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七·脾臟部(上) (38)

回本書目錄

集之七·脾臟部(上) (38)

1. 癥瘕痛

〔曾〕癥瘕痛,乃積久所致,由榮衛俱虛,外則感受風寒,內則過傷乳食,停滯既久,不能克化,故邪並於陰為癥,陰則專靜,凝而不移,邪並於陽為瘕,假物象形,動而不息。若久而不治,亦成脾疳積,或兩脅間有塊如石,按之則痛,不按則輕。或面黃肌瘦,肚硬而脹及有青筋,晝涼夜熱,蒸潮無時,乳食減少,愛吃泥土。

或大便釀瀉,痛則身冷如冰。法當調脾養胃,用醒脾散(慢驚)參苓白朮散(不乳食)。磨積理疳,用化癖丸(癖)三稜散(宿食)木香莪朮丸(宿食)。治釀瀉,沒石子丸(瀉)、沉香檳榔丸(癖積)。然此積滯之疾,非七劑可療,必須次第調理,則日久自然平復。

白話文:

癥瘕疼痛,是積累很久造成的,因為身體的氣血虛弱,對外容易感受風寒,對內則是因為吃太多乳製品或食物,導致停滯很久,無法消化。所以邪氣與陰氣結合就形成「癥」,陰氣的特性是靜止,所以凝結而不移動;邪氣與陽氣結合就形成「瘕」,它像有形的東西,會移動而不停止。如果長期不治療,也會形成脾胃虛弱、消化不良,或者兩側脅肋間有硬塊像石頭一樣,按壓會痛,不按就感覺比較輕。可能會有臉色發黃、肌肉消瘦、肚子硬脹而且有青筋、白天覺得涼爽晚上覺得燥熱,潮熱沒有規律、食慾不振、喜歡吃泥土。

有時候會腹瀉不止,疼痛時全身冰冷。治療方法應該要調理脾胃,用醒脾散(適用於慢驚風)和參苓白朮散(適用於不吃乳食),來促進脾胃功能。還要磨除積滯,治療疳積,可以用化癖丸(適用於癖積)、三稜散(適用於宿食)和木香莪朮丸(適用於宿食)。治療腹瀉,可以用沒石子丸(適用於腹瀉)、沉香檳榔丸(適用於癖積)。然而這種積滯的疾病,不是吃幾帖藥就能治好的,必須要按部就班地調理,時間久了自然就會痊癒。

2. 痃痛

〔曾〕始則腹內一小長塊,其硬如臂,從腰纏轉,或左或右,良久痛甚,則見於皮下,不妨乳食。其證先因有疾表解未盡,遽爾下之太過,氣虛寒搏,鬱結而成。法宜益氣理虛,用參苓白朮散(不乳食)、沉香檳榔丸(癖)、木香莪朮丸(宿食)為治,或間投白芍藥湯(疝)加人參、茯苓,水姜煎服。

癖痛治法詳癖門

按:癥瘕痃癖四證,大同小異,治法亦無大分別,似不必瑣瑣作名,亦可也。

吊腎偏墜痛證治在陰腫門

寒疝痛證治在疝門

白話文:

一開始腹內會出現一小條長塊,硬得像手臂一樣,從腰部纏繞轉動,有時在左邊,有時在右邊,過一陣子就會非常疼痛,然後這個硬塊就會浮現在皮膚下,但不會影響吃東西。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之前有疾病,在表面的症狀還沒完全解除的時候,就太快用瀉下的藥物,導致身體氣虛寒邪侵入,鬱結而形成的。治療方法應該要補氣、調理虛弱,可以使用參苓白朮散(不影響乳食的情況)、沉香檳榔丸(針對癖塊)、木香莪朮丸(針對宿食)來治療。或是可以偶爾服用白芍藥湯(針對疝氣),並加入人參、茯苓,用水和生薑煎煮後服用。

關於「癖痛」的治療方法,詳細記載在「癖」的章節中。

總之,「癥」、「瘕」、「痃」、「癖」這四種病症,大同小異,治療方法也沒有太大的差別,似乎沒有必要太過細瑣地去區分它們,也是可以的。

關於「吊腎偏墜」的疼痛,治療方法記載在「陰腫」的章節中。

關於「寒疝」的疼痛,治療方法記載在「疝」的章節中。

3. 補虛

芍藥甘草湯,治出疹肚疼腹滿,小便不通。

芍藥(一兩),甘草(二錢半)

上銼散。白水煎服。

《聖惠》人參散,治小兒卒吐下,腹痛不止。

人參(去蘆頭),當歸(銼,微炒。各半兩),甘草(炙,微赤,銼),乾薑(炮裂,銼),黃耆(銼。各一分),細辛(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稍熱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頻服。

〔錢乙〕附方,和中散,和胃氣,止吐瀉,定煩渴,治腹痛,思食。

人參(去蘆),白茯苓,白朮,甘草(銼,炒),乾葛(銼),黃耆,白扁豆(炒),藿香葉(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干棗二個去核,姜五片,煎至八分,食前溫服。

白話文:

芍藥甘草湯,治療出疹子時肚子疼痛、腹脹滿,小便不順暢的症狀。

藥材:芍藥(約30克),甘草(約7.5克)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用白開水煎煮後服用。

《聖惠》人參散,治療小兒突然嘔吐、腹瀉,且腹痛不止的症狀。

藥材:人參(去除蘆頭)、當歸(切碎,稍微炒過。各約15克),甘草(烤過,稍微呈現紅色,切碎)、乾薑(炮製後裂開,切碎)、黃耆(切碎。各約3克),細辛(約3克)

將以上藥材搗碎,用粗篩子過濾成散劑。每次服用約3克,用一小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的量,去除藥渣後稍微加熱服用。用量可根據孩童的體型大小酌情增減,多次服用。

錢乙的附方,和中散,可以調和胃氣、止吐止瀉、平定煩躁口渴,治療腹痛,使人產生食慾。

藥材:人參(去除蘆頭)、白茯苓、白朮、甘草(切碎,炒過)、乾葛(切碎)、黃耆、白扁豆(炒過)、藿香葉(各等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約9克,用一杯水,加入兩個去核的乾棗和五片生薑,煎煮至剩八分,飯前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