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二·肝臟部 (53)

回本書目錄

集之二·肝臟部 (53)

1. 腹痛

《聖惠》黃連散,治小兒久赤白痢不止,腹痛羸弱,不欲飲食。

黃連(一兩,去須、微炒),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乾薑(炮裂,銼),木香,艾葉(微炒),龍骨(各半兩),當歸(銼,微炒),黃牛角䚡(燒灰。各三分),烏梅肉(一分,微炒)

上件細末。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黃柏丸,治小兒久白痢,腹脹㽲痛。

黃柏(微炙,銼),當歸(銼、微炒。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煨大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七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木香散,治小兒久赤白痢,腹脅疼痛。

木香,訶梨勒(煨,用皮),臭樗株皮(微炙),木賊,黃連(去須、微炒。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肉豆蔻散,治小兒久赤白痢,腹內㽲痛,全不思食,漸至困羸。

肉豆蔻(三枚,去殼),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黃牛角䚡(炙令微焦),當歸,地榆,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黃連(去須、微炒。各半兩),乾薑(一分,炮裂,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臨時加減。

龍骨丸,治小兒久赤白痢不止,腹痛。

白龍骨,黃連(去須,微炒),黃柏(微炙,銼),木香,訶梨勒(煨,用皮。各一分),胡粉(三錢,炒微黃),白礬(燒令汁盡),乾薑(炮裂,銼),當歸(銼,微炒。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臨時加減。

〔錢氏〕小香連丸(見前)

〔張渙〕順胃丹,治瀉利,蟲煩腹痛。

高良薑,乾漆,肉桂(各一兩),白朮(炮),肉豆蔻仁(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白麵糊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粟米飲下,量兒大小加減。

建中丹,治泄注不止,腹痛多啼。

胡椒,蓬莪朮,肉豆蔻(各半兩),全蠍(一分)

上件為細末,白麵糊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飲下。

《九籥衛生》固氣丸,療小兒脾胃虛怯,泄瀉腹痛。

用絕大肉豆蔻一枚,劈破,填滴乳香一塊,用酵麵裹,慢火內煨,候面熟為度,去面不用,將肉豆蔻、乳香同為細末,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乳食前米飲下。

〔張氏〕聖餅子,治小兒久痢腹痛,脫肛下血。

神麯(一兩),膩粉(一錢匕)

上件二味,拌合令勻,後以雞子清調拌上件藥,稀稠得所,捏作餅子,如錢大小,於火上炙令黃熟。每服一餅,於早晨空心同油餅吃之,後進飲少許。

〔吉氏〕紫霜丸,治小兒久積,胸高羸瘦,赤白痢疾,肚腹痛甚。

丁頭代赭石(半兩,火煆五遍,醋淬五遍),杏仁(二七粒,取霜),乳香,硃砂,木香(各一錢),宣黃連(一分,去頭),輕粉(半錢),麝香(少許),肉豆蔻(二個,麵裹、炮),巴豆(十粒,取霜)

上為細末,稀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至十五丸,紫蘇飯飲吞下。

白話文:

腹痛

《聖惠》黃連散:治療小兒長期紅、白痢疾不止,腹痛消瘦,食慾不佳。

藥材包含:黃連(一兩,去除鬚根,稍微炒過)、厚朴(去除粗皮,塗上生薑汁烤香)、乾薑(炮製裂開,切碎)、木香、艾葉(稍微炒過)、龍骨(各半兩)、當歸(切碎,稍微炒過)、黃牛角屑(燒成灰。各三分)、烏梅肉(一分,稍微炒過)。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用粥水調服半錢,一天服用三到四次,根據兒童體型大小調整劑量。

黃柏丸:治療小兒長期白痢,腹脹疼痛。

藥材包含:黃柏(稍微烤過,切碎)、當歸(切碎、稍微炒過。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煨過的大蒜和藥粉做成丸子,像綠豆大小。每次用粥水送服七丸,一天服用三到四次,根據兒童體型大小調整劑量。

木香散:治療小兒長期紅、白痢疾,腹部和脅肋疼痛。

藥材包含:木香、訶子(煨過,用皮)、臭椿樹皮(稍微烤過)、木賊、黃連(去除鬚根,稍微炒過。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細粉。每次用粥水調服半錢,一天服用三到四次,根據兒童體型大小調整劑量。

肉豆蔻散:治療小兒長期紅、白痢疾,腹內絞痛,完全沒有食慾,逐漸變得虛弱。

藥材包含:肉豆蔻(三顆,去除外殼)、青橘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內膜,烘乾)、黃牛角屑(烤至微焦)、當歸、地榆、厚朴(去除粗皮,塗上生薑汁烤香)、黃連(去除鬚根,稍微炒過。各半兩)、乾薑(一分,炮製裂開,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細粉。每次用粥水調服半錢,一天服用三到四次,根據兒童體型大小調整劑量。

龍骨丸:治療小兒長期紅、白痢疾不止,腹痛。

藥材包含:白龍骨、黃連(去除鬚根,稍微炒過)、黃柏(稍微烤過,切碎)、木香、訶子(煨過,用皮。各一分)、胡粉(三錢,炒至微黃)、白礬(燒至汁液耗盡)、乾薑(炮製裂開,切碎)、當歸(切碎,稍微炒過。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像綠豆大小。每次用粥水送服五丸,一天服用三到四次,根據兒童體型大小調整劑量。

〔錢氏〕小香連丸:(同前述方劑)。

〔張渙〕順胃丹:治療腹瀉、蟲引起的煩躁和腹痛。

藥材包含:高良薑、乾漆、肉桂(各一兩)、白朮(炮製)、肉豆蔻仁(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細粉,用白麵糊做成丸子,像黍米大小。每次服用十粒,用粟米水送服,根據兒童體型大小調整劑量。

建中丹:治療腹瀉不止,腹痛哭鬧。

藥材包含:胡椒、蓬莪朮、肉豆蔻(各半兩)、全蠍(一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白麵糊做成丸子,像黍米大小。每次服用十粒,用米湯送服。

《九籥衛生》固氣丸:治療小兒脾胃虛弱,腹瀉腹痛。

用大個的肉豆蔻一枚,劈開,填入一塊滴乳香,用發酵過的麵包裹,用小火煨烤,等麵熟了就去掉麵,將肉豆蔻和乳香一起磨成細粉,用麵糊做成丸子,像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丸,在吃奶或吃飯前用米湯送服。

〔張氏〕聖餅子:治療小兒長期痢疾腹痛,脫肛下血。

藥材包含:神麯(一兩)、膩粉(一小匙)。

將以上兩種藥材混合均勻,然後用雞蛋清調拌藥粉,調整濃稠度,捏成餅子,像銅錢大小,在火上烤至黃熟。每次服用一個餅,在早上空腹和油餅一起吃,之後喝少許水。

〔吉氏〕紫霜丸:治療小兒長期積食,胸部隆起消瘦,紅、白痢疾,腹痛嚴重。

藥材包含:丁頭代赭石(半兩,用火煅燒五遍,醋淬五遍)、杏仁(十四顆,取霜)、乳香、硃砂、木香(各一錢)、宣黃連(一分,去除頭部)、輕粉(半錢)、麝香(少許)、肉豆蔻(二顆,用麵包裹、炮製)、巴豆(十粒,取霜)。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稀麵糊做成丸子,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七丸到十五丸,用紫蘇飯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