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幼科》~ 集之七·脾臟部(上) (36)

回本書目錄

集之七·脾臟部(上) (36)

1. 腹痛

(楊)夫腹痛者,多因邪正交攻,與臟氣相擊而作也,挾熱而痛者必面赤或壯熱,四肢煩,手足心熱。見之挾冷而痛者必面色或白或青、手足冷者,見之冷甚而變證則面黯唇口俱黑、爪甲皆青矣。熱證四順清涼飲(裡熱)加青皮枳殼。冷證七氣湯加辣桂調蘇合香丸。若邪正交攻,冷熱不調,桔梗枳殼湯加青皮、陳皮木香當歸為妙。

白話文:

(楊氏)腹痛的原因很多,大多是邪氣和正氣相互攻伐,與臟腑之氣相互碰撞而引起的,夾雜熱氣而疼痛的,一定會面紅或者身熱,四肢燥熱,手心腳心發熱,看見有的夾雜寒氣而疼痛的,一定會面色或者蒼白或者青紫,手腳冰冷。看見有嚴重的寒證而變證的話,面色會發黑,嘴脣口也都會變黑,指甲都會變青。熱證用四順清涼飲(裡熱)加上陳皮、枳殼。冷證用七氣湯加上桂皮調蘇合香丸。如果邪氣與正氣相互攻伐,寒熱不調,桔梗枳殼湯加上陳皮、橘皮、木香、當歸最好。

若內吊等證,則釣藤散(夜啼)。其餘則芍藥甘草湯為要藥也。實痛有熱者,大柴胡湯(傷寒)主之。心腹痛甚有實熱者,大承氣湯(傷寒)下之。腹痛,桂枝加芍藥。痛甚桂枝加大黃(二方並見痘疹)。〔薛〕小兒腹痛,口中氣冷,不思飲食,脾土虛寒也,用調中丸(不乳食)主之。

白話文:

如果出現內吊等證狀,則使用釣藤散(夜啼)。其餘則以芍藥甘草湯為主要藥物。實證伴有發熱的,用大柴胡湯(傷寒)為主。心腹疼痛劇烈,更有實熱的,則用大承氣湯(傷寒)來瀉下。腹痛,可以用桂枝加芍藥。疼痛劇烈的,可以在桂枝中加入大黃(這兩種方法都見於痘疹)。薛氏說:小兒腹痛,口中氣息冰冷,不思飲食,這是脾胃虛寒引起的,可用調中丸(沒斷奶的小兒)來治療。

口中氣溫,大便酸臭,積痛也,用下積丸治之。面赤壯熱,或手足並熱,實熱也,用瀉黃散(脾)瀉之。面黃微熱,或手足並溫,虛熱也,用異功散(吐瀉)補之。若作渴飲湯,胃氣虛熱也,用白朮散(渴)。若痛連兩脅,肝木乘脾也,用四君子湯(吐瀉),加柴胡、芍藥。

白話文:

  1. 口中氣息溫熱,大便酸臭,且伴有積痛,可服用「下積丸」來治療。

  2. 面部呈現紅色且有壯熱的現象,或者手腳同時發熱,這些屬於實熱症狀,可服用「瀉黃散(脾)」來緩解。

  3. 面色黃且微微發熱,或者手腳同時溫暖,這些屬於虛熱症狀,可服用「異功散(吐瀉)」來補益。

  4. 若出現口渴且想喝湯水,這是胃氣虛熱所致,可服用「白朮散(渴)」來緩解。

  5. 若疼痛連接到兩側脅部,這是肝木剋制脾的緣故,可服用「四君子湯(吐瀉)」,再加入柴胡和芍藥來治療。

若腹痛重墜,脾氣下陷也,用變證(虛熱)加升麻。若手足指冷,或吃逆泄瀉,寒水侮土也,用六君、炮薑、肉桂,不效,急加附子。若服克滯之藥致腹作痛,按之不痛,脾氣復傷也,用五味異功散。中脘痛者屬脾。少腹痛者屬腎。按之痛者為積滯。不痛者為裡虛。積滯者消之,虛者補之。

白話文:

如果腹痛嚴重到讓人感到下墜,可能是脾氣下陷造成的,可以加入升麻來治療。如果手腳指頭冰冷,或是出現嘔吐腹瀉,可能是寒水侵犯脾土造成的,可以使用六君子湯、炮薑和肉桂來治療,如果治療效果不佳,要趕快加入附子。如果服用消積滯的藥物導致腹痛,按壓時不痛,可能是脾氣再次受傷造成的,可以使用五味異功散來治療。中脘痛是屬於脾的問題。少腹痛是屬於腎的問題。按壓時會痛的是積滯造成的。不痛的是裡虛造成的。積滯造成的要消積滯,裡虛造成的要補虛。

婁氏,分曲腰乾哭無淚者,為盤腸內釣痛。面㿠白不思食,為胃冷痛。面赤唇焦便黃,為熱痛。面黃白,大便醋臭,為積痛。口淡而沫自出,為蟲痛。曾氏,又有臟寒痛,鎖肚痛,癥瘕痛,痃痛,癖痛,吊腎痛,偏墜痛,寒疝痛。各有治法,今臚列於後:

白話文:

婁氏說:腰曲得像盤起來,而哭泣無眼淚的,是腸子的內部疼痛。臉色蒼白,不想吃飯,是胃冷痛。臉色紅潤,嘴脣焦乾,大便黃色的,是熱痛。臉色黃白,大便醋臭,是積痛。口裡淡而有泡沫自動湧出,是蟲痛。曾氏說:還有臟寒痛、鎖肚痛、癥瘕痛、痃痛、癖痛、吊腎痛、偏墜痛、寒疝痛。每種疼痛都有不同的治療方法,現在列舉於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