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幼科》~ 集之六·心臟部四 (16)

回本書目錄

集之六·心臟部四 (16)

1. 潰爛

(收靨門參看)

〔萬〕痘瘡所貴者,堅實不破,圓淨成痂也,其有潰爛者,火勝也。經曰:熱勝則肉腐。火之為用,猛虐峻暴,近之則燥癢不寧,迫之則焦痛難忍,灼之則糜爛成瘡,故敗物者莫如火也。

白話文:

痘瘡最珍貴的是,堅實不破,圓淨結痂,如果有潰爛的,是火盛。經書上說:熱盛則肉腐。火的作用,猛烈粗暴,靠近它就會燥癢不安,逼近它就會焦熱難忍,灼燒它就會糜爛成瘡,所以敗壞事物最厲害的莫過於火了。

火生於空,非虛不燃,乘之以風,其焰益烈,痘瘡潰爛,由肌肉素虛,邪風侵襲,風者,善行數變,行諸脈俞,散於榮衛之間,一旦毒發於里,風應於表,風火相扇,肌肉憤瞋,皮膚決裂,而瘡壞矣。如膿成而潰,則毒已化,但黏衣漬席,不能幹較,古方以敗草散主之,誠良法也。

白話文:

火生於虛空,若非空虛便不能燃燒,火藉風勢,其火焰就更加猛烈。痘瘡潰爛,是由於肌肉筋骨空虛,邪風侵襲所致,邪風善於流動變化,運行於經脈俞穴,散佈在榮衛之間,一旦邪毒從內部發出,風在體表應和,邪風和邪火互相激發,肌肉筋骨憤怒腫脹,皮膚裂開而瘡口毀損。若膿瘡形成潰爛,則毒邪已化解,只是粘著衣物,弄髒牀蓆,無法乾爽清潔,古方使用敗草散作為主要的治療方法,這是很好的方法。

膿漿未成,其毒未化,癢破潰爛者,則衛氣暴泄,津液不榮,譬諸草木剝削其皮,枯萎而死矣。經曰:根於中者,命曰神機,神去則機息,根於外者,命曰氣立,氣止則化絕,此之謂也。

白話文:

在膿液還沒有形成、毒素還沒消退之前,患處就抓癢、破潰、腐爛,那麼衛氣就會猛烈地洩散,津液也無法滋養患處,就像草木被剝去了皮,枯萎而死一樣。經典中說:「根源於內部的,叫做神機,神離開了,機也就停止了。」「根源於外部的,叫做氣立,氣停止了,變化也就終結了。」說的正是這個。

〔薛〕聞人氏云:痘癍爛之證,因當發散而不發散,則毒氣閉塞,以致喘促悶亂。不當發散而誤發散,則毒隨陽氣暴出於外,遍身皮膚潰爛。治宜調脾胃,進飲食,大便調和,榮衛健旺,毒氣自解,而無目赤咽痛,口瘡吐衄等證。竊謂,前證若發表過甚,大便自利,急用理中丸、豆蔻丸(俱痘瀉利)以救其里。

白話文:

薛氏說:聽說有人說,痘瘡潰爛的症狀,是因為應該發散的時候沒有發散,導致毒氣閉塞,以致喘促悶亂。不應該發散的時候而錯誤地發散,則毒氣隨著陽氣暴出體外,遍身皮膚潰爛。治療痘瘡,應該調理脾胃,進食飲食,使大便調和,榮衛健旺,毒氣自然會消散,而不會出現目赤、咽痛、口瘡、吐衄等症狀。我覺得,前述症狀如果發汗過多,大便自利,應急用理中丸、豆蔻丸(都是治療痘瘡引起的腹瀉)來救治其裡。

亦有痘疹如蚊所齧而色黑,乃危證也,若大小便秘結煩躁,用山梔子湯(痘夾癍)、豶豬尾血調腦子治之,自利不食者不可用。蓋毒發於表而妄汗之,則腠理開泄,榮衛益虛,轉增瘡爛,由是風邪乘虛變證者有之。若毒根於裡而妄下之,則內氣愈虛,毒不能出而反入焉,由是土不勝水,變黑歸腎,身體振寒,兩耳尻冷,眼合肚脹,其瘡黑陷,十無一生,治者審之。

白話文:

也有一些痘疹像蚊蟲叮咬過的樣子,顏色是黑色的,這是危險的徵兆。如果大便、小便都閉結,煩躁不安,可以使用山梔子湯(痘夾癍)、豬尾血調腦子來治療,但是如果自己排便、不吃東西的人不可使用。因為毒發於表皮,而妄自流汗,那麼皮膚腠理就會開泄,榮衛之氣更加虛弱,會導致瘡爛的情況加重,因此風邪乘虛而入,出現變證。如果毒根在於內裡,而妄自下瀉,那麼內氣會更加虛弱,毒氣無法排出,反而會反入體內,因此土不勝水,變黑歸腎,身體振寒,兩耳尻冷,眼合肚脹,瘡口黑色且凹陷,十個人中沒有一個能活下來,治療者需要仔細斟酌。

瘡出太盛,膿汁淋漓,不可著席,疼痛者干黃土羅末敷之,甚者白龍散(癢塌)帛裹撲之,或敗草散(收靨)貼之。丹溪云:瘡濕者,用瀉濕,乃肌表間濕,宜用風藥白芷防風之類。聞人氏用麥麩襯臥。暑月熱,甚當藉之以芭蕉葉為佳。或瘡已出定,大便不通,而膿汁不幹者,此熱毒合下證也,宜牛黃丹利之。

白話文:

當瘡口潰爛流膿太多,無法坐、臥時,疼痛時可以用乾黃土或羅布麻末來敷治,如果情況嚴重,可以用白龍散(癢塌)裹住紗布來撲治,或者用敗草散(收靨)來敷治。丹溪認為:瘡口濕熱時,應使用清熱利濕的藥物,因為肌表間的濕氣,應該用風藥,如白芷、防風等藥物。聞人氏用麥麩襯墊著睡覺。在炎熱的夏季,可以用芭蕉葉墊著睡覺最好。或瘡口已經結成痂,但大便不通,膿汁不幹,這是熱毒與下證結合的證狀,宜用牛黃丹來治療。

若瘡口濕,及膿血雜流者,百花膏(收靨)、生肌散金華散綿繭散(收靨)、魏氏白螺散、乳香韶粉散俱可用。若靨後復生,乃餘毒失於解利,留滯於肌肉之間而然也,宜消毒散(出太密)。或結痂久而不落,亦宜百花膏。若痘爛無膿,吐利不止,或二便下血,乳食不化者,不治之證也。

白話文:

如果瘡口有濕氣,而且有膿血混雜流出的情況,可以使用百花膏(收斂瘡口)、生肌散、金華散、綿繭散(收斂瘡口)、魏氏白螺散、乳香韶粉散等藥物。如果在瘡口癒合後又再次復發,那是因為餘毒沒有完全清除,滯留在肌肉之間所導致的,應該使用消毒散(出自《太密》)。如果結痂後很長時間都不脫落,也可以使用百花膏。如果痘瘡潰爛沒有膿液,並且伴有腹瀉不止、大便或小便帶血、乳食不消化的症狀,則屬於不治之症。

牛黃,治瘡子出定,大便不通,瘡中膿水不幹。

牛黃,大黃末(生用),珍珠末,粉霜(各一兩)

白話文:

  • 牛黃:一種中藥,由牛的膽結石製成。

  • 大黃末(生用):一種中藥,由大黃的根製成,未經加工。

  • 珍珠末:一種中藥,由珍珠製成。

  • 粉霜(各一兩):一種中藥,由滑石粉和冰片製成,各一兩。

上研勻,煉蜜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人參湯下。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均勻,加入蜂蜜製成丸劑,大小如黍米。每次服用十粒,用人參湯送服。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生肌散,治疳蝕不斂,並痘後膿血雜流不收等瘡。

地骨皮黃連五倍子甘草黃柏(各等分)

白話文:

地骨皮、黃連、五倍子、甘草、黃柏(各等份)

上為細末。乾摻瘡上。

金華散,治痘證後肥瘡、疳瘡疥癬,能收水、涼肌、解毒。

黃丹(水飛過,火煆紅,一兩),黃柏,黃連(各五錢),黃芩,大黃(各三錢),輕粉(一錢),麝香(一分)

白話文:

黃丹(用水飛一次,用火燒成紅色,一兩),黃柏、黃連(各五錢),黃芩、大黃(各三錢),輕粉(一錢),麝香(一分)。

上為細末。瘡濕,乾摻,燥,用臘豬油熬化,調搽。

白螺散,專治瘡痘不收。

白螺螄殼(不拘多少,古牆上取)

上,去土,洗淨,火煉紅,取出,存性,為極細末。瘡口濕處,乾摻為妙。

乳香韶粉散

即韶粉散加乳香末三錢。(韶粉散方見落痂證治)

又方

荔枝殼(微燒,存性),草紙(燒灰,存性),敗茅(多年者)

三味,共為細末。或搽,或摻,自能收水結痂。

又方

黃豆殼燒白灰,為末,摻之。如痘風癬,以痘殼煎湯洗。

秘傳茶葉方,痘爛遍身、無皮,膿水流出,黏拈衣被。茶葉,要多揀去粗梗,入滾水一渫,即撈起,再揀去梗,濕鋪床上,用草紙隔一層,令兒睡上,一夜則膿皆干。

白話文:

祕傳茶葉方,痘痘爛在全身,沒有一塊好皮肉,膿水流出,黏在衣被上。茶葉,要仔細挑去粗大的梗,放入滾水裡燙一下,立即撈起,再挑去梗,濕潤地鋪在牀上,墊一層草紙,讓孩子睡在上面,一整夜之後膿水就會乾了。

蕎麥粉法(見收靨證治)

蟬花散,治爛痘生蛆蟲,及夏月諸蟲咬傷,臭惡不可近者。服之,蟲皆化而為水,蒼蠅亦不敢近。

白話文:

蟬花散,可以治療潰爛流膿長蛆蟲,和夏天各種蟲子咬傷,臭得難以靠近。服用後,蟲子都會化成水,蒼蠅也不敢靠近。

蟬蛻(洗淨,焙),青黛(澄去灰土。各五錢),北細辛(二錢半),蛇蛻(一兩,燒、存性)

白話文:

蟬蛻(洗淨,烘烤),青黛(澄清去除灰塵,各五錢),北細辛(二錢半),蛇蛻(一兩,燒過,保留原有性質)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酒調下。仍以生寒水石細末,摻之。