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七·脾臟部(上) (37)

回本書目錄

集之七·脾臟部(上) (37)

1. 鎖肚痛

〔曾〕,一月後嬰孩,忽乳不下咽,肚硬如石,赤如朱,撮口而哭,面青唇黑,手足口氣俱冷是也。始因斷臍帶不緊,為風冷所乘,證亦危急,以白芍藥湯(疝)、烏梅散、一字金(臍風)投之,日久則難愈。更參考臍風證內議論。

烏梅散,治腹疼,及初生嬰孩臍下冷痛,疝氣等疾。

烏梅(去核),玄胡索,粉草(半生半炙。各五錢),乳香,沒藥,釣藤(各二錢半)

上件㕮咀。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七分,空心溫服。

白話文:

一個月大的嬰兒,突然無法喝奶,肚子硬得像石頭,紅得像朱砂,嘴巴縮起來哭,臉色發青嘴唇發黑,手腳和口氣都冰冷,這是因為剛出生時臍帶沒有綁緊,被風寒侵襲,情況非常危急。用白芍藥湯、烏梅散、一字金等藥物來治療,如果拖久了就很難治好。可以參考臍風的相關討論。

烏梅散,可以治療肚子痛,以及剛出生嬰兒的肚臍下方冰冷疼痛、疝氣等疾病。

藥材:烏梅(去核)、玄胡索、粉草(一半生用,一半炙過。各五錢)、乳香、沒藥、釣藤(各二錢半)。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搗碎。每次服用二錢,加水一碗,煎至七分,空腹時溫服。

2. 盤腸內釣痛

〔湯〕小兒腹痛曲腰,乾哭無淚,面青白,唇黑肢冷,為盤腸內釣。凡有此證,急煎蔥湯淋洗其腹,揉之,蔥熨臍腹間良久,尿自痛中出,其疼立止,續次服藥。

乳香,沒藥(各少許,透明者、細研)

上件,木香一塊於乳缽內磨,水一分,滾數沸,調乳沒末。此藥只一服效。

〔薛〕小兒盤腸氣者,痛則曲腰乾啼,額上有汗,皆由肝經風邪所搏也,肝腎居下,故痛則曲腰,乾啼者,風燥其液,故無淚也,額上有汗者,風木助心火也,口閉足冷者,脾氣不營也,下利青糞者,肝木乘脾也,皆由產下澡洗受風冷所致,當服釣藤膏之類。若乳母及兒受寒邪者,用沉香湯之類。

若兒額間有汗,口閉腳冷,乃虛寒也,用當歸散(見前)或沉香降氣湯之類。若面赤唇焦,小便不通,小腹脹痛者,乃小腸熱也,用人參湯送下三黃丸(裡熱)。若因乳母飲食停滯者,用保和丸(宿食)。懷抱氣鬱者,加味歸脾湯(驚悸)。怒動肝火者加味逍遙散(虛熱)。

子母俱服,並佳。

錢氏釣藤膏,治小兒腹中極痛,乾啼後偃,名盤腸內釣。

乳香(研),沒藥(研),木香,薑黃(各四錢),木鱉子仁(二十一個)

上,先將後三味同為細末,次研入上二味,煉蜜和成劑收貯。每一歲兒可服半皂子大,余以意加減,煎釣藤湯化下,無時。次用魏香散。

魏香散

蓬朮(半兩),阿魏(一錢)

上,先用溫水化阿魏,浸蓬朮一晝夜,焙乾,為細末。每服一字或半錢,煎紫蘇米飲空心調下。

蒜乳丸,治冷證腹痛夜啼。

大蒜(一稞,慢火煨香熟,研爛),乳香(另研,五分)

上,研為丸如芥菜子大。每服七粒,乳汁送下。

異香散,治小兒諸般吊證,角弓反張,胸高臍凸。

用透明沒藥一味為末,薑湯調下。

白話文:

[盤腸內釣痛]

[湯藥] 小孩子肚子痛到彎腰,只會乾哭沒有眼淚,臉色青白,嘴唇發黑,手腳冰冷,這是盤腸內釣的症狀。遇到這種情況,趕快用蔥湯淋洗他的肚子,並輕輕揉按,然後用蔥熱敷在肚臍和肚子一帶,敷久一點,尿液就會從疼痛中排出,疼痛就會立刻停止,接著再繼續服用藥物。

  • 藥材: 乳香、沒藥(都用少許,要透明的、磨成細粉)
  • 製作方法: 先將木香一塊放入乳缽中磨,加水一分,煮滾幾次,然後調入乳香、沒藥的粉末。這藥通常吃一帖就見效。

[薛氏觀點] 小孩子盤腸氣,痛起來會彎腰乾哭,額頭冒汗,這都是因為肝經受到風邪侵襲。肝和腎都在下方,所以痛起來會彎腰;乾哭是因為風邪讓體液乾燥,所以沒有眼淚;額頭冒汗是因為風邪幫助心火旺盛;嘴巴閉緊、腳冰冷,是脾氣虛弱無法正常運作;拉出青色糞便,是肝木之氣侵犯脾土。這些都是因為剛出生時洗澡受寒引起的,應該服用釣藤膏之類的藥。如果媽媽和小孩都受寒邪,可以用沉香湯之類的藥。

如果小孩額頭冒汗,嘴巴閉緊,腳冰冷,這是虛寒的症狀,可以用當歸散(前面有提到)或是沉香降氣湯之類的藥。如果臉色赤紅,嘴唇乾焦,小便不通,小肚子脹痛,這是小腸有熱,可以用人參湯送服三黃丸(治療體內熱)。如果是因為媽媽飲食停滯,可以用保和丸(幫助消化積食)。如果是因為懷抱時心情鬱悶,可以用加味歸脾湯(治療心悸)。如果是因為發怒導致肝火旺盛,可以用加味逍遙散(治療虛熱)。

媽媽和小孩一起服用這些藥都很好。

[錢氏釣藤膏] 治療小孩肚子劇痛,乾哭之後身體向後仰,這種情況叫做盤腸內釣。

  • 藥材: 乳香(磨粉)、沒藥(磨粉)、木香、薑黃(各四錢)、木鱉子仁(二十一個)
  • 製作方法: 先把木香、薑黃、木鱉子仁磨成細粉,再加入乳香、沒藥粉,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膏狀,存放起來。一歲小孩每次可以服用半個皂莢子大小的量,其他年紀的可以自行增減,用釣藤湯化開服用,不限時間。之後再服用魏香散。

[魏香散]

  • 藥材: 蓬朮(半兩)、阿魏(一錢)
  • 製作方法: 先用溫水化開阿魏,浸泡蓬朮一整天,然後烘乾,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字或半錢,用紫蘇米湯空腹調服。

[蒜乳丸] 治療寒症引起的肚子痛夜啼。

  • 藥材: 大蒜(一棵,用小火煨熟,磨爛)、乳香(另外磨粉,五分)
  • 製作方法: 磨成丸子,像芥菜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七粒,用母乳送服。

[異香散] 治療小孩各種吊證,身體彎曲成弓形,胸部高起,肚臍凸出。

  • 藥材: 用透明的沒藥單獨磨成粉,用薑湯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