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四·心臟部二 (9)
集之四·心臟部二 (9)
1. 證治大法
或曰,子以陳氏方為不足歟?曰陳氏方誠一偏之論,雖然,亦可謂善求病情者,其意大率歸重於太陰一經,蓋以手太陰屬肺,主皮毛,足太陰屬脾,主肌肉,肺金惡寒而易於感,脾土惡濕而無物不受,觀其用丁香、官桂,所以治肺之寒也,用附、朮、半夏,所以治脾之濕也,使脾與肺果有寒與濕而兼有虛也,量而與之,中病則已,何傷之有。
今也不然,但見出遲者、身熱者、泄瀉者、驚悸者、氣急者、渴思飲者,不問寒熱虛實,率投木香散、異功散,間有偶中,隨手獲效,設或誤投,禍不旋踵。何者?古人用藥制方,有嚮導,有監製,有反佐,有因用,若錢氏方,固未嘗廢細辛、丁香、白朮、參耆,率有監製輔佐之藥,不專務於溫補耳,然其用寒涼者多,而於補助一法,略示端緒,未曾深及,癡人之前不可說夢,錢氏之慮,至矣!亦將以候達者擴充推廣用之耳。
雖然,渴者用溫藥,癢塌者用補藥,自陳氏發之,迥出前輩,然其多用桂、附、丁香,辛芳燥熱,恐未為適中也。何者?桂附丁香輩當有寒而虛者,固是的當,虛而未必寒者,其為患當何如耶!陳氏立方之時,必有挾寒而用一偏之方,寧不過於熱乎。予嘗會諸家之粹,求其意而用之,實未敢據其成方。
至正甲申,陽氣早動,正月間,邑間痘瘡不越一家,率投陳氏方,童幼死者百餘人,雖由天數,吾恐人事亦或未之盡也。
王汝言曰:若痘瘡虛怯,淡白色癢塌,此屬虛寒,宜用陳文中方。若發熱壯盛,齊勇紅紫色燥癢,此屬熱毒,急宜涼血解毒。自陳文中方盛行後,屬虛寒者率得生,屬熱毒者悉不救。痘是胎毒,古人治法只解毒,然氣血虛,則送毒氣不出,及不能成就,故陳文中之法亦千載妙訣,補前人之未備者,但溫補之法既行,而解毒之旨遂隱,故救得一邊,又害了一邊。
凡治痘子,要識證候,如痘腳稀疏,根窠紅潤,不瀉不渴,乳食不減,四肢溫和,身無大熱,如此候者不須服藥,惟善調護以待成就而已。若癢塌寒戰,咬牙渴不止,痘紫黑色,喘渴不寧,灰白色頂陷,腹脹,頭溫足冷,悶亂,飲水,氣促,泄瀉渴,如此候者,不必服藥,雖強治之,亦無功也。
凡治痘瘡,善攻不如善守,表裡無邪,不須妄治。有等貪利之人,不分虛實,妄投湯丸,謂曾治某病、治某病,貪天功以為己有,以致虛虛實實,致生變異,誤人性命,此醫之罪也。
〔用藥〕〔萬〕凡痘子,用藥須分氣血虛實,毒氣微甚而治,故灰白者、不起發者、癢塌者、吐利者、寒戰咬牙者、手足冷者,皆氣虛也,宜用補氣之劑。瘡乾者、不紅活者、膿水少者,皆血虛也,宜用補血之劑。稠密者、焮腫者、紅紫者,皆毒甚也,宜用解毒之劑。陷伏者兼氣血解毒治之。
白話文:
有人問說,你認為陳氏的藥方不夠完善嗎?我回答說,陳氏的藥方確實偏頗,但也可說是善於尋找病情的,他的想法大致上都著重在太陰經。手太陰屬於肺,主宰皮膚毛髮;足太陰屬於脾,主宰肌肉。肺金怕寒而容易感受寒邪,脾土怕濕且任何東西都可能影響它。觀察他使用的丁香、官桂,是用來治療肺的寒症;使用附子、白朮、半夏,是用來治療脾的濕症。如果脾和肺真的有寒濕,並且兼有虛弱,適量地給予這些藥物,治好病就停止,不會有什麼傷害。
現在的情況卻不是這樣,只要看到出疹子慢、發熱、腹瀉、驚悸、呼吸急促、口渴想喝水,就不管是寒症、熱症、虛證、實證,都一律投用木香散、異功散,有時碰巧對症,隨手就見效,如果誤用,禍患馬上就到。為什麼呢?古人使用藥物、制定藥方,有引導藥性的、有監督藥效的、有反向制衡的、有根據情況使用的。像錢氏的藥方,雖然沒有廢除細辛、丁香、白朮、人參、黃耆這些藥材,但都有監督輔助的藥物,不是一味地溫補而已。雖然他使用寒涼藥較多,而對於補養的方法,只是稍微提出頭緒,沒有深入探討。在愚昧的人面前,不能說高深的道理,錢氏的顧慮,真是太周到了!也是希望讓有見識的人擴充推廣使用。
雖然說,口渴用溫藥,疹子凹陷用補藥,是從陳氏發明的,遠遠超越前輩,但是他多用桂枝、附子、丁香這些辛香燥熱的藥,恐怕不是太適當。為什麼呢?桂附丁香這些藥,對有寒並且虛弱的人,固然很適合,但是對虛弱卻未必有寒的人,會造成什麼禍患呢?陳氏開藥方時,必定是有挾帶寒邪才用偏於溫熱的藥方,難道不會太過於溫熱嗎?我曾綜合各家的精華,尋求他們的用意來使用,實在不敢照搬他們現成的藥方。
至正甲申年,陽氣提早發動,正月時,城邑間幾乎每家都有人得痘瘡,都投用陳氏的藥方,孩童因此死亡的有上百人。雖然說是天數,我恐怕是人為方面沒有盡力吧!
王汝言說:如果痘瘡虛弱,淡白色而且凹陷,這是屬於虛寒,應該使用陳文中的藥方。如果發熱很嚴重,痘疹齊發呈紅色紫色而且乾燥瘙癢,這是屬於熱毒,必須趕快用涼血解毒的方法。自從陳文中的藥方盛行後,屬於虛寒的,大多能活下來;屬於熱毒的,都無法救治。痘瘡是胎毒引起的,古人治療方法只是解毒,但如果氣血虛弱,就無法將毒氣排出,也無法痊癒。所以陳文中的方法也是千年來的妙訣,彌補了前人的不足,但溫補的方法既然實行了,解毒的原則就因此被忽略了,所以救了一邊,又害了另一邊。
凡是治療痘瘡,要辨識病情,如果痘疹稀疏,根部紅潤,不腹瀉也不口渴,奶水和食物吃得下,四肢溫暖,身上沒有發高燒,像這種情況就不需要吃藥,只要好好照護等待痊癒就好了。如果痘疹凹陷而且發冷顫抖,咬牙切齒而且口渴不止,痘疹呈紫黑色,喘氣口渴不安,痘疹呈灰白色且頂部凹陷,腹脹,頭部發熱但手腳冰冷,心煩意亂,想喝水,呼吸急促,腹瀉口渴,像這種情況也不必吃藥,即使勉強治療,也沒效果。
凡是治療痘瘡,善於防守勝過善於攻擊,如果身體內外沒有邪氣,就不需要亂治療。有些貪圖利益的人,不分虛實,胡亂給藥,說曾經治好過某種病、某種病,把上天的功勞當成自己的,以致於虛虛實實,產生變化,害人性命,這是醫生的罪過。
用藥方面:凡是痘瘡,用藥必須區分氣血虛實,毒氣輕重來治療。所以痘疹呈灰白色、發不出來、凹陷、吐瀉、發冷顫抖、咬牙、手腳冰冷的,都是氣虛,應該使用補氣的藥物。痘疹乾燥、不紅活、膿水少的,都是血虛,應該使用補血的藥物。痘疹密集、紅腫、呈紅色紫色的,都是毒性很強,應該使用解毒的藥物。痘疹陷伏的,要同時用補氣、補血、解毒的方法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