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八·脾臟部(下) (15)

回本書目錄

集之八·脾臟部(下) (15)

1. 外疳

錢氏云:疳在外,則鼻下臭爛,自揉鼻頭,上有瘡,不著痂,漸繞耳生瘡,今分走馬疳、口齒疳、鼻疳、眼疳,臚列諸方如下:

白話文:

錢乙說:疳病如果發生在體表,就會出現鼻子下方潰爛發臭的狀況,孩子會自己揉鼻子,鼻頭會長瘡,而且瘡不容易結痂,慢慢地瘡會蔓延到耳朵附近。現在我將疳病分為走馬疳、口齒疳、鼻疳、眼疳這幾種,並將相關的治療方劑列舉在下面:

2. 走馬疳

走馬疳,疳蝕之極也,乃五臟蒸熱上攻,甚即遍沿作崩砂候,牙邊肉腫爛,口內氣臭,身微有潮熱,吃食不得,齒縫出鮮血,常動搖似欲脫,肉爛自漏落。治之先以淡淡鹽湯洗口內,即下紫金散摻之,一日三次,揩殺牙邊肉內蟲。如大假甚,即下秋霜散摻之,然後將硃砂膏、牛黃膏、天竺黃散、夾調理(此茅先生法)。

或以天竺黃散夾地黃膏亦好,(此《惠眼》法)如此調理即安。如調理不退,先落齒一兩三個,即死不治。相次面光發,腮漏見骨而殂。《形證論》先與退脾肺風熱,宜吃檳榔散五七服後,用此藥貼齦上。以大棗一個,砒少許,去棗核,入砒在內,燒灰存性,臨臥時貼齦上,數次效。

〔曾〕凡得此候,多因氣虛受寒,及有宿滯留而不去,積溫成熱,虛熱之氣上蒸。或食甘酸鹹膩之物,而脾雖喜甘,積滯日久,蘊熱上熏於口。致齒焦黑爛,間出清血,血聚成膿,膿臭成蟲,侵蝕口齒,甚致腮頰穿破,乳食不便,面色光浮,氣喘熱作,名走馬疳。治之之法,先去積熱,用當歸散合三稜散,水薑棗煎服,次投蘆薈丸、玉露飲,及以溫鹽水灌漱,或軟雞翎蘸鹽水拂洗,略拭乾,仍以燒鹽散、內金散、密陀僧散敷之。

若經久不愈者,傳於唇之上下,乃成崩砂證,或穴發滿腮,齒落骨露,飲食減少,氣促痰鳴,必致危矣。

紫金散(茅先生名黑鉛散),治小兒走馬疳。

黃丹,蛇床子(炒,令黑),地龍(炒令黑。各半兩),青礬(一分,煅過)

上末。每服一字,揩牙齦上,一日三次揩。

秋霜散,治小兒崩砂。

好砒(半兩),白礬(四分)

上,用水三分一盞,先煎水令蟹眼沸來,便下砒煆,水乾為度。即下白礬末同煆干為末,取出,入好麝香少許,好坯子少許,同拌合為末。每使一字,用鵝毛點拂牙齦上,一日三四回拂,即愈。

《惠眼》,秋霜散,治崩砂齒齦欲落。

粉霜,砒霜,白礬(各一錢)

上為末,用北艾一大團裹定上件藥末,以石灰滲艾上後用碗盛,發火燒盡,細研。以手捻少許,揩齒上,用鹽湯漱口。燒時,以盞子蓋定,恐走了藥氣。

乳香丸,治走馬牙疳如神。

乳香,輕粉,砒(研。各五分),麝香(少許)

上,先將乳香研細,入輕粉麝砒,共再研勻,用薄紙一韭葉闊,去藥內按過,揉紙少許、丸如黃米大。臨臥,將藥填在患處,至明則愈。忌食醬醋鹽等物。

〔錢乙〕,龍骨散,治疳口瘡,走馬疳。

砒霜,蟾酥(各一字),粉霜(半錢),龍骨(一錢),定粉(一錢半),龍腦(半字)

上,先研砒粉極細,次入龍骨再研,次入定粉等同研。每用少許敷之。

上方,皆犯砒,非極不用。

《仙人水鑑》,治小兒走馬疳蟲透損骨者方

上,用天南星一枚,當心剜作竅子,安好雄黃一塊在內,用大麥麵煨,候雄黃熔作汁,以盞子合定,出火毒一宿,去面研為末,入好麝香少許,掃在瘡上,驗。

《集驗方》治小兒走馬疳。

上,用蠶蛻紙不計多少,燒成灰存性,入麝香少許,貼患處,佳。

〔茅先生〕,小兒崩砂方

雞內金,蘆薈,白礬(火煆),乳香,地龍,麝香

上各少許為末,候小兒睡著,以藥末摻牙齦上。

定命散,治小兒走馬疳。

白礬,綠礬(各等分,炒一大錢)

上同研勻,用大麥面五錢,蔞蔥一寸研爛,將面同搜和,軟硬得所為餅子,將研勻者藥裹在中心,用文武火燒存性,於地坑內出火毒一宿,又研如粉,入鉛霜二錢同研令細。每服一剜耳許,揩牙上一二遍。

蟾灰散,治小兒走馬疳。

干蝦蟆(一個大者,燒存性),五倍子(各一錢),麝香(少許)

上同研。蜜水調塗齒根上,未止,更用之。

聖散子,治小兒走馬疳。

膽礬,龍膽草(各一兩)

上同於瓦瓶中煅煙盡,略存性。貼瘡上。

生金散,治小兒走馬疳。

天南星(一個重一兩者),綠礬(一兩)

上,先安排南星在乾地上,用礬與南星同處,四邊以灰火燒,煙盡為度,取出後研如粉,入當門子一粒,先含漿水洗,貼之。

《劉氏家傳》,李琬麝香散,治小兒走馬急疳,口臭牙齒損爛及攻蝕唇鼻腮頰,累治未效者,可用此方。

麝香(一錢,真者),黃柏(一兩,去皮,杵末),青黛(半兩,上好者),雄黃(一分,飛研)

上件,杵研極細。如有患者,先以綿纏箸,擦卻齒上蝕損死肌,以軟帛拭去惡血,量瘡大小乾摻,日夜五次用之。或血盛並多、不定者,加定粉半兩同研,用如前法。

黑神散

龍膽草(銼),青膽礬

上等分,用甘鍋子一個,先入膽礬在內,次入龍膽草,用鹽黃泥固濟,留一眼子,周迥用炭火燒至眼子上煙斷為度,放冷取出研細,入麝香少許。如有患人,看瘡內大小,乾擦貼之立效,牙疼乾擦,牙根有鮮血出並腫爛牙,擦之即愈。

〔孔氏〕,無比散,治小兒走馬疳。

麝香(一分,別研),真蟾酥,綠礬(各半分),膽礬,沒藥(各二分)

上四味,一同用大磚一口,鑿中心作竅穴子,勿令透地,便安四味藥在穴中,周迥用紅著炭三斤燒過,取出同麝香再研勻。如有患者,以雞翎微濕沾藥末,掃於小兒齒上,立效。

《王氏手集》治小兒走馬疳,口鼻生瘡,牙齦腫爛,諸藥不能治者。

槲葉(十片,乾者),麝香(少許)

上以蘆薈為末,水調塗葉上,炙乾,又塗又炙,凡塗炙數遍,為末。瘡濕乾摻。

安師傳走馬疳藥方(此疳齒中不住血出多)

上用蠶蛻紙燒灰止血,時間令住,若用地骨皮中嫩處為末貼之,便永止。

〔曾氏〕,燒鹽散,治走馬疳牙根肉潰爛黑臭。

橡斗子(不拘多少)

上每用大者兩個,入鹽滿殼,蓋作一合,或五六個至十數個,安在火內和鹽燒透,取出地上,以瓦碗蓋定存性,候冷入麝香少許,乳缽內極細杵勻。每以半錢塗搽患處。常收,用小瓦合盛貯,勿使紙裹,蓋能作潤。

內金散,治牙根肉臭爛黑色,有蟲作痛。

雞內金(即雞膈內粗皮,陰乾,一兩),白芷,銅青(各半兩),麝香(一字)

上,前三味銼曬或焙,為末,仍以麝香乳缽內同杵勻。每用一字或半錢,乾擦患處,先用溫鹽水灌漱後敷藥。

密陀僧散,治走馬疳齒焦黑爛。

密陀僧(一兩),輕粉(五十帖),麝香(一字)

上件為細末,同輕粉、麝香乳缽內杵勻。每用半錢,擦患處。

走馬牙疳神效方

乾薑、白礬、棗子燒焦存性,為末。敷患處。尿桶中白焙乾為末,入冰片少許。揩牙立效。

上自《水鑑方》以下不犯砒,為妥。

治走馬牙疳,用溺桶中白垢、火煆過,每一錢入銅綠三分、麝香一分半,敷之立愈。

紅鉛散,治走馬疳。

綠礬不以多少,色鮮明者,入乾鍋,用炭火燒,鍋赤傾出,以好酒灑拌勻,再入鍋,如此數遍,色紅,研作細末,入麝香少許。先以溫漿水洗漱淨,用指蘸藥,有疳處貼之。

〔演山〕,蘭香散,治小兒走馬疳,牙齒潰爛,以至崩砂出血齒落者。

輕粉(一錢重),蘭香子(一錢,末),密陀僧(半兩,醋淬,為末)

上研如粉。敷齒及齦上立效。

議曰:嬰孩受病,證候多端,良由氣鬱三焦,疳分五臟,內有腎經常虛,得疳,名之曰急,以馬走為喻,治療頗難,此等一證,初作口氣,名曰臭息。次第齒黑,名曰崩砂。盛則齦爛,名曰潰槽。又盛血出,名曰宣露。重則齒自脫落、名曰腐根。其根既腐,何由理之,今將秘方具述於後。

敷齒立效散

鴨嘴膽礬(一錢匙,上煆紅,研),麝香(少許)

上研勻。每以少許敷牙齒齦上。又一方,用蟾酥一字,加麝和勻。敷之。

議曰:血之流行者榮也,氣之循環者衛也,變蒸足後,飲食之間,深恐有傷於榮衛而作眾疾,其或氣傷於毒,血傷於熱,熱毒攻之,虛臟所受,何臟為虛,蓋小兒腎之一臟常主虛,不可令受熱毒,攻及腎臟,傷乎筋骨,惟齒受骨之餘氣,故先作疾,名曰走馬,非徐徐而作。

所宜服藥甘露飲、地黃膏、化毒丹、消毒飲,其外證以前件立效散,及麝酥膏敷之,切忌與食熱毒之物。此疳不同常證,乃系無辜有作,醫宜深究,保全為上,若用常方,難擬愈活。

獨活飲子,治腎疳臭息候。

天麻,木香,獨活,防風,麝香(少許,為細末研和入)

上各二錢重,為末。每服一錢匕,小者半錢,麥門冬熟水調下。

三黃散,治腎疳崩砂候。

牛黃,大黃,生地黃,木香,青黛

上等分,為末。每服一錢匕,熟水調服。

人參散,治腎疳潰槽候

肉豆蔻(炮),胡黃連,人參,杏仁(炒),甘草(炙)

上件各等分,為末。每服一錢匕,小者只半錢,溫熟水調服。

檳榔散,治腎疳宣露候。

木香,檳榔,人參,黃連,甘草(炙)

上等分,為末。每服一錢,小者半錢,熟水調服。

黃耆散,治腎疳腐根候。

黃耆(蜜炙),牛黃,人參,天麻,全蠍(炒),杏仁(炒),白茯苓,川當歸,生地黃(洗),熟乾地黃(洗)

上等分,為末。每服一錢,小者半錢匕,煎天門冬熟水調服(麥門冬亦得。)

地骨皮散,治腎疳齦齶牙齒肉爛腐臭,鮮血常出。

生乾地黃(半兩),真地骨皮,細辛(各一分),五倍子(炒令焦,二錢重)

上件為細末。每用少許敷之,頻有功效。吃不妨。

議曰:《本經》所載疳證有五,謂五臟所受,故得其名,今述腎疳一臟有五證候者,最為要急,不可同常。此疾共陳有五種候敷,迅疾可畏,乃知走馬之號不誣,初發之時,兒孩口臭上干,胃口氣息臭郁。漸進損筋,齦肉生瘡,或腫或爛,其齒焦黑。又進從牙槽內發作瘡疱,破潰膿爛。

又進熱逼筋脈,時時血出,其熱注久,牙齦腐壞,槽寬齒脫。六七歲孩,落盡不復更生,豈可治療,今以妙方,宜速與傳變而理,不待疾作而後藥也。

茅先生硃砂膏,治小兒驚積驚熱。

硃砂(半兩),硼砂,馬牙硝(各三錢),真珠末(一錢),玄明粉(二錢,並別研),龍腦,麝香(各一字)

上件各為末,於一處拌和合用,好單角起,不久其藥自成膏。如小兒諸般驚,用藥一黃豆大,常用金銀薄荷湯少許化開下。如遍身潮熱,用甘草煎湯下。狂躁惡叫,用生地龍自然汁化下。一臘及一月日內小兒,不便下藥,可用藥使乳調,塗在奶上,令牙兒吃奶吮下。

〔茅先生〕,牛黃膏,治小兒膈熱及諸熱,鎮心解毒。

川鬱金(半兩,用皂角三寸、巴豆七粒、水一碗、銚內煮乾,不用皂角、巴豆),馬牙硝,甘草(炙。各半兩),硃砂(一錢),硼砂,寒水石(各一分),龍腦,麝香(二味,隨意入)

上件為末,煉蜜為膏,芡實大。每服一丸,麥門冬熟水化下。

天竺黃散,治小兒諸熱。

天竺黃,川鬱金(用皂角水煮乾),茯苓(去皮),麥門冬(各半兩),蟬蛻(去足),全蠍(去土,十四個),白殭蠶(各十四個),甘草(一兩,炙),硃砂(一分),龍腦,麝香(隨意所入)

上件各淨洗,研、羅為末。每服半錢、一錢,用蜜熟水調下。

三解牛黃散,治小兒潮熱、實熱。

白殭蠶,全蠍(去土炙),防風,白附子,川黃芩,桔梗,川大黃,甘草(炙),白茯苓,人參,川鬱金(用皂角水煮乾)

上前件,各等分為末,各淨洗細研。每服半錢、一錢,用薄荷、蜜、熟水調下。

《惠眼》,地黃膏

天竺黃散(一名金朱飲子),二方並見初生門重舌條。

《形證論》,檳榔散

檳榔,大黃(蒸),青皮(各二錢五分),黑牽牛(一錢),木香(少許,炮)

為細末。薄荷、蜜水調下一錢。

當歸散潮熱)三稜散宿食)蘆薈丸本門通治條)玉露飲(積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