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七·脾臟部(上) (31)

回本書目錄

集之七·脾臟部(上) (31)

1. 噤口痢

石蓮散,治小兒噤口痢,噦逆不食,止而復作。

蓮肉(去心,炒)

上,為末。每一錢,米飲調服。一方,用山藥為末,米飲調下,亦可。

香脯散,治小兒刮腸下痢,噤口不食,閉眼合口,至重者。

精豬肉(一兩、薄批一片),膩粉

上,將肉於炭火上慢炙,旋鋪膩粉,炙令成脯,每以少許與吃,如未知吃,且放鼻間,自然要吃。此方,治胃口有毒,至奇至妙。

〔丹〕小兒噤口痢釀乳法

厚朴,枳殼(各五分),白朮,芍藥(各半兩),滑石(一兩),木通,陳皮,甘草(各五分)

上,分四帖,細研。桃仁七枚,水二盞半,煎取一盞,與母服,服時去宿乳令盡,為妙。

白話文:

石蓮散,治療小兒因為噤口痢而出現的噁心嘔吐、拒絕進食,而且這種情況反覆發作。

用蓮子肉(去除蓮心,炒過)磨成粉末。每次取一錢,用米湯調和服用。另外一個方子,也可以用山藥磨成粉末,用米湯送服,也有效果。

香脯散,治療小兒腸道刮傷引起的腹瀉,導致噤口不食,閉著眼睛、緊閉嘴巴,病情非常嚴重的情況。

用精選的豬肉(一兩,切成薄片),加上膩粉(一種滑石粉)。將豬肉在炭火上慢慢烘烤,烤的時候塗上膩粉,烤成肉脯。每次取少量給孩子吃,如果孩子不吃,可以把肉脯放在孩子鼻子旁邊,孩子自然會想要吃。這個方子能治療胃部有毒素的情況,效果非常神奇。

(丹方)小兒噤口痢的哺乳方法

厚朴、枳殼(各五分)、白朮、芍藥(各半兩)、滑石(一兩)、木通、陳皮、甘草(各五分),將這些藥材分成四份,仔細研磨成粉末。另外,取桃仁七枚,用水兩碗半煎煮至剩下一碗,讓母親服用,服藥時最好先將乳房裡的舊乳汁排空,效果更佳。

2. 休息痢

《肘後》治下痢經時不止者,此成休息方

取龍骨炙令黃焦,搗服方寸匕,日三服,即愈。

又方

用龍骨四兩,搗如小豆大,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冷之,分為五服,效。

《保生信效》,松焙餅子,治一切塊癖積滯,氣血瘕聚等一二十年者。

細墨(焙),芫花(醋浸,炒焦赤),青礞石,大戟,乾漆(炒),五靈脂,京三稜,蓬莪朮,密陀僧,陳橘皮(去白),牡蠣(燒。各半兩),巴豆(一兩,去皮,用濕紙三處裹,燒紙焦止),大幹棗(十四個,去核、燒存性),白丁香,硇砂(研),虻蟲(去翅足),斑貓(各一分)

上同為細末,醋煮麵糊丸,如皂子大,捏作餅子。記以所傷物煎湯或麵湯送下一丸,須以齒齧咽之。其積漸漸移近下,再服再覺移下,更一丸,則積自下。若尋常要宣轉,只以麵湯下。血積塊癖、經血閉塞、大人小兒久痢膿血、休息惡痢皆治之。

玉命丹,治小兒久患赤白痢,及休息痢不止,腹肚虛鳴,日漸羸瘦,撏眉,多吃泥土可食者。

硫黃(研),密陀僧,黃丹(各半兩),寒水石,白礬(各研二兩,用新瓦瓶子入五味,用鹽泥固濟,煅令通赤,研勻細),麝香(一字)

上件,六味研勻,以蒸餅為丸,如小綠豆大。每服十粒,用烏梅、甘草煎湯下,大小加減。忌生冷毒物鮓面等。

白話文:

休息痢

《肘後方》記載,治療腹瀉長時間不止,變成休息痢的處方:

將龍骨烤到焦黃,搗成粉末,每次服用一指甲蓋的量,一天三次,就能痊癒。

另一個處方:

用龍骨四兩,搗成小豆大小的顆粒,加水五升煮到剩二升半,放涼後分五次服用,效果很好。

《保生信效》中記載,用烤過的餅子,能治療各種腫塊、積滯,氣血不通引起的腫塊等一二十年的病症。

將細墨(烤過),芫花(用醋浸泡後炒焦),青礞石,大戟,乾漆(炒過),五靈脂,京三稜,蓬莪朮,密陀僧,陳皮(去白),牡蠣(燒過,各半兩),巴豆(一兩,去皮,用濕紙包三層,燒到紙焦停止),大乾棗(十四個,去核、燒到保留藥性),白丁香,硇砂(研磨),虻蟲(去翅膀和腳),斑貓(各一分)。

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用醋煮麵糊做成丸子,像皂莢子一樣大,捏成餅狀。根據病因用對應的煎藥或麵湯送服一丸,要咬碎後吞下。腫塊會逐漸向下移動,再服一次會感覺腫塊繼續向下移動,再服一丸,腫塊就會排出。如果只是要通便,用麵湯送服即可。能治療血積、腫塊、經血不通、大人小孩長期腹瀉膿血、休息痢等病症。

玉命丹,治療小兒長期赤白痢、休息痢不止、腹部虛弱鳴叫、日漸消瘦、揉眼睛、喜歡吃泥土等異物。

硫黃(研磨),密陀僧,黃丹(各半兩),寒水石,白礬(各研磨二兩,放入新的瓦罐中,將五味藥材加入,用鹽泥封固,煅燒到通紅,研磨均勻),麝香(少許)。

將以上六種藥材研磨均勻,用蒸熟的餅做成丸子,像小綠豆一樣大。每次服用十粒,用烏梅、甘草煎湯送服,根據小孩大小調整用量。忌食生冷、有毒食物和醃製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