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三·心臟部一 (21)
集之三·心臟部一 (21)
1. 口瘡
〔曾〕口瘡一證,形與名不同,故治法亦異。有發於未病之前,有生於已病之後,大抵此疾不拘肥瘦,有血氣盛者,又加將養過溫,或心脾二經有熱,或客熱在胃,熏逼上焦,而成其瘡,此為實證,宜宣熱拔毒,使無炎熾,自然作效,可用當歸散加升麻、乾葛、黃芩,水薑蔥燈心煎服,及投牛蒡湯、拔毒飲、木通散、點以消黃散。
若口內白爛於舌上,口外糜潰於唇弦,瘡少而大,不甚為痛,常流清水,此因脾胃虛熱上蒸,內已先發、而後形於外,宜百解散疏表,當歸散水薑棗煎服,和胃氣,理虛熱,次投牛蒡湯、三解散,塗以綠袍散、立效飲、黃金散,或投天竺黃散、地黃膏。若瘡生於口角,是脾有積熱,才開口,則燥痛,飲食多難,甚至再有外風吹著,便覺坼裂,微有清血,謂之燕吻瘡。治法同前藥餌,輕者用甑蓋上炊流汁塗之,亦驗。
有口唇下成小片赤爛,此因飲食膩汁,淋漓不潔,蓋以嬰兒皮肉脆嫩,浸漬成瘡,及有風熱乘之,名曰承漿瘡,又謂之疳蝕瘡,其所因者一也。治法同前證內藥劑。有無故口臭糜潰而不成瘡,或服涼劑,或塗末藥不能療者,此名元焦。故《叔和脈訣》曰:陰數脾熱並口臭。
是脾家有虛熱上攻於口,宜服回陽散,兒大者用黑錫丹,早食前新汲水入鹽少許,調勻送下,與正元氣,及參苓白朮散、調元散、服之,以立效飲、黃金散、乾點潰爛處,或用蒸蜜同熟水調點舌上,令其自化,嚥下無妨,仍忌毒物。
當歸散(潮熱),牛蒡子湯(咽喉)
拔毒飲,解風熱毒氣上攻頭項,浮腫作痛,發驚。又治發癍。
天花粉(去粗皮,一兩),生地黃(淨洗),白芷,當歸尾(酒洗),桔梗(銼片,蜜水、炒過),甘草(五味各半兩)
上銼。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七分,無時,溫服。
木通散淋)消黃散舌)百解散驚)三解散潮熱)綠袍散(舌)
立效飲,主口內、牙根、舌上、發瘡作痛,致語言飲食不便。
淨黃連(一兩),北細辛(去葉,二錢半),玄明粉(二錢)
上細銼,或曬或焙,為末,仍同玄明粉乳缽內杵勻。每用一字,乾點患處。或以一錢,新汲井水調塗瘡上。兒小者畏苦不肯點咽,用蜜水調敷患處,令其自化。
咽痛、茶清調下。
黃金散,解口內舌上瘡毒。及治痘瘡後目生翳膜。
黃柏(去粗皮,用生蜜潤透,烈日曬乾,再塗蜜曬,幾十數次),粉草(二味各一兩)
上銼研為細末。治口瘡,用藥末乾點患處,或用麥門冬熟水調點舌上,令其自化。若痘瘡後目生翳膜,湯泡澄清,無時,頻洗,仍投糖煎散、柿煎散、二藥。
天竺黃散,主上焦風熱,口鼻生瘡,兩目赤腫,咽膈不利,涎壅、滯氣不通暢,驚搐煩悶,神思昏迷。
白話文:
口瘡這種病症,雖然都叫口瘡,但表現的症狀和病因卻不一樣,所以治療方法也不同。有的在生病前就發生,有的在生病後才出現。這個病症不分體型胖瘦,通常是血氣旺盛的人,加上過度滋補,或是心脾二經有熱,或是外來的熱邪進入胃部,向上熏蒸,導致上焦產生熱毒,形成口瘡,這屬於實證,應該用清熱解毒的方法治療,使熱毒不擴散,自然會見效。可以使用當歸散,再加入升麻、乾葛、黃芩,用水、薑、蔥、燈心草一起煎服,也可以服用牛蒡湯、拔毒飲、木通散,或者塗抹消黃散。
如果口內在舌頭上出現白色的潰爛,口外在嘴唇邊緣出現糜爛,瘡不多但很大,不太疼痛,經常流出清水,這是因為脾胃虛熱向上蒸騰,內部先發病,然後才在外部顯現。這種情況應該用百解散疏散表邪,用當歸散加水、薑、紅棗煎服,調理脾胃,清理虛熱,然後再服用牛蒡湯、三解散,塗抹綠袍散、立效飲、黃金散,或使用天竺黃散、地黃膏。如果口瘡長在嘴角,這是因為脾有積熱,一開口就覺得乾燥疼痛,進食困難,甚至被風吹到,就會裂開,微微出血,這叫做燕吻瘡。治療方法和之前的藥物一樣,輕微的可以使用蒸籠蓋上滴下來的蒸餾水塗抹,也很有效。
有的小孩嘴唇下方出現一片紅色的糜爛,這是因為吃了油膩的食物,弄得口水到處都是,不乾淨,加上嬰兒的皮膚嬌嫩,被浸泡而形成瘡,再被風熱侵襲,就叫做承漿瘡,也叫做疳蝕瘡,病因都是一樣的。治療方法和之前說的藥物一樣。有的會無緣無故口臭、潰爛,但沒有形成瘡,吃涼藥或塗抹藥粉都沒有效果,這叫做元焦病。《叔和脈訣》說:「陰脈細數代表脾有熱而且口臭。」這是因為脾有虛熱向上侵襲到口腔,應該服用回陽散,大一點的孩子可以使用黑錫丹,早飯前用剛打上來的水加少許鹽,調勻送服,可以補充元氣,也可以服用參苓白朮散、調元散,用立效飲、黃金散乾塗在潰爛的地方,或用蒸過的蜂蜜和溫開水調勻塗在舌頭上,讓它自己化開,吞下去也沒關係,但要注意不要吃有毒的食物。
_當歸散_主要治療潮熱,_牛蒡子湯_主要治療咽喉問題。
_拔毒飲_可以解除風熱毒氣向上侵襲導致的頭項腫痛、發驚,也治療發疹。
藥方組成:天花粉(去除粗皮,一兩)、生地黃(洗淨)、白芷、當歸尾(用酒洗過)、桔梗(切片,用蜜水炒過)、甘草(各半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碗煎到七分,不拘時間,溫服。
_木通散_主要治療淋證,_消黃散_主要治療舌頭上的問題,_百解散_主要治療驚,_三解散_主要治療潮熱,_綠袍散_主要治療舌頭的問題。
_立效飲_主要治療口內、牙根、舌頭上長瘡導致疼痛,影響說話和進食。
藥方組成:淨黃連(一兩)、北細辛(去除葉子,二錢半)、玄明粉(二錢)。
用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或曬乾或烘乾,研成細末,與玄明粉一起在乳缽中搗勻。每次用少許,乾塗在患處。或用一錢,用新打的井水調勻塗在瘡上。小孩怕苦不願意塗抹吞嚥,可以用蜜水調勻塗抹患處,讓它自己化開。如果咽喉疼痛,可以用茶水調服。
_黃金散_可以解除口內舌頭上的瘡毒,也治療痘瘡後眼睛生翳膜。
藥方組成:黃柏(去除粗皮,用生蜂蜜潤透,在烈日下曬乾,再塗蜜曬,反覆幾十次),粉草(各一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切碎研成細末。治療口瘡,用藥末乾塗在患處,或用麥門冬煮熟的水調勻塗在舌頭上,讓它自己化開。如果痘瘡後眼睛生翳膜,用藥湯泡一下,澄清後,不拘時間,頻繁洗眼睛,也要服用糖煎散、柿煎散這兩種藥。
_天竺黃散_主要治療上焦風熱,口鼻生瘡,兩眼紅腫,咽喉不適,痰多,氣滯不暢,驚厥煩躁,神志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