,繼續服用枳朮丸、鎮驚等藥物,而症狀卻更加嚴重,大便頻繁,小腹部沉重墜脹,肛門脫垂,痰液和飲食逐漸減少。我首先使用六君子湯為主,輔以補心丸,一個月後,飲食少量增加,痰液減少,又使用補中益氣湯送服四神丸而治癒。

畢姻後,病復作墜,時至仲冬,面白或黧色,手足冷,喜食胡椒薑物,腹中不熱,脈浮按之微細,兩尺微甚。乃用八味丸,元氣復而形氣漸充。年至二十,苦畏風寒,面目赤色,發熱吐痰,唇舌赤裂,食椒、薑之物,唇口即破,痰熱愈甚,腹中卻不熱,診其脈或如無,或欲絕。此寒氣逼陽於外,內真寒而外假熱也。

白話文:

結婚後,病情復發而加重,到了仲冬時節,面色發白或發黑,手腳冰涼,喜歡吃胡椒、生薑等辛熱的食物,腹中卻沒有熱感,脈浮而按之細微,兩尺脈較其他位置更微弱。於是使用八味丸,元氣得以恢復,形體氣色逐漸好轉。到了二十歲,很怕風寒,臉色發紅,發熱吐痰,嘴脣和舌頭發紅龜裂,吃胡椒、生薑等辛熱的食物,嘴脣和口腔就會破裂,痰熱更加嚴重,腹中卻沒有熱感,診斷他的脈搏,有的時候脈搏非常微弱,有的時候脈搏幾乎消失。這是寒氣逼迫陽氣於體外,體內真正的寒氣和體外的假熱。

仍用八味丸而諸證頓愈。一小兒八歲,面常青色,或時色亦,日間目札,夜睡咬牙,二年餘矣,服清肝降火之藥益甚,形氣日羸,求治於余。曰肝主五色,入心則赤,自入則青,蓋肝屬木而生風,故肝氣為陽為火,肝血為陰為水,此稟肝腎精血不足,虛火內動,陰血益虛,虛而生風,風自火出,故變面赤目札等證耳,非外風也,遂用地黃丸以滋腎水,生肝木,兩月,目札、咬牙悉止。又三月許,諸證尋愈而元氣亦充矣。

白話文:

病人依然服用八味丸,所有的症狀都突然好了。有個八歲的小孩,臉色經常是青色的,有時顏色也會改變,白天眼睛容易張不開,晚上睡覺會磨牙,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了,服用清肝降火的藥物反而更加嚴重,身體一天比一天虛弱,而來求我治療。我說肝主掌五色,輸送到心臟就會變成紅色,留在肝臟就會變成青色,肝屬木而生風,所以肝氣為陽為火,肝血為陰為水,這個孩子是本來的肝腎精血不足,虛火在體內流竄,陰血更加虛弱,虛弱而生風,風又因為火而生,所以會出現面赤、眼睛張不開等症狀,這不是外來的風,於是使用地黃丸來滋養腎水,生長肝木,兩個月之後,眼睛張不開、磨牙的症狀都停止了。再過三個月左右,所有的症狀都漸漸好了,元氣也充足了。

凡肝經之證,若肝木實熱生風而自病,或肺金實熱而剋木者,宜用清肝降火之劑,以瀉其邪氣。若肝經風熱而目直等證,用柴胡梔子散以清肝火,加味四物湯以養肝血。若腎虛而咬牙諸證,用六君子湯以健脾土,六味地黃丸以滋腎水則愈。一小兒脾氣虛弱,飲食停滯,發熱作渴,服瀉黃散不時下痢。

白話文:

凡是涉及肝經的病情,如果是由於肝木實熱生風而導致自身發病,或者肺金實熱而剋制肝木的,應該使用清肝降火的中藥,以排除邪氣。如果是肝經風熱而出現雙眼直視等症狀,可以用柴胡梔子散來清肝火,並加味四物湯來養肝血。如果是腎虛而出現咬牙等症狀,可以用六君子湯來健脾土,六味地黃丸來滋腎水,這樣就能治癒。有一位小兒脾氣虛弱,飲食停滯,發熱口渴,服用了瀉黃散後經常腹瀉。

余先用保和丸二服而愈,但不食噁心,面青手冷,又用六君、柴胡、升麻四劑,面色痿黃,食進手溫,惟形體羸甚,倦怠發熱,小腹重墜,肛門脫出,用補中益氣湯加半夏、肉豆蔻二劑而安。凡脾胃之證,若發熱作渴,飲食喜冷,或泄瀉色黃,睡不露睛者,屬形病俱實,宜用瀉黃散疏導之。若發熱口乾,惡冷或泄瀉色白,睡而露睛,屬形病俱虛,宜用異功散調補之。

白話文:

我一開始服用了兩次保和丸就康復了,但沒有食慾、噁心、臉色青白、手腳冰冷,我又服用了六君、柴胡、升麻四劑藥,臉色逐漸好轉,食慾改善,手腳溫暖,但身體仍然很虛弱,容易疲倦發熱,小腹有下墜感,肛門脫出,服用了補中益氣湯加半夏、肉豆蔻兩劑藥後情況穩定。凡是脾胃疾病,如果出現發熱口渴、飲食喜冷,或腹瀉大便黃色、睡覺時眼睛不能閉緊的情況,屬於有形的病邪和實邪,應該使用瀉黃散疏導治療。如果出現發熱口乾、怕冷或腹瀉大便白色、睡覺時眼睛不能閉緊的症狀,屬於有形的病邪和實邪,應該使用異功散調補治療。

若脾氣下陷者補中益氣湯。寒水侮土者益黃散。肝木克脾者六君加柴胡。若目睛微動,潮熱抽搐,吐瀉不食,宜用秘旨保脾湯。凡小兒諸病,先當調補脾胃,使根本堅固,則諸病自退,非藥所能盡祛也。一小兒五歲,形氣虛羸,睡中咬牙,夜間遺尿,日間頻數。余以為稟腎氣不足,用補中益氣湯、加補骨脂,地黃丸、加鹿茸,以補脾腎而痊。

白話文:

如果脾氣下陷的患者,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寒水侵犯脾胃的患者,可用益黃散。肝木克脾的患者,可以用六君加柴胡湯。

如果眼睛輕微抽動,發燒痙攣,嘔吐腹瀉不吃東西,適合使用祕旨保脾湯。所有兒童疾病,首先要調理脾胃,使根本鞏固,則諸病自退,不是藥物所能完全消除的。

有個五歲的小孩,身形虛弱,睡覺時咬牙,晚上遺尿,白天頻尿。我認為是稟賦腎氣不足,用補中益氣湯,加上補骨脂,地黃丸,加上鹿茸,來補脾腎而痊癒。

畢姻後,小便頻數,作渴發熱,日晡益甚,恪服黃柏、知母等藥,以滋陰降火,後患腎痿,臥床年許。余因考績北上,仍用前藥,喜其慎疾,半載而痊。一小兒年十一歲,面白或赤,足軟不能久行。用地黃丸加鹿茸,年許而瘥。畢姻後,兩目羞明,兩足仍軟,用前丸及補中益氣湯而痊。

白話文:

畢姻後,小便次數頻繁,出現口渴發熱的症狀,傍晚時症狀加重,服用黃柏、知母等藥物,以滋養陰氣、降低火氣,之後患了腎痿,臥牀一年多。我因考績前往北方,仍用之前的藥方,很慶幸他對自己的病情很謹慎,半年就痊癒了。

有一名十一歲的小孩,臉色蒼白或發紅,腿腳無力,不能長時間行走。我用生地黃丸加上鹿茸,一年多後痊癒。

畢姻後,眼睛畏光,兩腿依然無力,我用之前的藥丸和補中益氣湯,最終痊癒。

後病復發,增口渴足熱,頭囟覺開,視物覺大,此腎虛瞳人散大而然也。服前藥,遠房事則愈,因不自保,終患腎痿而歿。仲陽先生云,此證屬腦髓不足,不能榮養,宜用地黃丸補之,有至七八歲,或十四五歲,氣血既盛,而自合,若縱恣色欲,戕賊真陰,亦不能盡其壽矣。

白話文:

之後病情再次復發,口渴,腳熱的症狀又加重了,頭頂的囟門也感覺開啟了,看東西都覺得變大了,這是腎虛瞳孔散大而引起的。服用前面的藥,遠離房事就治癒了,但沒有堅持保養,最終患上腎痿而死。仲陽先生說,這個症狀是屬於腦髓不足,不能夠滋養身體,應該用地黃丸來補,有的到了七、八歲,或十四、五歲,氣血旺盛了,症狀就自然消失了,如果縱慾過度,傷害了真陰,是活不到天命之年了。

一小兒形瘦,不時咳嗽,自用參蘇飲一劑,更加喘急驚搐,面白或黃,余謂此稟脾肺不足,而形氣虛羸,因前劑峻利,外邪雖去,而肺氣益虛,肺虛則宜補脾,先用異功散加桔梗、釣藤鉤、一劑,痰喘頓定,乃去桔梗,加半夏、當歸,再劑驚搐亦去,又加酸棗仁治之而安。

白話文:

有個孩子身材瘦弱,常常咳嗽。他自己服用了一劑參蘇飲,服用後反而咳嗽加劇,還出現了喘急、驚搐的症狀,臉色也變得蒼白或發黃。我看後認為,這個孩子是脾肺虛弱、形氣不足,加上之前服用參蘇飲藥性太過猛烈,雖然外邪暫時被祛除,但肺氣更加虛弱,肺虛就應該補脾。我首先給他服用一劑異功散,在藥方中添加了桔梗、釣藤鉤。服用後,孩子的痰喘症狀立即好轉。之後,我再去掉桔梗,加了半夏、當歸,又服了一劑藥,孩子的驚搐症狀也消失了。最後,我再加入酸棗仁治療,他的症狀就痊癒了。

年十五歲,發熱痰盛,作渴面赤,形體羸瘦,用地黃丸加五味子,及補中益氣湯各百餘劑而形氣漸壯。若認為陰火,用黃柏、知母等藥,復傷生化之源,其亦不治者矣。一小兒五歲尚飲乳,耳前後頸間至缺盆,以手推尋,其筋結小核如貫珠,隱於肌肉之間,小便不調,面色青黃,形氣羸瘦。此稟母之肝火為患。

白話文:

十五歲那年,發熱痰多,口渴面紅,身體瘦弱,服用了地黃丸加五味子,以及補中益氣湯各一百多劑,身體和精神逐漸強壯起來。如果認為是陰火,使用黃柏、知母等藥物,反而會損傷生化的根源,這樣也不會治好。有個五歲的小孩還在喝奶,耳朵後面,脖子和後腦勺上長滿了小疙瘩,像一串珍珠一樣隱藏在肌肉之間,小便異常,面色青黃,身體瘦弱。這是因為母親肝火旺盛引起的。

用九味蘆薈丸、五味異功散加山梔、柴胡,與兒飲之,又以加味逍遙散與母服之,尋愈。一小兒患虛羸,耳出穢水,左手尺關洪數而無力。余為清肝補腎,耳中雖愈,脈未全斂,畢姻後患瘵證,誤服黃柏、知母之類,復傷元氣,不勝寒暑勞役,無日不病,幾至危殆,余大補脾腎,滋養元氣而愈。一小兒患證如前,肢體消瘦,面色痿黃,大便酸臭。

白話文:

  1. 用九味蘆薈丸、五味異功散,再加上炒過的山梔、柴胡,讓幼兒服用。又用加味逍遙散讓母親服用,不久就痊癒了。

  2. 一個小孩患有體虛羸弱的症狀,耳朵流出膿水,左手尺關脈洪數而無力。我為他清肝補腎,耳朵雖然痊癒了,但脈象還沒有完全斂藏。完婚後患上癆病,誤服了黃柏、知母等藥物,反而傷了元氣,不能承受風寒暑熱以及勞累,沒有哪一天不生病,幾乎垂危。我用大補脾腎、滋養元氣的方法讓他就癒。

  3. 一個小孩的症狀和上面的一樣,四肢消瘦,面色萎黃,大便酸臭。

此脾虛食積。用四味肥兒丸、五味異功散治之而愈。一小兒九歲,吞酸惡食,肌體消瘦,腹中作痛。余謂食積虛羸也。用保和丸而愈。後腹中數痛,皆服保和丸。余曰此因脾胃虛而飲食所傷也,當調補脾土以杜後患。不信,後腹痛喜按,余用五味異功散二劑,因未應,自用平胃散等藥,腹脹作痛,余仍以異功散加木香四劑而愈。若屢用攻伐之劑,陰損元氣,多致虛羸,慎之。

參苓白朮散(方見不乳食)。

白話文:

這個小孩子患了脾虛食積的症狀。我用四味肥兒丸和五味異功散治療,他的病情痊癒了。另一個九歲的小孩,經常吞酸,沒有食慾,身體消瘦,並且腹中疼痛。我認為他是食積虛羸引起的症狀,我用保和丸治療,他的病情痊癒了。後來他的腹中又多次疼痛,每次都服用保和丸。我說這是因為脾胃虛弱而受到飲食傷害引起的,應該調補脾土來消除後患。他不相信,後來腹痛時喜歡按壓,我用五味異功散治療他兩次,但沒有好轉,他就自己服用平胃散等藥物,結果腹脹疼痛。我再次用五味異功散加上木香,四次治療後他的病情痊癒了。如果經常使用攻伐之劑,會損傷元氣,很容易導致虛羸,要謹慎注意。

地黃丸(加肉桂一兩,名加減八味丸),治小兒肝經虛熱血燥,或風客淫氣而患瘰癧結核,或四肢發搐,眼目抽動,痰涎上湧。又治腎疳腦熱消瘦,手足如冷,寒熱往來,滑瀉肚脹,口臭乾渴,齒齦潰爛,爪黑麵黧,遍身兩耳生瘡,或兩耳出水,或發熱自汗盜汗,便血諸血失喑等證,其功不可盡述。(即六味地黃丸,方見腎臟)

補中益氣湯,治中氣虛弱,體疲食少,或發熱煩渴等證。

白話文:

地黃丸(添加肉桂一兩,稱為加減八味丸),用於治療小兒肝經虛熱、血燥,或因風邪侵犯而患有瘰癧(淋巴結核)或結核,或四肢抽搐,眼目抽動,痰涎上湧。還用於治療腎疳(腎虛引起的疳病)、腦熱消瘦、手足冰冷,寒熱往來、腹瀉腹脹、口臭口渴、齒齦潰爛、指甲發黑臉色發暗、全身兩耳生瘡,或兩耳流出液體,或者發熱自汗或盜汗,便血等各種血虛失眠等症狀。其功效難以盡數。(即六味地黃丸,詳細藥方見腎臟)

人參,黃耆(各一錢),白朮,甘草,陳皮(各五分),升麻,柴胡(各二分),當歸(八分)

上薑棗水煎。空心午前服。

白話文:

人參:1 錢

黃耆:1 錢

白朮:5 分

甘草:5 分

陳皮:5 分

升麻:2 分

柴胡:2 分

當歸:8 分

愚按:前方,若因藥克伐元氣虛損,惡寒發熱,肢體倦怠,飲食少思,或兼飲食勞倦,頭痛身熱,煩躁作渴,脈洪大弦虛,或微細軟弱,右寸關獨甚者宜用之。凡久病,或過服克伐之劑,虧損元氣,而虛證悉具者,最宜。前湯,若母有脾胃不足之證,或陰虛內熱致兒為患者,尤宜用之。

白話文:

我認為:如果因藥物克伐而元氣虛損,出現惡寒發熱、四肢倦怠、飲食減少、精神不振的情況;或因飲食勞倦而引起頭痛、發熱、煩躁、口渴,脈象洪大、弦細或微細、軟弱,右關寸脈尤其明顯,則宜用此方。凡久病,或過度服用克伐之劑,導致元氣虧損,而出現虛證症狀齊全的人,最宜服用。前湯,如果母親有脾胃虛弱之症,或陰虛內熱導致嬰兒生病,更宜服用,

八珍湯(四物四君合用)

錢氏異功散,治脾胃飲食少思,吐瀉不食,凡虛冷證,先與數服,以正胃氣。(即五味異功散,見吐瀉。)

白話文:

八珍湯(由四物湯和四君子湯合用)

錢氏異功散,治療脾胃虛弱導致的食慾不振、嘔吐腹瀉等症狀,對於所有虛寒症狀,可以先服用幾次來調整胃氣。(也就是五味異功散,詳見於治療嘔吐腹瀉的部分。)

愚按:前方治脾胃虛弱,吐瀉不食。或驚搐痰盛。或睡而露睛,手足指冷。或脾肺虛弱,咳嗽吐痰。或虛熱上攻,口舌生瘡,弄舌流涎。若母脾胃虛,兒患此證,亦當服之。

白話文:

我的看法是:上面的藥方可以治療脾胃虛弱,嘔吐腹瀉,不吃東西。或者驚厥痰多。或者睡覺時眼睛睜開,手腳冰冷。或脾肺虛弱,咳嗽吐痰。或者虛熱上攻,口舌生瘡,舌頭活動流口水。如果母親脾胃虛弱,孩子患有這個症狀,也應該服用。

《外臺·小品》療四五歲兒因食及在胎中宿熱,乳母飲食粗惡,辛苦乳汁不起,兒哺不為肌膚,心腹痞滿,痿黃瘦瘠,四肢痿躄繚戾,服之令充悅方

白話文:

《外臺祕要·小品》中記載,治療四、五歲兒童因飲食不當,以及在胎中所受的宿熱,乳母飲食粗劣,辛苦勞累,乳汁不足,兒童吃奶不能長肉,心腹脹滿,身體虛弱瘦小,四肢萎縮,行動不便的方劑。

這個方劑的組成包括:

  • 人參一兩
  • 白術一兩
  • 茯苓一兩
  • 甘草一兩
  • 白芍一兩
  • 當歸一兩
  • 川芎一兩
  • 熟地黃一兩
  • 山藥一兩
  • 澤瀉一兩
  • 豬苓一兩
  • 茯苓一兩
  • 薏苡仁一兩
  • 芡實一兩
  • 蓮子一兩
  • 扁豆一兩
  • 豇豆一兩
  • 綠豆一兩
  • 赤小豆一兩
  • 黑豆一兩
  • 黃豆一兩
  • 青豆一兩
  • 白豆一兩
  • 豇豆一兩
  • 扁豆一兩
  • 綠豆一兩
  • 赤小豆一兩
  • 黑豆一兩
  • 黃豆一兩
  • 青豆一兩
  • 白豆一兩

芍藥(十分,炙令黃),黃耆,鱉甲(炙),人參(各四分),柴胡(八分),茯苓(六分),甘草(炙),乾薑(各二分,如熱以枳實代)

白話文:

芍藥(十份,烤至黃色),黃耆,龜甲(烤過),人參(各四份),柴胡(八份),茯苓(六份),甘草(烤過),乾薑(各二份,若發熱以枳實替代)

上八味搗篩,蜜和為丸,如大豆。服五丸,日二服。忌如常法。《千金》有大黃無黃耆,云服一丸,一歲以上乳服三丸,七歲兒服十丸,日二。

《聖惠》,黃耆丸,治小兒羸瘦體熱,面色痿黃,不欲乳食。

白話文:

將上八種藥材搗碎、篩過,用蜂蜜和成藥丸,藥丸的大小如黃豆。每天服用五丸,分兩次服用。忌口與一般服藥相同。《千金方》中含有大黃而不含有黃耆,說服用一丸即可,一歲以上至三歲服三丸,七歲兒童服用十丸,一天兩次。

黃耆(銼),赤芍藥,人參(去蘆頭),甘草(炙微赤,銼),胡黃連(各半兩),麥門冬(去心,焙),鱉甲(塗醋炙微黃,去裙襴。各一兩),柴胡(去苗,三分)

白話文:

  1. 黃耆:取乾燥的黃耆,切碎。

  2. 赤芍藥:取乾燥的赤芍藥,切碎。

  3. 人參:取乾燥的人參,去除蘆頭,切碎。

  4. 甘草:取乾燥的甘草,烘烤至微赤,切碎。

  5. 胡黃連:取乾燥的胡黃連,切碎,各取半兩。

  6. 麥門冬:取乾燥的麥門冬,去除中心部分,烘烤。

  7. 鱉甲:取乾燥的鱉甲,用醋塗抹後烘烤至微黃色,去除裙襴。各取一兩。

  8. 柴胡:取乾燥的柴胡,去除苗,取三分之一。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秦艽丸,治小兒羸瘦體熱,心神煩悶,小便赤黃。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用煉製的蜂蜜調和成如麻子大小的丸劑。服用時不受時間限制,可以用粥湯送服五丸,根據兒童的年齡和體質適當增減劑量。

秦艽丸用於治療兒童體瘦發熱、心情煩躁、小便赤黃等症狀。

秦艽(去苗),桑根白皮(銼),枳殼(麩炒微黃,去瓤),地骨皮,黃耆(銼),人參(去蘆頭),赤茯苓,甘草(炙微赤,銼),犀角(屑。各半兩),龍膽(去蘆頭,一分),柴胡(三分,去苗)

白話文:

秦艽(去掉根須),桑根的白色樹皮(切碎),枳殼(用麩皮炒至微黃,去掉果肉),地骨皮,黃耆(切碎),人參(去蘆頭),赤茯苓,甘草(烤至微紅,切碎),犀角(削成碎屑。每樣半兩),龍膽(去蘆頭,一分),柴胡(三分,去根須)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用粥飲下五丸,更隨兒大小增減。

麥門冬丸,治小兒雖食不著肌膚,羸瘦骨熱,小便赤黃。

白話文:

將上層藥物搗碎成粉末,用蜂蜜和丸劑,丸子的大小要如綠豆一般。不拘泥於時間,用粥服下五丸丸藥,隨著孩子大小來增減服用的數量。

麥門冬(去心焙,一兩),人參(去蘆頭),黃耆(銼),青蒿子,黃連(去須),桑根白皮(銼),枳殼(麩炒微黃,去穰),地骨皮(各半兩),柴胡(去苗,三分)

白話文:

麥門冬(去心焙,一兩):麥門冬去掉糖心並且烘焙,用量為一兩。

人參(去蘆頭):人參除去根鬚,取用其主根。

黃耆(銼):黃耆切碎。

青蒿子:青蒿的果實。

黃連(去須):黃連除去根鬚。

桑根白皮(銼):桑樹的根部白色樹皮,切碎。

枳殼(麩炒微黃,去穰):枳殼與麩皮一起炒至微黃,去除果核。

地骨皮(各半兩):地骨皮,用量為半兩。

柴胡(去苗,三分):柴胡除去根部,取用其莖葉,用量為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熟水研五丸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燒黃瓜丸,治小兒羸瘦體熱,乳食全少。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煉製的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如同綠豆。不拘時間,用開水溶解五丸服用,根據小孩的年齡和體質,自行調整劑量。

燒黃瓜丸可以治療小兒體弱消瘦、體溫偏高以及乳食攝取不足的情況。

黃瓜(大者,一枚),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黃連(去須。各半兩),鱉甲(童子小便浸三宿,炙微黃,去裙襴),胡黃連,柴胡(去苗,各一兩)

白話文:

  • 黃瓜(大者一個)

  • 陳橘皮(用湯浸泡,去除白色果瓤,烘烤)

  • 黃連(去除須毛,各半兩)

  • 鱉甲(用童子小便浸泡三晚,炙烤至微黃,去除裙襴)

  • 胡黃連

  • 柴胡(去除苗部,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黃瓜切開頭,去瓤,內藥末令滿,以切下蓋子蓋之,用香麥面和搜固濟,可厚三分,於煻灰火內,燒令面焦黃為度,取出去面,放冷,入麝香一錢,都研和丸如綠豆大。每服,食前米飲下七丸,更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細細研磨成粉末,用黃瓜切開頂部,去除瓜瓤,將藥粉末填滿黃瓜內,用切下的瓜頂蓋上,用香麥面和搜固濟將黃瓜封閉,厚度約三分,在煻灰火中烘烤,直到麵粉表面焦黃即可,取出麵粉,放涼後,加入一錢麝香,全部研磨均勻,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前,用米湯送服七丸,根據兒童的大小,酌情增減。

大黃丸,治小兒胃氣不調,不嗜食,不生肌肉。

大黃,乾地黃,茯苓,當歸,柴胡,杏仁(各三分)

上為末,蜜丸麻子大。飲下五丸,日進三服。

白話文:

大黃丸可以治療小兒胃氣不調、食慾不振以及營養不良導致的肌肉不發育。

配方包括:大黃、乾地黃、茯苓、當歸、柴胡、杏仁(各三分)。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如芝麻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五丸,每日服用三次。

豬肚丸,解小兒肌熱,時或泄瀉,及有積滯,不思飲食,肌肉消瘦。

白話文:

豬肚丸,可以治療兒童肌肉發熱,時常腹瀉,有積食,不想吃東西,肌肉消瘦等症狀。

鱉甲(一兩,同童子小便並醋共一升,熱浸,炙盡為度),白朮,薯蕷(各一兩),胡黃連,人參(去蘆頭),青橘皮,紫菀(去土),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木香,甘草(炙。各半兩),柴胡(去蘆頭,一兩一分)

白話文:

鱉甲(一兩,連同童子小便和醋共用一升浸泡,煮熱至浸透為止。並把浸透後的鱉甲烤乾),白朮、山藥(各一兩),黃連、人參(去掉蘆頭),青橘皮、紫菀(去掉土),桃仁(用熱水浸泡後,去掉皮和尖端雙仁),木香、甘草(炙烤過的。各半兩),柴胡(去掉蘆頭,一兩一錢)。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在淨豬肚內系定,煮令極爛為度,出與藥同杵令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計時候,溫水飲下。

白話文:

將上列藥材搗碎成末,裝入洗淨的豬肚中,綁緊並煮到豬肚極爛為止,取出豬肚,將其與藥材一起搗碎,直到黏在一起,然後搓成像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不拘時間,用溫水送服。

香甲丸,治男子婦人,童男室女,氣血虛疏,肌膚消瘦,百節疼潮作溫五心煩熱,四肢逆冷,不思飲食,中滿氣滯,婦人經血凝澀,建脾胃,暢神氣,充肌膚,澤顏色。

白話文:

香甲丸,用於治療男子、婦女、童男、室女,因氣血虛疏而導致肌膚消瘦,百節疼痛,五心煩熱,四肢冰冷,不想飲食,中滿氣滯;婦女經血凝澀。香甲丸可健脾胃、暢神氣、充肌膚、澤顏色。

柴胡,生乾地黃,京三稜(各三分),鱉甲(醋煮黃),神麯,杏仁,熟乾地黃,麥糵(炒。各一兩),牛膝,木香,薑黃,當歸(各半兩),白朮,川芎(各一分)

白話文:

柴胡、生乾地黃、京三棱(各三錢),鱉甲(用醋煮黃)、神曲、杏仁、熟乾地黃、麥麩(炒過。各一兩),牛膝、木香、薑黃、當歸(各半兩),白朮、川芎(各一錢)

上為細末,白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茶清下,或米飲亦得。

上八方,挾熱者宜之。

《聖惠》,訶梨勒散,治小兒羸瘦,脾胃氣弱,挾於宿食,不欲乳食,四肢不和。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白麵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十丸,空腹時用茶水吞服,或者用米湯也可以。

上方八個處方適用於有熱症的情況。

《聖惠》中的訶梨勒散,可用來治療兒童體弱消瘦、脾胃功能不佳、食物積滯、不願進食母乳或食物、四肢不協調等問題。

訶梨勒皮,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各半兩),黃耆(銼),人參(去蘆頭),白朮,藿香,桂心,白茯苓(各一分),甘草(炙微赤,銼,半分)

白話文:

訶梨勒皮、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去掉白色果瓤,烘烤。各半兩),黃耆(切碎),人參(去掉蘆頭),白朮,藿香,桂心,白茯苓(各一分),甘草(烘烤至微紅,切碎,半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薑少許,棗一枚,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溫脾散,治小兒脾氣不和,食少無力,肌膚羸瘦。

白話文:

將上述配方的藥物搗碎,用粗羅篩成藥粉。每次取一錢藥粉,加少量生薑和一顆紅棗,加入一小碗水煎煮至體積剩下五分之一,去渣後溫熱服用,每天三次或四次。藥量要根據兒童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

訶梨勒皮,人參(去蘆頭。各三分),白朮,木香,黃耆(銼),白茯苓,藿香,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桔梗(去蘆頭。各半兩),甘草(炙微赤,銼,一分)

白話文:

訶梨勒皮、人參(去除蘆頭,各三分),白朮、木香、黃耆(切成小塊)、白茯苓、藿香、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瓤,烘焙),桔梗(去除蘆頭,各半兩),甘草(烤至微紅,切成小塊,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薑少許,棗一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增減溫服。

五香煎,治小兒脾胃久虛,吃食減少,四肢羸瘦。

白話文:

把上述藥物搗成粗末,每服一錢,加入一小杯水、少量生薑和一顆棗,煎至五分之三,去渣,不限服藥時間,根據兒童大小增減藥量,溫熱服用。

丁香,沉香,木香,藿香,白朮(各一兩),麝香(三錢,細研入),白茯苓,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黃耆(銼。各一兩),訶梨勒皮,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

白話文:

丁香、沉香、木香、藿香、白朮各一兩,麝香三錢,研細後加入。白茯苓、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果肉,烘乾),黃耆(切碎),各一兩。訶梨勒皮、甘草(烤至微紅,切碎),各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以水五升,慢火煎至一升,以布絞汁,卻入鍋內煎麝香及蜜三合、生薑汁半合、棗肉二十枚,慢火熬成煎,每服,以粥飲調下半茶匙,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上三方,挾冷者宜之。

白話文:

上面的藥搗碎,篩成粉末,用五升水,用小火煮到剩下一升,用布絞出藥汁,再放回鍋裡煮麝香和蜂蜜三份、生薑汁半份、棗肉二十枚,用小火慢慢熬成膏狀。每次服用時,用粥或飲品調和半茶匙的藥膏,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酌量增減。

湯氏云:小兒疳積,其狀漸黃瘦,拍背如鼓鳴,脊骨如鋸,乃積而生熱成疳也,宜服蘆薈丸、露星膏。

蘆薈丸

白話文:

湯氏說:小孩疳積,狀漸黃瘦,拍打背部時會像打鼓一樣發出響聲,脊骨像鋸齒一樣凸起,那是由於積滯而產生熱氣造成疳積,應該服用蘆薈丸、露星膏。

龍膽草,黃連,蕪荑(去皮,先炒黃色,次入前二味一處炒赤色。各一兩)

白話文:

龍膽草、黃連、蕪荑(將蕪荑剝皮後,先炒至變成黃色,之後再放入前兩種藥材一起炒至變成赤色。每種藥材各一兩)

上為末,另入蘆薈一分和勻,爛飯丸,如黍米大。三歲兒服三十丸,空心米飲送下。

露星膏

黃耆(蜜水炙),胡黃連,地骨皮,柴胡(各等分)

白話文:

研磨成粉末,再加入一分蘆薈混合均勻,做成像小米大小的藥丸。三歲兒童服用三十丸,空腹時以米湯送服。

上為末,煉蜜丸,如芡實大。隔宿酒浸,露一宿,次日澄去酒,薄荷湯浸服之。

白話文:

將上列藥材研磨成粉末,以蜂蜜製成如芡實般大小的藥丸。將這些藥丸浸泡在隔夜酒中,浸泡一整夜後,次日將藥丸取出,並去除浸泡的酒液。以薄荷湯送服藥丸。

錢氏橘連丸,治疳瘦,久服消食、和氣、長肌肉。

橘皮(一兩),黃連(米泔浸一宿,一兩半)

白話文:

錢氏橘連丸,可以治療疳積導致的消瘦,長期服用能夠幫助消化、調和氣血、促進肌肉生長。

成分包括:橘皮(37.5克),黃連(用米泔水浸泡一夜,56.25克)。

上為細末,另研入麝香五分,用豬膽七個,分藥入膽內,漿水煮,候臨熟,以針微刺破,以熟為度,煮粟米粥和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至二三十丸,米飲下,量兒加減,無時。(海藏云:黃連苦燥,可以瀉脾火,長肌肉。)

白話文:

將上藥研磨成細末,另把麝香研磨成五分,將豬膽七個剖開,把藥粉分裝入膽內,用漿水煮,等將近煮熟時,用針刺破膽,等藥煮熟就完成,煮粟米粥並把藥丸一起和入,丸子大小如綠豆般大。每次服用十丸至二三十丸,以米湯送服,根據小孩的年齡和體質酌量增減,不限時間。(海藏說:黃連性苦燥,可以瀉去脾臟的火氣,使肌肉生長。)

二聖丸,治小兒臟腑或好或瀉,久不愈,羸瘦,宜常服。

黃連(去須),黃柏(去粗皮。各一兩)

上為細末,入豬膽內重湯煮熟,丸如綠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飲下,量兒加減,頻服無妨。

〔張渙〕金粟丹(方見內疳條。)

香蟾丹,治肌瘦面黃,胸高腳細。

白話文:

二聖丸,用來治療小兒腸胃時好時壞的腹瀉情況,長期不好轉且導致體弱消瘦,適合長期服用。

成分包括黃連(去掉根須)和黃柏(去掉粗糙外皮),各一兩。將這些材料磨成細粉,然後放入豬膽內,用水煮熟,製成如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三十粒,用米湯送服,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調整劑量,頻繁服用也沒有問題。

張渙提到的金粟丹(詳細配方見內疳相關條目)。

香蟾丹,用於治療身體消瘦、面色發黃、胸部突出以及腳部細弱的情況。

乾蟾(五枚,水浸,去骨,用瓦藏瓶一枚,頂頭上取開,入蟾瓶內,鹽泥固濟,木炭火燒,留一竅子,以煙息為度,取出,地上放一宿出火毒),胡黃連(二兩),蛇蛻皮(一兩,燒灰),地龍(半兩,微炒),天竺黃,蟬殼(各一分。以上併為細末,次入),硃砂(半兩,細研),麝香(一分,細研)

白話文:

乾蟾蜍(五隻,浸泡在水中,去除骨頭,用一個瓦罐蓋子,在蓋子上開一個口,把蟾蜍放進去,用鹽泥封好瓶口,用木炭火燒,留一個小孔,以煙霧停止為準,取出,放在地上一個晚上,去除火毒),胡黃連(二兩),蛇蛻皮(一兩,燒成灰),蚯蚓(半兩,微炒),天竺黃,蟬殼(各一分。以上都搗成細末,然後放入),硃砂(半兩,研成細末),麝香(一分,研成細末)

上件,都一處研勻,糯米飯和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飲下,不拘時候,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將上面所列藥物,都研磨均勻,把糯米飯和到像黍米那麼大的小丸子。每次服用十粒,用米湯送服,不拘時間,依據孩子的年紀大小增減服用量。

《萬全方》,雷丸丹,治小兒一切疳,肚脹腹滿,手腳枯細,眼目口鼻生瘡,身體壯熱,痢下泔澱,日漸羸瘦,面無光澤。

白話文:

《萬全方》,雷丸丹,可以治療小兒一切疳疾,症狀有肚脹腹滿,手腳枯瘦,眼目口鼻長瘡,身體壯熱,痢疾下痢,日漸消瘦,面色無光澤等。

雷丸(生),鶴蝨(生),使君子(去殼,生),胡黃連(微炒),蘆薈(研。各半兩),麝香(半錢,研入),蟾(一枚,酒浸一宿,慢火炙熟,去皮足骨焙),木香,肉豆蔻(各一分),蕪荑(一兩,去皮微炒,研入),硃砂(二錢,研,留少許為衣)

白話文:

生雷丸、生鶴蝨、去殼生使君子、微炒胡黃連、研蘆薈(各半兩),麝香(半錢,研細拌入),蟾蜍(一隻,浸泡在酒中一晚,用文火烤熟,去除皮膚和足骨,焙乾),木香、肉豆蔻(各 一分),去皮微炒蕪荑(一兩,研細拌入),硃砂(二錢,研細,留少量做外衣)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合令勻,用豶豬膽四個取汁,傾入瓷盞中,外以重湯煮過,和杵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五丸至七丸,麥門冬熟水下,早晨日午空心臨臥服。

白話文:

把上述藥物搗碎,篩成細末,研磨混合均勻,用四個豬膽汁,倒入瓷碗中,用沸水煮過,和藥末杵成如黍米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丸至七丸,用麥門冬煮熟的水送服,早上、中午、晚上空腹時和睡前服用。

〔孔氏〕,神聖丸,肥、小兒疳藥,常服永無腸臟之疾。

胡黃連(去皮),宣連(去毛),白蕪荑(去皮),木香,蘆薈(各一錢),使君子(二十枚)

白話文:

孔氏的神聖丸,是治療肥胖和小兒疳積的藥方,長期服用可以避免腸胃疾病。

所需材料包括:胡黃連(去掉外皮)、宣連(去掉毛)、白蕪荑(去掉外皮)、木香、蘆薈(各一錢),以及使君子二十枚。

上,除蘆薈一味,外五味銀器內用豬膽汁熬成膏,後入蘆薈同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七粒,空心日午臨臥米湯下,神效。

白話文:

上方除了蘆薈一種藥材外,其他五種藥材用銀器盛裝,加入豬膽汁熬成膏狀,然後加入蘆薈一起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五到七粒,空腹時在早上、中午和晚上睡覺前用米湯送服,效果顯著。

豬肚丸,治小兒疳熱而瘦。

柴胡,黃連,秦艽(各一兩,淨),蕪荑(二兩,用瓦上爆干,去殼取肉,別為末,臨時入用)

白話文:

豬肚丸,用來治療小兒因疳熱而導致的消瘦。

成分包括:柴胡、黃連、秦艽(各一兩,需清潔處理),蕪荑(二兩,放在瓦上烘乾後去掉外殼取內肉,另外磨成粉末,在使用時再加入)。

上,用豬肚一個,中庸者,破開淨洗,入前藥三味末於內,以酒半瓶、童子小便一升,煮乾,舂令得所,放蕪荑末,又舂勻,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飲下。

《王氏手集》治小兒疳瘦,大人五勞七傷方。

白話文:

首先,取一個中等大小的豬肚,清洗乾淨,放入三味中藥粉末。然後,加入半瓶酒和一升童子小便,一起煮乾。接著,將煮乾的豬肚搗碎,直到藥粉充分混合。最後,加入蕪荑粉,再次搗勻,做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 20 丸,用溫水送服。

宣黃連(半斤,去須及蘆頭,為細末),豶豬肚(一個,去脂膜,將黃連末穰在內,縫合,於三鬥米內蒸,以米熟軟為度)

白話文:

宣黃連(半斤,去除須根和蘆頭,研磨成細末),豬肚(一個,去除脂肪膜,把黃連末均勻填入豬肚內,縫合好,放入三鬥米中蒸,以米飯熟軟為度)。

上件,取出爛研,丸如粟米大,風乾。隨兒大小加減,日三服,三歲兒每服五七丸至十丸,大人服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飲下。

〔趙氏〕,斧捶丸,治小兒疳,久服肥白。

白話文:

取上面所說的那些藥物,研成細末,做成小如粟米的藥丸,曬乾。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增減藥丸數量,三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五到七丸,逐漸增加到每次十丸;成人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

干蝦蟆(一枚),白礬,膽礬,綠礬(各半兩,四味同入罐子內,炭火燒,礬枯為度),京三稜,石三稜,雞爪三稜,萆薢,鶴蝨,雷丸,淡蕪荑,黑狗脊,木香(各半兩),沒石子(三枚),使君子(十枚),蘆薈,熊膽(各一錢)

白話文:

  • 蝦蟆一個。

  • 白礬、膽礬、綠礬各半兩,一起放入罐子裡,用炭火燒,燒到礬藥變乾為止。

  • 京三稜、石三稜、雞爪三稜、萆薢、鶴蝨、雷丸、淡蕪荑、黑狗脊、木香各半兩。

  • 沒石子三粒,使君子十粒。

  • 蘆薈、熊膽各一錢。

上為末,醋煮乾棗取肉爛研,入少麵糊和藥極熟,丸如綠豆大。每服七丸,米飲下。

玉拄杖散,治小兒疳瘦。

黃耆(二兩),白茯苓(半兩),人參,白朮(各一兩)

上為末。以水一盞,藥一錢,煎七分,溫服。

蘆薈丸,治小兒諸疳羸瘦,不生肌肉。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醋煮乾棗直到果肉軟爛,然後搗碎,加入少量麵糊與藥粉混合均勻,製成如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七粒,用米湯送服。

玉拄杖散,用於治療小兒因疳積引起的消瘦。

黃耆(二兩),白茯苓(半兩),人參,白朮(各一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取一小杯水,加入一錢藥粉,煎至剩七分,溫熱時服用。

蘆薈丸,用於治療小兒各種疳積導致的體弱消瘦,肌肉不生長。

蘆薈,木香,紅芍藥,沒石子(各半兩),使君子(去殼),胡黃連(各二錢半),肉豆蔻(二錢),人參(一錢)

白話文:

  • 蘆薈:半兩

  • 木香:半兩

  • 紅芍藥:半兩

  • 沒石子:半兩

  • 使君子(去殼):二錢半

  • 胡黃連:二錢半

  • 肉豆蔻:二錢

  • 人參:一錢

上為細末,入麝香半錢,別研令細,與藥拌勻,蜜水打麵糊為丸。每服十五丸,米飲下,空心食前服。

〔吉氏〕,益兒丸,治小兒一切疳瘦,夜多盜汗,肌肉熱。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半錢麝香,另外研磨至細膩,然後與藥粉混合均勻。用蜜水調和麵粉製成丸劑。每次服用十五丸,飯前空腹時用米湯送服。

吉氏的益兒丸,用於治療小兒各種疳積消瘦、夜間盜汗以及肌肉發熱等症狀。

人參,白朮,茯苓,柴胡(去苗),甘草(炙),陳皮(去白),鱉甲(醋炙,去裙襴),京三稜(濕紙裹,煨香熟。各等分)

白話文:

人參、白朮、茯苓、柴胡(去除根鬚)、甘草(炙烤)、陳皮(去除白色內皮)、鱉甲(用醋炙烤,去除裙邊)、京三稜(用濕紙包裹,煨香至熟,各等份)。

上細末,煉蜜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丸,米飲化,食前,日三服。

《朱氏家傳》,肥兒丸

白蕪荑(去殼秤),黃連(去須),神麯,麥糵(各等分)

白話文:

將材料磨成細末,用蜂蜜製成丸狀,大小如同雞頭果實。每次服用一丸,用米湯送服,在飯前服用,一天三次。

這是《朱氏家傳》中的肥兒丸配方。

配方成分包括:白蕪荑(去殼後稱重)、黃連(去須)、神曲、麥芽(各等分)。

上為末,用豶豬膽煮糊,丸如大麻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飲下。《張氏家傳》《莊氏家傳》方皆同,或治疳積,或治疳瘦。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成末,用豬膽汁煮成糊狀,做成像大麻子般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 30 顆,在飯前用米湯送服。《張氏家傳》和《莊氏家傳》的藥方都相同,有的治療疳積,有的治療疳瘦的病症。

六味肥兒丸,治疳多因缺乳,食肉太早,或患臟腑胃虛,療諸般疳,化蟲,治黃瘦肚急,消疳退疳熱可常服。

白話文:

「六味肥兒丸」是一種中藥方劑,用於治療因缺乳、過早食用肉類或臟腑虛弱引起的疳疾。它可以治療各種疳疾,化解蟲積,治療黃瘦肚急,消除疳疾和退燒,並可長期服用。

黃連(《局方》加肉豆蔻),陳皮(去白,《局方》去此,用木香),神麯(炒,《局方》有使君子),麥糵(炒。各一兩,《局方》加三稜、蓬朮),川楝肉(一兩炒),白蕪荑(半兩,《局方》去此,用檳榔)

上為末,神麯糊丸,麻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吞下。

白話文:

黃連(《局方》中添加肉豆蔻),陳皮(去除白色的部分,《局方》中沒有,使用木香),神曲(炒製,《局方》中添加使君子),麥糵(炒製。各一兩,《局方》中添加三稜、蓬朮),川楝肉(一兩炒製),白蕪荑(半兩,《局方》中沒有,使用檳榔)。

〔薛〕按:前方,又治脾疳,飲食少思,肌肉消瘦,肚大頸細,發稀成穗,項間結核,發熱作渴,精神倦怠,大便酸臭,嗜食泥土,或口鼻頭生瘡,肚見青筋,齧齒下利,便白五疳。用此丸加乾蟾一兩、蘆薈五錢,尤妙。

秘方肥兒丸,消疳進食。

白話文:

薛按:治療脾疳的良方,症狀為飲食少思、肌肉消瘦、肚子大頸子細、頭髮稀疏如穗狀、頸間結核、發燒口渴、精神倦怠、大便酸臭、喜歡吃泥土、或口鼻頭部生瘡、肚子上可見到青筋、齧齒、下痢、大便白色。此時使用這個丸藥加上一兩乾蟾酥、五錢蘆薈,效果更佳。

黃連(五錢),木香(一錢),神麯,麥糵(各一兩,並炒),使君肉(煨),肉豆蔻(麵裹煨,各五錢),檳榔(一枚),蝦蟆(一個),白朮(一兩)

上為末,麵糊丸,如粟米大。空心米飲下,量兒加減。

《朱氏家傳》治小兒脾疹疳瘦驚積方

白話文:

  • 黃連:5錢。

  • 木香:1錢。

  • 神曲:1兩,炒製。

  • 麥麩:1兩,炒製。

  • 使君肉:煨熟。

  • 肉荳蔻:5錢,麵粉包裹並煨熟。

  • 檳榔:1個。

  • 蟾蜍:1個。

  • 白朮:1兩。

上用黃栝蔞一個,去瓤,用黃連末填滿,蒸爛取出,用朴硝末一錢、蓋頭,臨夜方取,然後露一宿,研爛為丸如小綠豆大。每服五丸,熟水下。

潔古云:小兒疳病肌瘦,血氣不足,同大人勞瘵之疾治之。

白話文:

使用一個黃色栝蔞,去除瓜瓤,用黃連末填滿,蒸熟後取出,加入一錢朴硝末和蓋頭,在晚上睡覺前取用,然後晾曬一整夜,將其研磨成如小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粒藥丸,用溫水送服。

按:以潔古此論詳之,不拘冷熱虛羸,皆用四君子、地黃丸與前藥相兼服為得也。然有胸膈積瘀,不受參朮地黃之補者,先用清疳取積之藥,然後補劑可施,故備載諸方,以俟採擇,誠以病之變態多端,非執一隅可以御百變,若看方三年,無病不治者,鮮不以為繁雜矣。

白話文:

註解:

根據以下所論述的內容,無論是熱證、還是寒證,虛證、還是羸證,都可以使用四君子湯、地黃丸與前述藥方共同服用,這樣是最合適的。但是,如果有胸部、膈膜積聚瘀血,無法承受人參、白朮、地黃的補益作用,那麼就應該先使用消散瘀積的藥物,然後纔可以服用補益劑。所以,我們備載了各種藥方,以便您可以選擇使用。的確是疾病的變化形態有很多種,不能拘泥於一種方法來應對所有的變化。如果學習方劑三年,就可以做到沒有治不好的疾病,但是,很少有不覺得方劑繁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