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二·肝臟部 (1)

回本書目錄

集之二·肝臟部 (1)

1. 禁忌

聞人氏云:稟氣實者,夏酷暑而不甚畏熱,冬嚴寒而不甚畏冷,稟氣怯者,易寒易熱,天寒陰雨,則感寒濕而濡瀉,天氣稍炎,則伏熱而中暍。是故先知節候者,能辨陰陽寒暑之盛衰,經云:陽盛人耐冬不耐夏,陰盛人耐夏不耐冬。

此亦知人稟受之不同,且自立夏氣變純陽,萬物盛大,治藥者用熱遠熱,如桂枝、麻黃之輩,必加知母、升麻、石膏等服之,立冬氣合純陰,治藥者用寒遠寒,如用諸涼劑,中病即止,不必盡劑。又如冬溫暖則虛者安而實者病,夏寒涼則實者安而虛者病,冬溫暖、夏寒涼非節之氣,來暴而去速,在人將攝之如何爾。

如天大寒,蓋覆常宜溫暖,勿使受寒,恐毒氣為寒所觸而不得出也,如天大熱,不可蓋覆,卻宜清涼,勿使客熱與毒相併,致增煩躁,使瘡潰爛也,如時有迅雷烈風暴雨之變,宜謹幃帳,添蓋覆,多燒闢穢香,以闢一時不正之氣。臥處常要無風,又要通明,切忌幽暗,夜靜不斷燈火,不離親人看守,恐要飲食,一時得具,或有癢痛,與之撫摩,恐他人未必盡心如法也。

聞人氏云:木得桂則枯,雌黃遇胡粉則黑,柑得脯則壞,物之相畏,有如此者,痘瘡之畏穢惡雜氣,其理亦如是也。房中淫泆氣、婦人經候氣、狐臭漏腋氣、醉酒葷穢氣、硫黃蚊藥氣、黴爛蒸濕氣、誤燒油發氣、潑糞淋尿氣、熬油煎卵氣一切腥臊氣、五辛之氣、遠行染帶之氣,以上最宜避忌,仍令人謹伺門戶,勿令生人輒入,勿掃房室,勿動溝渠,勿啟溷廁,勿燒腦、麝、酷烈諸香。仲景云:瘡痘欲出之間,宜燒蒼朮、豬甲二物。

床帳左右前後,宜掛胡荽,以酒噴之,或燒乳香尤妙,蓋榮衛得香則運行甚速,可使瘡毒易出,苟防備一不如法,則禍患踵至,欲出者使之不出,已出者斑爛成片,甚者瘡黑陷伏,加以爛臭,痛如刀剜,悶亂而死,其中縱得安者,亦令瘢痕經年黑色,或反成疥癬,不可不戒。

凡痘瘡初出,即當禁戒房事,室中常燒闢穢香,令煙不絕,更多燒硬石,以水澆之,若有觸犯,瘡或色變,或作癢者,以茵陳熏法解之。

闢穢香(灌漿),茵陳熏法(起發)

〔袁〕治痘觸變焦紫方

痘觸變焦紫,倏時喘急起,急覓絲瓜皮,取末蜜調處,甘草地黃湯,一服痘更起,若加煩讝時,犀角磨湯水,此是四五朝,治觸當如此,期若至七八,空殼觸必死,漿半犯觸證,按驗莫糊指。(絲瓜皮,須要看他未生筋時,取來燥干,臨用只取皮、蒂為末。)

治觸變灰白痘方

痘觸變灰白,梟癢忍不得,附子緊黃耆,愈多功愈特,助藥已備前,何須甚分悉,憑君自攄奇,奇處如應敵。(此痘,須詳察盤座,有元紅則挽治得全,若無真元根縷,不必療治。)

白話文:

聞人氏說:體質強健的人,夏天酷熱不會感到非常熱,冬天嚴寒也不會感到非常冷;而體質虛弱的人容易感受到冷熱的變化,天氣寒冷或陰雨連綿時,他們可能因感受寒濕而出現拉肚子的情況,天氣稍微炎熱時,他們可能就會感到內熱而中暑。因此,瞭解節氣的人能分辨陰陽寒暑的盛衰。古籍上提到:陽氣旺盛的人耐得住冬天的寒冷但不耐夏天的熱,陰氣旺盛的人耐得住夏天的熱但不耐冬天的寒。

這說明瞭人體質的不同。夏季來臨,氣候轉為純陽,萬物繁茂,治療疾病時使用熱性藥物要避免過度,例如使用桂枝、麻黃這類藥物時,必須加上知母、升麻、石膏等藥物一起服用,冬季來臨,氣候轉為純陰,治療疾病時使用寒性藥物也要避免過度,如果使用了寒涼的藥物,一旦病情得到控制就應該停止使用,不必完全吃完。

此外,冬季溫暖對體質虛弱的人有益,但對體質強健的人可能有害;夏季寒涼對體質強健的人有益,但對體質虛弱的人可能有害。冬季溫暖、夏季寒涼都是不符合季節的氣候,它們來得快去得也快,關鍵在於人們如何應對。

例如,當天氣非常寒冷時,應保持溫暖,避免受寒,因為怕寒氣觸碰到毒素,使毒素無法排出。當天氣非常炎熱時,不應穿太多,而應保持清涼,避免暑熱與毒素相結合,導致煩躁不安,使創傷潰爛。當出現雷鳴、強風、暴雨等天氣變化時,應謹慎地關閉窗戶,增加保暖,多燒些除穢的香料,以去除不正之氣。臥室應保持無風,同時要保持明亮,切忌幽暗,夜晚保持燈火不熄,不要離開親人的看護,以防萬一需要飲食時可以立即準備,或者有瘙癢或疼痛時可以有人幫忙撫摩,以免他人不一定能像親人一樣細心照顧。

聞人氏說:樹木得到肉桂就會枯萎,雌黃遇到胡粉就會變黑,柑橘得到果脯就會腐敗,物質之間相互畏懼的例子很多,痘瘡對穢惡雜氣的畏懼也是如此。房間中的淫蕩氣息、婦女的月經氣息、狐臭、酒醉葷腥氣味、硫磺蚊蟲藥氣、黴爛潮濕氣味、誤燒油髮氣味、潑糞淋尿氣味、熬油煎蛋氣味以及所有腥臊氣味、辛辣食物的氣味、遠行染帶的氣味等都應避免,並且讓人謹慎地守護門戶,不要讓陌生人隨意進入,不要清掃房間,不要清理溝渠,不要開啟廁所,不要燃燒腦、麝、酷烈香料。

張仲景說:在瘡痘即將發出的時候,應燒蒼朮、豬甲兩種東西。牀帳周圍應掛上胡荽,用酒噴灑,或者燒乳香更有效。因為營養和衛氣得到香氣的刺激,運行速度會加快,這樣可以使瘡毒更容易排出。如果防備措施不得當,禍患就會接踵而至,想要長出的痘瘡可能長不出來,已經長出來的痘瘡可能變成斑爛一片,嚴重的痘瘡可能會變黑、凹陷,伴有腐爛、惡臭,疼痛如刀割,使人昏亂而死。即使倖免於難,也會留下黑色疤痕,或變成疥癬,這是必須要注意的。

對於痘瘡剛開始出現的時候,應該禁止房事,室內應常燒除穢香,使煙霧不斷,多燒硬石,用水澆淋。如果有人觸犯了禁忌,痘瘡的顏色可能會改變,或者出現瘙癢,可以使用茵陳燻法來解救。

對於痘瘡受到觸犯而變焦紫色的情況,可以使用絲瓜皮研磨成末,與蜂蜜混合使用。甘草、地黃湯可以幫助痘瘡重新長出,如果出現煩躁和神智不清的情況,可以用犀牛角磨成湯水。這是四五天左右的痘瘡受到觸犯時的治療方法。如果痘瘡到了七八天左右,空殼痘瘡受到觸犯會致命,而半漿痘瘡受到觸犯時,要仔細檢查,不能草率處理。

對於痘瘡受到觸犯而變灰白色的情況,可以使用附子、黃耆等藥材。如果盤座有元紅,則可以進行治療;如果沒有真正的元紅,則不需要進行治療。

對於痘瘡受到月經觸犯而變異的情況,可以使用月經紅花煎湯,加入嫩梢煎湯,然後與酒一同服用。這樣痘瘡就可以迅速恢復正常。

對於痘瘡受到麝香觸犯而產生瘙癢的情況,可以使用升麻、蒼耳草等藥材濃煎後慢慢浸泡,內服以提氣,外用以止癢。

對於痘瘡受到屍體厭氣觸犯而變異的情況,可以使用元荽和棗艾等藥材製成筒狀,燒烤後噴灑。外部則可以使用辰砂煮薑醴,隨時飲用以振作精神。

對於痘瘡受到客忤觸犯而變異的情況,可以使用絲瓜細結含花部分,露摘後蒸熟,烘焙成粉。根據症狀和孩子的年齡,酌情服用。

對於痘瘡受到野獸驚嚇而縮回的情況,可以使用烏龍散。烏龍散由遠志、菖蒲、蟬蛻等藥材組成,可以幫助痘瘡恢復。將藥材煮熟後,去掉遠志和菖蒲,保留蟬蛻研成粉末,用砂糖調服,再配以雞鳴散,可以達到完美的治療效果。

錢氏說:對於患有瘡疹的嬰兒,乳母應該小心飲食,避免飢餓和感受風寒。聞人氏說:對於一般人來說,一天不吃飯就會感到飢餓,感受風寒就會生病。對於正在長痘的小孩來說,更需要依賴食物來補充體力,避免風寒來保護身體。如果食物不足,風寒侵襲,就會帶來更多的問題。

對於喝母乳的嬰兒,應該確保母親飲食充足,避免風寒。對於已經開始吃固體食物的小孩,應該指定有經驗、有耐心的人來照顧。但是,照顧小孩也需要講究平衡,不能過度飽食或過度保暖,否則反而會帶來危害。長痘的家庭應該注意這些問題。

陳氏說:對於痘瘡發熱、口乾煩渴的情況,不能給水喝,也不能給蜜、紅柿、西瓜、橘子等冷性食物。如果脈搏實,體內有實熱,則不必忌諱生冷食物。

在痘瘡快要結痂或已經結痂的期間,如果突然無法結痂,出現腹脹、煩渴的情況,不能給水、蜜等冷性食物。如果頭部溫暖、腳趾冰冷,或者出現瀉渴、氣促的情況,也不能給水、蜜等冷性食物。在第十二、十三天,痘瘡的痂已經脫落,但留下的疤痕仍然暗淡,或者凹凸不平,肌肉仍然柔軟,不能洗澡,也不能食用烤炸食物、酸辣五辛等有毒的食物,以免熱毒燻蒸,引起眼睛障礙。

海藏說:世人往往過於溺愛孩子,相信民間偏方而不尋求專業治療。等到病情加重時才開始擔心,輕易地接受各種治療方法,最終導致病情惡化,勞而無功。到最後,他們才責怪醫生,這是錯誤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