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幼科》~ 集之七·脾臟部(上) (23)
集之七·脾臟部(上) (23)
1. 久瀉
大法補虛,消積,鳳髓經歌云:脾中有積熱遲留,至使終年瀉不休,項軟見人多哽氣,更兼清水鼻中流,少間有似黃金色,若有垂腸更不收,形證又看胸膈上,胸前深赤汗如油,唇赤生瘡眼脈赤,若不調脾命即休。
《千金》七味散,治利下久不瘥。
白話文:
這個方法可以補虛、消積。鳳髓經歌裡說:脾臟中有積熱遲遲逗留,導致腹瀉一年四季都沒有好過,脖子軟弱見到人就經常哽咽,清水從鼻子裡流出來,偶爾有類似黃金的顏色。若是有垂腸,就更難收回。症狀又可以從胸膈上觀察,胸前深紅色、汗水如油一樣,嘴脣發紅、生瘡、眼脈發紅,如果不及時調理脾臟,生命就會結束。
黃連(八分),龍骨,赤石脂,厚朴,烏梅肉(各二分),甘草(炙,一分),阿膠(炙,三分)
白話文:
黃連(八分):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濕熱、熱痢等症。
龍骨:具有鎮靜安神、益氣攝魂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驚悸、失眠、健忘等症。
赤石脂:具有止血、斂瘡、生肌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吐血、衄血、崩漏等症。
厚朴:具有燥濕化痰、行氣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痰多、咳嗽、胸悶、疼痛等症。
烏梅肉:具有斂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肺燥咳嗽、口乾咽痛等症。
甘草(炙)具有補中益氣、調和諸藥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短乏力等症。
阿膠(炙):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血虛萎黃、虛勞咳嗽、便血、崩漏等症。
上,治下篩。漿水服二方寸匕,日二,小兒一錢匕。
華陀治老小下利,柴立不能食,入口即出,命在旦夕,久利神驗方。
白話文:
對於老年人和小孩的嚴重腹瀉,患者虛弱到無法進食,吃下去的食物馬上就吐出來,病情危急。使用上方,取篩過的藥粉,每次服用兩方寸匕的量,用漿水送服,每天兩次;小兒則每次服用一方寸匕。這是華佗留下的久經考驗的有效方劑。
黃連(末),亂髮灰,醇苦酒,蜜(各半雞子殼許),白蠟(方寸匕),雞子黃(一枚)
白話文:
黃連(粉末)、亂髮灰、醇苦酒、蜂蜜(各半雞蛋殼的量)、白蠟(一寸見方的量)、雞蛋黃(一個)
上六味,於銅器中、炭火上,先內酒蜜蠟雞子黃攪勻,乃內黃連末、發灰,又攪煎,視可,取出為丸,久困者,一日一夜盡之。
《外臺》療久利無間,冷熱疳痢,悉主之。
白話文:
在銅器中,用炭火加熱,先將酒、蜂蜜、蠟與雞蛋黃攪拌均勻,然後加入黃連末和發灰,繼續攪拌熬煎,直到看起來合適為止,取出後製成藥丸。藥丸非常有效,臥牀不起已經很久的人,一天一夜就可以見效。
棗一枚去核,勿令皮破,內胡粉令滿,於炭火中燒如炭,瓷器中研之,米飲和服。一歲以下,分服之,不過三服,瘥。
《聖惠》治久利赤白,漸羸,胃虛不食。丁香散
白話文:
取一顆棗子,去除果核,但不要弄破棗皮,將胡粉填入棗內,然後在炭火中將棗燒成炭狀,再研磨成粉末,用米湯送服。一歲以下的嬰兒,可分次服用,總共不超過三次,即可痊癒。
丁香,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黃連(去須,銼微炒),當歸(銼微炒),訶梨勒(煨,用皮),白朮(銼,微炒),伏龍肝(各半兩),木香(一分),赤石脂(一兩)
白話文:
丁香、厚朴(去掉粗皮,塗上生薑汁,烤到香熟)、黃連(去掉須,切碎,稍炒)、當歸(切碎,稍炒)、訶梨勒(煨,用皮)、白朮(切碎,稍炒)、伏龍肝(各半兩)、木香(一分)、赤石脂(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
《聖惠》,黃連丸,治小兒暴利,經久不斷,增減有時。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每次服用時用粥湯調和半錢的藥粉,每天服三四次。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調整用量。
出自《聖惠》,黃連丸可以治療小兒突發的腹瀉,即使已經持續很久且時好時壞的情況。
黃連(去須,微炒),人參(去蘆頭),赤石脂,龍骨,甘草(炙微赤,銼),黃芩,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白茯苓,枳殼(去瓤,麩炒微黃。各半兩),烏梅肉(一分,微炒)
白話文:
-
黃連:去除鬚毛,微炒。
-
人參:去除蘆頭。
-
赤石脂:研成細末。
-
龍骨:研成細末。
-
甘草:炙烤至微紅,切碎。
-
黃芩:無須處理。
-
厚朴:去除粗皮,塗上生薑汁,炙烤至香熟。
-
白茯苓:無須處理。
-
枳殼:去除果肉,麩炒至微黃。
-
烏梅肉:一分,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七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臨時加減。
〔譚氏〕斗門散,歌曰:小兒瀉利甚青黃,久患時多轉滑腸,下部脫肛頻努咽,朝朝焦瘦漸羸尫。
訶子,枳殼,地榆(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一歲以下半錢。
《嬰孺》龍骨湯,治下利不住。
龍骨,甘草(炙),黃連(各四分),當歸,乾薑(各一分)
上,以水四升,煮一升二合,食前,溫分三服。
龍骨湯,治服藥下後,不止。
白話文:
將上述古代中醫文字翻譯成現代白話文如下:
這些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煉製的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如麻子。每次服用時以粥飲送下七丸,每天服三到四次,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適當增減劑量。
譚氏鬥門散,有歌訣說:小兒腹瀉顏色青黃,長期患病容易導致腸道滑洩,肛門脫出頻繁用力吞咽,日復一日孩子日漸消瘦虛弱。
訶子、枳殼、地榆(各等分)
以上藥材研磨成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調服,一歲以下兒童服用半錢。
《嬰孺》中的龍骨湯,用於治療持續不止的腹瀉。
龍骨、炙甘草、黃連(各四分),當歸、乾姜(各一分)
將上述藥材用水四升煮至一升二合,飯前溫熱分三次服用。
龍骨湯也用於治療服藥後腹瀉仍然不停的情況。
龍骨(五分),甘草(炙),乾薑,當歸,黃連,赤石脂,附子(炮裂,去皮臍),前胡(各三分)
上,以水四升,煮一升二合,為五服,旦服,至午令盡。
白話文:
龍骨(五分)——
甘草(炙)——具有甘甜的味道,可以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緩解疼痛。
乾薑——具有辛辣的味道,可以溫中散寒、化痰止咳、止嘔止瀉。
當歸——具有甘甜的味道,可以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黃連——具有苦寒的味道,可以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痢止瀉。
赤石脂——具有鹹澀的味道,可以收斂止血、固澀精氣、補腎壯陽。
附子(炮裂,去皮臍)——具有辛溫的味道,可以溫中散寒、回陽救逆、止瀉止痛。
前胡——具有辛甘的味道,可以疏散風寒、清熱解毒、止咳化痰。
黃連煎,治冷熱利,經時不止,體羸不堪,余治瘥而又發。用好黃連二兩,水七升,
白話文:
黃連煎,可以治療冷熱交替、腹瀉不止、體虛無力。我治療過一名患者,他服用黃連煎後,病情好轉,但後來又復發了。我用了上好的黃連二兩,水七升,
蜜八合,煎一升三合,絞去滓,百日兒服半合,二百日一歲服一合。
雞骨丸,治下利經久不斷,羸瘦,脾胃冷弱,食不消化。
白話文:
蜂蜜八合,煎煮至一升三合,過濾掉殘渣。百日大的嬰兒服用半合,二百日大到一歲的孩子服用一合。
雞骨丸,用於治療長期腹瀉不止、身體消瘦、脾胃虛寒、食物不消化等症狀。
雞骨(宿雌雞胸前及肋骨全用,一具),黃連(六分),厚朴(三分),神麯(炒),甘草(炙),白朮(各四分),麥櫱(炒),烏梅肉(各二分),人參,赤石脂,黃芩,白龍骨(各五分),桔梗(二分)
白話文:
雞骨:用一整具老母雞的胸前及肋骨。
黃連:六分。
厚朴:三分。
神麴:炒過的酒麴。
甘草:炙過的甘草。
白朮:四分。
麥麩:炒過的麥麩。
烏梅肉:二分。
人參:五分。
赤石脂:五分。
黃芩:五分。
白龍骨:五分。
桔梗:二分。
上為末,蜜丸小豆大。白飲下二十五丸,日二服。量兒大小與之。
溫白丸,治久瀉脾虛不食,食即瀉下,米穀不化。
白朮(一分,米泔浸,切焙),丁香(半錢,炒),半夏(一錢半,湯泡洗七遍)
白話文:
將材料研磨成細末,用蜂蜜製成小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十五丸,一天服兩次。根據小孩的年齡和體重調整劑量。
溫白丸用於治療長期腹瀉、脾虛導致的食慾不振,以及食物不易消化的情況。
所需材料包括:白朮(一份,先用水浸泡後切片並烘乾),丁香(半錢,炒過),半夏(一錢半,需用熱水清洗七次)。
上為末,生薑自然汁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半歲每服三丸,三五歲五七丸,淡生薑湯吞下,早晚各進一服。
惺惺散,治久瀉脾困,不思乳食,恐作脾風。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生薑汁和麵粉煮成糊狀,搓成像梧桐子大小的藥丸。半歲大的嬰幼兒每次服用三顆,三到五歲的兒童服用五到七顆,用淡生薑湯送服,早晚各服用一次。
天麻,全蠍(炒,各半錢),木香(炮),糯米,人參,茯苓(各微炒),白扁豆(炒),山藥(焙),甘草(炙。各一錢)
白話文:
天麻、全蠍(炒過,各半錢),木香(炮製過),糯米,人參,茯苓(都微炒過),白扁豆(炒過),山藥(烘烤過),甘草(炙烤過。各一錢)
上為末。每服嬰孺一字,二三歲半錢,用水一藥注或半銀盞,棗子半片,煎十數沸,服。
〔張渙〕治瀉利久不瘥。香礬丹
白話文:
將上述古代中醫文字翻譯成現代白話文如下:
上藥研成細末。每次服用時,嬰兒用一字的量,二三歲的孩子用半錢,用水一藥勺或半銀杯,加上半個棗子,煎煮十幾沸後服用。
[張渙] 治療長期腹瀉不止。[香礬丹]
木香,枯白礬(各一兩),訶梨勒皮(微炮),酸石榴皮(炒黑。各半兩)
白話文:
木香,枯白礬(各 30 克),訶梨勒皮(微煆),酸石榴皮(炒至發黑,各 15 克)。
上件搗,羅為細末,煉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粥飲下。量兒大小加減。
〔劉氏〕治小兒臟腑久泄瀉不止。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用煉製的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如同黍米。每次服用十粒,用粥湯送服。根據小兒年齡大小適當增減劑量。
劉氏此方用於治療小兒長期腹瀉不止。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藿香,丁香,木香,肉豆蔻
白話文:
-
人參:補氣、益血、生津、安神,對虛脫、氣短、夜尿頻多的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對腹瀉、腹痛、水腫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益氣、寧心安神,對水腫、脾虛、失眠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
甘草:益氣補中、清熱解毒、潤肺止咳,對虛弱、咳嗽、咽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對胃脹、腹痛、咳嗽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
藿香:芳香化濕、解暑止瀉,對暑邪、濕邪引起的腹瀉、嘔吐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
丁香:溫中散寒、健胃止痛,對胃寒引起的腹痛、嘔吐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
木香:行氣止痛、調經止血,對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
肉豆蔻:溫中止瀉、化痰止咳,對腹瀉、咳嗽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上等分,為末。每服二錢,以藿香合糯米煮粥飲調下,或薑水煎亦可。
臟腑滑泄。四君子加訶子五分,米飲調下。
白話文:
上等分的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可以用藿香和糯米一起煮粥來調服,或者用姜水煎煮也可以。
對於臟腑滑洩的情況,可以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訶子五分,用米湯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