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四·心臟部二 (12)

回本書目錄

集之四·心臟部二 (12)

1. 初熱證治

或云,凡發熱疑似之間,宜用人參敗毒散一劑以發之,是與不是,一發便明,大抵瘡疹只要發盡,不使留伏於中也。凡發表,宜保嬰丹加薑蔥煎湯化下,一也。或升麻葛根湯去升麻,加蘇葉薑蔥,二也。或羌活散加制砂、薑蔥,三也。此可行之於已發熱之時。未發熱之前不可行也,既見紅點之後亦不可行,恐表虛故也,如或行之,只宜參蘇飲調保嬰丹,厚蓋取汗。

凡初發表,要看天時,如時大寒,則腠理閉密,氣血凝澀,防其發泄得遲,有毒氣壅遏之變,以辛熱之藥發之,宜桂枝葛根湯、五積散去乾薑主之。如時大熱,則腠理開張,氣血淖澤,防其發泄太急,有潰爛之變,以辛涼之藥解之,宜升麻葛根湯、雙解散主之。如不寒不熱,天氣溫和,只人參敗毒散,甚佳。

〔翁〕小兒出痘,凡里有大熱,當利小便,使心火有所引導,雖不用涼藥,其熱自去矣,導赤散主之。若里有小熱,不宜利小便,當解毒,若小熱利小便,反泄腎氣,宜犀角地黃湯、消毒飲。

〔萬〕或曰,痘瘡發熱,何以能預識其輕重而解之耶?曰:凡發熱乍進乍退,氣色明瑩,精神如常,大小便調,能食不渴,目清唇潤,此毒輕也,痘必稀疏,縱出多,亦自易發易靨。如壯熱不減,氣色慘暗,精神昏悶,大便或秘或瀉,不能食,目赤唇焦,此毒甚也,痘必稠密,宜預解之。

其出疏者,防其有伏,未可便許為疏,但看熱減渴止,精神爽快,清便自調,能食,更無他苦,是真疏且輕也。或曰,既識其候,知痘稠密,何以解之,曰諸瘡皆屬於心,心之華在面,如初發熱,青筋現露,目中淚出,此毒發於肝,肝木生心火,從後來者為實邪,肝為水泡,風火相扇,必作瘙癢,宜先解肝之毒。

面赤如錦,額上紅筋露現,譫妄多驚,此毒發於心,心火自旺為正邪,君主不明,必有陷伏,不治。口乾唇焦,面黃而燥,此毒發於脾,心火生脾土,從前來者為虛邪,脾為癍,心為疹,必有夾癍夾疹,又脾主肌肉,為火所灼,必作潰爛,宜先解心脾之毒。面色㿠白,鼻中乾燥,或流清涕,或衄出,此毒發於肺,心火刑肺金,乘其所勝為微邪,宜略解肺之毒。面色黑氣如煙浮,目中見鬼,頭熱足冷,此毒發於腎,腎水克心火為賊邪,必成黑陷不治。

瘡疹發熱,熱氣微者,其毒必少,痘出自疏,易發易靨,不須服藥。熱氣甚者,其毒必多,痘出自密,難發難靨,且多他變,宜預解之,宜連翹升麻湯或如聖湯併合代天宣化丸主之。或有熱微痘出反密者,其人必口燥渴,唇焦烈,小便赤少,大便秘,身雖不大熱,卻蒸蒸然,此毒深熱亦深,故表不大熱、而裡熱也,宜急解之。

若煩渴引飲,大熱如炙,頭痛如破,或自汗,或無汗,宜白虎湯主之,甚者石膏用至半斤,溽暑之時有此症,尤宜用之。或有熱甚痘出反疏者,其人必不渴,唇潤,目中無赤脈,大小便調,身雖大熱,但熇熇然,此毒淺熱亦淺,故表熱裡氣和也,只以升麻葛根湯。

白話文:

[初熱證治]

有人說,凡是發燒,但病情還不確定的時候,應該先用一劑人參敗毒散來幫助發汗,是不是這樣,發汗後就會清楚。總的來說,麻疹、痘疹這類病,只要能讓它完全發出來就好,不要讓病邪潛伏在體內。一般來說,要幫助發汗,可以用保嬰丹加上薑蔥煎的湯送服,這是一種方法。或者用升麻葛根湯,但去掉升麻,加入蘇葉、薑蔥,這是第二種方法。或者用羌活散,加上制砂和薑蔥,這是第三種方法。這些方法可以在已經發燒的時候使用,但在還沒發燒之前不能用,看到紅點出來之後也不能用,因為這樣做可能會導致體表虛弱。如果一定要用,就只能用參蘇飲調和保嬰丹,多蓋被子來幫助發汗。

剛開始發汗的時候,要注意看天氣,如果天氣很冷,皮膚的毛孔會閉合,氣血流動也會比較慢,要小心發汗發不出來,導致毒氣淤積的變化,這時可以用辛熱的藥來發汗,像是桂枝葛根湯、五積散,但要去掉乾薑。如果天氣很熱,皮膚毛孔會打開,氣血流動也會比較快,要小心發汗太快,導致潰爛的變化,這時要用辛涼的藥來解熱,像是升麻葛根湯、雙解散。如果天氣不冷不熱,很溫和,用人參敗毒散就很好。

(翁氏說)小兒出痘的時候,如果體內有很嚴重的發熱,應該要利小便,讓心火有地方可以引導出去,即使不用涼藥,熱也會自己退去,可以用導赤散。如果體內只有輕微的發熱,就不適合利小便,應該要解毒,如果輕微發熱就利小便,反而會洩掉腎氣,可以用犀角地黃湯、消毒飲。

(萬氏說)有人問,痘瘡發燒的時候,要怎麼預測病情的輕重然後來治療呢?我說,凡是發燒時好時壞,臉色明亮有光澤,精神狀況正常,大小便正常,能吃東西不口渴,眼睛清澈、嘴唇濕潤,這就是毒比較輕,痘子一定會比較稀疏,就算出得多,也很容易發出來和結痂。如果發高燒不退,臉色黯淡無光,精神昏沉,大便可能便秘也可能腹瀉,不能吃東西,眼睛發紅、嘴唇乾裂,這就是毒很嚴重,痘子一定會很密集,應該要提早治療。

如果出的痘子比較稀疏,要小心是不是有潛伏的,不要馬上就認為是稀疏的,要看燒退了沒、口渴止了沒、精神是不是好、大便是不是正常、能不能吃東西、有沒有其他不舒服,如果是,才是真的稀疏而且病情輕。有人問,既然知道病情的狀況,知道痘子很密集要怎麼治療?我說,所有瘡都跟心有關,心的表現在臉上,如果剛發燒,青筋就顯露出來,眼睛有淚水,這是毒發在肝,肝木會生心火,從後面來的都是實邪,肝屬於水泡,風火交加,一定會癢,應該要先解肝毒。

如果臉色紅得像錦緞,額頭上紅筋顯現,胡言亂語、容易驚嚇,這是毒發在心,心火自己旺盛是正邪,君主不明,一定會有潛伏的狀況,這樣就沒辦法治療。如果口乾唇焦,臉色黃而且乾燥,這是毒發在脾,心火會生脾土,從前面來的都是虛邪,脾屬於斑,心屬於疹,一定會同時有斑和疹,而且脾主肌肉,被火燒灼,一定會潰爛,應該要先解心脾的毒。如果臉色蒼白,鼻子乾燥,或者流鼻涕、流鼻血,這是毒發在肺,心火會剋肺金,趁著它被剋的時候是微邪,應該稍微解一下肺毒。如果臉色發黑像有煙浮在上面,眼睛看到鬼,頭熱腳冷,這是毒發在腎,腎水會剋心火,是賊邪,一定會變成黑陷沒辦法治療。

麻疹、痘疹發燒,如果發熱比較輕微,毒一定比較少,痘子出來會比較稀疏,容易發出來和結痂,不需要吃藥。如果發熱很嚴重,毒一定很多,痘子出來會很密集,不容易發出來和結痂,而且容易有其他變化,應該要提前治療,可以用連翹升麻湯或如聖湯,再加上代天宣化丸。或者有的人發熱很輕微,但出的痘子反而很密集,這種人一定會口乾舌燥、嘴唇乾裂,小便少而且顏色紅,大便便秘,雖然身體沒有很發熱,卻感覺身體裡面有悶熱感,這是毒深入體內,所以體表不覺得很熱,但體內卻很熱,應該要趕快解毒。

如果覺得很渴、想喝水,發高燒像火燒一樣,頭痛欲裂,可能會流汗也可能沒流汗,可以用白虎湯,嚴重的話石膏可以用到半斤,夏天的時候比較容易有這種症狀,更要用白虎湯。或者有的人發燒很嚴重,但出的痘子反而很稀疏,這種人一定不會口渴,嘴唇濕潤,眼睛沒有紅絲,大小便正常,雖然身體發高燒,但只是感覺熱熱的,這是毒很淺,熱也很淺,所以體表熱,但體內的氣是平和的,只要用升麻葛根湯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