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八·脾臟部(下) (2)
集之八·脾臟部(下) (2)
1. 肝疳
楊氏云:肝疳者,由乳食不調,肝臟受熱所致也。若乳母寒溫不調,滋味不節,或外感風寒,內傷喜怒,邪氣未散,遽以乳兒,多成風疳。肝者,眼之候,上膈伏熱,痰涎壅滯,以致肝風入眼,赤腫翳生,眵淚爛眶,痛癢揉擦,昏暗雀盲,甚至經月閤眼,亦名疳眼。外證搖頭揉目,白膜遮睛,眼青淚多,頭焦發豎,筋青腦熱,甲癢筋攣,燥渴汗多,下痢瘡癬是也。錢氏以地黃丸主之(腎)。
楊氏以天麻丸、生熟地黃湯、主之。曾氏調肝,用耆歸湯。
天麻丸,治肝疳、風疳、疳眼。
青黛,川黃連,天麻,五靈脂,夜明砂(微炒),川芎,蘆薈(各二錢),龍膽草,防風,蟬蛻(去足。各一錢半),全蠍(二枚,焙),麝香(少許),乾蟾頭(炙焦,三錢)
上為末,豬膽汁浸糕,丸麻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湯下。
生熟地黃湯,治疳眼閉合不開,內有朦霧。
生地黃,熟地黃(各半兩),川芎,赤茯苓,枳殼(炒),杏仁(水浸,去皮),川黃連,半夏曲,天麻,地骨皮,甘草(炙),當歸(各二錢半)
上銼散。每服二錢,生薑三片,黑豆十五粒,水煎,溫服。
耆歸湯,治小兒稟賦素弱,豆瘡出不快者。及肝虛目視不明。
黃耆(一兩,蜜水塗炙),當歸(酒洗焙乾),白芍藥,川芎(各半兩),甘草(三錢,炙)
上件,㕮咀。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七分,無時溫服。
〔張渙〕,熊膽天麻丹,治風疳羸瘦,搖頭揉目,百脈拘急。
天麻,羌活,真熊膽,蟬殼,使君子(去殼),胡黃連(各一兩),蘆薈,乾蟾(酥炙黃,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粳米飯和,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煎荊芥湯下,量兒大小加減。
烏蟾丹
烏蛇(酒浸去皮骨,炙令黃),乾蟾(酥、炙黃),蛇蛻皮(燒灰。各一兩),胡黃連(半兩,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真蘆薈,麝香,熊膽(各二錢半並細研)
上件,同拌勻,以粟米飲和,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煎薄荷湯下,乳前。《莊氏家傳》治小兒風疳,順肝氣,進飲食。蘆薈丸
蘆薈(一錢,別研秤,或只以皂角水磨),草龍膽(一兩,淨洗,銼、焙乾秤)
上件藥一處搗羅為末,用不蚛皂角三鋌,以水二升挼汁,用生絹濾去滓,入銀器內慢火熬成膏,入前二味藥調和得所,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至五丸,薄荷湯吞下。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小兒風疳,氣攻項下生核子。皂角膏,方
皂角(大者、一莖,燒,存性),糯米(一合,炒黑色),草烏頭(二錢,生),黃皮(一錢,炒黑色)
上為末。每用不拘多少,以井華水調貼。如未安,須用水精丹取後,用調氣、觀音、人參散、等藥補,仍再貼,兼與疳藥相間服。
神妙觀音散,補虛,調胃氣,進乳食,止吐瀉,久不進食。
白扁豆(微炒),石蓮肉(炒,去心),人參(焙。各一分),茯苓(一錢半,焙),甘草(炙),香白芷,綿黃耆(捶碎,用蜜水拌炙),木香(炒。各一錢),神麯(二錢)
上為末。每服嬰孩一字,二三歲半錢,四五歲一錢,用水一藥注或半銀盞,棗子半片,煎十數沸,服。
人參散,補虛,謂胃氣,進乳食,止吐瀉。
人參,茯苓,蓮肉(去心、炒。各一分),黃耆(半兩,捶,蜜水拌炙),甘草(二錢,炙)
上為末。每服嬰孩一字,二三歲半錢,四五歲一錢,以水一藥注或半銀盞,入棗子半片,煎十數沸,服。
莊氏第六候頭生瘡,毛髮稀焦,是肝疳方
肉豆蔻,蟾灰(全者。各一個),桔梗(炮),茯苓(煨),大黃(煨。各一兩),龍腦,麝香(各一錢)
上,為末,軟飯丸,如麻子大。粟米飲下三丸。只可兩服。治小兒手足動,眼目不開,有時語笑,或即嗔怒,兼多驚,手指甲青,狀形似死,妄稱天瘹。
通神丸
茯苓,龍齒(各。煨半兩),鉛丹,胡黃連(各一分),銀箔(五片),麝香(一錢),釣藤(一兩,煨)
上為末,煉蜜丸,麻子大。每十丸,米飲下。(莊氏第二十二候用此方)
第三風疳,小兒手足拘攣,眼目不開,有時自笑,或嗔怒驚叫,手爪甲青,狀似鬼形,已似天瘹。須服,金箔茯苓散
金箔(五片),茯苓,牛膝,胡黃連(各一兩),龍骨(一分),木香,麝香(各一錢)
上件為末。每服一字,米飲下,日二服。忌油膩。
白話文:
楊氏提到:所謂肝疳,是由於飲食不節制,導致肝臟過熱而引起的。如果哺乳母親的冷暖不適度,飲食沒有節制,或是外感風寒,內心易怒,邪氣未能及時消散,隨即哺乳孩子,便容易導致孩子風疳。肝臟是眼睛健康的關鍵,一旦肝臟上方有熱氣積聚,痰涎壅塞,就可能導致肝風入侵眼睛,造成眼睛紅腫,生成翳障,分泌物增多,眼眶疼痛,眼睛搔癢,甚至揉到眼睛紅腫,視力模糊,嚴重時甚至連續數月都無法睜開眼睛,這也被稱為疳眼。此外,肝疳還可能伴隨搖頭揉眼、白膜覆蓋眼球、眼色蒼白、淚水多、頭髮乾枯直立、筋絡青紫、頭部發熱、指甲痕癢、筋肉抽搐、口渴燥熱、大量出汗、下痢瘡癬等症狀。
錢氏認為可以使用地黃丸來治療(針對腎臟)。
楊氏則推薦使用天麻丸和生熟地黃湯。曾氏則使用耆歸湯調理肝臟。
接下來列出了天麻丸、生熟地黃湯、耆歸湯、熊膽天麻丹、烏蟾丹、蘆薈丸、皁角膏、神妙觀音散、人參散以及莊氏的疳疾療法等藥方。
這些藥方包含了多種草藥,如天麻、地黃、黃連、龍膽草、防風、蟬蛻、全蠍、麝香、乾蟾頭、生薑、黑豆、黃耆、當歸、白芍藥、川芎、甘草、杏仁、半夏曲、地骨皮、枳殼、茯苓、木香、神麯、皁角、草龍膽、胡黃連、蘆薈、烏蛇、蛇蛻皮、熊膽、肉豆蔻、桔梗、茯苓、大黃、龍腦、麝香、茯苓、龍齒、鉛丹、銀箔、釣藤、金箔、牛膝、龍骨、木香等,其用法和劑量在文中都有詳細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藥方的使用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切勿自行嘗試。 張渙的熊膽天麻丹治療風疳導致的瘦弱、搖頭揉眼、全身脈絡緊繃。
莊氏家傳的蘆薈丸能順肝氣,促進飲食。
莊氏家寶中的皁角膏治療小兒風疳,頸部生結。
神妙觀音散和人參散,皆為補虛,調理胃氣,促進乳食吸收,止吐瀉。
莊氏的疳疾療法,治療頭部生瘡,毛髮稀疏焦枯。
通神丸治療小兒手足抖動,眼睛不能睜開,偶爾笑語或突然生氣,加上驚嚇,手指甲青紫,形態猶如死亡,被誤認為是天瘡。
金箔茯苓散治療小兒手足拘攣,眼睛不能睜開,偶爾自笑或憤怒尖叫,手爪甲青紫,形狀猶如鬼魅,類似天瘡的病症。服用此方需避免油膩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