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幼科》~ 集之七·脾臟部(上) (40)

回本書目錄

集之七·脾臟部(上) (40)

1. 癥瘕痛

〔曾〕癥瘕痛,乃積久所致,由榮衛俱虛,外則感受風寒,內則過傷乳食,停滯既久,不能克化,故邪並於陰為癥,陰則專靜,凝而不移,邪並於陽為瘕,假物象形,動而不息。若久而不治,亦成脾疳積,或兩脅間有塊如石,按之則痛,不按則輕。或面黃肌瘦,肚硬而脹及有青筋,晝涼夜熱,蒸潮無時,乳食減少,愛吃泥土。

白話文:

〔曾〕癥瘕痛,是積年累月造成的,由榮衛氣血俱虛而引起,外在受到風寒的侵襲,內在過度沉迷於乳食,積滯過久,不能消化,所以邪氣在陰位凝結成癥,陰位主靜,因此癥凝固而不移;邪氣在陽位凝結成瘕,陽位主動,所以瘕活動而不停。如果長期不治療,也會變成脾疳積,或者在兩脅之間有塊像石頭一樣的腫物,按壓時疼痛,不按壓的時候症狀就減輕。或者面黃肌瘦,肚子變硬並脹大,還有青筋浮露,白天感到涼爽,晚上感到燥熱,整天都覺得身體潮濕,乳食減少,喜歡吃泥土。

或大便釀瀉,痛則身冷如冰。法當調脾養胃,用醒脾散(慢驚)參苓白朮散(不乳食)。磨積理疳,用化癖丸(癖)三稜散(宿食)木香莪朮丸(宿食)。治釀瀉,沒石子丸(瀉)、沉香檳榔丸(癖積)。然此積滯之疾,非七劑可療,必須次第調理,則日久自然平復。

白話文:

  • 若有大便拉肚子,疼痛時身體會又冷又冰。方法應該是調理脾胃,使用醒脾散(慢慢驚風)參苓白朮散(不消化食物)。

  • 累積鬱結的消化不良,使用化癖丸(癖積)、三稜散(宿食)、木香莪朮丸(宿食)。

  • 治療消化不良,使用沒石子丸(瀉)、沉香檳榔丸(癖積)。

  • 然而,這種積滯的疾病,不是七帖藥就可以治好的,必須逐步調理,那麼久了自然會恢復正常。

2. 痃痛

〔曾〕始則腹內一小長塊,其硬如臂,從腰纏轉,或左或右,良久痛甚,則見於皮下,不妨乳食。其證先因有疾表解未盡,遽爾下之太過,氣虛寒搏,鬱結而成。法宜益氣理虛,用參苓白朮散(不乳食)、沉香檳榔丸(癖)、木香莪朮丸(宿食)為治,或間投白芍藥湯(疝)加人參茯苓,水姜煎服。

白話文:

曾醫師:剛開始時腹部有一個小長塊,摸起來很硬,就像手臂一樣,從腰間纏繞移動,有時在左側,有時在右側,時間久了疼痛很嚴重,於是出現在皮下,吃奶或吃東西不受影響。這種病例起先是因為疾病的表面症狀未完全解除,就忽然服用過量的瀉藥,這時氣虛寒氣相撞,鬱結在一起形成的。治療方法應該要增加元氣、調理虛症,使用人參、茯苓、白朮散(不影響吃奶)、沉香、檳榔丸(頑固癖症)、木香、莪朮丸(宿食)來治療。或者間隔服用白芍藥湯(疝氣)加入人參、茯苓,用薑水煎煮服用。

癖痛治法詳癖門

按:癥瘕痃癖四證,大同小異,治法亦無大分別,似不必瑣瑣作名,亦可也。

吊腎偏墜痛證治在陰腫門

寒疝痛證治在疝門

3. 補虛

芍藥甘草湯,治出疹肚疼腹滿,小便不通。

芍藥(一兩),甘草(二錢半)

銼散。白水煎服。

《聖惠》人參散,治小兒卒吐下,腹痛不止。

人參(去蘆頭),當歸(銼,微炒。各半兩),甘草(炙,微赤,銼),乾薑(炮裂,銼),黃耆(銼。各一分),細辛(一分)

白話文:

人參(去蘆頭),當歸(切碎,微炒。各半兩),甘草(炙烤,微紅,切碎),乾薑(炮裂,切碎),黃耆(切碎。各一分),細辛(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稍熱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頻服。

〔錢乙〕附方,和中散,和胃氣,止吐瀉,定煩渴,治腹痛,思食。

人參(去蘆),白茯苓白朮,甘草(銼,炒),乾葛(銼),黃耆,白扁豆(炒),藿香葉(各等分)

白話文:

人參(去掉根鬚),白茯苓,白朮,甘草(切碎,炒熟),乾葛(切碎),黃耆,白扁豆(炒熟),藿香葉(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干棗二個去核,姜五片,煎至八分,食前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