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一·初生門 (1)

回本書目錄

集之一·初生門 (1)

1. 預防

〔萬〕痘瘡之病,皆由父母胎毒,蓄於命門之中,命門者,上腎相火也,為人身生化之本,故毒藏焉。如遇冬令溫和,陽氣暴泄,人則感之,觸動相火,至春夏生長之時,其毒乃發,傳染相似,是謂天行疫癘也。未出痘疹者,但覺冬溫,即當預防,宜服解毒之藥,如辰砂散、三豆湯、代天宣化丸、皆可用也,頻頻與之,使瘡疹之毒輕減,自然易出易收,無陷伏郁遏留連之患。

其辰砂散、三豆湯、代天宣化丸,以解時行疫癘之毒則可,或因父母精血不足者,或其人素有他疾者,或發熱之時別臟形證發見者,並宜兼而治之,不可徒恃解毒而竟忘其本也。如脾胃素弱者,宜以養脾為重,解毒次之,養脾丸服三之二,解毒三之一。如因父母奉養過厚,精血蓄毒,素多胎病者,宜二毒並解,以溯源解毒湯、代天宣化丸、相間服之。丹溪云:痘疹初出時,或未出時,見時人有患者,宜預服此藥,多者令少,重者令輕。

以絲瓜近蒂三寸,連皮子燒灰,存性為末,沙糖拌勻干吃,入硃砂末更妙。

三豆湯

赤小豆,黑大豆,綠豆(各一升,生),小甘草(三兩,生銼)

上,以三豆淘淨,同甘草用雪水八升(如無,用長流水代之)煮,豆熟為度,去甘草,將豆曬乾,又入汁再浸再曬,汁盡為度,逐日取豆、水煮,任意食之。

代天宣化丸(即韓氏五瘟丹加減也)

人中黃(屬土,甲巳年為君),黃芩(屬金,乙庚年為君),黃柏(屬水,丙辛年為君),梔子仁(屬木,丁壬年為君),黃連(屬火,戊癸年為君),苦參(佐),荊芥穗(佐),防風(去蘆,佐),連翹(酒洗,佐),山豆根(佐),牛蒡子(酒淘、炒,佐),紫蘇葉(佐)

先視其年所屬,取其藥以為君,其餘主歲者為臣,為君者倍之,為臣者半之,為佐者如臣四分之三,於冬至日修合為末,取雪水煮升麻,和竹瀝,調神麯為丸,外用辰砂、雄黃為衣。每服,竹葉湯下。

制人中黃法,取甘草大者不拘多少,用新竹一節,納甘草於中,仍緊塞無節空處,放屎缸中浸七七日,取出曬乾,聽用。

溯源解毒湯

當歸身,川芎,生地黃,白芍藥,人參,連翹,黃連,生甘草,陳皮,木通(各等分)

上銼細。加淡竹葉十片,水一盞,煎半盞,去滓,溫服,無時。

養脾丸

人參,白朮,當歸,川芎(各一錢半),木香,青皮,黃連,陳皮(各一錢),砂仁,山楂肉,神麯(炒),麥芽(炒。各五分)

上為細末。水調神麯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陳倉米飲下。

消瘟丹(未曾出痘、及臨出者,宜擇療病日、預服)

辰砂(研為極細末,水飛過,周歲以下者五六分,一歲以上者服一錢),絲瓜(近蒂者、三寸,燒、存性為末,亦如前數)

白話文:

[預防]

痘瘡這種疾病,大多是因為父母親的胎毒,積存在「命門」之中。「命門」指的是腎臟的相火,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所以毒素才會藏在這裡。如果遇到冬天氣候溫和,陽氣過度外洩,人就會感受到,並觸動相火,到了春夏生長的時候,毒素就會爆發出來,而且會像傳染病一樣蔓延,這就是所謂的流行性瘟疫。

還沒長過痘疹的人,只要感覺到冬天氣候溫暖,就應該要開始預防,適合服用解毒的藥,像是辰砂散、三豆湯、代天宣化丸,這些都可以使用,而且要經常服用,讓痘疹的毒性減輕,自然就容易發出來也容易消退,不會有毒素潛伏、鬱結不發、拖延不癒的後患。

其中,辰砂散、三豆湯、代天宣化丸,可以用來解除流行性瘟疫的毒素,但是,如果是因為父母精血不足的人,或是本身就有其他疾病的人,或是在發燒的時候,出現其他臟腑的症狀,也應該要同時治療,不可以只依賴解毒藥,而忘記了病根。如果脾胃本來就虛弱的人,應該以養護脾胃為重點,解毒為其次,養脾丸吃三分之二的劑量,解毒藥吃三分之一的劑量。如果是因為父母親營養過度,精血積蓄毒素,本來就有很多胎毒的人,就應該兩種毒一起解,用溯源解毒湯和代天宣化丸,交替服用。丹溪說過:痘疹剛開始發,或是還沒發出來的時候,看到有其他人長痘疹,就應該預先服用這些藥,可以讓病情變輕,發的少。

用絲瓜靠近蒂頭三寸的地方,連皮帶籽燒成灰,磨成粉末,用砂糖拌勻乾吃,如果加入硃砂末會更好。

三豆湯

赤小豆、黑大豆、綠豆(各一升,生的)、小甘草(三兩,生切碎)。

將三種豆子洗淨,和甘草一起用雪水八升(如果沒有,可以用流動的河水代替)煮,煮到豆子熟爛為止,去掉甘草,把豆子曬乾,再把煮豆子的汁浸泡豆子,然後再曬乾,直到汁液都吸收完畢。每天取一些豆子和水煮,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代天宣化丸(就是韓氏五瘟丹加減後的方子)

人中黃(屬土,甲己年為君),黃芩(屬金,乙庚年為君),黃柏(屬水,丙辛年為君),梔子仁(屬木,丁壬年為君),黃連(屬火,戊癸年為君),苦參(輔助藥),荊芥穗(輔助藥),防風(去除蘆頭,輔助藥),連翹(用酒洗過,輔助藥),山豆根(輔助藥),牛蒡子(用酒淘過、炒過,輔助藥),紫蘇葉(輔助藥)。

先看是哪一年,就用那一年的主藥當作君藥,其餘的年份的主藥為臣藥,君藥用兩倍的量,臣藥用一半的量,輔助藥用臣藥的四分之三的量。在冬至那天把藥材搗成粉末,用雪水煮升麻,和竹瀝,調和神麯做成藥丸,外面再裹一層辰砂和雄黃。每次服用,用竹葉湯送服。

製作人中黃的方法:取大小不拘的甘草,用一節新的竹筒,把甘草裝在裡面,然後把沒有節的地方塞緊,放在糞缸裡浸泡四十九天,取出曬乾備用。

溯源解毒湯

當歸身、川芎、生地黃、白芍藥、人參、連翹、黃連、生甘草、陳皮、木通(各等量)。

把藥材切碎。加淡竹葉十片,用水一碗,煎成半碗,去藥渣,溫熱服用,沒有時間限制。

養脾丸

人參、白朮、當歸、川芎(各一錢半),木香、青皮、黃連、陳皮(各一錢),砂仁、山楂肉、神麯(炒過)、麥芽(炒過。各五分)。

把藥材磨成細粉。用水調和神麯糊做成藥丸,像麻子一樣大。每次服用三五十顆,用陳米湯送服。

消瘟丹(還沒長痘、或是快要長痘的人,應該選擇合適的日子,預先服用)

辰砂(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水飛過,周歲以下的嬰兒服用五六分,一歲以上的小孩服用一錢),絲瓜(靠近蒂頭三寸的地方,燒成灰,磨成粉末,用量如同辰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