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三·心臟部一 (20)
集之三·心臟部一 (20)
1. 耳瘡
上為末。每服一錢五分,燈心湯下。
禹餘糧丸,治聤耳出膿水。
禹餘糧(煅,醋焠、七次),海螵蛸(去背上硬骨),百草霜,伏龍肝(各二錢五分),大附子(去皮臍生用,一枚)
上,末。以綿裹如圓眼核大,安耳內,日再易之。如不瘥,乃有蟲也。
龍骨散,治諸膿耳。
枯礬,龍骨,胭脂胚(各一錢),麝香(少許)
為細末。以綿裹杖子,拭去耳中膿,再吹一字入耳中,日再。加海螵蛸一錢,尤妙。
羊角散,治耳內膿汁不幹。
山羊角,燒,存性,為末。每吹二三分入內,一日二次。三日全瘳。
滋陰地黃丸,治耳虛鳴,膿汁不幹,腎陰不足。
熟地黃(一兩),白茯苓(四錢),山茱萸(五錢),甘菊(四錢),牡丹皮(四錢),何首烏(黑豆、蒸三次),黃柏(各四錢)
上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三五十丸。
白蘞散,治小兒凍耳成瘡,或癢或痛。
黃柏,白蘞(各半兩)
上為末。先以湯洗瘡後,用生油調塗。
白話文:
[耳瘡]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五分,用燈心草煮的水送服。
禹餘糧丸,治療耳朵流膿水。
禹餘糧(燒過,用醋淬過七次),海螵蛸(去除背上的硬骨),百草霜,伏龍肝(各二錢五分),大附子(去除皮和臍,生用,一枚)。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棉花包裹藥粉,做成圓眼核大小的藥丸,塞入耳朵內,每天更換兩次。如果沒有痊癒,可能是有蟲子作祟。
龍骨散,治療各種耳朵流膿。
枯礬,龍骨,胭脂胚(各一錢),麝香(少許)。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棉花裹在棒子上,擦拭乾淨耳朵中的膿液,再將藥粉吹入耳中,每天兩次。加入一錢海螵蛸,效果更佳。
羊角散,治療耳朵內膿液不乾。
山羊角,燒過,保留藥性,研磨成粉末。每次吹入二三分藥粉到耳朵內,一天兩次。三天就能完全痊癒。
滋陰地黃丸,治療耳朵虛鳴,膿液不乾,是腎陰不足引起的。
熟地黃(一兩),白茯苓(四錢),山茱萸(五錢),甘菊(四錢),牡丹皮(四錢),何首烏(用黑豆蒸三次),黃柏(各四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丸。
白蘞散,治療小兒因凍傷導致耳朵生瘡,或癢或痛。
黃柏,白蘞(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先用熱水清洗瘡口後,用生油調和藥粉塗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