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四·心臟部二 (7)

回本書目錄

集之四·心臟部二 (7)

1. 證治大法

防風,羌活,白芷,荊芥,桔梗,地骨皮,川芎,連翹,甘草,紫草,大腹皮,鼠黏子

上,為粗散。水一鍾,燈心十四根,煎六分,溫服。

身初發熱,及見點之際,毒氣壯盛,外為風寒所抑,或肌肉粗厚,腠理堅閉,肌竅不通,經絡阻塞,使清氣不得引毒達表循竅而出,則熱毒壅遏於內,為腹脹,為喘急,為秘結,為狂煩,為驚搐,為失血,皮燥毛直,面急眼脹,睡臥不寧,驚啼多哭,此熱毒壅遏之證,辨認不瘥,急宜用發散開提之劑,佐以和解透肌之法,則熱毒不壅,而其出自易矣。

羌活、白芷、防風,有升提發散解毒之長,桔梗有開提勻氣之能,荊芥、連翹、鼠黏善解鬱熱,地骨皮消壅熱於筋骨之間,且能肅清臟腑,紫草滑肌通竅,大腹皮引熱下行,使內外有所分消,用此以治熱壅之證,效大而功用極妙。

若驟用寒涼如芩、連、升麻之類,則熱為寒氣所抑,不得伸越,逗遛經絡,為疽為癤者有之,水伏硬閉者有之,至於人參、黃耆、白朮、茯苓溫補之劑,誤用則其壅盛,禍不旋踵,他如丁、桂、木香、薑、附、之類,以熱攻熱,殺人立至,尤宜戒慎。故發熱之初,至見點之後,並宜以本方處治,依後法而加減之。

羌活散郁湯加減法

初發身熱壯盛,腮紅面赤,毛焦皮燥,咳嗽喘急者,加升麻。煩渴,加天花粉、乾葛。腹脹,喘急鼻塞,面赤若怒,毛直及枯,加麻黃。便秘,加當歸、枳殼,甚則加大黃。嘔吐,加豬苓、澤瀉、橘皮,禁用生薑、丁香、木香、半夏。洞泄,加升麻,禁用白朮、茯苓、豆蔻、龍骨等劑。

喘嗽惡風,加桑皮、紫蘇。失血,加犀角、地黃、黃連。發癍,加黃連、黃芩、山梔。小便赤澀,加滑石、山梔、地黃、芍藥。鼻衄,加黃芩、犀角。驚悸,加木通、山梔。搐,加青皮。不思飲食,加山楂。傷食,加山楂、神麯麥芽。見點二三日間出不快利,加鼠黏子、山楂、蟬蛻,名透肌散。

煩紅赤色,加生地黃、紅花、牡丹皮,去白芷、防風。皮急肉緊,身熱壯甚,加葛根、前胡。

見點三日之內,並依本方加減,及三日之後,痘瘡出齊,血疱已成,而前證悉平,不得復用此方,恐發散太過,難於行漿,另有方藥在後。其禁用藥劑,並從血熱痘證法而裁治之,故此方不立禁忌辨。

太乙保和湯,(又名紫草透肌湯)

專治血熱痘證服十神解毒湯後,熱證悉去,內外和平,見點三日之後,不易長大,粗肌者用之,則能保和元氣,活血解毒,助痘成漿,易痂易落也。

桔梗,紫草,川芎,山楂,木通,人參,紅花,生地黃,甘草,糯米(五十粒)

上,用燈心七根,姜一片,水一鍾,煎六分,溫服。

便澀腹脹,加大腹皮。繁紅不潤,加當歸、蟬蛻。出不快,加鼠黏子。陷塌,加黃耆。痛,加白芷。不勻,加防風。水泡,加白朮、芍藥。嗽,加五味子、麥門冬。渴,加麥門冬。癢,加白朮、芍藥。

白話文:

證治大法

用防風、羌活、白芷、荊芥、桔梗、地骨皮、川芎、連翹、甘草、紫草、大腹皮、鼠黏子這些藥材,將它們磨成粗粉末。加一碗水和十四根燈心草,煎煮至剩六分,溫熱服用。

當身體剛開始發熱,或剛出現疹點的時候,代表體內毒氣旺盛,但受到外來的風寒抑制。或是因為肌肉厚實、皮膚紋理緊密,導致肌肉孔竅不通暢,經絡阻塞。這樣一來,身體的清氣就無法引導毒素從皮膚或孔竅排出,毒熱就會積聚在體內,導致腹脹、喘氣急促、便秘、煩躁狂亂、抽搐、失血等症狀,皮膚乾燥毛髮豎立,面部繃緊眼睛腫脹,睡不安穩、驚恐啼哭。這些都是毒熱積聚的表現。如果辨認不清,不及時治療,就應該使用發散開提的藥劑,輔以和解透肌的方法,這樣毒熱才不會積聚,而能順利排出。

羌活、白芷、防風這三味藥有升提、發散、解毒的功效。桔梗有開通氣機的作用,荊芥、連翹、鼠黏子善於解散鬱積的熱邪。地骨皮能消除筋骨間的壅熱,並且能清理臟腑。紫草能滑潤肌膚,通利孔竅。大腹皮能引導熱向下走,使體內外的熱都能有所疏散。用這些藥物來治療熱毒積聚的症狀,效果很好而且作用很巧妙。

如果馬上使用寒涼藥物,比如黃芩、黃連、升麻等,會使熱氣被寒氣壓制,無法疏散,反而會滯留在經絡中,可能導致形成癰瘡或癤子,也可能導致體內水分無法排出。至於人參、黃耆、白朮、茯苓這些溫補藥物,如果誤用反而會加重病情,很快就會出問題。其他的如丁香、桂枝、木香、生薑、附子等藥物,用熱藥來攻熱,很快就會導致死亡,尤其要謹慎。因此,從開始發熱到出現疹點,都應該使用這個方子來治療,並根據後面的方法進行加減。

羌活散郁湯加減法

如果初發熱時,身體發熱很嚴重,臉頰紅腫、面色赤紅,毛髮焦躁,皮膚乾燥,咳嗽急促,可以加升麻。如果口渴,可以加天花粉和葛根。如果腹脹、喘息急促、鼻塞、面色赤紅像生氣一樣,毛髮豎直乾枯,可以加麻黃。如果便秘,可以加當歸、枳殼,嚴重時可以加大黃。如果嘔吐,可以加豬苓、澤瀉、橘皮,禁用生薑、丁香、木香、半夏。如果腹瀉,可以加升麻,禁用白朮、茯苓、豆蔻、龍骨等藥。

如果喘咳畏風,可以加桑皮、紫蘇。如果失血,可以加犀角、生地黃、黃連。如果出現斑疹,可以加黃連、黃芩、山梔。如果小便赤澀,可以加滑石、山梔、生地黃、芍藥。如果流鼻血,可以加黃芩、犀角。如果心悸,可以加木通、山梔。如果抽搐,可以加青皮。如果不想吃東西,可以加山楂。如果是消化不良,可以加山楂、神曲、麥芽。如果疹點出現兩三天還不順暢,可以加鼠黏子、山楂、蟬蛻,這個方子叫做透肌散。

如果煩躁不安,皮膚紅赤,可以加生地黃、紅花、牡丹皮,去掉白芷、防風。如果皮膚緊繃,肌肉緊張,發熱很嚴重,可以加葛根、前胡。

在出現疹點的三天內,都按照這個方子加減用藥。三天後,疹子都出來了,膿皰形成了,之前的症狀都消失了,就不能再用這個方子了,因為發散太過,不利於膿液形成。之後還有其他的方子可以用。禁用的藥物,都按照血熱痘疹的治療方法來處理,所以這個方子不單獨列出禁忌。

太乙保和湯(又名紫草透肌湯)

這個方子專門治療血熱痘疹,在服用了十神解毒湯後,熱證已經消退,身體內外都平和了,疹點出現三天後,不容易長大,皮膚粗糙的人可以用這個方子,可以保護元氣、活血解毒,幫助痘疹化膿,容易結痂脫落。

這個方子的組成是:桔梗、紫草、川芎、山楂、木通、人參、紅花、生地黃、甘草、糯米(五十粒)。

使用方法:用七根燈心草,一片生薑,加一碗水,煎煮至剩六分,溫熱服用。

如果大便不暢、腹脹,可以加大腹皮。如果紅腫但不滋潤,可以加當歸、蟬蛻。如果疹子出不來,可以加鼠黏子。如果疹子凹陷,可以加黃耆。如果疼痛,可以加白芷。如果疹子不均勻,可以加防風。如果出現水泡,可以加白朮、芍藥。如果咳嗽,可以加五味子、麥門冬。如果口渴,可以加麥門冬。如果搔癢,可以加白朮、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