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八·脾臟部(下) (18)
集之八·脾臟部(下) (18)
1. 疳濕
巢氏云:疳濕之病,多因久利,脾胃虛弱,腸胃之間蟲動侵蝕五臟,使人心煩懊悶,其上蝕者,則口鼻齒齦生瘡,其下蝕者,則肛門傷爛,皆難治。或因久利,或因臟熱嗜眠,或好食甘美之食,並令蟲動,致生此病也。《聖惠》夫小兒嗜食甘味多而動腸胃間諸蟲,致令侵蝕臟腑,此猶是䘌也。
凡食五味之物,皆入於胃,其氣隨其腑臟之味而歸之,脾與胃為表裡,俱象土,其味甘,而甘味柔潤於脾胃,脾胃潤則蟲動,蟲動則侵蝕成疳也,但蟲因甘而動故名之為疳也。若蟲蝕下部,則肛門生瘡爛開,急者數日便死,宜速療之。夫小兒乳食不節,冷熱相乖,傷於臟腑,致疳氣也。
若脾胃虛弱,則哺乳不消,大腸虛寒,遂變泄痢,因其久痢不止,腸胃俱虛,為水濕所乘,腹內蟲動,侵蝕下部,故名疳痢濕䘌也。
《千金》,除熱結腸丸,斷小兒熱,下黃赤汁沫及魚腦雜血,肛中瘡爛,坐䘌生蟲。
黃連,柏皮,苦參,鬼臼,獨活,橘皮,芍藥,阿膠(各半兩)
上八味,末之,以藍汁及蜜丸,如小豆。日服五丸至十丸。(冬無藍汁,可用藍子一合,舂蜜和丸。)
姜蜜湯(《千金》)治濕䘌。
生薑汁(五合),白蜜(三合),黃連(三兩)
上三味,以水二升別煮黃連,取一升,去滓,納薑、蜜更煎,取一升二合。五歲兒平旦空腹服四合,日二。
杏仁湯(《千金》)治䘌。
杏仁(五十枚),苦酒(二升),鹽(一合)
上三味和煮,取五合。頓服之,小兒以意量服。
治蟲蝕下部方
胡粉,雄黃
上二味,各等分,末。著穀道中。亦治小兒。
〔張渙〕,桃白散,治腸胃俱虛,腹內蟲動,侵蝕下部,疳痢濕䘌。
桃木白皮,黃柏(蜜炙,銼),黃連(去須,炒。各一兩),蛇蛻皮(半兩,燒灰),干蝸牛(一分,燒灰),青州棗(五十枚,去核,燒灰)
上件同搗,羅為細末,入定粉、麝香各一分,同研勻。每服一字,粥飲調下,乳食前。
如聖丹
乾蟾(七枚,燒灰),蟬殼(半兩),蚺蛇膽,大棗(去核,燒灰。各一分。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黃丹,定粉,麝香(並細研。各一分)
上件同拌勻,用好醋一大盞,都搗一二百下成膏,如黍米大。每服五粒至七粒,米飲下,量兒大小加減,或化三兩粒塗患處。若蟲出乃愈。
〔錢乙〕,金華散,治小兒一切濕瘡癬疳。
黃柏,黃連(各半兩,併為細末),黃丹(一兩,火飛),輕粉(一錢),麝香(一字,別研)
上同研勻。先以溫水洗後貼之。
化䘌丸,治諸疳生蟲,不時啼哭,嘔吐清水,肚腹脹痛,唇口紫黑,腸頭濕䘌。
蕪荑,蘆薈,青黛(干),川芎,白芷梢,胡黃連,川黃連,蝦蟆灰(各等分)
上為末,豬膽汁浸糕糊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後臨臥杏仁煎湯下。其鼻常用熊膽煎湯,筆蘸洗。俟前藥各進數服,卻用青黛、當歸、赤小豆、瓜蒂、地榆、黃連、蘆薈、雄黃為末,入鼻瘡斂。
白話文:
巢氏說:所謂疳濕病,多是因為長期腹瀉,導致脾胃虛弱,腸胃間的蟲子活動並侵蝕五臟。蟲子向上侵蝕,會使人口腔、鼻子、牙齦生瘡;向下侵蝕,則會使肛門潰爛,這些都難以治癒。有的是因為長期腹瀉,有的是因為臟腑有熱而嗜睡,有的是因為喜歡吃甜食,這些都會導致蟲子活動,進而產生這種疾病。《聖惠方》認為,小孩如果喜歡吃甜食,就會使腸胃中的蟲子活動,進而侵蝕臟腑,這也屬於疳病的一種。
凡是吃下的各種食物,都會進入胃中,食物的氣味會隨著腑臟的氣味而歸屬。脾和胃互為表裡,都屬於土,味道甘甜。甘甜的味道能滋潤脾胃,脾胃潤澤就會導致蟲子活動,蟲子活動就會侵蝕臟腑,形成疳病。之所以稱之為疳,就是因為蟲子是因甘甜而活動。如果蟲子侵蝕下部,就會導致肛門生瘡潰爛,情況緊急的幾天內就會死亡,應該立即治療。小孩如果飲食不節制,忽冷忽熱,就會損傷臟腑,導致疳氣。
如果脾胃虛弱,則會導致消化不良,大腸虛寒,進而導致腹瀉。由於長期腹瀉不止,腸胃都變得虛弱,被水濕侵襲,腹內的蟲子活動,侵蝕下部,所以稱為疳痢濕䘌。
《千金方》中的除熱結腸丸,可以治療小孩發熱,大便排出黃赤色汁液泡沫和像魚腦一樣的雜血,肛門潰爛,以及坐䘌生蟲的情況。
藥方組成:黃連、柏樹皮、苦參、鬼臼、獨活、橘皮、芍藥、阿膠(各半兩)。
將以上八味藥研磨成粉末,用藍汁和蜂蜜製成丸子,大小如小豆。每天服用五到十丸。(冬天沒有藍汁,可以用藍子一合,搗碎後用蜂蜜和丸)。
薑蜜湯(出自《千金方》)可以治療濕䘌。
藥方組成:生薑汁(五合)、白蜜(三合)、黃連(三兩)。
將以上三味藥,用水二升單獨煮黃連,取出一升,去除藥渣,再加入薑汁和蜂蜜煎煮,取出一升二合。五歲的小孩在早上空腹服用四合,每天服用兩次。
杏仁湯(出自《千金方》)可以治療䘌。
藥方組成:杏仁(五十枚)、苦酒(二升)、鹽(一合)。
將以上三味藥一起煮,取五合。一次性服用,小孩的用量應酌情增減。
治療蟲子侵蝕下部的藥方
藥方組成:胡粉、雄黃(各等分)。
將以上兩味藥研磨成粉末,敷在肛門處。也可用於治療小孩。
張渙的桃白散,可以治療腸胃虛弱,腹內蟲子活動,侵蝕下部,導致的疳痢濕䘌。
藥方組成:桃木白皮、黃柏(用蜂蜜炙過,切碎)、黃連(去除須,炒過,各一兩)、蛇蛻皮(半兩,燒成灰)、干蝸牛(一分,燒成灰)、青州棗(五十枚,去核,燒成灰)。
將以上藥物一同搗碎,篩成細末,加入定粉、麝香各一分,一同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一字,用粥水調服,在吃奶或吃飯前服用。
如聖丹
藥方組成:乾蟾蜍(七枚,燒成灰)、蟬殼(半兩)、蟒蛇膽、大棗(去核,燒成灰,各一分)。(以上搗碎篩成細末,接下來用)黃丹、定粉、麝香(都研磨成細末,各一分)。
將以上藥物混合均勻,用好醋一大盞,一起搗一二百下成膏,如黍米大小。每次服用五到七粒,用米湯送服,根據小孩的大小酌情增減用量,也可以化開三兩粒塗在患處。如果蟲子排出體外就會痊癒。
錢乙的金華散,可以治療小孩的一切濕疹、瘡癬、疳病。
藥方組成:黃柏、黃連(各半兩,一起研磨成細末)、黃丹(一兩,用火煅燒)、輕粉(一錢)、麝香(一字,單獨研磨)。
將以上藥物一起研磨均勻。先用溫水洗淨患處,然後敷上藥粉。
化䘌丸,可以治療各種疳病,導致生蟲,小孩不停啼哭,嘔吐清水,肚子脹痛,嘴唇發紫,以及腸頭濕䘌。
藥方組成:蕪荑、蘆薈、青黛(乾燥)、川芎、白芷梢、胡黃連、川黃連、蛤蟆灰(各等分)。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用豬膽汁浸泡過的糕糊製成丸子,大小如麻子。每次服用一二十丸,飯後臨睡前用杏仁煎湯送服。鼻子的瘡口經常使用熊膽煎湯,用筆蘸取清洗。等服用以上藥物幾次後,再用青黛、當歸、赤小豆、瓜蒂、地榆、黃連、蘆薈、雄黃研磨成粉末,塗在鼻瘡處使其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