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幼科》~ 集之七·脾臟部(上) (41)

回本書目錄

集之七·脾臟部(上) (41)

1. 外治

《莊氏家傳》小兒未能語,啼哭不能辨者,當以手候其腹,如有實硬處,即是腹痛。治之方,研生薑取汁,暖令溫,調面成糊,塗紙上,貼臍心,立定。

白話文:

《莊氏家傳》:小兒還不會說話,哭鬧的緣故不清楚,要用手摸孩子的肚子,如果可以摸到有硬塊,那就是肚子痛。治療孩子腹痛的方法是:把生薑研碎,取其汁液,加溫讓它溫熱,然後和麵粉調成糊狀,塗在紙上,貼在肚臍的眼兒裡,就能立即止住腹痛。

2. 腹脹

〔錢〕腹脹,由脾胃虛氣攻作也,實者悶亂喘滿,可下之,用紫霜丸、白餅子(此言未下而喘者,為實,故可下,若誤下而喘者,為虛氣附肺,不可下也。紫霜丸、白餅子二方見癖)。不喘者,虛也,不可下,若誤下之,則脾虛氣上,附肺而行。肺與脾子母皆虛,肺主目胞、腮之類,脾主四肢,母氣虛甚,即目胞腮腫,四肢黃色。

白話文:

胃腸脹滿,是由於脾胃虛弱,氣血鬱積造成的。如果是實證,會有悶亂、喘滿等症狀,可以服用紫霜丸、白餅子等藥物來瀉下。但是,如果沒有喘滿的症狀,就屬於虛證,不可以服用瀉下的藥物。如果誤服瀉下藥物,就會導致脾虛氣上,附著於肺部運行。脾虛氣上,肺與脾虛弱,肺主視覺器官和腮部,脾主四肢。母氣虛弱嚴重,就會導致視覺器官和腮部腫脹,四肢發黃。

治之用塌氣丸漸消之,未愈,漸加丸數,不可以丁香、木香、橘皮、豆蔻大溫散藥治之,何以然?脾虛氣未出,故雖腹脹而不喘,可以溫散藥治之,使上下分消其氣,則愈矣。若氣虛已出,附肺而行,即脾胃內弱,每生虛氣入於四肢面目矣,小兒易為虛實,脾虛則不受寒溫,服寒則生冷,服溫則生熱,當識此勿誤也。胃久虛熱,多生疸病,或引飲不止。

白話文:

治療這種情況,使用塌氣丸逐漸消除,但沒有治癒,就漸漸增加藥丸數量,但不能使用丁香、木香、橘皮、豆蔻這些大溫散藥治療,為什麼呢?脾虛氣未透出體外,所以雖然腹部脹滿但並不喘,可以用溫散藥治療,使上下分道消散其氣,這樣就能治癒了。如果已經氣虛且氣已透出,進入肺裏並在肺裏流動,那麼脾胃內就虛弱了,每每產生虛氣,就會進入四肢面目,小兒容易虛實夾雜,脾虛則不接受寒熱,吃寒涼藥物則會產生寒症,吃溫補藥物則會產生熱症,應認識到這一點,不要誤診。胃久虛熱,多生疸病,或引飲不止。

脾虛不能勝腎,隨肺氣上行於四肢而目腫若水狀,腎氣漫浮於肺,即大喘也。此當用塌氣丸,病愈後面未紅者,虛衰未復故也(此下後喘,故宜塌氣丸,若未下而喘,宜下之)。治腹脹者,譬如行兵戰冠於林,寇未出林,以兵攻之,必可獲,寇若出林,不可急攻,攻則必有失,當以意漸收之,即順也(寇未出林,謂虛氣未出而不喘,不目胞腮腫,故可用丁香、木香大溫散藥上下分消其氣而愈也,寇已出林,謂虛氣已出,為喘、為目腮腫,須用塌氣九漸消之)。

白話文:

脾氣虛弱不能勝任腎氣,於是隨肺氣向上運行於四肢,因此眼睛浮腫好像盛滿水的樣子,腎氣漫無邊際地浮散於肺,就導致大喘吁吁的現象。這種情況應該使用塌氣丸來治療。疾病治癒後,臉色仍然沒有紅潤,是因為虛弱衰敗還沒有恢復的緣故(因為腎氣虛兼有肺氣虛,所以適合使用塌氣丸來治療,如果沒有腹瀉而出現喘息,就應該使用瀉下法治療)。治療腹脹的道理,就像行軍打仗時,敵人藏身在樹林中,還沒有出林,就用軍隊攻擊他們,必定可以戰勝,可是如果敵人已經出了樹林,就不要倉促地發起攻擊,如果攻擊,必定會有損失,應該用計謀逐漸地收復失地,就是順應自然規律的意思(敵人還沒有出林,比喻虛氣還沒有外溢而沒有喘息,眼睛和臉頰也沒有腫脹,所以可以使用丁香、木香等大溫散藥,使上下分消其氣而治癒疾病,敵人已經出林,比喻虛氣已經外溢,出現喘息、眼睛和臉頰腫脹,就要使用塌氣九漸消法來治療)。

治小兒虛腹脹,先服塌氣丸,不愈,腹中有食積結糞,小便黃,時微喘,脈伏而實,時飲水能食者,可下之。蓋脾初虛而後有積,所治宜先補脾,然後下之,後又補脾,即愈也。不可補肺,恐生虛喘。

白話文:

治療小兒空腹脹氣,先服用塌氣丸,如果症狀沒有改善,可能是腹中有食物積聚,形成糞結,小便發黃,偶爾會輕微喘氣,脈象沉伏而有力,偶爾喝水和吃東西可以緩解症狀,則可以採用瀉下的治療方法。因為脾臟最開始虛弱,後來出現了積食,所以治療時應該先補脾,然後再瀉下積滯,最後再補脾,這樣才能治癒。不能補肺,因為可能會導致虛喘。

〔潔古〕腹脹虛實凡久病吐瀉之後,虛則其脈微細,肺主目胞及腮,脾主四肢,若色淡黃,目胞腮虛腫,手足冷,先服塌氣丸,後服異功散、和中丸、四君子湯、益黃散之類,用諸溫藥養真氣(異功散、和中丸、四君子湯三方,並見吐瀉)。

白話文:

身患久病,吐瀉後如果人體真氣虛弱,脈象微弱細微,則肺主目胞及腮,脾主四肢,若面色淡黃,目胞腮虛腫,手足冷,可先服用塌氣丸,後服用異功散、和中丸、四君子湯、益黃散之類藥物,以諸類溫藥養護人體真氣。(異功散、和中丸、四君子湯三個藥方,在吐瀉篇都有記載。)

實則脈洪實,不因吐瀉久病後,亦不因痢下,腹脹而喘急悶亂,更有痰有熱,及有宿食不化而腹脹者,宜服白餅子、大黃丸、解毒丸下之,兼須詳認大小便,如都不通,先利小便,後利大便。(白餅子方見癖,解毒丸方見喉痹,大黃丸方見傷寒)。云岐云:小兒熱結於內,腹脹壯熱,大便赤黃,躁悶煩亂者宜瀉青丸。

白話文:

實際上脈絡洪盛,不是因為吐瀉宿病後,也不是痢疾、腹脹、喘急、悶亂,還有痰熱,還有食物不化而腹脹,應服食白餅子、大黃丸、解毒丸來下泄,並且必須詳細觀察大小便,如果都不通,先通利小便,然後通利大便。(白餅子的配方見癖,解毒丸的配方見喉痹,大黃丸的配方見傷寒)。《雲岐》中說:小兒熱結在體內,腹脹、壯熱,大便赤黃,煩躁悶亂者宜服瀉青丸。

〔薛〕東垣云:寒脹多,熱脹少,皆主於脾胃。虛者宜用六君子湯。若喘而氣短者,脾肺氣虛也,用異功散補之。若服克伐之類而喘脹益甚者,脾肺之氣復傷也,用前湯加半夏、升麻。若既下而不喘,則邪氣去而肺氣寧也,不必用藥。或病久小便不利,或四肢浮腫者,脾肺之氣虛,不能通調水道也,用金匱加減腎氣丸主之。

白話文:

〔薛〕東垣說:因寒邪引起脹氣的較多,因熱邪引起的脹氣較少,這都與脾胃有關。脾胃虛弱的人宜用六君子湯來治療。如果出現喘氣、氣短癥狀的,是脾肺氣虛導致的,可用異功散來治療。如果服用克伐之類的藥物,使喘氣、脹氣的現象更加嚴重,這是脾肺之氣再次受到損害,可用前述藥方再加上半夏、升麻來治療。如果在服藥後,喘氣現象消失,那麼說明邪氣已經去除,肺氣安寧,不需要再用藥了。如果病情較久,出現小便不利,或者四肢浮腫,這是脾肺之氣虛弱,不能通調水道所致,可以用金匱加減腎氣丸來治療。

或手足逆冷,睡而露睛,脾胃虛寒也,用六君子加炮薑。手足不冷,睡而露睛,脾胃虛弱也,用六君子湯。若面色青,木剋土也,用六君、木香、柴胡,更當調治乳母,節其飲食,恐藥餌過劑,復傷胃氣故也。一小兒腹脹,面赤痰喘,大便秘,壯熱飲冷。此形病俱實。用紫霜丸一服,諸證益甚,面色頓白,飲湯不絕。

白話文:

如果手腳冰涼,睡覺時眼睛睜開,是脾胃虛寒的症狀,可以使用六君子湯加炮薑來治療。如果手腳不冷,睡覺時眼睛睜開,是脾胃虛弱的症狀,可以使用六君子湯來治療。如果面色青色,是木克土的症狀,可以使用六君子湯、木香、柴胡來治療。更應該調節乳母的飲食,以免藥物過量,再次損傷胃氣。一個小孩腹脹,臉紅痰喘,大便祕結,發高燒愛喝冷飲。這種情況下,症狀都是實證。服用了紫霜丸一劑後,各種症狀更加嚴重,面色突然蒼白,喝湯不止。

余以為邪氣退而真氣復傷,故面白而喜湯,用白朮散大劑煎湯,令恣飲,良久而睡,翌日頓安。一小兒傷食腹脹,胸滿有痰。余治以異功散而痊。後復傷食腹脹,兼痛,或用藥下之,痛脹益甚,而加氣喘。此脾胃傷而致肺虛也。用六君子加桔梗調補而痊。一小兒腹脹惡食,發熱噁心,證類外感。

白話文:

我認爲邪氣退去之後,正氣又受到傷害,所以臉色蒼白並且喜歡喝熱湯,用白朮散大量煎服,讓他隨便喝,很久之後才睡覺,第二天就安然無恙了。一個小兒因爲食物積滯導致腹脹,胸口充滿痰。我用異功散治療後痊癒了。後來又因爲食物積滯導致腹脹,並且伴隨着疼痛,或者用藥瀉下,疼痛和腹脹更加嚴重,並且增加了氣喘。這是脾胃受到傷害而導致肺虛。用六君子湯加上桔梗調補後痊癒了。一個小兒腹脹厭食,發熱噁心,症狀類似於外感。

余曰此飲食停滯也。用保和丸一服,諸證頓退,惟腹脹,用異功散而痊。一小兒傷食腹脹,服克伐之劑,小便澀滯,又服五苓散之類,飲食漸減,小便不通,四肢頓腫。余朝用《余匱》腎氣丸去附子,夕用補中益氣湯而安。一小兒腹脹,大便青白,腹左一塊,面色痿黃,齒齦赤爛,食少滯頤。

白話文:

我說這是飲食積滯引起的。服用保和丸一劑,各種症狀立退,惟獨腹脹沒有消除,服用了異功散以後痊癒。有個小孩子因傷食腹脹,服用了克伐的藥劑,小便閉結,又服用了五苓散等藥類,飲食漸減,小便不通,四肢突然腫脹。我在早上給他服用《餘匱》腎氣丸,去掉了附子,晚上服用補中益氣湯,才安靜下來。有個小孩子腹脹,大便青白,腹部左側有一塊腫塊,面色萎黃,齒齦紅爛,食量少,食物積滯於口腔。

余用異功散調補中氣為主,佐以大蕪荑湯清疳治熱,月餘諸證稍愈,仍服異功散及蚵蟆丸,外貼阿魏膏,兩月塊消,左脅微痛,用四君子湯、九味蘆薈丸、而愈。《百問》云,有疳脹,氣脹,症積脹,鎖肚脹,脘膈脹,食膨脹,蛔脹,虛冷積脹。其疳氣積脹,宜先與保童兼塌氣以去之。

白話文:

我以異功散調理補養中氣為主,輔以大蕪荑湯清熱治療疳積,一個月後諸症狀略微好轉,仍服用異功散及蚵蟆丸,外貼阿魏膏,兩個月後腹部腫塊消失,左脅微痛,服用四君子湯、九味蘆薈丸,以後痊癒。《百問》中說,有疳脹、氣脹、症積脹、鎖肚脹、脘膈脹、食膨脹、蛔脹、虛冷積脹。如果是疳積脹,應該先服用保童兼塌氣散來治療。

其痞癖氣脹、症積脹,宜三稜以消痞。其鎖肚脹,宜與珍珠天麻丸以通之。其上膈中脘食傷膨脹,宜三稜、塌氣、大茱連丸以消磨之。其蛔脹,宜下蟲丸以化之。其虛冷積脹,宜沉香煎以溫之。以上諸證,宜調和胃氣,消磨通利,腫脹必然平復矣。如有熱者,必以葶藶、牽牛等輩以治之,推氣丸劑亦可用。

白話文:

對於因痞氣而脹痛、因病症而脹痛的人來說,可以用三稜藥來消除痞氣。而對於因鎖肚而脹痛的人來說,則可以用珍珠天麻丸來緩解。若上膈中脘部位因飲食積滯而脹痛,則可用三稜、塌氣、大茱連丸來消除脹痛。而若因蛔蟲引起脹痛,則可用下蟲丸來驅蟲。若虛冷導致脹痛,則可以用沉香煎來溫暖身體。以上這些證狀,都應該調和胃氣,消除積滯,暢通氣機,那麼腫脹就會自然消退。如果有發熱的情況,則必須用葶藶、牽牛等藥物來治療,推氣的丸劑也可用。

按:《百問》分證雖詳,而偏於攻下,若無錢張活法,薛氏補法以主之,鮮不殺人,慎之。

塌氣丸

胡椒(一兩),蠍尾(半兩)

白話文:

注意:《百問》雖然分證很詳細,但偏向於攻下之法,如果沒有錢張的靈活方法,以及薛氏的補法來主導治療的話,很容易造成傷害,必須謹慎。

塌氣丸

組成:胡椒(一兩),蠍尾(半兩)

上為末。糊丸如粟米大。每服五七丸至一二十丸,陳米飲下,無時。一方,有木香一錢。

白話文:

  1. 將上藥研為末。

  2. 用水或藥汁把藥末調成糊狀,做成如粟米般大小的丸劑。

  3. 每服服用五至七粒,多至一二十粒,用陳米煮的米湯送服,不拘時間。

  4. 另一個方劑中,加入一錢木香。

錢氏、潔古所用塌氣丸,乃此二味,不可誤用後有牽牛者,慎之。

《本事》調中丸,治小兒久傷脾胃,腹脹。

白話文:

錢氏和潔古所使用的塌氣丸,就是這兩味藥,不要錯誤使用後面有牽牛的方子,要小心。

《本事》中的調中丸,用來治療小兒長期脾胃受損導致的腹脹。

乾薑,橘紅,白朮,茯苓,木香,砂仁,官桂,良薑(各等分)

上細末,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後,熟水下。

《聖惠》治小兒脾虛腹脹不能乳食。訶梨勒丸

白話文:

乾薑、橘紅、白朮、茯苓、木香、砂仁、官桂、良薑。每種藥材取等量。

訶梨勒(煨,用皮),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半兩),乾薑(炮裂,銼),甘草(炙微赤,銼),木香,白朮,人參(去蘆頭。各一分)

白話文:

訶黎勒(用皮,先煨過),厚朴(去掉粗皮,塗上生薑汁,烤至香熟),陳橘皮(浸泡於熱水中,去除白色部分,烘烤。各半兩),乾薑(炮裂,切碎),甘草(烤至微紅,切碎),木香,白朮,人參(去除蘆頭。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張氏)溫脾散,治脾胃虧損,腹脅虛脹,乳食不進,困倦無力。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煉製的蜂蜜調和成丸狀,大小約如芝麻。每次服用時,以粥飲送服五丸,一天可服三到四次,根據兒童的年齡和體質調整用量。

張氏的溫脾散,適用於治療脾胃虛弱、腹部脹滿、食慾不振、疲倦無力等症狀。

訶子肉,人參(各七錢),白朮,木香,桔梗,茯苓,藿香,陳皮,黃耆(各五錢),甘草(炙,二錢半)

上,每服二三錢,薑棗水煎。

沉香煎,治脾氣冷積。

白話文:

訶子肉、人蔘(各 21 公克),白朮、木香、桔梗、茯苓、藿香、陳皮、黃芪(各 15 公克),炙甘草(7.5 公克)

乳香,沉香,丁香,杏仁(炒),百草霜,木香(各一錢),肉豆蔻(一個,煨),巴豆(十四粒,出油如霜)

白話文:

乳香、沉香、丁香、杏仁(炒過)、百草霜、木香(各一錢)、肉豆蔻(一個,以文火烘烤)、巴豆(十四粒,磨成油如霜狀)

上為末,酒煮蠟和丸,綠豆大。每服三五丸,淡生薑湯送下。應患肚痛不止,服之效。常服,以通為度。

白話文:

上方的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酒煮蠟並將藥材與蠟混合做成丸劑,每一顆藥丸的大小如同綠豆。每次服用三到五顆藥丸,用淡生薑湯送服。適用於治療腹部疼痛不止的症狀,服用此藥即可見效。可以經常服用,以通暢為度。

《三因》肥兒丸,治小兒病多因缺乳,吃食太早所致,或因久患臟腑胃虛蟲動,日漸羸瘦,腹大不能行,發豎,發熱,無精神。

白話文:

《三因》肥兒丸,用於治療小兒因哺乳不足而導致的疾病,或者是過早開始進食而導致的疾病,也適用於因長期患有臟腑疾病而導致胃虛以及蠕蟲活動而引起的疾病。患病後會導致孩子日漸消瘦,腹部腫脹而無法行走,頭髮豎起,發熱,沒有精神。

黃連,神麯(各一兩),麥芽(炒,半兩),木香(二錢),檳榔(三個,不見火),使君子肉,豆蔻(麵裹煨。各半兩)

白話文:

黃連、神曲(各一兩),炒麥芽(半兩),木香(二錢),檳榔(三個,不用火烤),使君子肉、豆蔻(用麵團包裹後煨製。各半兩)。

上為末,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二十丸,量兒加減,熟水吞下。

六神丸,治如前證。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糊製成丸狀,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到二十丸,根據兒童的情況酌量增減,用溫水吞服。

六神丸,治療前面所述的症狀。

丁香,木香,肉豆蔻(用麵裹煨。各五錢),訶子(煨,去核,半兩),使君子,蘆薈(研。各一兩)

上為末,以棗肉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溫米飲下,食前。

治小兒疳病或腹大

白話文:

丁香、木香、肉豆蔻(用麵粉包住烘烤。各五錢),訶子(烘烤,去核,半兩),使君子、蘆薈(研磨。各一兩)

胡黃連(二錢,去果積),阿魏(一兩半,去肉積),神麯(二錢,去食積),黃連(二錢,去熱積),麝香(四粒,通竅)

白話文:

胡黃連(二錢,去掉果核),阿魏(一兩半,去掉肉核),神麴(二錢,去掉穀殼),黃連(二錢,去掉火氣),麝香(四粒,通竅)。

上為末。每服十二粒,白朮湯下。

褐丸子,治疳腫脹。

白話文:

將藥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十二粒,用白朮湯送服。

褐丸子,用來治療疳積引起的腫脹。

蘿蔔子(一兩,微炒),陳皮,青皮,檳榔,五靈脂,蓬朮(煨),黑牽牛(取淨末,半生半炒),赤茯苓(各半兩),木香(二錢半)

白話文:

蘿蔔子:一兩,略微炒一下。

陳皮:半兩。

青皮:半兩。

檳榔:半兩。

五靈脂:半兩。

蓬朮:半兩,先煨過。

黑牽牛:半兩,取淨末,一半生曬,一半炒過。

赤茯苓:半兩。

木香:二錢半。

上為末,麵糊丸,綠豆大。每服十五丸,紫蘇葉或白湯下。

五疳保童丸,治五種疳疾。

白話文:

將藥材研成細末,用麵糊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五丸,可以用紫蘇葉煎湯或白開水送服。

五疳保童丸,用來治療五種疳疾。

五倍子(生),青黛,夜明砂(布裹洗),苦楝根皮,蘆薈,熊膽(研入),黃連(去毛),龍膽草(生用),乾蟾(酥炙,去皮骨),麝香(研入),蕪荑(取仁),蟬蛻(去土。各等分)

上末,用粟米糊為丸,麻子大。一歲兒二十丸,飯飲下,二三服。

白話文:

五倍子(新鮮的),青黛,夜明砂(用布包裹後清洗),苦楝根皮,蘆薈,熊膽(研磨後加入),黃連(去掉絨毛),龍膽草(生用),乾蟾蜍(經過酥油烤製,去除皮和骨),麝香(研磨後加入),蕪荑(取果仁),蟬蛻(去除泥土。各取等份)

幼科有丁奚、哺露、無辜等名,其證腹大、頸小、黃瘦,皆疳脹之異名也,輕則為此,重則為彼耳。今仍舊別立門於疳後。

楊氏塌氣散,治小兒腹脹,氣喘、體腫、面浮。

白話文:

小兒科中,幼科有丁奚、哺露、無辜等多種名稱,這些字都是形容小兒疳脹的,症狀都是肚子大、脖子細長、身體瘦弱、皮色鐵青,不過嚴重的輕微程度不同。現在仍另外歸類在疳脹之後。

陳米(一合,炒黃),青皮(去穰,巴豆二十一粒,炒黃色,去巴豆),甘草(炙。各半兩),黑牽牛(二錢半,半生半炒),肉豆蔻(二個,煨香)

白話文:

陳米(一杯,炒至金黃色)

橙皮(去除纖維,巴豆二十一粒,炒至金黃色,去除巴豆)

甘草(炙烤。各半兩)

土黃連(二錢半,一半生曬一半炒熟)

肉豆蔻(兩個,烘焙至香味醇厚)

上末半錢,米飲調下。加檳榔一個。

塌氣丸,治小兒疳氣腹脹,喘急並面浮腫。

丁香,胡椒(炒。各五錢),蘿蔔子(炒),白牽牛(各七錢半)

上為末,麵糊丸,小豆大。三歲三十丸,米湯下。

塌氣散,治小兒腹脹氣粗,並疳疾相攻,面目浮腫。

木香(一錢),青皮(半兩),巴豆(三十粒,同炒豆黃色,去巴豆)

上為末。三歲,半錢,米湯下,食前連進,即效。

分氣飲,治小兒腫脹作喘,氣短而急。

白話文:

將末半錢與米湯混合調勻後服用。另外加入一個檳榔。

塌氣丸,用於治療小兒疳積引起的腹脹、呼吸急促以及面部浮腫。

丁香和胡椒(炒過的)各五錢,蘿蔔子(炒過的)和白牽牛各七錢半,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粉末,用麵糊製成如小豆大小的丸劑。三歲的小孩每次服用三十丸,以米湯送服。

塌氣散,適用於小兒腹脹且呼吸粗重,以及由疳疾引起面目浮腫的情況。

木香一錢,青皮半兩,巴豆三十粒(與其他材料一起炒至豆黃色後去除巴豆),然後將所有成分研磨成細粉。對於三歲的小孩,每次服用半錢,用米湯送服,在飯前連續服用,效果顯著。

分氣飲,適用於小兒因水腫而呼吸困難,氣短且急促的情況。

桔梗,赤茯苓,陳皮,桑白皮(銼),大腹皮,枳殼(炒),半夏(曲),真蘇子(微炒),紫蘇,甘草(炙。各二錢),草果仁(一錢)

上銼散。每服一錢半,薑棗煎服。

白話文:

桔梗、赤茯苓、陳皮、桑白皮(銼)、大腹皮、枳殼(炒)、半夏(曲)、真蘇子(微炒)、紫蘇、甘草(炙,各二錢)、草果仁(一錢),以上藥材混合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半,用薑棗煎服。

三稜煎丸,治嬰孩食傷生冷、甜膩、毒熱等物,脾胃積滯,久不克化,令兒肚熱腳冷,痞癖寒熱。及療癥瘕中脘不和,膨脹上膈,氣壅心腹,不得宣通,所以作疾。此藥溫良,但是諸積滯食不化,並宜與服。

白話文:

三稜煎丸,治療嬰孩因食用了生冷、甜膩、毒熱等食物,導致脾胃積滯,長期不消化,導致孩子肚子發熱、腳卻冰涼,出現痞滿、寒熱交替的症狀。另外,還可治療癥瘕積聚,中脘不和,上膈脹滿,氣體鬱結在心腹,難以宣通,所以導致疾病。這是一種溫和的藥物,但凡是各種積滯的食積不消,都可以服用。

京三稜(成塊煮),蓬朮(並炮。各半兩),芫花(二錢半,醋浸、炒),鱉甲(去裙,米醋炙焦,半兩),淡豆豉(二錢),巴豆(二十一粒,去殼),川當歸(半兩),杏仁(去皮尖,二錢半,炒令赤)

白話文:

京三稜(整塊煮),蓬朮(一起炮製。各半兩),芫花(二錢半,用醋浸泡,炒),鱉甲(去除裙邊,用米醋炙焦,半兩),淡豆豉(二錢),巴豆(二十一粒,去除外殼),川當歸(半兩),杏仁(去除皮和尖端,二錢半,炒至呈紅色)

上,前四味一處以米醋一碗煮令乾,仍用炒,起更細銼,焙為末,次入當歸末、杏仁、巴豆、淡豆豉和勻,水煮麵糊、為丸麻子大。每服二十丸,薑湯下,大小加減服之。

白話文:

將前面四種藥材一起用一碗米醋煮到乾,然後再炒,起鍋後再搗碎成更細的粉末,然後加入當歸末、杏仁、巴豆、淡豆豉拌勻,再用水煮麵糊,做成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用薑湯送服,劑量可根據病情調整。

三稜丸,治小兒停積,腹脅脹滿,乾噦噁心,全不入食。

三稜(煨),木香,神麯(炒),陳皮(去白),半夏(薑汁製。各一兩),丁香,官桂(各半兩)

上為末,曲糊丸,如黃米大。二十丸,乳食後溫生薑湯下。

白話文:

三稜丸,用於治療小兒消化不良、腹部脹滿、乾嘔惡心、完全不想吃東西。

所需藥材及處理方式:三稜(煨制),木香,神曲(炒制),陳皮(去白),半夏(用姜汁處理。各一兩),丁香,官桂(各半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曲糊製成如黃米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丸,在哺乳或進食後用溫熱的生薑湯送服。

阿魏丸,治小兒食積,腹如蜘蛛狀,肚痛,小便白濁。

白話文:

阿魏丸,用於治療小兒消化不良,腹部膨脹如蜘蛛狀,肚子疼痛,小便混濁。

阿魏(醋浸一宿,研如泥),黃連(炒),連翹(各半兩),花鹼(研如粉,三錢),山楂肉(一兩),半夏(皂角水,浸一宿,一兩)

白話文:

  • 阿魏(浸醋一晚,研磨成泥)

  • 黃連(炒製)

  • 連翹(各半兩)

  • 花鹼(研磨成粉,三錢)

  • 山楂肉(一兩)

  • 半夏(用皁角水浸泡一晚,一兩)

上為末,炒神麯糊丸,如卜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飲下。吃果子多者加胡黃連。米食多者加神麯、山楂。肉食多者加阿魏。

白話文:

碾成細末,炒至神麴成為糊狀,再做成像卜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以米湯送服。吃水果多的人,另加胡黃連。吃米飯多的人,再加神麴、山楂。吃肉多的人,另加阿魏。

又,阿魏丸

阿魏(一兩),黃連(酒煮,六兩)

上為末,醋浸阿魏一宿,研如泥,湯浸蒸餅丸。如元氣不足,加人參。

小阿魏丸

山楂肉(三兩),石鹼(三錢),半夏(一兩)

上為末,阿魏半兩醋浸,糊丸,白湯下。

白話文:

又,阿魏丸

需要的材料有:阿魏(一兩),黃連(用酒煮過,六兩)。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粉末,把阿魏用醋浸泡一夜,然後研磨至泥狀,再加入蒸餅混合製成丸狀。如果患者元氣不足,可以添加人參。

小阿魏丸

所需材料包括:山楂肉(三兩),石鹼(三錢),半夏(一兩)。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粉末,取半兩阿魏用醋浸泡後,與之混合並以糊狀物做成丸劑,服用時以白開水送服。

真珠天麻丸,治急驚風請量用之,以通為度。此方仍治吊腸、鎖肚、撮口至妙。丸如麻子大,初生患者三日三丸,五日五丸,七日七丸。加青黛,名青黛丸。

白話文:

珍珠天麻丸,是治療急驚風的藥物,需要根據病情酌量服用,以通便為度。這個方劑也可用於治療吊腸、鎖肚、撮口等症狀,非常有效。藥丸的大小如麻子,初生的患者服用三天三丸,五天五丸,七天七丸。如果加入青黛,就可以稱之為青黛丸。

天南星(炮),天麻,白附子(炮。各二錢半),膩粉(半錢),巴霜(一字),蕪荑(炒),全蠍,滑石(各一錢半)

白話文:

  • 天南星(煨烤過的)

  • 天麻

  • 白附子(煨烤過的)

  • 滑石粉(半錢)

  • 巴霜(一字,巴豆霜)

  • 蕪荑(炒過的)

  • 全蠍

  • 滑石(各一錢半)

上為末,煮細麵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一歲五丸,二歲十丸,大小加減,薄荷湯點茶清送下。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末,用煮好的麵糊揉成小丸子,像芝麻一樣大。按年齡不同服用藥丸,一歲的小朋友吃五丸,兩歲的吃十丸,依年齡大小增減藥量,用薄荷湯送服。

大茱連丸,治小兒飲食過度,胸膈膨脹,上下氣不宣通,鬱滯迷悶,情思少樂,大則作喘,飲食不化,作渴煩躁,坐臥不任,肢體倦怠,腹脅疼痛。

白話文:

大茱連丸,主治小兒飲食過度、胸膈膨脹、上下氣不宣通、鬱滯迷悶、情思少樂,嚴重的會喘不過氣,飲食不消化、煩躁口渴、坐臥不寧、四肢倦怠、腹脅疼痛。

蓬朮,京三稜(各二錢半,醋煮),乾薑(炮),青皮,陳皮(去白),木香,丁香(各三錢),巴豆(二十一粒,去膜心出油),綠細小茱萸(二錢)

上為末,醋糊丸,麻子大。每服七丸至十丸,大者加服,生薑棗子湯下。

下蟲丸,治蛔疳諸蟲。

白話文:

蓬朮、京三稜(各 10 公克,用醋煮過)、乾薑(炮製過的)、青皮、陳皮(去除白色部分)、木香、丁香(各 12 公克)、巴豆(21 顆,去除膜和內心,榨出豆油)、綠色小茱萸(8 公克)

苦楝根皮(酒浸,焙),綠色貫眾,木香,桃仁(浸,去皮,焙),蕪荑(焙),雞心檳榔(各一錢),鶴蝨(炒),輕粉(各半錢),干蝦蟆(炙焦,三錢),使君子(五十個,煨,取肉用)

白話文:

苦楝樹根的樹皮(浸泡在酒中,然後烤乾),綠色的貫眾草,木香,桃仁(浸泡,去皮,然後烤乾),柳樹的果實(烤乾),雞心檳榔(每種一錢),鶴蝨草(炒乾),輕粉(每種半錢),乾蟾蜍(烤焦,三錢),使君子果實(五十個,烤乾,取果肉用)

上為末,飛麵糊丸,麻子大。每服二十丸,天明清肉汁下。內加當歸、川連、各二錢半,治脊疳兼疳勞。

遇仙丹,治諸蟲,取諸積。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麵糊做成麻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十丸,早晨空腹時用清肉汁送服。在配方中加入當歸和川連各二錢半,可以治療脊疳以及疳勞。

遇仙丹這個方劑,能夠驅除各種寄生蟲,消除體內積滯。

牽牛(三斤),大腹子(二斤),錫灰(炙乾,為末),大黃(四兩),雷丸(四兩),青木香,鶴蝨,乾漆(各二兩),皂角(四條)

白話文:

牽牛(三斤):中藥,有瀉下通便之效。

大腹子(二斤):中藥,有溫中止瀉、止嘔之效。

錫灰(炙乾,為末):錫的氧化物,有溫中止瀉、澀腸止血之效。

大黃(四兩):中藥,有瀉下通便、清熱瀉火之效。

雷丸(四兩):中藥,有溫中止瀉、止嘔之效。

青木香(二兩):中藥,有理氣止痛、溫中止瀉之效。

鶴蝨(二兩):中藥,有清熱利濕、止血之效。

乾漆(二兩):中藥,有補腎益精、止血生肌之效。

皁角(四條):中藥,有祛風通絡、活血化瘀之效。

上,後三味煎水,用粟米煮粥,初用牽牛末,次用大腹末,三用錫灰,四用大黃,五用雷丸,六用青木香和劑,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九丸,用薑湯熟水送下。此藥專治男子婦人積蟲氣塊,五勞七傷,赤白痢疾,便血注下,皮黃水腫,十般氣,十一般惡蟲。又進飲食除病,悅顏色,不與他藥相反,四季可服。

白話文:

將後三味中藥材煎水,用粟米煮粥,首先使用牽牛末,接著使用大腹末,第三次使用錫灰,第四次使用大黃,第五次使用雷丸,第六次使用青木香和劑,將藥材混合,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七、九顆藥丸,用薑湯或熟水送服。此藥專門治療男性和女性的積蟲氣塊、五勞七傷、赤白痢疾、便血注下、皮黃水腫,以及十種氣和十種一般的惡蟲。此外,服用此藥還能增進食慾、去除疾病、讓人容光煥發,而且不與其他藥物相衝突,一年四季都可以服用。

細末三四錢,量大小加減,服時不吃晚飯,三更用茶清下,次早桶子內蟲積及粒米盡,方可洗面,溫粥補之,傷寒孕婦,不可服。

白話文:

三四錢的藥粉,依人體大小加減,服藥時不能吃晚飯,在午夜三更用茶水送服,隔天早晨,大便裡面的蟲卵和藥渣才會完全排出,纔可以洗臉,喝溫粥來補養身體。患有傷寒或孕婦,不可服用此藥。

東垣治脹,不犯上下二焦,用《素問》中滿者寫之於內之法。實者,分氣消積。虛者,升陽滋血。治者當師其意而活用之,勝前所用排擊諸方遠矣。

中滿分消丸

白話文:

張元素治癒腹脹病,不犯上下二焦,而是採用《黃帝內經·素問》中「滿者瀉之於內」的方法。對於實證,以分散氣滯、消積化滯的方式治療。對於虛證,以升陽滋補的方式治療。治病應該師承醫聖的思想,並且靈活運用,這比以前用來治療各種疾病的排擊的方法好多了。

黃連,枳實,厚朴(各五錢),乾薑,薑黃,豬苓,砂仁,澤瀉,茯苓(各三分),陳皮,白朮(各一分),半夏(四分),黃芩(一兩二錢),甘草(一分)

白話文:

黃連,枳實,厚朴(各 15 公克),乾薑,薑黃,豬苓,砂仁,澤瀉,茯苓(各 9 公克),陳皮,白朮(各 3 公克),半夏(12 公克),黃芩(36 公克),甘草(3 公克)

上為細末,蒸餅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溫酒送下。

消痞丸,快利之劑。

白話文:

將材料研磨成細粉,用蒸餅製成如黍米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溫酒送服。

這是消痞丸,屬於快速有效的方劑。

黃連(半兩),枳實,黃芩,甘草,人參(各三錢),厚朴(七分),乾薑(四分),橘皮(一錢),薑黃(五分)

白話文:

  • 黃連(10克)

  • 枳實(15克)

  • 黃芩(15克)

  • 甘草(15克)

  • 人參(15克)

  • 厚朴(3.5克)

  • 乾薑(2克)

  • 橘皮(5克)

  • 薑黃(2.5克)

上為細末,蒸餅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隨乳下。

〔丹〕腹脹。

蘿蔔子,蘇梗,乾葛,陳皮(各等分),甘草(減半)

如食減,加白朮煎服。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蒸餅製成如黍米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十丸,隨乳汁吞服。

對於腹脹的情況,

使用蘿蔔子、蘇梗、乾葛、陳皮(各等分),甘草(用量減半)。

如果飲食減少,可以加入白術一起煎煮後服用。

升陽滋血湯,二月間,一小兒未滿百日,病腹脹,不大便二日,便瘦弱,遍身黃色。宜升陽氣,滋血和血補血,利大便。

白話文:

升陽滋血湯:

在二月間,有一個不到一百天大的嬰兒,患上了腹脹,已經兩天沒有大便了,而且身體消瘦,全身呈現黃色。這種情況需要升陽氣,滋血和血補血,利大便。

蠍稍(二分),神麯(三分),厚朴,當歸(各一錢),桃仁(十個),升麻(三分)

上,作一服,水一盞,煎至半盞,去滓,食前服。

白話文:

蠍尾(2分),神曲(3分),厚朴,當歸(各1錢),桃仁(10個),升麻(3分)

以上藥材製成一劑藥,用水1杯煎煮至剩下半杯,去掉藥渣,在飯前服用。

麻黃升麻湯,治小兒面色痿黃,腹脹食不下,正月、四月小兒服之,神效。

白話文:

麻黃升麻湯,用於治療小兒面色枯黃,腹部脹氣,吃不下的疾病。在正月和四月給小兒服用,效果非常好。

麻黃(二分),桂枝,杏仁,吳茱萸,草豆蔻,厚朴,曲末,羌活,白茯苓,升麻根,蒼朮,澤瀉,豬苓,陳皮,黃柏(各一分),柴胡根,白朮,青皮,黃連(各五分)

上㕮咀。作一服,水一大盞,煎七分,去滓,食前熱服。

白話文:

麻黃二分,桂枝、杏仁、吳茱萸、草豆蔻、厚朴、曲末、羌活、白茯苓、麻根、蒼朮、澤瀉、豬苓、陳皮、黃柏各一分,柴胡根、白朮、青皮、黃連各五分。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做成一劑,用水一大盞,煎煮七分,去渣,飯前熱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