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八·脾臟部(下) (21)
集之八·脾臟部(下) (21)
1. 疳勞
即疳熱而骨蒸,兼諸咳嗽、盜汗等證是也。湯氏鱉甲散、豬肚丸皆對證之藥。
乾地黃煎(顱囟),治小兒疳勞,肺氣熱咳嗽,四肢漸瘦,心脈干。
生地黃汁(五兩),酥,生薑汁,蜜(各一兩),鹿角膠(半兩)
上,先以地黃汁入鐺內,慢火煎,手不住攪,約五六沸下酥,又五六沸下蜜,次下膠,又下薑汁,慢火煎,後如稀餳,即住火。每食後兩度共與一匙頭。忌諸毒物。
〔王先生〕,雞肉煎丸,治小兒十歲以上,疳勞壯熱形瘦。
宣連(去須,二兩),銀柴胡(去蘆,洗淨),秦艽(去土淨),知母,使君子(肉),子芩(各一兩),蕪荑(去衣),川鶴蝨(各半兩)
上為末,以黃雌雞一隻重一斤許,籠之,專以大麻子飼之,至五日後宰,去毛令淨,於臀後開孔去腸肚,淨洗拭乾,入前藥末於雞腹內,以線縫之,取小甑,先以黑豆鋪甑底,厚三寸,安雞在甑中,四傍以黑豆圍裹,上亦以黑豆蓋之,自日出蒸至晚,候溫冷,取雞,去腹中藥及筋骨頭翅,以淨肉研勻,和得所,如干入酒,麵糊為丸,如大麻子及小綠豆大。每服十丸、十五、二十丸,以意加減,空心臨臥,麥門冬熟水吞下。
如小兒疳勞骨熱,十五歲以上溫酒下。忌豬肉。
〔張氏〕,三和飲子,治三焦膈塞,五臟澀滯,氣逆痰涎,米食後惡涎,太陽昏痛,及治山嵐瘴氣,吐逆不美飲食,面色浮黃,指甲青黑,小兒疳勞吐乳,及大人小兒久病乍安,神氣未復,寒熱往來,並皆救療。
紫團人參(三兩半,洗,銼),甘草(一兩半,炙,銼),綿黃耆(五兩,酒浸一宿,洗淨,銼)
上件三味,同入木臼內用木杵搗為粗散,每服三大錢,生薑三片,水二盞,棗三枚,同煎八分,去滓服。不拘時候。
犀角散,治小兒骨熱,解毒。
銀州柴胡,川大黃,甘草(炙),川芎,茯苓,芍藥,面葛,桑白皮,地骨皮,山梔子仁,黃芩,貝母(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一大錢,水一盞,入青蒿一枝,小麥十粒,煎七分,溫溫服之。
大段有患,更入麻黃、連翹、二味,與前藥等分為末,煎服之效。(莊氏第二十一候用此方。)
鱉血煎,治疳勞。
蕪荑,柴胡,川芎(各一兩),人參(半兩),使君子(二十一枚,去殼),胡黃連,宣黃連(各七錢)
上用鱉血一盞,吳茱萸一兩,和二黃連淹一宿,次早炒乾,去茱萸並血,用二連入余藥末,粟米粉糊丸,麻子大。食前,熟水下。
黃連丸,治疳勞。
黃連(半兩,淨,豶膽汁,浸曬),石蓮子,栝蔞根,杏仁(湯浸去皮,焙),烏梅肉(各二錢)
上為末,牛膽汁浸糕糊丸,麻子大。煎烏梅姜蜜湯下。
白話文:
疳勞
所謂的「疳勞」,就是指疳熱病導致的骨蒸發熱,同時還伴隨著咳嗽、盜汗等症狀。湯氏的鱉甲散和豬肚丸都是針對此症的有效藥方。
乾地黃煎(適用於囟門未閉合的嬰兒),治療小兒疳勞,肺熱引起的咳嗽,四肢逐漸消瘦,心脈微弱。
- 配方:生地黃汁(五兩)、酥油、生薑汁、蜂蜜(各一兩)、鹿角膠(半兩)。
- 做法:先將生地黃汁放入鍋中,用小火慢慢煎熬,不停攪拌,大約煮開五六次後加入酥油,再煮開五六次後加入蜂蜜,接著加入鹿角膠,最後加入生薑汁,繼續用小火煎熬,直到濃稠如稀糖漿時停止加熱。
- 用法:每次飯後服用兩次,每次一小匙。忌食各種有毒的食物。
王先生的雞肉煎丸,治療十歲以上兒童因疳勞導致的壯熱、形體消瘦。
- 配方:宣連(去除鬚根,二兩)、銀柴胡(去除蘆頭,洗淨)、秦艽(去除泥土)、知母、使君子(肉)、子芩(各一兩)、蕪荑(去除外殼)、川鶴蝨(各半兩)。
-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準備一隻重約一斤的黃雌雞,將其關在籠中,只餵食大麻子,五天後宰殺。去除雞毛並清理乾淨,在雞的臀部後方開一個小口,取出內臟,將雞腹內洗淨擦乾,將藥粉填入雞腹中,用線縫合。準備一個小蒸鍋,先在鍋底鋪上三寸厚的黑豆,然後將雞放在鍋中,四周也用黑豆圍住,上面也用黑豆蓋住,從日出開始蒸到晚上。等雞溫涼後取出,去除腹內的藥材、筋骨、頭和翅膀,只留下雞肉,將雞肉研磨均勻,混合適量的酒和麵糊製成丸子,大小如大麻子或小綠豆。
- 用法:每次服用十丸、十五丸或二十丸,可根據情況酌情增減,空腹或睡前用麥門冬煮水送服。
若是小兒因疳勞導致骨頭發熱,十五歲以上可溫酒送服。忌食豬肉。
張氏的三和飲子,治療三焦不暢、五臟澀滯、氣逆痰多、飯後容易產生惡心痰液、太陽穴昏痛等症狀。也可治療山嵐瘴氣引起的嘔吐、食慾不佳、面色浮黃、指甲青黑等症狀,也能治療小兒因疳勞導致的吐奶,以及成人和小兒久病初癒、神氣尚未恢復、寒熱交替等情況。
- 配方:紫團人參(三兩半,洗淨切碎)、甘草(一兩半,炙過切碎)、綿黃耆(五兩,用酒浸泡一晚後洗淨切碎)。
- 做法:將以上三味藥材放入木臼中,用木杵搗成粗散。
- 用法:每次取三大錢粗散,加入生薑三片、水兩碗、紅棗三枚一同煎煮至八分,去渣後服用。服用時間不限。
犀角散,治療小兒骨頭發熱,具有解毒的功效。
- 配方:銀州柴胡、川大黃、甘草(炙)、川芎、茯苓、芍藥、葛根、桑白皮、地骨皮、山梔子仁、黃芩、貝母(各半兩)。
- 做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
- 用法:每次取一大錢藥粉,加入水一碗,再加入青蒿一枝、小麥十粒,一同煎煮至七分,溫服。
若病情嚴重,可加入麻黃、連翹兩味藥材,與上述藥材等量研磨成粉末,一同煎煮服用,效果更好。(莊氏第二十一候使用此方。)
鱉血煎,治療疳勞。
- 配方:蕪荑、柴胡、川芎(各一兩)、人參(半兩)、使君子(二十一枚,去殼)、胡黃連、宣黃連(各七錢)。
- 做法:取鱉血一碗,與吳茱萸一兩混合,再將兩種黃連浸泡一晚,隔天早上炒乾,去除吳茱萸和血,將兩種黃連與其他藥材研磨成粉末,再用小米粉糊製成丸子,大小如麻子。
- 用法:飯前用溫開水送服。
黃連丸,治療疳勞。
- 配方:黃連(半兩,洗淨,用豬膽汁浸泡後曬乾)、石蓮子、栝蔞根、杏仁(用熱水浸泡後去皮,烘乾)、烏梅肉(各二錢)。
- 做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牛膽汁浸泡過的糕糊製成丸子,大小如麻子。
- 用法:用煎煮過的烏梅薑蜜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