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幼科》~ 集之八·脾臟部(下) (26)

回本書目錄

集之八·脾臟部(下) (26)

1. 疳痢腹痛

白朮散,治小兒疳痢,腹脹㽲痛,日夜三二十行。

白朮(一兩,微炒),當歸地榆(並銼,微炒),木香赤芍藥,甘草(炙,半兩)

白話文:

白朮(10公克,微炒),當歸,地榆(兩者分別切碎,微炒),木香,赤芍藥,甘草(炙,5公克)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

胡黃連丸,治小兒疳痢,腹痛不止。

胡黃連(半兩),沒藥,木香(各二錢半)

上件藥搗,羅為末,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粥飲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糯米飯和成丸,大小如綠豆。每次在喝粥的時候服用五丸,每天服用三到四次,可以根據兒童的年齡大小增減服用量。

2. 疳腫脹

治小兒五疳八痢,及發焦黃,肚脹,手足瘦細,肚上筋脈起,揩眼,鼻涕垂至口,咬指甲。或下部生瘡,及大小便不通,宜此療之。

白話文:

適用於治療小兒的五疳八痢,以及發高燒、皮膚發黃、肚子脹大、手腳瘦細、肚子上的筋脈突起、眼睛常被分泌物黏住、鼻涕流到嘴巴、咬指甲。或是有下體長瘡,大小便不通的情況,可以使用此方治療。

蘆薈夜明砂(炒),蛇蛻(灰),黃牛角屑(各一分),蟾酥(少許)

白話文:

蘆薈

夜明砂(炒)

蛇蛻(灰)

黃牛角屑(各一錢)

蟾蜍皮(少許)

上為末,更入麝香少許,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用米飲下。服藥間,仍用桃柳葉湯浴兒了,將青皂衣蓋之,更用藥一丸至二丸,安兒臍中,便著醋麵糊,與青皂帛貼之,候蟲出為度,如無蟲,但汗出為妙。服藥三日後,宜減一丸。

白話文:

將上藥研末,再加入少量的麝香,用蜂蜜煉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丸,用米湯送服。服用藥物的期間,仍然要讓孩子用桃枝柳葉的湯水洗澡,然後用青色的皁衣蓋住孩子,再將藥丸一到兩粒放在孩子的肚臍中,然後用醋麪糊和青色的布帛貼住,等肚子裡的蟲子排出來就算痊癒了。如果沒有蟲子排出來,只要有出汗就好了。服用藥物三天後,應該減少一丸的劑量。

治小兒疳氣腹腫,有似水氣方

肉豆蔻(一個),木香(炮),麝香,硃砂(各一分),胡黃連(半兩,煨)

白話文:

  • 肉荳蔻(一個)

  • 木香(炒過的)

  • 麝香

  • 硃砂(各一分)

  • 黃連(半兩,烤過的)

上為末,飯丸麻子大。米飲下三五丸。(莊氏第十八候用此方。)

《吉氏家傳》治疳肚如鼓方

密陀僧,風化灰(各一錢),黃丹(半錢)

上為末,以豬肉炙一片,用藥半錢蘸上與吃,如不會吃,乳母嚼與。

〔御苑〕,勻氣散,治脾肺氣逆,喘咳面浮,胸膈痞悶,小便不利。

桑白皮(二兩),淨陳皮(一兩半),桔梗(炒),甘草(炙),赤茯苓(各一兩),藿香(半兩),木通(四兩),姜水煎服。

白話文:

桑白皮(二兩)、淨陳皮(一兩半)、桔梗(炒)、甘草(炙)、赤茯苓(各一兩)、藿香(半兩)、木通(四兩),以生薑煎煮湯汁服用。

3. 疳後天柱倒

詳腎部天柱倒條

4. 疳氣入陰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小兒疳氣灌入陰,黃亮色。

烏金膏

通草黃皮大黃(各二錢半,燒)

白話文:

通草、黃皮、大黃(各二錢半,燒製研末)

上各燒存性,為末,每用一錢,豶豬膽調成膏,於陰上塗。如未退,煎蛇床子湯洗後,再調塗之。

白話文:

先將上文所列藥材燒存性,研磨成細末。每次使用一錢,用豬膽汁調成膏狀,塗抹在陰囊上。如果症狀仍未消退,可以煎煮蛇牀子湯清洗患處,然後再塗抹藥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