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三·心臟部一 (23)
集之三·心臟部一 (23)
1. 口瘡
鬱怒內熱者,用加味歸脾湯,母子並服。若泥用降火,必變慢脾風矣,仍參吐舌弄舌治之。凡針重舌,以線針直刺,不可橫挑,恐傷舌絡,致言語不清也。
〔東垣〕,清胃散,治胃經有熱,齒牙作痛,或飲冷作渴,口舌生瘡,或唇口腫痛,焮連頭面,或重舌馬牙,吐舌流涎。若因服克伐之劑,脾胃虛熱,口舌生瘡,或弄舌流涎,或嘔吐困睡、大便不實者,用五味異功散。
升麻(五分),生地黃(四分),黃連,牡丹皮(各三分),當歸稍(四分)
上,水煎服,嬰兒母亦服。
清熱消毒散,治實熱口舌生瘡,及一切瘡瘍腫痛,形病俱實者。
黃連(炒),山梔(炒),連翹,當歸(各五分),川芎,芍藥(炒),生地黃(各六分),金銀花(一錢),甘草(二分)
上,水煎服,嬰兒母同服。
四君子湯,治脾氣虛熱,口舌生瘡,或但胃氣復傷,飲食少思,或食而難化,若作嘔泄瀉,尤宜用之。如兼痰嗽氣逆,肢體倦怠,面目浮腫,宜用六君子湯。
六君子湯,治脾胃氣虛,吐瀉不食,肌肉消瘦,或肺虛痰嗽,喘促惡寒,或驚搐口直口噤諸證。(二立見不能食)
五味異功散,治脾胃虛熱,口舌生瘡,或因誤服克伐之劑,脾胃復傷而口舌生瘡,或弄舌流涎,吐瀉不止,飲食少思,或驚搐痰嗽,睡而露睛,手足並冷。若母有病致兒患者,子母並服。
柳葉散,治熱毒口瘡。
黃柏(炒),蒲黃,青黛(真正者),人中白(煅。各等分)
上為末。敷之。
〔簡〕,如聖散,治小兒口瘡,不能吃乳者。江子一粒或二粒,研爛不去油,入硃砂、黃丹、敷紙絹上,少許剃開小兒囟門,貼在囟上,如四邊起粟米泡,便用溫水洗去藥,恐成瘡,更用菖蒲水洗,其效如神。
〔世〕,南星膏,治口瘡小兒難用藥。以大天南星去皮,取中心龍眼大為末,卻用酸醋塗腳心,甚妙。
〔千〕治小兒口瘡飲乳不得。以白礬如雞子大,置醋中,塗兒足底,二七次即愈。
〔無〕,牡蠣散,治小兒口瘡。
牡蠣(煅通紅,取出、候冷,研細,紙裹,入土中七日、出毒,三錢),甘草(炙,為末,一錢)
上,和勻。時時挑少許摻口中,或吐,皆無害。
〔田〕口瘡治法,乳母同兒宜服洗心散、瀉心湯,後用黃柏末研細糝之。(瀉心湯方,黃連一味,為末,蜜水調,不可煎)
〔湯〕治口瘡驗方
黃柏(蜜炙赤,半兩),青黛(一分)
上二件,為末。頻糝口內愈。
〔鬥〕口瘡,服涼藥不愈者,此中焦氣不足,虛火泛上,宜附子理中湯。
白話文:
因情緒鬱悶、憤怒導致體內有熱的人,要服用加味歸脾湯,母親和孩子都要一起服用。如果一味地用降火的藥物,反而會變成慢性脾風,這時可以參考治療吐舌、弄舌的方法。凡是針刺重舌,要用線針直刺,不可以橫挑,以免傷到舌頭的脈絡,導致說話不清楚。
〔李東垣認為〕,清胃散可以用來治療胃經有熱引起的牙齒疼痛,或者口渴想喝冷飲,口舌生瘡,或者嘴唇腫痛,紅腫蔓延到頭面部,或者出現重舌、馬牙,吐舌頭流口水等症狀。如果是因為服用過於寒涼的藥物,導致脾胃虛弱而有虛熱,引起口舌生瘡,或者弄舌流口水,或者嘔吐、疲倦嗜睡、大便稀溏,可以用五味異功散。
藥方:升麻(五分),生地黃(四分),黃連,牡丹皮(各三分),當歸稍(四分)。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服,嬰兒的母親也要一起服用。
清熱消毒散可以用來治療因實熱引起的口舌生瘡,以及各種瘡瘍腫痛,身體狀況強壯的人。
藥方:黃連(炒過),山梔(炒過),連翹,當歸(各五分),川芎,芍藥(炒過),生地黃(各六分),金銀花(一錢),甘草(二分)。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服,嬰兒的母親也要一起服用。
四君子湯可以用來治療因脾氣虛弱導致虛熱,引起口舌生瘡,或者只是胃氣受損,食慾不佳,或者吃了難以消化,如果還出現嘔吐腹瀉,就更適合用此方。如果同時有咳嗽痰多、氣喘、身體疲倦、臉部浮腫,就應該用六君子湯。
六君子湯可以用來治療因脾胃虛弱導致嘔吐腹瀉、食慾不佳、肌肉消瘦,或者肺虛咳嗽痰多、喘促怕冷,或者驚風抽搐、口噤等症狀(如果剛出現無法進食的狀況也適用)。
五味異功散可以用來治療脾胃虛弱導致虛熱,引起口舌生瘡,或者因為誤服過於寒涼的藥物,導致脾胃受損而引起口舌生瘡,或者弄舌頭流口水,不停地嘔吐腹瀉,食慾不佳,或者驚風抽搐、咳嗽痰多,睡覺時眼睛半睜,手腳冰涼。如果是母親生病導致孩子也生病,母親和孩子都要一起服用。
柳葉散可以用來治療熱毒引起的口瘡。
藥方:黃柏(炒過),蒲黃,青黛(純淨的),人中白(煅燒過的,以上藥材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敷在患處。
〔簡先生說〕,如聖散可以用來治療小兒口瘡,無法吃奶的狀況。用江子一兩顆或者兩顆,研磨爛,不要去除油脂,加入朱砂、黃丹,敷在紙絹上,少許剃開小兒的囟門,貼在囟門上,如果四周出現小米粒大小的泡,就要用溫水洗去藥物,以免形成瘡,再用菖蒲水清洗,效果非常好。
〔世先生說〕,南星膏可以用來治療小兒口瘡,小孩子不方便用藥時使用。取大天南星去掉外皮,取中間龍眼大小的部分研磨成粉末,再用酸醋塗抹在腳底,效果很好。
〔千先生說〕,治療小兒口瘡無法喝奶,用白礬雞蛋大小,放在醋中,塗抹在孩子的腳底,塗抹兩次或七次就能痊癒。
〔無名氏說〕,牡蠣散可以用來治療小兒口瘡。
藥方:牡蠣(煅燒至通紅,取出、冷卻後,研磨成細粉,用紙包好,埋入土中七日,去除毒性,用三錢),甘草(炙烤過,研磨成粉末,一錢)。
將以上藥材混合均勻。時常用少量藥粉塗抹在口腔內,即使吐出來,也沒有害處。
〔田先生說〕,治療口瘡的方法,哺乳的母親和孩子都要服用洗心散、瀉心湯,之後再用黃柏研磨成細粉塗抹在患處。(瀉心湯的藥方是:只有黃連一味藥,研磨成粉末,用蜂蜜水調和,不要煎煮。)
〔湯先生說〕,治療口瘡的有效藥方:
藥方:黃柏(用蜂蜜炙烤至紅色,半兩),青黛(一分)。
將以上兩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經常塗抹在口腔內,可以痊癒。
〔鬥先生說〕,口瘡,如果服用清涼的藥物沒有效果,這是因為中焦的氣不足,虛火上浮,應該用附子理中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