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七·脾臟部(上) (5)

回本書目錄

集之七·脾臟部(上) (5)

1. 冬春治表

〔錢〕傷寒吐瀉,身溫乍涼乍熱,睡多氣粗,大便黃白色,嘔吐乳食不消,時咳嗽,更有五臟兼見證,當煎入臟君臣藥,先服大青膏,後服益黃散。如先曾下,或無下證慎不可下,此乃脾肺受寒,不能入脾也。(潔古云,身溫吐瀉咳嗽,是風木入於脾,母虛,其子亦弱,法當煎檳榔豆蔻湯下大青膏,後服益黃散。)

傷風吐瀉,身熱多睡,能食乳,飲水不止,吐痰,大便黃水,此為胃虛熱渴吐瀉也,當生胃中津液,以止其渴,止後,用發散藥。止渴多服白朮散,發散大青膏主之。(潔古云,吐瀉身熱而渴、小便少者,五苓散主之,身熱而嘔者,當服白朮散,後煎檳榔木香湯下大青膏。)

傷風吐瀉,身涼吐沫,瀉青白色,悶亂不渴,哽氣長出氣,睡露睛,此傷風荏苒輕怯,因成吐瀉,當補脾,後發散。補脾益黃散,發散大青膏主之。此二證多病於春冬也。(潔古云,身涼吐瀉,不渴者、則知為寒,煎附子桂枝湯、下大青膏)

大青膏

天麻(末,一分),白附子(末,生,一錢半),蠍尾(去毒,生,半錢),硃砂(研,一字匕),青黛(一錢,研),麝香(一字匕),烏蛇稍肉(酒浸,焙乾,取末,半錢),天竺黃(一字匕,研)

上,同再研細,生蜜和成膏。每服半皂子大至一皂子大,月中兒粳米大,同牛黃膏、溫薄荷水,化一處服之,五歲以上,同甘露散服之。

小兒傷於風冷,病吐瀉,醫謂脾虛,以溫補之,不已,復以涼藥治之,又不能散,謂之本傷風,醫者亂攻之,因脾氣積虛,內不能散,外不能解,至十餘日,其證多睡露睛身溫,風在脾胃,故大便不聚而為瀉,當去脾間風,風退則痢止,宣風散主之。後用使君子丸補其胃。亦有諸吐痢久不瘥者,則脾虛生風,而成慢驚矣。

〔海〕吐瀉過多,脾胃虛乏,欲生風候者。四君子加白附子減半,生薑煎服。

守胃散,治陰陽不和,吐瀉不止,預防風證,常調脾胃,進飲食。

人參(去蘆),白朮,白茯苓(去皮),山藥(去黑皮),乾葛,扁豆(炒,去殼),南星(銼碎,瓦器盛,東壁土同酷煮少時,濾干,切片,焙)甘草,藿香(去梗),防風(去蘆),天麻(各半兩)

上銼。每服二錢,水一鍾,姜二片,冬瓜子仁五十粒掐碎,煎七分,空心溫服。如瀉不止,入沉香、白豆蔻同煎。

釣藤飲,治吐利,脾胃氣虛生風。

釣藤鉤(二錢),蟬殼,天麻,防風,蠍尾(去毒),人參(各半兩),麻黃,殭蠶(炒),甘草(炙),川芎(各二錢五分),麝香(五分)

上為末。水煎服。虛寒,加附子一錢。

白話文:

[冬春治表]

[錢氏觀點] 小孩得了傷寒,出現上吐下瀉,身體時而發熱時而發涼,嗜睡且呼吸粗重,大便呈黃白色,吐出未消化的奶水食物,時而咳嗽,甚至出現五臟都受影響的症狀,這時應當使用能調理內臟的藥方,先服用大青膏,再服用益黃散。如果之前已經使用過瀉藥,或者沒有腹瀉的症狀,就絕對不能再用瀉藥,這是因為脾肺受寒,導致食物無法進入脾胃消化。(潔古的觀點是:身體發熱、嘔吐、腹瀉、咳嗽,是因為風邪侵入脾臟,導致脾虛,連帶使得脾的子臟功能也虛弱,應該先用檳榔豆蔻湯送服大青膏,再服用益黃散。)

小孩得了傷風,出現上吐下瀉,身體發熱、嗜睡,但還能吃奶,不停喝水,吐痰,大便呈黃色水狀,這是因為胃虛有熱引起的口渴嘔吐腹瀉,應該滋生胃中的津液來止渴,等口渴止住後,再用發散風邪的藥物。止渴多服用白朮散,發散風邪則用大青膏為主。(潔古的觀點是:嘔吐腹瀉、身體發熱且口渴、小便量少,應該用五苓散;身體發熱且嘔吐,應該先服用白朮散,再用檳榔木香湯送服大青膏。)

小孩得了傷風,出現上吐下瀉,身體冰涼、吐出白沫,腹瀉呈青白色,感到煩悶但並不口渴,常常打嗝,呼吸長促,睡覺時眼睛半睜,這是因為傷風症狀輕微,慢慢轉變成吐瀉,應當先補脾,再用發散風邪的藥物。補脾用益黃散,發散風邪用大青膏為主。這兩種情況在冬春季節比較常見。(潔古的觀點是:身體冰涼、嘔吐腹瀉且不口渴,這就是寒症,應該用附子桂枝湯送服大青膏。)

大青膏 成分:天麻末(1份)、生白附子末(1錢半)、生蠍尾(去毒,半錢)、硃砂末(少許)、青黛末(1錢)、麝香(少許)、酒浸焙乾的烏蛇肉末(半錢)、天竺黃末(少許)。 製法:將以上藥材一同研磨成極細粉末,用蜂蜜調和成膏狀。 用法:每次服用如半個或一個皂角子大小,對於月齡小的嬰兒,則用如粳米大小的量,與牛黃膏和溫熱的薄荷水一同化開服用。五歲以上兒童則與甘露散一同服用。

小孩因為受風寒而生病,出現嘔吐腹瀉,醫生認為是脾虛,使用溫補的藥物治療,但沒有好轉,又改用寒涼的藥物治療,仍然無法痊癒。這說明是本身就受了風邪的影響,而醫生胡亂地攻伐治療,導致脾氣更加虛弱,體內無法將風邪散出,體外也無法將風邪解除。過了十多天,症狀會表現為嗜睡、睡覺時眼睛半睜、身體發熱。這是因為風邪侵入脾胃,導致大便不成形而腹瀉。這時應當祛除脾胃間的風邪,風邪退去腹瀉自然停止,可用宣風散為主。之後再用使君子丸來補養胃氣。也有一些吐瀉久治不癒的情況,這是因為脾虛生風,進而發展成慢驚風。

[海氏觀點] 吐瀉過多,導致脾胃虛弱,將要產生生風的症狀時,可以使用四君子湯加白附子(用量減半),再用生薑煎煮服用。

守胃散 作用:治療陰陽不調,上吐下瀉不止,預防風邪,平時調理脾胃,促進食慾。 成分:人參(去蘆)、白朮、白茯苓(去皮)、山藥(去黑皮)、葛根、炒扁豆(去殼)、南星(搗碎後與東壁土一同煮,濾乾切片焙乾)、甘草、藿香(去梗)、防風(去蘆)、天麻(各半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切碎。 用法:每次服用二錢,加水一碗,生薑兩片,掐碎的冬瓜子仁五十粒,煎煮至七分,空腹溫服。如果腹瀉不止,可以加入沉香、白豆蔻一同煎煮。

釣藤飲 作用:治療因脾胃氣虛而引起的嘔吐腹瀉和生風。 成分:釣藤鉤(二錢)、蟬蛻、天麻、防風、蠍尾(去毒)、人參(各半兩)、麻黃、殭蠶(炒)、甘草(炙)、川芎(各二錢五分)、麝香(五分)。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末。 用法:用水煎服。如果體質虛寒,可以加入附子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